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請聽一個隱於深山,苦心修道,武術狂人,實戰技擊家的心聲!
李紫劍介紹
當代武術界的傳奇人物,創立軌跡拳,他用人體運動規律和力學原理對傳統武術進行了高度的抽象和簡化,將博大精深、繁冗複雜的武術變得大道至簡。
現在社會上流傳說:從武術的定義上講,如果太極拳不能造就武力和表術武力,它就無資格叫拳,就無資格稱是武術。但是以太極拳的四秒一環的盤練法,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造就速度和力量,都不可能應付瞬息萬變的拳打腳踢。那麼太極拳怎樣才能勝任應手即仆的打鬥?怎樣才能從裝模作樣的憑空畫符回到它電閃雷鳴般、切切實實的形體碰撞的武術實踐中?
李紫劍說:作為太極拳的招牌性標誌的太極拳套路,可以起到活動肢體、調養身心、記憶動作、公關宣傳的作用,若論其速度勁力,實不適合臨陣對敵。太極拳套路是太極拳儀仗隊,不是太極拳野戰軍。
太極拳源自肉搏實戰,而實戰,是觀念、心態、實力、功力、技藝、反應、速度、實戰經驗的對比和對決。太極拳異化為軟弱拳之後,上述九項內容的傳統優勢盡失,太極高人只談練不談打,是因為他們已經不能打了的緣故。太極拳欲恢復青春重振軍威,還非得從以上八點做起不可。
太極拳回歸實戰,首先要改變觀念,改變心態。改變觀念就是從後動於人的得手觀念中跳出來,樹立同動意識和搶先意識。改變心態就是要改變柔弱為上、不敢為天下先的心態,而代之以當仁不讓捨我其誰的心態。
實力是功力的基礎,實力的加強必不可少。凡是能令全身強壯、肌肉發達、本力增加的功法盡可以擇便練習,不必顧忌。杠鈴、啞鈴、石鎖、俯卧樁等,都可以練,都應該練。
功力是實力的拓展,功力的強化必不可少。徒手發力訓練、持重發力訓練、打樁板、打沙袋、踢木樁、揉石球、拉滑車等,都可以練,都應該練。
反應和速度練習必不可少,打速度球、定地閃躲練習和移動閃躲練習等,都可以練,都應該練。
對抗訓練必不可少。在掌握了基本的攻防技術之後,就更應進行經常性的對抗練習。徒手搏鬥除要害部位留手或虛擊外,對肢體打擊要有一定的力度並且最終過渡到正常打擊。這種實打實受的搏鬥經歷得越多,你的反應越敏捷、出手越準確、抗擊打能力越強、實戰經驗越豐富。
要在准實戰的搏鬥演習中積累和總結經驗,發現自己的特長,形成自己的風格,磨練自己的絕技。
這些事情做完了,你基本上就可以稱為高手了!
有人問:那就是如果手腳放開了打,就使不上采挒肘靠掤捋擠按,那還叫太極拳嗎?
李紫劍說:
太極拳是全科武術,其內容涵蓋打鬥、纏鬥和械鬥,涵蓋接手打法和不接手打法。即使是在太極拳套路中,也不光是只有手法,也還有拳法與腿法。誰都無法否認,拳譜上的東西就是要人用的東西,並不是擺在那裡當配飾的。那麼,如果你用了直拳(搬攔捶)、擺拳(單鞭)、勾拳(單峰貫耳、雙峰貫耳),用了側踢(側分腿)、前踢(前分腿)、擺腿(轉腳擺蓮),怎麼就不是太極打法了呢?
請問古往今來有哪一本太極拳譜明文規定不許人拳打腳踢?古聖先賢傳下來的招數不許人用,是何人立的這規矩?白紙黑字寫在拳譜上的東西有些人都敢否認,莫非他比楊露禪、武禹襄更高明?
太極拳的八法,不是固定的八個方法,而是八種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多種用法,多種表現形式,不能說哪一種用法與某某人的用法不同就不是太極拳技法!例如捋,捋住手叫捋,捋住腕捋住小臂也叫捋,捋住肘捋住大臂同樣也還是捋!捋手絆腿也還是捋!
太極拳的拳法交付給你的是一個大形,而不是定形!它教你「因敵變化示神奇」,並沒有有叫你固定一個角度一個方位挨打!任何一拳,都可以有上中下左中右的打法,不能說與套路上的標準拳式有差異就不是太極拳!例如太極五捶的沖拳,從軌跡大形上分,事實上可以看成一捶,看成脊背發力的一記重擊,之所以分成五捶,只是因為這一捶的發力方位不同而已!彎了肘虎打的是頭面,搬攔捶打的是正心窩,肘底看捶打的是肋,撇身捶打的是前胸和後腦,指襠捶打的是下盤。
再如太極拳的單鞭,它是什麼?它是一個橫擺拳,或者說外掃拳。只要它是外擺發力、通臂擊打,怎麼都可以!以右單鞭為例,它從上向下打可以,從左下向右上打也可以,從左向右平打也可以,從左上向右下斜打還可以,只要它模仿了鞭(鐧)擊的動作,你就不能說它不是單鞭!把那個勾手去掉,它也還叫單鞭!
再如太極拳的側分腿,它是什麼?是側踢!只要它是側身發出的屈伸性腿法,你就不能說它不是側分腿!只要它是以側分腿擊人,跺腳腕、跺膝、蹬肋,甚至蹬頭面,都不改它側分腿的大形,不改側分腿的作用!難道只因為太極拳教科書上舉例是蹬肋部,蹬膝蹬臉就不叫側分腿,就不是太極拳了嗎?
類似的例子,我可以把太極拳從頭到尾解析一遍。礙於篇幅,到此暫停。我只是想告訴你一點,太極拳是一片森林,不是一棵孤樹;太極拳是一個百花園,不是只開一種顏色的花草。如果有人對你說太極拳必須如何如何而絕不能怎樣怎樣,我勸你別信他那一套,因為說這話的人,他並不懂太極拳。
(讚賞是一種鼓勵)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