中醫最實用的十大經典古方

中醫最實用的十大經典古方分享到

  一、六味地黃丸

  古方:山茱萸、地黃、山藥、茯苓、澤瀉、丹皮、附子、肉桂。

  功效:滋陰補腎。用於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古方溯源:六味地黃丸的古代應用,涉及神經、內分泌、免疫、消化、循環、呼吸、泌尿、生殖等多個系統,涵蓋內、外、婦、兒、口腔、眼、耳鼻喉、皮膚、老年病等多個學科。

  古方新用:六味地黃丸(成藥)

  主要成分: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輔料為蜂蜜。

  臨床應用:調節免疫體統;抗腫瘤及抗突變;降血脂;抗缺氧、抗疲勞;抗心律失常;降血壓;保肝及改善腎功能;延緩衰老;應用於高血壓、糖尿病、腫瘤、女性更年期綜合症、慢性肝炎、腎病。

  注意事項:忌食辛辣,不宜同服感冒藥。

  二、阿膠補血膏

  古方:阿膠、熟地黃、党參、黃芪、枸杞子、白朮。

  功效:益氣補血,用於久病體弱,氣虛血虧。

  古方溯源:《神農本草經》以來,歷代《本草》皆將阿膠列為上品、聖葯、貢品。阿膠性味甘平,無毒,乃陰陽平和之物。久服可美容滋補,養性延年,是國葯瑰寶。

  古方新用:復方阿膠漿(成藥)

  主要成分:阿膠,紅參,熟地黃,党參,山楂,輔料蔗糖。

  臨床應用:滋陰補血,補中益氣,健脾潤肺。本品用於久病體弱,血虧目昏,虛癆咳嗽。主要有抗疲勞、耐缺氧、耐寒冷、抗輻射損傷、促進血液凝固、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抗貧血的作用。

  注意事項:本品為氣血雙補之葯,性質較粘膩,有礙消化,故咳嗽痰多,脘腹脹痛,納食不消,腹脹便溏者忌服。不宜和感冒類葯同時服用。

  三、參茸膏

  古方:紅參、五味子、白芍、党參、黃芪(蜜炙)、鹿茸、當歸、熟地黃、肉桂、茯苓、白朮、陳皮、甘草(蜜炙)、遠志。

  功效:滋陰補腎,益氣養血,強壯筋骨。

  古方溯源:參茸膏由補血四物湯、補氣四君子湯、氣血雙補八珍湯、十全大補膏等經典藥方演化而來,歷經千年,是集合中藥益氣養血、滋陰補陽、調五臟、強筋骨的傳奇藥方!公元1148年,作為命門金方記錄在《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參茸膏滋補命門,入五臟六腑,通氣血筋骨。五臟交養互益,統治諸病,為宋元明清四朝宮廷御用。

  古方新用:參茸大補膏(成藥)。

  主要成分:紅參、鹿茸、党參、白朮、炙黃芪、當歸、白芍、熟地黃、肉桂等14味。

  臨床應用:參茸大補膏中醫命門養生療法對心臟病、風濕、老寒腿、骨刺、腰突、頸椎病、腸胃病、肺虛咳喘、肝腎虧虛、腰膝酸軟、尿頻尿急、脫髮、女性更年期症、腦血管病、骨質疏鬆有奇效!相傳神農氏嘗味百草,發明中藥。葯分上、中、下三品,上品主養生,無毒,多服、久服不傷人,輕身益氣,不老延年。參茸大補膏均為上品中藥材,遵循君臣佐使的原則,真正體現了中醫「異病同治」的思想。

  注意事項:服用期間忌食蘿蔔。

  四、五子衍宗丸

  古方:枸杞子,菟絲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車子(鹽炒)。

  功效:補腎益精。

  古方溯源:據考證中醫古方五子衍宗丸,脫胎於唐代的「五子守仙丸」,首載於明代張時徹的《攝生眾妙方》。

  古方新用:五子衍宗丸(成藥)

  主要成分:枸杞子、菟絲子(炒)、覆盆子、五味子(蒸)、車前子(鹽炒)。輔料為賦形劑蜂蜜。

  臨床應用:五子衍宗丸中的五味葯合用,能添補腎精,益腎助陽,又能澀精止遺,補中有疏。腎虛精虧而致的陽痿不育,遺精早泄,腰痛,尿後餘瀝。

  注意事項:忌不易消化食物,感冒發熱病人不宜服用。

  五、安神丸

  古方:鹿茸血粉、柏子仁、當歸、黃柏、五味子、麥冬、熟地黃,輔料為蜂蜜。

  功效:清熱養陰,鎮心安神。

  古方溯源:《清稗類鈔》記載茸血古方是清代名醫邵元玉1752年所創,乾隆失眠、頭痛,是給乾隆開的安神藥方。傳說皇族哨鹿圍場時有個「跑鹿」程序,待鹿氣血沸騰,割下鹿茸,擠出鹿茸血,經邵元玉御醫配置,由乾隆服下,兩副即愈。《邵氏家譜》記載:茸血方之奇特,關鍵在於它是以造血為基礎,對失眠的人身體進行全身調製。邵氏茸血古方以鹿茸血粉為主方,鹿血粉味甘、咸,性熱。具有益精血,補陽氣,止血的作用,因產量少而彌足珍貴,古代應用於精血虛虧,陽氣不足,頭昏耳鳴,心悸氣短;體倦乏力,肢體欠溫或吐血,鼻衄,婦女崩漏失血,益氣,補血,安神,心悸,氣短,失眠不寧等癥狀等疾病。

  古方新用:茸血安神丸(成藥)

  主要成分:鹿茸血粉、柏子仁、當歸、黃柏、五味子、麥冬、熟地黃,輔料為蜂蜜。

  功效:益氣、補血、安神。

  臨床應用:失眠、抑鬱、心臟病、腦供血不足、腦動脈硬化、高血壓、心律失常、哮喘、胃腸、關節疾病、以及睡眠不好引起的女性黑眼圈、眼袋、面色晦暗、皮膚乾燥等症。

  注意事項:尚不明確。

  六、十棗湯

  組方:芫花大戟甘遂大棗。

  功效:治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

  古方溯源:十棗湯,中藥方劑,出自《傷寒論》,十棗湯水效堪誇,甘遂大戟與蕪花,懸飲瀦留胸脅痛,大腹腫脹服之佳.

  古方新用:暫無成藥。

  臨床應用:胸膜腔積液、肝硬化腹水、胃酸過多、腎炎水腫。懸飲。咳唾胸脅引痛,心下痞硬,乾嘔短氣,頭痛目眩,胸背掣痛不得息。一身悉腫,尤以身半以下腫甚,腹脹喘滿,二便不利,舌苔滑,脈沉弦。

  注意事項:臨床常有噁心,胃腸不適感。本葯經醋制毒性降低。

  七、麻黃湯

  組方: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

  功效:發汗解表,宣肺平喘。

  古方溯源:麻黃湯出自《傷寒論》,方由麻黃、桂枝、苦杏仁、甘草組成。具有發汗解表、通陽散寒、宣肺平喘之功。因其藥專力宏,而被歷代醫家推崇為風寒表實證的首選方劑。

  古方新用:暫無成藥。

  臨床應用:風寒傷人肌表,毛竅閉塞,肺氣不宣,衛氣不得外達,營氣澀而不暢,所以外見惡寒發熱、頭痛、身疼、無汗、脈浮,內見喘逆。麻黃味苦辛性溫,為肺經專葯,能發越人體陽氣,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主治產後中風,四肢拘急,筋節掣痛。

  八、四物湯

  組方:熟地、當歸、白芍、川芎。

  功效:補血和血,調經化瘀。

  古方溯源:本方是從《金匱要略》膠艾湯化裁而來,為補血調經的基礎方劑。

  古方新用:暫無成藥。

  臨床應用:月經失調、痛經、黃體功能不全、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神經性頭痛、肩周炎、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此外本放還常用語坐骨神經痛、產後感染、子宮肌瘤、崩漏、皮膚瘙癢症、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注意事項:孕婦慎用。陰虛血熱之月經過多、胎動漏紅則非本方所宜。

  九、四君子湯

  組方:人蔘(去蘆)白朮茯苓(去皮)炙甘草。

  功效:益氣健脾。

  古方溯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3:「榮衛氣虛,臟腑怯弱。心腹脹滿,全不思食,腸鳴泄瀉,嘔噦吐逆,大宜服之。」

  古方新用:暫無成藥。

  臨床應用: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慢性肝炎、子宮肌瘤、小二低熱、還可以用於胃癌、食道癌、乳腺癌、肺癌等腫瘤的輔助治療。

  注意事項:四君子湯適宜在小滿、芒種前後服用,效果更佳。

  十、玉屏風散

  組方:防風,黃芪(蜜炙),白朮。

  功效:益氣,固表,止汗。用於表虛不固,自汗惡風,面色白光白,或體虛易感風邪者。

  古方溯源:出自朱丹溪《丹溪心法》,被稱為中藥免疫調節劑。表虛自汗,易感風邪;風雨寒濕傷形,皮膚枯槁。汗出惡風,面色恍白,舌淡苔薄白,脈浮虛。亦治虛人腠理不固,易感風邪。

  古方新用:玉屏風口服液(成藥)。

  主要成分:黃芪、防風、白朮(炒)。輔料為蔗糖、純化水。

  臨床應用:預防感冒,呼吸道反覆感染、哮喘、氣虛感冒,虛汗,過敏性鼻炎,慢性蕁麻疹,多發性癤腫,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周圍性漫談,複發性口腔潰瘍,慢性腎炎,胃下垂,習慣性便秘,慢性結腸炎。

  注意事項:服用本品時注意避風寒,忌食生冷、油膩。

責任編輯:(深度鴻富)

(免責聲明:深度鴻富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所述內容僅代表文章原作者的個人觀點。所寫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信息未經證實,對該本文所寫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有效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仔細核實相關內容。深度熱點專欄文章投訴電話:0512-36809040)
推薦閱讀:

[轉載]人生經典感悟名言細品味(十一)
人間仙境 .醉美自然(2)+經典名曲22首(美圖美曲)
經典名言薈萃(27)
【實用商業心理學】微博經典語錄(2)
句句經典,句句現實!

TAG:中醫 | 經典 | 實用 | 十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