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的50個經方方證
最常用的50個經方方證 (幾乎每天都遇到) 重要說明:本資料由師承班—彭鴻楊根據劉觀濤師兄提出的最常用的50個經方,參考馮世綸老師等人編著的《經方傳真—胡希恕經方理論與實踐》錄入;由於手頭資料有限只抄錄26方證,其餘方證仁鷹補充完善。供大家參考學習。 目錄目錄1桂枝湯/(桂甘+姜芍棗)3桂枝加葛根湯(桂枝湯+葛根)5桂枝芍藥知母湯 (桂枝湯去棗 麻黃 防風+知母 術附)6桂枝加附子湯(桂枝湯+附子)6小建中湯(桂枝湯+增芍藥+飴糖)7麻黃湯(麻甘桂+杏)8葛根湯(麻黃+桂枝湯+葛根)9麻杏石甘湯(麻甘+杏+石)10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甘+杏 姜棗+桑白皮 連翹 赤小豆)10麻杏薏甘湯(麻甘杏+薏苡仁)11越婢湯? ?(麻甘+姜棗+石)11小青龍湯(麻黃湯以芍代杏+半夏 乾薑辛味)12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細辛+附子)13射干麻黃湯 (麻黃+半夏生薑大棗細辛+五味子+紫菀+款冬花 射干)13五苓散(豬苓術澤+桂枝)14苓桂術甘湯(苓術+桂甘)15麻子仁丸 (麻仁 杏仁 白芍+小承氣湯/大黃+厚枳)16桃核承氣湯 (大黃 芒硝 甘草+桃仁+桂枝)(調胃承氣湯+桃仁+桂枝)16桂枝茯苓丸/(茯苓+桂枝+芍藥 丹皮 桃仁)17小陷胸湯(黃連+瓜蔞半夏)17吳茱萸湯(吳茱萸+參姜棗)18(三黃)瀉心湯(大黃+芩連)19當歸四逆湯(桂枝湯—生薑+細辛+當歸 通草)19膠艾湯(歸芎芍地+膠艾甘)19小柴胡湯/柴甘(柴芩+參甘棗 夏姜)20大柴胡湯 (小柴胡湯—參甘+大黃+枳實芍藥)即(柴芩+棗+夏姜+大黃+枳實芍藥)24四逆散(柴胡甘草+枳實芍藥散)25柴胡桂枝幹薑湯(乾薑甘草+柴芩+瓜牡+桂)25半夏瀉心湯(乾薑+芩連+參甘棗+半夏)26甘草瀉心湯(半夏瀉心湯增甘草)27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減乾薑,增生薑)27黃連湯 (「半夏瀉心湯去黃芩增量黃連加桂枝」 乾薑+連+參甘棗+半夏+桂枝)28桔梗湯(桔梗+甘草)28旋覆代赭湯(參甘棗+夏姜+旋覆花 代赭石)29薏苡附子敗醬散(薏苡仁 敗醬草+附子)29梔子豉湯(梔子+香豉)30白虎湯/石膏(石膏 知母+甘草粳米)31理中湯或丸/人蔘湯(乾薑甘草+人蔘+白朮)31四逆湯(附子+乾薑 甘草)32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麥門冬湯去大棗)33竹皮大丸(竹茹白薇 石膏+桂甘棗)34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參甘+姜夏+厚朴)34酸棗仁湯(川芎 甘草+酸棗仁 知母 茯苓)34豬苓湯(滑石+豬苓 茯苓 澤瀉+阿膠)35甘姜苓術湯/腎著湯 (苓術+乾薑甘草)36真武湯(姜芍+苓術+附)小半夏湯(夏姜)36澤瀉湯(澤瀉 白朮)37半夏厚朴湯(小半夏加茯苓湯+厚朴 蘇葉)37茯苓杏仁甘草湯(茯苓 杏仁+甘草)38
桂枝湯/(桂甘+姜芍棗) 【方劑組成】桂枝9克,芍藥9克,甘草(炙)6克,生薑(切)9克,大棗(擘)4枚, 【用法】水煎溫服。服已須臾,食熱稀粥一碗,以助藥力,同時蓋以棉被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後服。若不汗更服依前法。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病證猶在者,更作服。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等物。 【方解】桂枝、生薑均屬辛溫發汗藥,但桂枝降氣沖,生薑治嘔逆,可見二葯都有下達性能,升發之力不強,雖合用之,不至大汗。並且二者均有健胃作用,更伍以大棗、甘草純甘之品,益胃而滋津液。芍藥微寒而斂,既用以制桂姜的辛散,又用以助棗草的滋津。尤其葯後少食稀粥,更有益精祛邪之妙。所以本方既是發汗解熱湯劑,又是安中養液方葯,也就是後世醫家所謂的「甘溫除熱。」 甘溫除熱之熱不是一般的熱,是胃氣不振,津血有傷所致之熱。有關汗出身熱的機理,《內經》有類似的論述。如《素問·評熱病論》曰:「有病溫者,汗出輒復熱而脈躁疾,不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為何?岐伯對曰:病名陰陽交,交者死也。帝曰:願聞其說。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谷,谷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這裡主要是說:汗出身熱是邪氣盛,精氣虛。汗出為精液外溢,此時邪乘虛入於肌表。正氣為陽,邪氣為陰,正氣與邪氣交爭於肌表故稱陰陽交。此時精氣流於外,邪氣入於里,故病死。桂枝湯證雖不全同於《內經》所說的陰陽交之證,但正邪交爭於肌表,汗出身熱的病機是相同的。桂枝湯的主要性能是甘溫健胃,通過調和營衛使精氣勝而表固,邪氣不再入侵,故使汗止而熱除。也即甘溫除熱的道理。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2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註解:外為陽,內為陰。陽浮而陰弱者,謂脈有浮於外而弱於內的形象,即輕取則浮,重按則弱也。陽浮者熱自發。謂脈陽浮,為發熱的脈應。陰弱者汗自出,謂脈陰弱,為汗出的脈應。嗇嗇惡寒,謂縮縮而惡寒也;淅淅惡風,謂洒淅而惡風也;鼻鳴乾嘔者,表不解,氣上沖也。此為太陽中風證,桂枝湯主之。 《傷寒論》第13條: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註解:太陽病,若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即宜桂枝湯主之。言外之意不要以為它是中風證的專用方。 按:頭痛發熱,汗出惡風,為桂枝湯正證,凡病見之,即宜桂枝湯主之,則無不驗。 《傷寒論》第15條: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方用前法。若不上沖者,不得與之。 註解:氣上沖,為氣自小腹上沖胸的一種自覺證。太陽病為在表,宜汗不宜下,誤下後,其氣上沖者,知病未因誤下而內陷,還在表也,故可與桂枝湯,用前食稀粥,溫覆取微汗的方法解之。若不氣上沖者。即病已去表內陷,不能給服桂枝湯。 《傷寒論》第16條: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註解:桂枝湯本為和解肌腠而設,與麻黃湯專為發表致汗者有別。若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為表實,則宜麻黃湯發其汗解表。若誤與桂枝湯,則必致實實之禍。醫者常須識此,慎勿誤施也。 按:精氣虛則不足以驅邪,雖得汗出,邪反乘汗出之虛,而深入肌肉之內。桂枝湯促進胃氣,加強精氣,使盤踞肌腠之邪,不得復留,乃得因汗而解。邪在肌,則肌不和,桂枝湯益氣驅邪,而使之變和,故謂桂枝本為解肌。若精氣實於表。只宜麻黃湯發其汗,則邪共汗出即治,若誤與桂枝湯,再益其氣,則實上加實,禍變立至矣。(舉拙註:和者,交相出入謂之和。若但出不入,或但入不出即為不和) 《傷寒論》第24條: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按: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有刺風池、風府輔助的一法,不可不知。 《傷寒論》第25條: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似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註解:脈洪大,當是脈浮。脈洪大為熱盛於里,如何可與桂枝湯?必是傳抄有誤,宜改之。 服桂枝湯不合法,而致大汗出,故病不解。脈浮者,病仍在表,宜與桂枝湯和前法服之。若其人形似瘧狀,一日再發寒熱者,讓其小汗出則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傷寒論》第44條: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下之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註解:太陽病,外證未解者,意同上。外不解,法當汗解,慎不可下之,下之為逆,解外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45條: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註解:太陽病,先以麻黃湯發其汗,而病不解,醫不詳審所以不解之故,而復下之,若當時脈浮,病必不愈。因浮為在外,法宜汗解。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病仍在外,故須與桂枝湯解外即愈。 按:汗下後表仍不解者,則宜桂枝湯解之,以汗下後亡津液也(舉拙註:亡津液者似應宜桂枝加芍藥生薑人蔘新加湯。詳見:各種禁汗的感冒治法)。 《傷寒論》第53條: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行脈外,複發其汗,榮衛和則愈,宜桂枝湯。 註解:病常自汗出者,其原因不在脈內的榮氣,而在脈外的衛氣不共榮氣諧和所致。榮自行於脈內,衛自行於脈外,衛失榮則不固,榮失衛則不守,故令常自汗出也。宜桂枝湯複發其汗,使榮衛和則愈。 《傷寒淪》第54條: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宜桂枝湯。 註解:臟無他病者,謂無其他內臟病。言外之意病在外也。時發熱自汗出者,謂發熱自汗出有定時也。此亦衛氣不和所致,宜於其發作前,與桂枝湯發汗即愈。 《傷寒論》第56條: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註解:傷寒已六七日不大便,頭痛有熱者,顯系裡熱上攻的為候,故可與承氣湯以下之。不過里熱小便當赤,其小便清者,知病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解之。假設頭痛且必衄者,宜與桂枝湯。 按:該條首冠以傷寒,其無汗可知,即病在表亦不可與桂枝湯,必須頭痛而衄者,始可與之。不過麻黃湯條有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本條所述,脈必不浮緊而浮弱可知,臨證時須細辨。 《傷寒論》第57條:傷寒發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註解:傷寒以麻黃湯發其汗,則證已解,但半日許,其人復煩,切脈浮數,知表熱未解也,故宜桂枝湯更汗解之。 按:服麻黃湯後,表不解,不可再與麻黃湯,而宜桂枝湯;服桂枝湯後,表不解,仍宜再與桂枝湯,不可與麻黃湯,此為定法,須記。 《傷寒論》第91條: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註解:太陽傷寒,醫誤下之,因續得下利清谷不止。清谷,即排泄完谷不化的大便之謂。下利清補不止,知已轉屬太陰虛寒里證,雖身疼痛,表還未解,法宜急救其里,而後治其身疼痛。假若下後,未續得下利清谷不止,但身疼痛,而清便自調者,則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按:表裡並病,若里虛寒,當先救里,而後解表,此為定法,須記。又與四逆湯,下利清谷已,而身疼痛不解者,當然亦宜桂枝湯,自在言外。 《傷寒論》第95條:太陽病,發熱汗出者,此為榮弱衛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桂枝湯主之, 註解:太陽病發熱汗出者,為中風,汗奪於榮則榮弱,邪並於衛則衛強,榮衛不和,故使發熱汗出也。桂枝湯調和榮衛,而解外邪,故主之。 《傷寒論》第164條:傷寒大下後複發汗,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 註解:傷寒本不宜下,而醫大下之,下後表不解,當與桂枝湯以解肌,而反以麻黃湯發其汗,一再誤治,邪既內陷而心下痞,表亦未解而惡寒也。宜先與桂枝湯以解表,表解再與大黃黃連瀉心湯以攻里。 按:表裡並病,若里實宜攻者,須先解表,而後攻里,此亦定法,須記。 《傷寒論》第234條: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湯。 註解:陽明病,雖脈遲、汗出多而微惡寒者,表還未解也,故可發汗,宜桂枝湯。 《傷寒論》第240條: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註解:病人煩熱,汗出則解者,此暗示不汗而煩躁的大青龍湯證,服大青龍湯則汗出煩熱解也。但又如瘧狀,日晡所則發熱,此時發熱屬陽明。若脈沉實,則已傳陽明無疑,宜大承氣湯下之;若脈浮虛,則仍在表,日晡發熱,正是時發熱汗出的桂枝湯證,故宜桂枝湯以發汗。 《傷寒論》第276條: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註解:此所謂太陰病,當指下利而言。下利而脈浮者,病欲自表解,故宜桂枝湯以發汗。 按:下利脈浮,無非表裡合病之屬,本條所述,脈當浮弱或自汗出。若脈浮緊無汗,則宜葛根湯,不可與桂枝湯。葛根湯條謂太陽陽明合病,而此謂太陰病脈浮者,以葛根湯證為表實,桂枝湯證為表虛,異其稱呼以示虛實不同也。不過二方均屬太陽病的發汗劑,其主治下利,當均為太陽陽明的合病。若真是里虛寒的太陰病,即有表證,亦不可與桂枝湯先攻表,當與四逆湯先救里也。 《傷寒論》第372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註解:下利而腹脹滿,虛寒下利也,故雖身疼痛,法宜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按:本條所述乃真太陰病的下利,故雖身疼痛的表證在,亦宜四逆湯先溫其里,而後乃可與桂枝湯以攻其表,可見上條非真太陰病甚明。 《傷寒論》第387條: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當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湯小和之。 註解:霍亂吐利止後,而身疼不休者,此里和表未和也,宜少與桂枝湯小和其外。 按:霍亂上吐下利,損人津液至烈,雖遺有表證未解,也不可過汗,則宜少與桂枝湯消息和解之,量證用藥,亦是一法。 《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第7條:產後風,續之數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乾嘔,汗出,病雖久,陽旦證續在者,可與陽旦湯。即桂枝湯,方見下利中。 註解:產後風者,婦人產後患太陽中風也,雖延續數十日不解,表現為仍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煩悶,乾嘔汗出,知桂枝湯證未罷也。病雖久,而桂枝湯證續在者,即宜與桂枝湯。 按:運用方劑在辨證,只要見其證,即宜用其方,病之久暫無關緊要。 【辨證要點】基於以上論述,可見桂枝湯為一太陽病的發汗解熱劑,但因藥味偏於甘溫,而有益胃滋液的作用,故其應用,宜於津液不足的表虛證。若體液充盈的表實證,或胃實里熱者,不可與之。有關具體的適應證,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而脈浮弱者。 2。病常自汗出,或時發熱汗出者。 3。發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陽明病,脈遲,雖汗出多。而微惡寒,表未解者。 5。病下利而脈浮弱者。 6。霍亂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 【驗案】·例1·熊某,女,56歲,門診病歷一號:22725,1964年8月20日初診。三個月來。每日下午3~5點鐘發燒,兩臂肘窩發緊,肩背拘急。熱後汗出,兩脈緩,苔薄白潤。此屬「病人臟無他病,時發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氣不和也,先其時發汗則愈」,故予桂枝湯: 桂枝9克,白芍9克,生薑9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 結果:服一劑後,發熱時間縮短,兩劑後熱已,諸證全消。 例2·賀某,男,8歲,門診病歷號79322,1965年10月23日初診。外感發熱一周不退,每日上午11點30分出現發燒(T38℃左右),汗出,至夜12點後燒自已,飲食精神均好,大便隔一二日一行,無他不適,苔白潤,脈虛數。證屬營衛失調,治以調和營衛,與桂枝湯: 桂枝9克,白芍9克,生薑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兩劑,上午已無發熱,下午l點後尚有低燒(T37.2℃~37.5℃),苔薄黃,脈尚稍數,與桂枝湯合小柴胡湯加生石膏服三劑,諸證解。桂枝加葛根湯(桂枝湯+葛根) 【方劑組成】桂枝9克,芍藥9克,生薑9克,甘草(炙)9克,大棗(擘)4枚,葛根12克 【用法】以水先煮葛根數沸,再內余葯煎取一懷,溫服。 【方解】葛根甘平,《本經》謂主消渴,身大熱。可見是一清潤性的解熱葯,而有解肌及緩解筋脈拘急的作用,尤其有解項背部強急的作用。今加味於桂枝湯,故治桂枝湯證而又見項背強急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2條:太陽病,項背強几几,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註解:「几几」是形容短羽之鳥,不能飛騰,動則先伸其頸之狀。項背強几几者,即項背強急,俯仰不能自如之謂。太陽病汗出惡風,是桂枝湯證,今又見項背強几几,故加緩解是證的葛根來主治。葛根湯是治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者,這裡的「反汗出惡風者」,是對葛根湯證而言,暗示二方在應用上的主要鑒別點,而以一「反」字傳其神。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又見項背肌肉強急。 【驗案】任某,女,21歲,門診病歷號;49703,1965年12月l0日初診。昨日感冒,頭疼頭暈,汗出惡風,肩背疼痛,頭向左顧則左項發緊且痛,苔薄白,脈浮稍數。證屬太陽表虛而見項背強几几之證。予桂枝加葛根湯:桂枝10克,白芍10克,生薑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葛根12?克 結果:上藥服一劑證大減,二劑證已。桂枝芍藥知母湯(桂枝湯去棗 麻黃 防風+知母 術附) 【方劑組成】桂枝12克,芍藥9克,甘草6克,麻黃6克,生薑15克,白朮15克,知母12克,防風12克,炮附子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於桂枝湯增桂姜、去大棗,另加麻黃、防風發汗解表,復用術附以逐濕痹。知母以消下肢腫,故以治風濕關節痛肢體腫而氣沖嘔逆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病》第8條:諸肢節疼痛、身體尪贏。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註解:諸肢節疼痛,即四肢關節疼痛。身體尪贏,即言身體瘦之甚。腳腫如脫,即言腳腫之甚。頭眩短氣、溫溫欲吐,為氣沖飲逆的結果,此宜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按:慢性關節炎下肢腫痛者,用本方有良驗,並以本方加石膏治年余不解的風濕熱有奇效。又以本方合用桂枝茯苓丸,治療下肢腫的脈管炎亦驗。 【辨證要點】關節痛疼、肢體腫而氣沖嘔逆者。 【驗案】徐某,男性,19歲,病歷號189520,l966年2月15日初診。左足腫疼己五六年,近二年加重。經拍片證實為跟骨骨質增生。現症:左足腫疼,怕冷,走路則疼甚。口中和,不思飲,苔薄白,脈沉弦。此屬風寒濕客注關節,治以發汗驅濕,與桂枝芍藥知母湯: 桂枝10克,白芍10克,知母12克,防風10克,麻黃100克,生薑12克,蒼朮12克,川附子6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七劑。左足跟疼減,走路後仍疼,休息後較冶療前恢復快。增川附子為9克繼服,一月後左足跟腫消,疼痛已不明顯。桂枝加附子湯(桂枝湯+附子) 【方劑組成】桂枝9克,芍藥9克,甘草(炙)9克,生薑〔切)9克,大棗(擘)4枚,炮附子6~10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附子辛溫,為一有力的溫中、祛寒、逐濕葯,尚有振興代謝機能的作用,無論表裡若陷於陰證者,多宜以本葯配方治之。桂枝加附子湯即治桂枝湯證而現少陰證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0條: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註解:太陽病,本桂枝證,醫誤以麻黃湯大發其汗,遂使汗漏不止。其人惡風半由於桂枝湯證未解,半由於已陷入陰證。小便難,即由於汗漏不止,體液大量亡失的結果。四肢微急,難以屈伸,亦由於津液亡失,筋肉失和的極虛證候。以上種種,純由於誤治表證還未解而且陷入陰證,故以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按:桂枝加附子湯為少陰病的發汗劑,即不因誤治,而見本方證者亦宜用之。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更見汗出惡風明顯,小便難,四肢微急者。 【驗案】任某,女,33歲,首都機場門診病歷號131,初診日期1966年3月25日。因腰背疼在積水潭醫院、北京中醫學院附院檢查均診斷為「脊椎骨質增生」。近來頭暈、頭痛、目脹,下肢關節脹疼,手麻,乏力,四肢逆冷,易汗出,惡寒,苔白舌淡,脈沉細。證屬桂枝加附子湯證,予其方葯: 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薑10克,大棗4枚,制附片10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痛減,四肢逆冷好轉。服一月後全身癥狀好轉。小建中湯(桂枝湯+增芍藥+飴糖) 【方劑組成】桂枝9克,芍藥18克,生薑9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飴糖45克(分沖) 【用法】水煎五味,湯成去滓,內膠飴,更上火上消解,溫服。嘔家不可用建中,以甜故也。 【方解】桂枝加芍藥湯原治腹滿痛,今加大量甘溫補虛緩急的膠飴,雖仍治腹痛,但已易攻為補,故名之為建中。謂之小者,以其來自於桂枝湯,仍兼解外,與專於溫補的大建中湯則比較為小也。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00條: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註解:澀為津血虛,陽脈澀,即脈浮澀,為表虛榮衛不利。弦為寒,陰脈弦,即脈沉弦,為里虛有寒。傷寒得此脈,依法腹中當急痛,宜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謂服小建中湯後,而病未全治,當已轉屬少陽,故宜小柴胡湯主之。 按:脈浮澀而沉弦,為小建中湯與小柴胡湯共有的脈象,但腹中急痛,為小建中湯所屬,而柴胡證不常見。先與小建中湯,不只是治腹中急痛,而且因表裡實,津液自和,即傷寒四證,亦當自汗而解。假設不瘥,知已轉屬少陽,當以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論》第102條: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註解:血少心氣虛則悸。表不解則煩。小建中湯內能補虛,外能解表,故主之。 按:營氣虛血少者,不可發汗。中氣建,血液充,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論中有明文,可互參。 《金匱要略·血痹虛勞病》第13條: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痛,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註解:虛勞,為古人對虛損不足之病的通稱。里急,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互詞。悸者,為血少心氣不足。衄者,為氣沖熱亢。夢失精者,為下焦虛,精不守。四肢酸痛者,為榮衛不利。手足煩熱者,為虛熱。咽干口燥者,為津液枯燥。 腹皮弦急,按之腹筋不鬆軟而拘攣者,即里急腹急之候。里急腹中痛者,即小建中湯應用的主證。以上所述為小建中湯證,故以小建中湯主之。不要以為小建中湯能治一切虛勞。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18條: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註解:腹中痛,即腹中急痛的簡詞。婦人腹中急痛者,當以小建中湯主之。 這裡雖舉婦人腹中痛,實際有是證,男子也可用本方。 【辨證要點】桂枝湯證兼見腹中急痛,或見心悸而不嘔者。 【驗案】例1張某,男性,42歲,某廠門診病歷號529,1966年6月l0日初診。胃脘隱痛反覆發作已五年。經檢查診斷為「胃粘膜脫垂」,近症常餓時胃脘痛,惡寒怕冷,口中和不思飲。無噁心吞酸,大便微溏,日二次行,下肢酸軟。先與附子理中湯治之不效,後細問症,據有汗出惡風,脈緩,知為表虛中寒之證,故予小建中湯: 桂枝10克,白芍18克,生薑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飴糖45克(分沖) 結果:上藥服六劑,胃脘疼已,但餓時仍不適,大便溏好轉仍日二行,仍服上方。7月1日複診,除大便微塘外,他無不適。 例2劉某,男性,28歲,1968年9月21日初診。一年來,胃脘時痛,同時見前陰抽痛,多治無效,苔薄白,脈弦細,此屬表虛里寒之證,與小建中湯三劑諸症已。麻黃湯(麻甘桂+杏) 【方劑組成】麻黃(去節)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杏仁(去皮尖)9克 【用法】水煎,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再內余葯煎取一杯,溫服。服藥後蓋棉被取微似汗。 【方解】麻黃為一有力的發汗藥,佐以桂枝再宜致汗。杏仁定喘,甘草緩急,故治太陽病表實無汗、身疼痛而喘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5條: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註解:太陽病,以頭痛、發熱、惡寒為常,若更見有身疼、腰痛、骨節疼痛、無汗而喘者,此為表實證,則宜麻黃湯上之。 按:桂枝湯證,由於自汗出,郁集於體表的體液和廢物得到部分的排出,雖亦身疼痛,但不劇烈,並亦不至迫及於肺。而麻黃湯證,由於無汗體液和廢物充盈於體表,壓迫肌肉和關節,因使身、腰、骨節無處不痛,並逆迫於肺而發喘。只以自汗出和無汗的關係,遂有虛實在表的不同反映,亦即或宜桂枝或宜麻黃的用藥關鍵。 《傷寒論》第36條: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 註解:太陽與陽明合病,當指既有發熱惡寒的表證,同時又有大便難的里證言。喘為承氣湯和麻黃湯的共有證,不過承氣湯證為腹滿而喘;而麻黃湯證為喘而胸滿,故謂不可下,宜麻黃湯以發汗。 按:腹滿而喘者,則腹滿為主而喘為客,即先由於實滿上迫胸隔,阻礙呼吸因而發喘,下之滿自去,而喘亦自已;喘而胸滿者,則喘為主而胸滿為客,即先由於呼吸困難,胸腔內壓增高因而胸滿,發汗以平喘,則滿自消。證有主從,治分表裡,對於辨證甚關重要。 《傷寒論》第37條: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註解:太陽病已十餘日,脈雖浮但細,並其人多倦嗜卧,病已有內傳少陽之象,故謂外己解也。設更胸滿脅痛者,則柴胡證具,故可與小柴胡湯;若脈但浮而不細,並亦無嗜卧及胸脅滿痛者,則病仍在表,雖十日已去,也可與麻黃湯。 按:脈細主血少,而見之於浮,乃體表津血不足的為候,即小柴胡湯條所謂血弱氣盡腠理開的情況。嗜卧與嘿嘿都是倦怠形狀,詳見小柴胡湯條,可互參。 《傷寒論》第46條: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暝,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註解: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為麻黃湯方證,病雖八九日不解,但上述的表證仍在,此亦當與麻黃湯發其汗。服藥已微除,謂服麻黃湯後,上述為證即略減退。發煩目暝為病欲解而發作的瞑眩狀態。劇者必衄,謂此瞑眩發作的劇者又必鼻衄,但病亦必隨衄而解。陽氣指津液而言,其所以致衄者,即因為日久不得汗出,則郁集於體表的津液過多過重的緣故。 按:古人常稱津液為陽氣,或簡稱為陽。桂枝湯證自汗出則陽氣虛於表;麻黃湯證無汗則陽氣實於表。若久不得汗則陽氣愈實,因謂為重。瞑眩為服藥有驗的一種反應,看似驚人,少時即已,而且所病亦必隨之而愈,故古人有「若葯不瞑眩、厥疾不瘳」的說法。病家醫家均應識此,免得臨時慌張亂投藥物,反而誤事。 《傷寒論》第51條: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註解:脈浮,為病在表的脈應,若無汗則宜麻黃湯發其汗。 《傷寒論》第52條: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註解:脈浮數,為表有熱的脈應,宜麻黃湯發汗解之。 按:以上二條均屬簡文,證已詳於前,故只舉可發汗的脈應論之。 《傷寒論》第55條: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湯主之。 註解:太陽傷寒脈浮緊,本宜麻黃湯發其汗,若拖延日久不發汗,體表鬱閉,致陽氣重於表,邪無從出,體液上沖因致此。有因衄而解者,如46條。也有雖衄而不解者,即本條。 按:表實宜發汗,若遷延不發汗者,往往因陽氣重於表而致衄。亦有因衄而表解病癒者,本條所論為雖衄而表不解者,故以麻黃湯發汗以解表,表解則衄亦必已。又必與衄家不可發汗之戒相鑒。所謂衄家是指長時鼻衄的病,由於久失血,即遭受外感亦不可發汗。因汗奪津液,必益虛其血液也。而本條所述是宜汗不汗,體液上沖而致衄,發汗表解而衄亦自止。 《傷寒論》第235條: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發汗則愈,宜麻黃湯。 註解:脈浮無汗而喘,此喘發自於表實甚明,故發汗則愈,雖有陽明證,亦宜麻黃湯先發汗。 【辨證要點】基於以上所論,則麻黃湯的應用,以表實無汗為主,至於其具體證治,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①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 ②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 ③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者. ④太陽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 ⑥陽明病,脈浮、無汗而喘者。 【驗案】陳某,男性,24歲,病歷號97771,1965年10月9日初診。昨天打籃球後用涼水洗澡,今早感惡寒感身熱(38.6℃)、無汗、頭痛、身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脈浮緊。此屬太陽表實證,治以發汗解表,與麻黃湯: 麻黃10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 結果:上藥急煎即服,蓋棉被得微汗出,熱漸退。未再服藥,調養二天自愈。葛根湯(麻黃+桂枝湯+葛根) 【方劑組成】葛根12克,麻黃9克,桂枝6克,生薑9克,芍藥6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 【用法】以水先煮麻黃葛根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葯。煮取一杯,溫服,取微汗。 【方解】此於桂枝加葛根湯更加麻黃,故治桂枝加葛根湯證無汗而喘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1條: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註解:太陽病,項背強几几、汗出惡風者,則以桂枝加葛根湯主之;今以無汗,故以有麻黃的本方主之。 《傷寒論》第32條: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註解:既有頭項強痛而惡寒的太陽表證,同時又有自下利的陽明裡證,因謂為太陽與陽明合病,此宜以葛根湯主之。 按:下利而現太陽證,則病欲自表解,故發汗則愈,無汗表實者宜本方,自汗表虛者宜桂枝湯,此證常見。宜注意。又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宜讀作太陽與陽明合病必自下利者。意思是說:太陽與陽明合病必須有自下利者,才可用葛根主之,而不是說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定自下利。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第12條: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註解:太陽病,無汗,小便不當少,今由於氣上沖胸,水不得暢行於下,故小便反少。牙關緊急不得語,已是為痙之漸,故謂欲作剛痙,宜以葛根湯主之。 按:《金匱要略》曰:「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又曰:「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本條即述剛痙的證治。葛根湯本治項背強几几,實即項肌肉失和因致痙攣的證候。若此證嚴重時,則致背反張的痙病、故太陽病發熱惡寒無汗而痙者,當然須以本方主之。不過本方的應用,並不限於以上所論。由於葛根湯清涼解肌,而且解毒,故疹痘諸疾於初期太陽病時,概以本方治之。依據經驗,外感咳喘鬚髮汗者,以用本方的機會為多。尤其發熱無汗而惡寒劇甚者,不問項背急與否多屬本方證。他如腰肌勞損,本無表證的明徵,與本方治之屢驗。《神農本草經》謂葛根治諸痹、痙與痛,皆得之肌不和或均指為痹之屬亦未可知。 【辨證要點】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或見下利者。 【驗案】劉某,男性,49歲,病歷一號5294,1967年7月26日初診。背疼一年,胸椎2~5有壓痛。經拍片證實胸椎8、9、11骨質增生。曾經理療不但無效,而且癥狀逐漸加重,出現腰痛、腿疼,無奈找中醫治療。近症:腰背疼痛。不能翻身,頸項發緊疼痛,不能向右轉頭,不能伏仰,苔白,脈沉。此屬寒濕流注項背,治以散寒祛濕,與葛根加苓術附湯:葛根12克,麻黃10克,桂枝10克,生薑10克,白芍10克,大棗4枚,茯苓10克,蒼朮?10克,川附子10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疼即大減,增附子為12克,又服三劑,頭左右轉動自如,可以伏仰,深低頭時僅微痛,晨起可以翻身。麻杏石甘湯(麻甘+杏+石) 【方劑組成】麻黃18克,杏仁9克,炙甘草9克,石膏45~100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麻黃伍桂枝攻表邪而發汗,伍石膏清里熱,故反治汗出。今於麻黃湯去桂枝,倍用麻黃,增量甘草而加石膏,故治汗出有熱喘而急迫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63條:發汗後,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註解:無大熱,謂不似陽明病熱實於里的身大熱,但並非無熱之意。大意是說:發汗後表不解,依法宜桂枝湯汗以解之。但汗出而喘,身無大熱者,雖亦外邪未罷,而不可更行桂枝湯,則可與麻杏甘石湯。 按:此汗出純由於里熱的熏蒸所致,汗出稠粘量多而臭味重,與桂枝湯證的自汗淡薄量少而臭味輕者有異。不過熱實於里身當大熱,今無大熱則未至陽明內結的熱實程度甚明。故知此喘無關於里實滿的承氣證,而半由於麻黃證,亦半由於熱壅於里,故以兩解表裡的本方治之。 《傷寒論》第162條,下後,不可更行桂枝湯。若汗出而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子甘草石膏湯。 註解:太陽誤下後,熱陷於里而致表裡並病,亦每見本方證,當然不可與桂枝湯而宜與本方。 按:喘而汗出,身無大熱,為本方應用的主證。氣管炎、肺炎等常見本方證。但並非這兩病的特效藥,若適是病,即用是葯反而多誤。中醫治病在辨證,用非其證,不但無益,而且有害。學者常須識此,慎勿等閑視之。 【辨證要點】汗出而喘,口乾煩滿而不惡風者。 【驗案】陳某,男性,24歲,病歷號97771,1965年3月25日初診。自昨日惡寒身疼,咳喘咽干,自服A.P.C兩片後,汗出不惡寒,但仍身疼、咳喘、吐白痰、口乾思飲,苔白舌尖紅,脈滑數。證屬外寒里熱、肺氣不宣,治以解表清里、宣肺降逆,與麻杏甘石湯: 麻黃18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45克,半夏12克 結果:上藥服二劑、汗出及喘減。繼以桑杏湯加減,服六劑諸症已。麻黃連翹赤小豆湯(麻甘+杏 姜棗+桑白皮 連翹 赤小豆) 【方劑組成】麻黃6克,生薑6克,生梓白皮15克,連翹6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赤小豆30克,杏仁6克 【用法】先煮麻黃,去上沫,再內諸葯煎,溫服。 【方解】以麻黃湯去桂枝加姜棗發表,而且安胃,復以生梓白皮、連翹、赤小豆清熱並亦驅濕,故治表實無汗、瘀熱在里而發黃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62條:傷寒,瘀熱在里,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註解:傷寒無汗,熱不得外越,合濕瘀於里者,身必發黃,宜以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 按:黃疸初作,若無汗形似傷寒者,宜本方。若汗出形似中風者,宜桂枝加黃芪。但表證已罷。當依證選用適方治之。 【辨證要點】表實無汗、或身黃、目黃、或身癢者。 【驗案】尹某,男性,40歲,病歷號192297,1966年3月4日初診。近兩月右上腹疼痛,經中西藥治療,效果不顯,自昨日起發熱惡寒、身目發黃、身癢、口粘不思飲,小便黃少,苔白膩,脈浮弦。證屬外邪里濕,郁而化熱,治以解表化濕,與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麻黃6克,連翹10克,赤小豆30克,桑白皮10克,炙甘草6克,大棗4枚,生薑10克,杏仁10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熱退,癢已、但黃疸不退,且逐漸加重,後確診有胰頭癌,不及兩月病逝。麻杏薏甘湯(麻甘杏+薏苡仁) 【方劑組成】麻黃9克,薏苡仁18克,杏仁6克,炙甘草6克 【用法】同麻黃湯。 【方解】薏苡仁味甘微寒,《神農本草經》謂:「主筋急拘攣,久風濕痹。」此與上方雖均治風濕,但前者偏於治寒,故用性溫的白朮;而本方偏於治熱,故用性寒的薏苡,且去桂枝。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痙濕暍病》第21條: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註解:一身盡痛,謂一身關節無處不疼。病在表故發熱。日晡所劇者,謂此身疼和發熱於日晡所時尤劇烈。以上為證名之曰風濕。此病大都由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治之。 按:汗出當風,則欲出之汗被風寒所卻,瘀滯體表,久而成濕,流注關節因致炎證之變。久傷取冷,指天熱汗出乘蔭取涼的意思,其致病的道理與汗出當風同。本條所述,頗似今之急性風濕性關節炎的證治。 【辨證要點】周身關節痛、發熱身重或腫者。 【驗案】黃某,女性,37歲,某廠門診病歷號1971,1966年4月1日初診。關節疼痛已五年,經多處檢查診斷為「慢性關節炎」、「腰骶關節韌帶勞損」。近症:四肢關節痛,不能屈伸,屈則酸痛,腰以下發脹,且白帶多,下肢微腫,苔白膩,脈沉弦滑。此風寒濕痹而濕重者,治以溫化寒濕,與麻杏苡甘湯加味: 麻黃10克,杏仁10克,生苡仁30克,炙甘草6克,茯苓12克,蒼朮12克,制附片10克 結果:上藥服四劑,關節痛減,白帶也減。因天氣變化癥狀有反覆,但繼續以本方加減治療,5月6日複診,關節痛已。服丸藥以鞏固。越婢湯? ?(麻甘+姜棗+石) 【方劑組成】麻黃18克,石膏45~100克,生薑9克,炙甘草6克,大棗5枚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此亦同麻杏甘石湯,為外邪內熱的治劑。但無杏仁則治喘的作用較弱,但有生薑大棗則健胃逐水的作用加強,余則大同小異。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水氣病》第21條: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註解:外邪而又水腫者謂風水。惡風、脈浮為外邪;一身盡腫為水氣。續自汗出無大熱,與麻杏甘石湯證的汗出無大熱者同。津液未至虛損故不渴,宜越婢湯主之。 按:水氣在表,法當發汗。但津液虛損者不可發汗,故《金匱要略》有「渴而下利,小便數者,皆不可發汗」之戒。脈浮不渴,正是本方發汗的關鍵,後世誤於石膏治渴,而把脈浮不渴,改為脈浮而渴,大錯。其實石膏除熱並不一定渴,口舌干而煩躁者即可用之。若真大渴欲飲,乃津液傷損之候,須合用人蔘方能有濟,詳見白虎加人蔘湯條,互參自明。又《金匱要略·水氣病》篇對於風水是這樣說的:「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煩,惡風」。本條所述以續自汗出,故骨節不疼。若無汗而疼煩,當屬大青龍湯證,而不可與本方,須知。 【辨證要點】周身浮腫、脈浮、惡風者, 【驗案】佟某,男性,63歲,初診日期:1965年7月6日。因慢性腎炎住某醫院,治療三月效果不佳,尿蛋白波動在(+)~(+++)之間,無奈要求服中藥治療。四肢及顏面皆腫,皮膚灰黑,腹大臍平,近幾日不能飲食,小便量少,汗出不惡寒,苔白膩,脈沉細。此屬水飲內停,外邪不解,郁久化熱,為越婢湯方證: 麻黃12克,生薑10克,大棗4枚,生石膏45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一劑,小便即增多,喜進飲食,繼服即余劑,浮腫、腹水消,尿蛋白(—),病癒出院。小青龍湯(麻黃湯以芍代杏+半夏 乾薑辛味) 【方劑組成】麻黃、芍藥、細辛、乾薑、炙甘草、桂枝各9克,五味子12克,半夏15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麻黃、桂枝、芍藥、甘草發汗以驅外邪。半夏、乾薑、細辛、五味子逐寒飲以平咳喘,故此為外邪里飲而致咳喘的治劑。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40條: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咳、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註解:心下有水氣,雖發汗而表不解;有外邪故發熱;激動里飲故乾嘔而咳、或喘;小便不利則少腹滿;水停不化故或渴;水谷不別故或利;水氣沖逆故或噎,此宜小青龍湯主之。 按:表證而里有水飲者,無論傷寒或中風均須兼逐其水而表始得解。前於桂枝劑已屢有說明,故不再贅。胃中有飲本無渴證,今謂或渴者。乃由於小便不利所致,與五苓散證之渴同,故或渴、或利、或噎均宜讀在小便不利、少腹滿句之後,而或喘者,宜接於發熱而咳句,此以上為主證。或咳以下為客證。只若主證在,不問客證有無均宜本方主之。 《傷寒論》第41條: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註解:氣沖飲逆故咳而微喘,外邪不解故發熱,胃有飲故不渴,宜以小青龍湯主之。服湯後則飲去胃中干,故遂渴,此為服藥有效之驗,故謂寒去欲解也。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5條: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龍湯主之。 註解:倚息,即憑依於物呼吸之意。久有痰飲,復被風寒,因而咳逆呼吸困難。以至倚息不得卧者。小青龍湯主之。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3條: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上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註解:見大青龍湯條。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7條: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註解:吐涎沫,指咳逆吐涎沫,暗示為小青龍湯證。而醫反下之,故心下痞,仍宜以本方先治其咳吐涎沫,涎沫止再以瀉心湯治其心下痞。 按:涎沫即泡沫痰,為寒飲之候,本條當指咳吐涎沫,為外邪內飲的小青龍湯證。若嘔吐涎沫,則宜半夏乾薑散;若頭痛者,則宜吳茱萸湯,此均為胃有寒飲而無外邪者。互參自明。 【辨證要點】外邪里飲而致咳喘者。 【驗案】何某,女性,30歲,病歷號74177,1965年10月22日初診。自1954年患支氣管哮喘合併支氣管擴張,常咳逆倚息不得卧,近鼻塞流清涕,咳吐黃白痰,怕冷,口乾不思飲,苔白浮黃,脈細略數。證屬外邪內飲之咳喘,治以溫化寒飲兼以解表,與小青龍湯: 麻黃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半夏12克,乾薑6克,細辛6克,五味子10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已能平卧而睡,咳喘顯減而痰仍多。以原方服9劑,喘己。流清涕己。改服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湯加減,服一月而安。麻黃附子細辛湯(麻黃+細辛+附子) 【方劑組成】麻黃6克,細辛6克,炮附子3克 【用法】水煎,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再內余葯煎取一杯,溫服。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淪》第301條: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註解:少陰病應以無熱為常。始得之病在表,脈也不應沉,今既發熱而脈又沉,故謂反發熱。脈沉者,沉為寒飲在里的脈應,此亦外邪內飲之證,故以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按:此和麻黃附子甘草湯均屬少陰病無汗的治劑,若自汗出者,宜桂枝加附子湯或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等,讀者可前後互參。 【辨證要點】少陰病兼寒飲,即惡寒無汗脈沉者。 【驗案】唐某,女性,40歲。病歷號81486,1980年l月19日初診。哮喘一年。經變態反應檢查對塵土、_、花生、大豆等八種物質過敏。經以三陽合病用大柴胡湯加生石膏加減,服38劑不效,據症有鼻塞流涕、頭痛、口乾不思飲、背惡寒、但欲寐,脈沉弦細,苔白根膩,知為少陰病合併里飲。治以溫散表寒兼祛寒飲,與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黃6克,細辛6克,炮附子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鼻塞明顯好轉,頭痛減,增加附子用量,經服二月多,喘平。射干麻黃湯(麻黃+半夏生薑大棗細辛+五味子+紫菀+款冬花 射干) 【方劑組成】射干9克,麻黃12克,生薑12克,細辛9克,紫菀9克,冬花9克,五味子13克,大棗3枚,半夏15克 【用法】煎服法同上方。 【方解】射干、紫菀、冬花、五味子均主咳逆上氣,而射干尤長於清痰泄火,以利咽喉。麻黃、生薑發表散邪。半夏、細辛、大棗降逆逐飲,故亦是外邪內飲而致咳逆的治劑,與小青龍湯所主大致同,而側重於上氣痰鳴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第6條: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註解:水雞,即青蛙。咳而上氣,若咽喉痰鳴如水雞聲者,宜射干麻黃湯主之。 按:氣管炎咳逆痰多,咽中不利者,本方有良效。若口乾或煩躁者宜更加石膏。 【辨證要點】小青龍湯證喉中痰鳴明顯者。 【驗案】康某,男性,49歲,1965年12月l日初診。1965年脊柱骨折後患喘息性支氣管炎合併肺氣腫。近一周受寒咳喘加重,喉中痰鳴,不能平卧,咯吐白粘痰,量多,頭痛,背痛,口乾不思飲,苔白膩,脈浮弦。證屬外寒內飲而屬射干麻黃湯證: 麻黃12克,射干10克,生薑12克,大棗4枚,紫莞10克,冬花10克,細辛10克,五味子10克,半夏15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咳喘減,稍能平卧。因口渴明顯,汗出較多,上方加生石膏45克,服七劑咳喘明顯減輕,可以平卧。五苓散(豬苓術澤+桂枝) 【方劑組成】豬苓9克,澤瀉15克,白朮9克,茯苓9克,桂枝6克 【用法】以上五味為細末,白飲和服3克,多飲暖水。汗出愈。以上量作煎劑也可,但水逆證仍以散服佳。 【方解】集豬苓、澤瀉、白朮、茯苓諸利尿葯,合以解外降沖氣的桂枝,故治脈浮有熱、氣沖水逆、渴而小便不利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71條: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註解:太陽病,依法當發汗,但發汗以取微似有汗者佳。若發汗不得法而使大汗出,津液大量亡失,胃中水分被奪而乾燥,故其人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則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即愈。 若發汗後而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此為里有停飲誤施發汗,而表仍不得解的為證,則宜五苓散主之。 按:里有水飲,雖發汗則表不解,前於桂枝去芍藥加茯苓白朮湯條已詳言之,可互參。小便不利,廢水不得排出,新水不能吸收,組織缺乏水的營養,故渴欲飲水,雖飲亦只留於胃腸,因致隨飲隨渴的消渴證。此時以本劑利其小便,水液代謝恢復正常,則消渴自已,而表亦自解。 《傷寒論》第72條: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註解:發汗後而脈浮數,為病仍在外。表熱未解故煩;水停不化故渴,宜五苓散主之。 按:此亦應有小便不利證,未明言亦省文也。 《傷寒論》第73條: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註解:見茯苓甘草湯方。 《傷寒論》第74條: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證,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註解:中風發熱,即指發熱汗出的中風證。六七日不解而煩,謂病已六七日,雖服桂枝湯而仍發熱不解而煩。有表裡證,謂既有發熱而煩的表證,同時並有以下所述水逆的里證,水停不化,故渴欲飲水。水伴沖氣以上逆,故水入則吐,此名為水逆,宜以五苓散主之。 《傷寒論》第141條: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與五苓散。 註解:見文蛤湯方。 《傷寒論》第156條:本以下之,故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註解:太陽病,每以誤下,使邪熱內陷而心下痞、此與瀉心湯而治。但亦有誤下後,水伴沖氣逆迫於心下,而心下痞者,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即水停不行之證,此與瀉心湯證顯異,故與瀉心湯則痞不解,宜以五苓散主之。 《傷寒論》第244條:太陽病,寸緩、關浮、尺弱,其人發熱汗出,復惡寒,不嘔,但心下痞者,此以醫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轉屬陽明也。小便數者,大便必硬,不更衣十日,無所苦也。渴欲飲水,少少與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註解:太陽病,脈浮緩弱為中風脈。發熱、汗出、復惡寒,為中風證未傳少陽,故不嘔。其所以心下痞者,當由於醫者誤下所致,言外宜先以桂枝湯以解外,外解已,再與瀉心湯以攻痞,此為第一段。 若上證未經誤下,並其人己不復惡寒而渴者,此表證已罷而轉屬陽明病了。若小便數者,大便必硬,故心下痞,但此屬津液竭於里的脾約證,即不大便十日亦無所苦,如其人渴欲飲水,則可以少少與之法救之,此為第二段。 若上證未經誤下,並亦未轉陽明,病人不惡寒而渴者,此心下痞正是水逆心下的五苓散證,則宜五苓散治之,此為第三段。 《傷寒論》第386條: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註解:霍亂初作,亦常見頭痛、發熱、身疼痛的表證。若其人渴欲飲水,為有熱,宜以五苓散兩解表裡。若其人口中和而不用水,為里多寒,宜先救里而後表,宜理中丸主之。 按:霍亂上吐下利,耗人精氣至烈,雖有表證,亦不可發汗,只有五苓散兩解表裡的一法。《傷寒論》謂「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故不用五苓散者,是因里多寒,須理中湯先救其里。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31條: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抹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註解:臍下悸為水動自下;吐涎沫為水泛於上,故臍下悸吐涎沫而癲癇眩冒者,皆水飲為患,故以五苓散主之。 按:注家多把癲眩改為巔眩或顛眩,以為頭眩之意,但屢依本條所述用本方治癒癲癇證,足證癲眩二字無誤。曾治一小兒患癲癇吐涎沫,每臍下一跳動則犯病,服五苓散(湯劑)六劑而愈。 【辨證要點】表虛證兼見心下停飲、小便不利者。 【驗案】李某,男性,47歲,住院病歷號17020,會診日期1975年7月27日。患者自感上腹有腫物已兩月多,因無不適,未曾檢查治療,近一月來因感到左上腹疼痛而來門診治療。經內外科檢查,懷疑是腫瘤而收住院治療。體查:上腹左右均可觸及拳頭大實性腫物,表面不光滑,輕度壓痛,部位深在與體位無關。尿常規:蛋白(土),紅血球15—20,白血球3—5。血沉61毫米/小時。尿酚紅排泄試驗:一杯3%、二杯5%、三杯5%、四杯7%。靜脈腎盂造影:左腎擴大,右腎未顯影。臨床診斷:雙腎腫瘤?腎結核?因尚等待手術要求服中藥一試。依證所見:左腹脹痛,頭暈心悸、汗出惡風,口渴思飲。飲後渴仍不止,而心下水響,尿頻澀痛,苔白,脈浮數,心率100次/分。此屬表虛心下停飲之證,與五苓散加減兩解表裡; 豬苓10克,澤瀉15克,蒼朮10克,茯苓12克,桂枝10克,滑石30克,阿膠10克(烊化),生大黃3克,生薏苡仁30克 結果:上藥服二劑後,小便增多,尿中排出綠豆大結石。三劑服完後,連續四五天排出細砂樣結石,腹部腫物消逝於無形,其他癥狀也全消失。追訪五年未見複發。?苓桂術甘湯(苓術+桂甘) 【方劑組成】茯苓12克,桂枝9克,白朮9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於桂枝甘草湯中加利尿逐水的苓術,故治桂枝甘草湯證而里有水飲、見小便不利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67條: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註解:太陽傷寒,法宜發汗,若吐若下,均屬誤治。表不解故氣上沖胸。若里有水飲,更必伴沖氣以上犯,心下逆滿,起則頭眩即其候也。脈沉緊為寒飲在里之應,雖表解,亦不可發汗,若誤發之,則勢必動及經脈,將使身為振振搖的劇變,無論發汗與否,均宜苓桂術甘湯主之。 按:平時即有水飲的人,若患外感而誤施吐下,表不解而氣上沖者,最易使水伴氣衝上犯,氣上沖胸,心下逆滿、起則頭眩即水伴氣沖的為候,亦即本方的主證。此時與本方降沖氣以逐水飲,則上證治而表自解。若再誤發其汗,不但表不解,而且激動里飲,更必使其人身為振振搖,當然此時還宜以本方治之。 《傷寒論》第164條:傷寒吐下後,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 註解:此即上條重出,前之脈沉緊,是指發汗前,此之脈甚微,乃指發汗後。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眩冒,雖亦皆氣沖飲逆的為證,但較發汗前已更重一等。經脈動惕即前之身為振振搖的互詞。久而成痿,謂此證若不速治,久將成為肢體不用的痿證。 按:此條雖未提治法方葯,但據所述肯定是苓桂術甘湯方證。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16條: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註解:《金匱要略》謂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心下有痰飲,即胃中有停飲。胸脅支滿、目眩亦水氣沖逆的為候,故以苓桂術甘湯主之。 按:本方治頭暈目眩確有良效,若無氣沖之候者則不驗。若心下逆滿、氣上沖胸、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沖咽喉、胸脅支滿等均屬其候,臨證時宜注意。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17條: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註解:《金匱要略》謂:「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悸,微者短氣。」短氣為胃有微飲的征侯。利其小便則飲即去,宜適證選用苓桂術甘湯或腎氣丸。 按:就去微飲而治短氣這一點,二方均有用之的機會,但不是說任取一方即能治之。臨證時仍宜細辨自在言外。 【辨證要點】頭暈目眩、或短氣小便不利見氣上沖者。 【驗案】劉某,女性,19歲,1977年l0月3日初診。兩月來耳鳴耳聾,鳴甚則頭眩,苔白,脈沉細。此屬水飲上犯之證,予苓桂術甘湯: 桂枝10克,茯苓18克,蒼朮10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連服八劑,耳聾好轉,頭已不暈,耳鳴亦大減。原方增桂枝為12克,茯苓24克,又服六劑痊癒。麻子仁丸(麻仁 杏仁 白芍+小承氣湯/大黃+厚枳) 【方劑組成】麻子仁30克,芍藥24克,枳實24克,大黃18克,厚朴24克,杏仁18克 【用法】以上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飲服10丸,日三服,漸加,以知為度。 【方解】此於小承氣加潤下的麻仁、杏仁、芍藥等物,和蜜為丸,安中緩下,使正不傷。習慣性或老人便秘、及虛人里有積滯者宜之。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47條: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大便則硬,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註解:趺陽為足陽明胃經之脈,古人用以候胃。脈浮主熱,胃有熱則氣盛,故謂浮則胃氣強。澀主津液虛,小便數則耗傷津液,故謂澀則小便數。浮澀相搏,亦必使陽絕於里,大便則硬,古人謂脾為胃運輸津液,今胃中干已無津液可運,則脾的功能受到制約,故謂其脾為約,宜麻子仁丸主之。 【辨證要點】經常便秘而無所苦者。 【驗案】李某,男性,59歲,病歷號61448,初診日期1965年2月18日。感冒兩周經服藥治癒,唯胸脅悶滿,納差,大便乾燥,三四日一行,苔白,脈弦細。肝下緣肋下1cm,輕微壓痛。此屬脾弱兼陽明內結,與麻仁丸,早晚各一丸。 結果;服一日大便即通,繼服無所苦。?桃核承氣湯(大黃 芒硝 甘草+桃仁+桂枝)(調胃承氣湯+桃仁+桂枝) 【方劑組成】桃仁9克,大黃12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芒硝6克(分二煎) 【用法】以水煮四味,湯成去滓,內芒硝,更上火上微沸,溫服。 【方解】此於調胃承氣湯加驅瘀血的桃仁、和治氣沖的桂枝,故治調胃承氣湯方證氣上沖,而有瘀血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06條: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註解:熱結膀胱,即指熱和血結於膀胱所在的部位。「急」即脹滿之意。「結」即結實之意,少腹急結,謂小腹有自他覺的硬滿證候。太陽病不解,常傳里為胃家實的里實證,然亦有熱結於膀胱部位的瘀血證,瘀惡之氣上犯頭腦,故其人如狂,若其血自下則亦常自解,故謂下者愈。假如血不自下,或雖下而不盡,勢須以本方攻之。不過太陽證不罷者,還不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後,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按:據本條其人如狂的說明,則精神病、神經系統疾患有由於瘀血所致者,宜注意。又據證合用柴胡劑效果更好。 【辨證要點】調胃承氣湯證,見腹痛有定處、氣上沖者。 【驗案】段某,女性,14歲,病歷號173651,1965年10月4日初診。於64年3月月經初潮,但後來未再來潮。今年4月23日發四肢抽搐、昏厥,近來發作頻繁。每發作前厭食,右上腹痛、胸悶,當有氣自腹向上沖時即發抽搐及昏厥,時伴呼吸急迫、大聲喧喊,口苦便干,苔白膩,脈弦細。證屬瘀血阻滯、郁久化熱,治以祛瘀清熱,與大柴胡湯合桃核承氣湯: 柴胡12克,白芍10克,枳實10克,生薑10克,大棗4枚,半夏12克,大黃6克,桃仁10克,桂枝1Q克,炙甘草6克,黃芩10克,芒硝10克(分沖) 結果:上藥服三劑,右上腹痛、胸悶未作,抽搐也來發,據證改服小柴胡湯合當歸芍藥散加減,調理三月諸證已,月經來潮。桂枝茯苓丸/(茯苓+桂枝+芍藥 丹皮 桃仁) 【方劑組成】桂枝、茯苓、丹皮、桃仁、芍藥各等分 【用法】上五味,末之,煉蜜和丸,重一錢,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方解】桂枝、茯苓鎮氣沖而治心悸。桃仁、丹皮、芍藥祛瘀血而治腹滿痛,故此治瘀血證、氣衝心悸而腹滿痛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婦女妊娠病》第2條: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血不)也。所以下血不止者,其癥不去故也,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註解:癥病,即由瘀血結成的病塊。(血不),即蓄積的惡血。久有癥病的婦人,經斷還不到三月而下血不止,且自覺胎動在臍上,當是癥痼為患。因為妊娠胎動於臍,即動亦不全在臍上,故肯定其為癥痼害。至於是否懷胎,則可驗之於三月前的經水利否,如果經斷前三月經來均很正常,即可斷定為胎;若前三月即不斷下血,後雖斷三月亦必非胎而為(血不)。無論懷胎與否,而所以下血不止者,概由於其癥不去的緣故,故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按:本方不僅能治婦人癥病下血,無論男女因瘀血而下血,或其他血證,不宜桃核承氣湯的攻下者,大多宜本方。又此和下方本不應分類列於此,為便於祛瘀方葯的對照研究,故並附之。 【辨證要點】久有瘀血、腹痛脅痛,或有腫塊、或下血者。 【驗案】陳某,女性,50歲,病歷號192067,1966年3月2日初診。一年來頭暈心悸,氣上沖胸悶或胸痛,時汗出,常失眠;服用安眠藥,常身疲倦怠,心電圖示冠狀動脈供血不足,苔黃,脈弦遲。證屬久有痰瘀阻滯,治以化痰祛瘀,與桂枝茯苓丸合大柴胡湯加減: 桂枝10克,桃仁10克,茯苓15克,丹皮10克,白芍10克,柴胡12克,半夏10克,黃芩10克,生薑10克,枳實10克,大棗4枚,大黃6克,生石膏45克,炙甘草6克 結果:3月20日來診,上藥服三劑後諸症均減,睡眠好轉,胸痛也好轉,上方加赤芍10克,繼服,今自感無不適,以前不敢走路,現走路如常人。小陷胸湯(黃連+瓜蔞半夏) 【方劑組成】黃連6克,半夏15克,瓜萎30~60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瓜萎、半夏開胸逐水。黃連除熱解煩,故此治飲與熱結、胸脅脹滿、心下按之痛或痰咳煩熱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38條: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註解:小結胸證,雖亦為水與熱結所致,但為證不劇,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較大陷胸湯從心下至少腹硬滿不可近者,大相懸殊,由於結實的程度亦較淺,故脈亦不沉而浮滑,此宜小陷胸湯主之。 按:本方的應用並不限於小結胸證,凡胸隔滿悶、痰嗽煩熱、按之心下有結痛感者,即可用之。 【辨證要點】胸膈滿悶、心煩、按之心下痛者。吳茱萸湯(吳茱萸+參姜棗) 【方劑組成】吳茱萸15克,人蔘9克,生薑18克,大棗4枚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吳萸辛溫,《神農本草經》謂「溫中下氣、止痛、除濕血痹。」伍以生薑、人蔘、大棗健胃止嘔之品,故治胃虛寒飲沖逆、因食谷欲嘔者,或嘔而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或乾嘔吐涎沫而頭痛者,或嘔而胸滿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43條: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註解:屬陽明,這裡是指胃,不是指陽明病。胃中有寒飲,故食谷欲嘔,宜吳茱萸湯主之。若服吳茱萸湯而嘔反增劇者,是誤犯上焦有熱的嘔,不當用本方治之。 按:屬上焦是暗示小柴胡湯證,由於欲嘔為二方的共有證,故特提出教人臨證時要細心辨別,讀者宜與小柴胡湯方證條互參。 《傷寒論》第309條: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註解:少陰病轉屬太陰病而吐利,若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為寒飲暴迫所致,故宜吳茱萸湯主之。 按:文中雖謂吐利,應以吐為主,即是說吐而不利,即利亦微不足道。手足厥冷、煩躁欲死,才可能說是寒飲逆迫的急劇情況,否則與另條「少陰病吐利、煩躁、四逆者,死。」證無所別,又何以吳茱萸湯主之? 《傷寒論》第378條: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註解:乾嘔或吐涎沫而頭痛者,為寒飲沖逆的徵候,吳茱萸湯主之。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第8條: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註解:寒飲自里以上迫,故嘔而胸滿,吳茱萸湯主之。 按:本方主治寒飲沖逆,若上之食谷欲嘔者;嘔吐、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嘔而胸滿者,均屬其證,亦即運用本方的要點。應用於胃腸及頭腦諸症,均有驚人的療效,今略舉數端以供參考。 劇烈頭痛或頭暈而嘔吐,或噁心欲吐,無熱象者(即除外小柴胡加石膏湯證),本方俱有捷驗、西醫所稱的美尼爾氏症亦多見本方證,宜注意;偏頭痛,尤其偏於左側者,大多屬於本方證;胃脘疼,嘔而不欲食者,宜本方。若更腹鳴、大便溏頻者,可於半夏瀉心湯加吳茱萸治之,即本方與半夏瀉心湯合方,無論胃腸炎、胃潰瘍依證用之,均有良驗;劇痛的青光眼而嘔惡者,也多有應用本方的機會。 【辨證要點】胃虛寒乾嘔吐涎沫、胸悶或頭痛者。 【驗案】李某,女性,43歲,東北錦州人,頭痛嘔吐已六七年,近二年來視物模糊,到處求醫,診斷為青光眼,而服中西藥罔數。近一月左眼失明,因專程來京求治,自感有物覆於眼上,常頭痛如裂,伴嘔吐、目乾澀,心中發熱、手足心熱、口乾不欲飲,苔薄白,脈弦細。證屬血虛飲盛,治以補血除飲,與吳茱萸湯合柴胡桂薑湯、當歸芍藥散:吳茱萸10克,党參10克,乾薑6克,大棗4枚,柴胡12克,黃芩10克,桂枝10克,花粉12克,當歸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澤瀉18克,生龍骨15克,生牡蠣15克,茯苓12克,蒼朮10克,炙甘草9克 結果:上方服三劑,諸證即見好轉,連服21劑,視物漸清,治療二月未易一葯,左眼視物清晰,頭痛等症也消失。?(三黃)瀉心湯(大黃+芩連) 【方劑組成】大黃12克,黃連6克,黃芩6克 【用法】以水三杯,煮取三杯,頓服之。 【方解】大黃伍以除熱解煩的黃連、黃芩,功能瀉火。古人以心主火,故名以瀉心湯。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第17條: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 註解:心氣不足,《千金方》作「心氣不定」,可信。吐血衄血,其人心悸煩不安者,為有熱,宜瀉心湯主之。 按:本方治吐血衄血如神。心氣不定即心悸煩、精神不安之謂,以是則失眠驚狂、癲痛、以及出現其他神經症等,亦有用本方的機會。高血壓現本方證明顯者,亦多有之,須注意。 【辨證要點】心煩吐衄、大便干者。 【驗案】趙某,男性,53歲,病歷號154112,1965年4月2日初診。發現高血壓20多年,常頭疼失眠,近一月來常鼻衄,煩躁心慌,大便干,血壓170~200/130~140毫米汞柱,苔黃,舌紅脈弦數。證屬里熱上犯,治以清泄里熱,與瀉心湯: 大黃10克,黃連6克,黃芩6克,生地炭10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大便通暢,心煩已,睡眠好轉。因時有胸悶,改服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青,服一月,鼻衄未作,血壓在150~160/100~110毫米汞柱波動。 當歸四逆湯(桂枝湯—生薑+細辛+當歸 通草) 【方劑組成】當歸10克,桂枝10克,芍藥10克,細辛l0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大棗8枚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通草有通利血脈的作用,加入桂枝湯,同時加入細辛當歸,去生薑,故治血氣虛滯於內、榮衛不利於外,因而手足厥寒而脈細欲絕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15條: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 註解:手足厥寒而無嘔吐下利,或下利清谷等證,其非虛寒在里甚明。脈細欲絕,則為榮氣不足,血少之應,故以當歸四逆湯主之。 按:此為桂枝湯的加減方。故主榮衛不利的外寒。與四逆湯、通脈四逆湯專以里寒為治者大異。此所謂厥寒,亦為傷寒之寒,以示寒之在外,與厥冷不同。本方治凍瘡有驗,亦由於寒傷於外也。 【辨證要點】手足涼表虛而里寒不甚者。 【驗案】郝某,女性,30歲,華北無線電廠工人,初診日期1965年12月6日。四肢關節疼10餘年,遇冷即發,近三四年來發作較頻,常有頭暈、四肢逆冷,天氣剛冷手足即出現凍瘡,口中和不思飲,苔白潤,舌質暗紅,脈沉細。此屬榮衛不利,寒凝血滯之證,治以調榮和衛,溫通氣血,與當歸四逆湯: 當歸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細辛10克,炙甘草6克,通草6克,大棗5枚 結果:上藥服三劑,四肢覺溫,繼服20餘劑四肢冷及關節疼消除。 膠艾湯(歸芎芍地+膠艾甘) 【方劑組成】芎□、阿膠,甘草各6克,艾葉、當歸各10克,芍藥12克,乾地黃18克 【用法】以水五杯,清酒(或黃酒)三杯合煮,取三杯,去滓,內膠令消盡,溫服一杯,不差,更作。不能飲酒水煎亦可。 【方解】生地、阿膠、艾葉協力以止血,當歸、芎□、芍藥、甘草調血脈而治腹痛,故此治失血證腹中痛而有脫血的虛候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第4條: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後因續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 註解:婦人漏下,即子宮出血,半產即流產。婦人有漏下者,有因半產續下血不絕者,亦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是子宮有瘀血的阻礙,故謂為胞阻,此均宜芍歸膠艾湯主之。 按:本方的應用並不限於以上所述婦人諸病,凡諸失血,屬虛而腹中痛者,不問男女均可用之。又芎歸地芍四味,後世名之為四物湯,謂為補血的要葯。芍藥除血□而主腹痛,已屢言之,至於當歸、芎□、生地,均不外是強壯性的祛痛葯。不過芎歸性溫宜虛於寒,生地性寒宜於虛熱。補虛定痛則芎□較遜於當歸,行瘀開郁則當歸稍次於芎□。生地除煩熱,並有止血的特能。此三葯的性能概要區分,於具體的應用可詳參以下諸方。 【辨證要點】諸失血症屬虛證而見腹中痛者。 【驗案】宋某,女性,17歲,某醫院會診病例,病歷號114533,1982年10月11日會診。 患者出生時即有唇、_裂,2歲時將唇裂縫合。因有「先天性肝糖元累積症」、GPT經常高,一直未進行_裂縫合,直至上月經內科多方檢查,認為可以手術,方於9月25日全麻下進行了_裂修復術(蘭氏+咽後壁瓣),術中輸少量血,手術順利。術後第一、二天除低熱(37.5)外無不良反應,但於第三天傷口開始滲血,用碘條填塞無效。繼止血敏,Vc、Vk、6一氨基乙酸、抗血纖溶芳酸等皆無效。又服益氣止血中藥數劑也無效。因失血過多,不得不輸新鮮血液維持生命。第一、二天尚能維持24小時,但自第三天起,僅能維持12小時,因此每天輸血,至今輸血已逾3000毫升,故請緊急會診。會診時實驗室檢查所見:GPT111單位,血紅蛋白9.4克,白血球總數10400,血小板126000,血鉀4.l,血鈉140,血氨100,出血時間1分,凝血時間1分,凝血象檢查:復鈣時間2分(對照2分30秒),凝血酶元時間15秒(對照14.5秒),第v因子19秒(對照21秒),第因子19.5秒(對照2O.5秒),凝血酶凝固試驗21秒(對照18秒),血清剩餘凝血3小時22秒,第因子不少。 會診時癥狀:神識尚清,但目喜閉合而不願看人,煩躁汗出,面色蒼白,雙鼻孔見黑紫血塊,口乾思飲,常有飢餓感而思食(因傷口滲血未敢讓其進食),大便溏稀而色黑,一日一行,舌質紅無苔而見血染,脈細滑數。 證屬血虛熱擾,急宜清熱止血而兼補虛育陰之治,方用芎歸膠艾湯加減: 生地30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阿膠10克,艾葉10克,党參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50克,白朮6克 結果:服藥一劑血即止,第二天進流食,停止輸血。第三天因感食慾較差,而改生地為15克,加生地炭15克,繼服三劑,食慾如常,停止輸液。至10月18日複診時,面色紅潤,兩眼睜睜有神,除稍有汗出外,別無不適,繼服二劑痊癒出院。 小柴胡湯/柴甘(柴芩+參甘棗 夏姜) 【方劑組成】柴胡24克,黃芩9克,人蔘9克,半夏12克,炙甘草9克,生薑9克,大棗(擘)4枚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柴胡苦平,《神農本草經》謂:治心腹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可見是一疏氣行滯的解熱葯,而有治胸脅苦滿的特能,方中用為主葯,佐以黃芩除熱止煩,半夏生薑逐飲止嘔,復以人蔘、大棗、甘草補胃以滋津液。病之所以傳入少陽,主要是胃氣失振、氣血外卻。補中滋液,實是此時祛邪的要著。徐靈胎謂「小柴胡湯之妙在人蔘」,確是見道之語。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7條: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註解:見麻黃湯條。 《傷寒論》第96條: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註解:太陽傷寒或中風,均常於五六日時傳入半表半里而發少陽病。往來寒熱,即指寒往則熱來,熱往則寒來,寒和熱交替出現的樣子。胸脅苦滿,即胸脅甚滿之意。嘿同默,嘿嘿不欲飲食,即精神鬱悶常默默然而不欲食也。心煩喜嘔,謂心中煩躁而且欲嘔,或邪熱較輕則但胸中煩而心不煩,胃中無飲並亦不嘔。或干於胃則渴,或干於腸則腹中痛,或干於肝脾則脅下痞硬,或干於心腎則心下悸、小便不利,或邪未犯里故不渴、表還未罷而身微熱,或干於肺則咳,宜小柴胡湯主之。 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四者,為小柴胡湯的主證,或以下均屬不定的客證,主證治則客證自已,故無論客證如何,均宜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論》第97條:血弱、氣盡、膜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臟腑相連,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註解:傷寒病初作,則邪氣交爭於骨肉,此即太陽病在表的一段病理過程,若精氣已不足拒邪於外,則退而衛於內,以是體表的血弱氣盡、腠理遂開,邪因乘虛進入半表半里,與正氣相搏結於脅下,因而胸脅苦滿,這就進入少陽病的病理階段了。正邪分爭,即正邪相拒的意思,正進邪退,病近於表則惡寒;邪進正退,病近於里則惡熱。邪熱鬱結胸脅,故嘿嘿不欲飲食。胸脅之處,上有心肺,旁及肝脾,下接胃腸,故謂臟腑相連。熱激里飲則腹痛,胸脅在腹上,因謂為邪高痛下。上邪下飲,故使嘔也,宜小柴湯主之。若服小柴胡湯上證解而消渴者,則又轉屬陽明病了,應依治陽明病的方法隨證治之。 按:此承上條,進一步闡明病之所以傳入少陽和其發作柴胡證的原因,由此可見小柴胡湯為病始傳少陽的主治方。 《傷寒論》第99條: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註解:傷寒四五日常為病傳少陽的時期。身熱惡風為太陽病還未罷。脖子兩側為頸,後則為項。頸強屬少陽,項強屬太陽,脅下滿為少陽柴胡證。手足溫而渴屬陽明。此三陽並病,宜以小柴胡湯主之。 按:少陽病不可發汗或吐下,故三陽並病則取治少陽,此亦定法。外感此證多有,依據經驗,口舌干而渴者,以小柴胡加石膏湯為宜,多試皆驗。 《傷寒論》第100條: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註解:見小建中湯條。 《傷寒論》第101條: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複發熱汗出而解。 註解:無論傷寒或中風,若已傳少陽而有柴胡證,但見其四證中的一證,便可與小柴胡,不必諸證俱備。蒸蒸而振,謂先蒸蒸覺熱,隨即振栗惡寒的樣子。凡小柴胡湯證而誤下之,若柴胡證未因誤下而罷者,宜還與小柴胡湯,其人必蒸蒸而振,然後即發熱汗出而解。 按:外感初傳少陽,柴胡證往往四證不備,醫者不知用小柴胡湯,因使風寒小病久久不愈,此例甚多,學者宜注意。 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解,即所謂戰汗,亦一種瞑眩狀態,久病或誤治後,病實人虛,葯如中病,往往發作瞑眩,不可不知。 《傷寒論》第103條: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註解:心下急,指胃脘有不寬快的痞塞感。 太陽病經過十餘日,本已傳少陽而有柴胡證;醫未與柴胡湯而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若柴胡證未罷而還在,宜先與小柴胡湯。若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此由於連續誤下,病已半陷於里,故未全解,再以大柴胡湯下之即愈。 《傷寒論》第104條: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註解:太陽傷寒已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為少陽柴胡證。日晡所發熱為陽明裡實證。此屬少陽陽明並病,本大柴胡湯證,如與大柴胡湯下之,里外當俱解,而不得利,今反微利者,知醫以其他丸藥下之,乃非法誤治之過。今潮熱仍然里實,但以微利,故宜先與小柴胡湯以解其外,而後再與柴胡加芒硝湯兼攻其里。 按:半表半里在里之外,小柴胡湯以解外,是指半表半里的少陽證,不要以為是解太陽在表的證。 《傷寒論》第144條: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註解:婦人患太陽中風證。於七八日時,又續得往來寒熱發作有時,而正來潮的月經適於此時而中斷,此為邪熱乘往來之虛而內入血室,經血即熱而中斷,故使寒熱如瘧狀而發作有時,宜小柴胡湯主之。 按:熱入血室為證不一,若本條之寒熱如瘧狀發作有時,為小柴胡湯證,故以小柴胡湯主之。但不要以為小柴胡湯即熱入血室的專用方,用其他的方葯也可治熱入血室,今介紹治驗一例可供參考。 1940年夏,友人徐某一日來告,謂其愛人病在垂危,在家看護十數日,已備後事,並邀往一診。當時患者言行如狂,身熱汗出,脈弦數急,煩無暫安時。據徐某言,本病初似重感冒,一度經來而突然中止,癥狀轉劇,脈證合參知此為少陽陽明合病兼挾瘀血,發為熱入血室之證,當與大柴胡湯與桃核承氣湯合方加生石膏,與之服後,遂愈 《傷寒論》第149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葯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註解:見大陷胸湯方證。 《傷寒論》第229條: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小柴胡湯。 註解:陽明病,雖發潮熱,但大便溏,而小便自可,不宜攻下甚明。尤其胸脅滿不去,則柴胡湯證還在,故以小柴胡湯主之。 按:本條所論亦少陽陽明並病之屬。日本湯本求真於《皇漢醫學》中謂:「以余之實驗,則本方不特限於本病,凡一般之急性、亞急性、慢性胃腸卡答兒,尤以小兒之疫痢,消化不良證等,最有奇效。若效力微弱時宜加芍藥;有不消化之便或粘液、粘血便時,宜加大黃;有口舌乾燥、發熱、煩渴等證時,當加石膏。蓋余根據本條及下條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及黃芩湯、黃芩加半夏生薑湯、白虎湯諸條,潛心精思,綜合玩索而得之者也。」此說甚佳,頗能發揮古方之用。胡老小女六歲時患中毒性痢疾,高燒40度,住院輸液、用西藥治療,高燒不退、並令轉傳染病院。時已過夜半,無法叫車,乃負之歸家,與大柴胡加石膏湯,次日即愈。又以小柴胡加生石膏湯,治一重篤的噤口痢,七八日未易一葯而愈,今並附此以供參考。 《傷寒論》第230條: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然汗出而解。 註解:陽明病,雖不大便,但舌苔白而不黃,熱還未盡入里。脅下硬滿而嘔,更是柴胡之證,此亦少陽陽明並病,故可與小柴胡通其上焦,則津液得下,胃氣自和。上下既通,表裡氣暢,故身當□然汗出而解。 《傷寒論》第231條: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部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不得汗,嗜卧,一身及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差。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註解:弦為少陽脈,浮為太陽脈,大為陽明脈。短氣腹部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屬少陽證;鼻干屬陽明證;不得汗屬太陽證;嗜卧屬少陽證;一身面目黑黃、小便難為黃疸病,有潮熱、時時噦屬陽明證;耳前後腫屬少陽證。據以上的脈證,顯系三陽合病而並發黃疸和腹水。刺之小差,謂經過針刺治療證稍減輕。病過十日而脈仍續浮者,可與小柴胡湯。若脈但浮而無餘證者,可與麻黃湯。若上之腹水證,雖利其小便而終不尿,腹仍滿,並加噦逆不已,則胃氣已敗,故謂不治。 按:本條似述黃疸並發腹水而現三陽合病的重證,與小柴胡湯固無不可,但麻黃湯之用,殊難理解,其中必有錯簡,故於麻黃湯刪去此條。實踐證明,黃疸型肝炎並發腹水者,確多預後不良,謂為不治並非虛言。 《傷寒論》第266條: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知犯何逆,以法治之。 註解:本由於太陽病不解而轉入少陽者,則一般常現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的小柴胡湯證,若還未經吐、下等誤治,即便脈沉緊而有里實象者,與小柴胡湯即治。若已經吐、下、發汗、溫針等誤治因而發譫語者,柴胡證已罷,則已成誤治的壞病,宜詳審其所犯何逆,以適當的方法治之。 《傷寒論》第379條: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註解:嘔吐而且發熱者,宜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論》第394條:傷寒差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註解:傷寒病癒後,由於不善攝生,而又發熱者,一般多宜小柴胡湯主之。但脈浮者,為病在表,則宜汗以解之。脈沉實者,為有宿食,則宜下以解之。 《金匱要略黃疸病》第21條:諸黃,腹痛而嘔者,小柴胡湯主之。 註解:腹痛而嘔為柴胡湯證。諸黃疸病若腹痛而嘔者,當然宜小柴胡湯主之。 《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第l條: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令大便難。產婦郁冒,其脈微弱,嘔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出,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嘔不能食,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註解:痙、郁冒、大便難,為新產婦人所常見的三種病,這是由於新產血虛、多汗出而易感冒、血少津虛,再被外邪,故會病痙。新產亡血復汗再寒飲,故令郁冒;亡津液、胃中燥,故大便難。 郁冒,即昏冒不省,俗謂為新產血暈,實即今所謂腦貧血的證候。其脈微弱,為血虛之應,胃中有飲故嘔不能食;津液不下故大便反堅而但頭汗出。血虛飲逆則四肢厥冷,厥冷者,同時也必郁冒。大便堅,嘔不能食,為柴胡湯證,故以小柴胡湯主之。冒家欲解,必大汗出者,暗示郁冒本虛,服小柴胡湯後當戰汗而解。 服小柴胡湯後,病即解而能食。若七八日後又發熱者,此為胃中實,宜以大承氣湯主之。 按:新產婦人,由於亡血多汗,易感冒,往往有痙、郁冒、大便難三種病的發作。首段即說明三者所以出現的道理。二段似專論郁冒的證治,其實是承首段概括三病的治法,只以三證中郁冒為主,因特著重說明其發病原因,和服小柴胡湯後必致瞑眩戰汗而解的理由。文中雖未明言痙,但痙即與郁冒同時存在不可不知。 《金匱要略婦人產後病》附方(一):《千金》三物黃芩湯:治婦人草褥自發露得風,四肢苦煩熱,頭痛者與小柴胡湯,頭不痛但煩者,此湯主之。 註解:婦人於臨產時以身露被風,因致四肢苦煩熱而頭痛者,可與小柴胡湯,若頭不痛而但四肢苦煩熱者,三物黃芩湯主之。 按:產後中風,由於失治使病久不解,因致煩熱。若兼見頭痛者,與小柴胡湯即解。如頭不痛而但煩熱者,已成勞熱,宜三物黃芩湯主之。虛勞及諸失血後多此證,宜注意。從以上所論看,則小柴胡湯為太陽病初傳少陽的主治方,但其為用並不只限於此,不論傷寒雜病,凡有其證俱宜用之。 【辨證要點】 1。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 2。無論傷寒或中風,有柴胡證,但見四主症中的一症便是,不必悉具。 3。太陽病,脈浮細、嗜卧而胸滿脅痛者。 4。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 5。熱入血室經水適斷、寒熱如瘧狀者。 6。陽明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 7。嘔而發熱者。 8。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 9。傷寒差以後更發熱者。 10。諸黃腹痛而嘔者。 11。婦人產後痙、郁冒、大便難而嘔不能食者。 12。四肢苦煩而頭痛者。 【附】常用的加味方: 小柴胡加生石膏湯:於小柴胡湯加生石膏45-90克,煎服法同原方。此為日常應用的良方,小柴胡湯證而口於舌燥者即可用之。外感表解而燒不退多現本方證。發熱、不欲食而口苦、頭痛者,本方有捷效。肺炎汗出而喘,設有柴胡證,不可與麻杏甘石湯,宜本方,尤其小兒肺炎更多本方證,宜注意。他如腮腺炎、淋巴腺炎、乳腺炎、睾丸炎等均有奇效。 小柴胡加桔梗湯;原方加桔梗10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湯證咽痛、或排痰困難者。若口舌乾燥,宜更加生石膏。 小柴胡加橘皮湯:原方加橘皮12-24克,治小柴胡湯證而噦逆、或干嗽頻作者。若口舌乾燥宜加生石膏。排痰困難宜更加桔梗。 小柴胡加芍藥湯:原方加芍藥10-18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湯證而腹攣痛者。 小柴胡加吳萸湯:原方加吳萸10克,煎服法同原方。此即小柴胡湯與吳茱萸湯合方,故治二方的合併證。 小柴胡加苓術湯:原方加茯苓、蒼朮各10克,煎服法同原方。治小柴胡湯證大便溏、或身浮腫而小便不利者。 小柴胡加丹參茵陳湯:原方加丹參15-30克,茵陳18克。治小柴胡湯證胸脅滿而煩、小便黃赤者。肝炎患者常見本方證,小兒尤多。 【驗案】孔某,男性,2歲,1965年l月24日初診。感冒發燒十日不愈,仍咳嗽,痰盛而喘,呼吸困難,腹脹,便溏,手足心熱,已用青黴素、氨茶鹼、四環素及中藥湯藥治療均不效,而找胡老診治。苔白膩,脈弦數。證屬三陽合病,又兼挾痰濕,治以清解三陽,兼祛痰濕,與小柴胡加生石膏合半夏厚朴湯: 柴胡24克,半夏12克,党參10克,黃芩10克,生薑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厚朴l0克,蘇子10克,茯苓12克 結果:上藥水煎兩次得200毫升,頻頻喂飲,約一天半服完。葯後__汗出,熱退身涼。咳減喘已。腹脹已,繼給半夏厚朴湯二劑,咳也自止。 大柴胡湯(小柴胡湯—參甘+大黃+枳實芍藥)即(柴芩+棗+夏姜+大黃+枳實芍藥) 【方劑組成】柴胡24克,黃芩10克,芍藥10克,半夏12克,生薑12克,枳實12克,大棗4枚,大黃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病初傳少陽,勢須人蔘補中益氣,既防邪侵及里,又助正以祛邪於外。但已並於陽明,則須大黃兼攻里,人蔘之補,甘草之緩;反非所宜,故去之,加枳實以治心下堅,加芍藥以治腹滿痛,故此治小柴胡湯證而里實心下堅、腹滿痛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03條: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註解:見小柴胡湯方。 按:大柴胡湯證之嘔和煩,除柴胡證外,還有里實熱壅的成分,故與小柴胡湯不同,而見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等。 《傷寒論》第165條:傷寒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註解:傷寒證,雖發汗汗出而發熱不解,若其人心下痞硬、嘔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湯主之。 按:心下痞硬,即心下急的劇甚者,外感發汗、汗出而發熱不解,大多現小柴胡加石膏湯證,或本方證,或本方加石膏湯證。又由於本條的發熱嘔吐下利之治,則本方有用於急性胃腸炎、膽道感染、膽囊炎、痢疾等的機會。 《傷寒論》第136條:傷寒十餘日,熱結在里,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註解:見大陷胸湯方證。 《金匱要略腹滿寒疝宿食病》第12條: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註解:按之心下滿且痛,此為里實,宜以大柴胡湯下之。 按:心下痞硬,按之心下滿痛,皆心下急的一類,為應用本方的要征,宜記。 外感表解而燒不退,有柴胡證,多宜小柴胡加石膏湯。若大便干,舌苔黃,已非上方所能治。與本方有捷效。曾治一患者,住某醫院高燒五十餘日,西醫用盡退燒方法不解。請各醫院會診,多疑為癌變,最後邀胡老往診,其人嘔不能食,胸脅滿,心下痞,大便難,脈弦有力,與本方一劑燒退,三劑痊癒出院。此證多有,故出此例以供參考。 【辨證要點】胸脅苦滿、口苦咽干、心下急,里實者。 【驗案】康某,男性,36歲,病歷號143153,1964年4月29日初診。三年前因食青辣椒而發哮喘,久治不效。冬夏皆作,始終未離氨茶鹼。半年來多服補肺益腎之劑,證反有增無減。近日哮喘發作,晝輕夜重,倚息不得卧,伴胸悶腹滿,口乾便秘,心悸眠差,苔薄白,脈沉緩。證屬少陽陽明合病,兼挾瘀血而現大柴胡湯合桂枝茯苓丸方證,故與之:柴胡12克,黃芩10克,生薑10克,枳實10克,炙甘草6克,白芍10克,大棗4枚,大黃6克,桂枝10克,桃仁10克,茯苓10克 結果:上藥服二劑,諸證減輕。三劑後大便通暢,哮喘未作,停用氨茶鹼等。但因仍有口乾,原方再進三劑遂愈。經兩年半隨訪未複發。四逆散(柴胡甘草+枳實芍藥散)
【方劑組成】柴胡、芍藥、枳實、炙甘草各等分。 【用法】搗篩白飲和服3克,日三服。(今用上藥各10克,水煎溫服。) 【方解】柴胡枳實芍藥均屬行氣解熱葯,但柴胡主胸脅苦滿,枳實主心下堅滿,芍藥主腹攣痛。另以甘草和諸葯而緩急迫,故此治熱壅氣鬱、胸脅苦滿、心下痞塞、腹攣痛而急迫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18條: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註解:熱壅氣鬱,血行受阻因致四逆。其人或咳者,波及於肺也;或悸者,波及於心也;或小便不利者,波及於腎也;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波及於胃腸也,宜四逆散主之。 按:木條所述明明是少陽病證,而冠之以少陰病者,可有以下二義:(一)原本少陰病,今傳入半表半里而轉屬少陽也;(二)由於熱雍氣鬱,血行受阻,因致脈微細、四逆、形似少陰病的外觀,因以少陰病冠之,教人加意鑒別也。不過驗之實踐,四逆見本方證者甚少,故本方的應用,不必限於以上所述的四逆,凡形似大柴胡湯證、不嘔且不可下者,大都宜本方。又由於本條所述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之治,則痢疾有用本方的機會甚明,宜注意。 【辨證要點】胸脅苦滿、或腹痛、大便溏泄者。 【驗案】薛某,男性。38歲,病歷號142785,1965年10月13日初診。患陽萎不舉已兩年,服滋補之品甚多,不見效應。常有胸悶太息,少腹拘攣痛,小便急迫,下肢酸軟,精神不佳,小勞則兩眼發酸,視物昏花,苔白微黃,脈弦細。證屬氣鬱血瘀,宗筋失養,治以疏氣行血,與四逆散加味: 柴胡12克,白芍12克,枳實12克,生牡蠣15克,生龍骨10克,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生薑6克,大棗4枚,川芎6克 結果:上藥連進九劑,諸證均減,陽事已舉,但尚不堅。上方加川附子6克、蒼朮10克,又服六劑而痊癒。 柴胡桂枝幹薑湯(乾薑甘草+柴芩+瓜牡+桂) 【方劑組成】柴胡24克,桂枝10克,乾薑9克,花粉12克,黃芩l0克,牡蠣10克,炙甘草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亦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的變劑。黃芩苦寒,伍乾薑之辛溫以理微結。栝蔞根之潤得牡蠣之收,更能止渴。桂枝甘草治氣沖併兼和外。人蔘補中、大棗壅滿均非微結所宜,故去之。故此治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證,氣上沖有微結或外不和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註解:傷寒五六日,雖已發汗,病不解則常轉入少陽柴胡湯證。醫不詳查,而復下之,因使邪熱內陷,雖胸脅滿未去,但已微結。津液不下,故小便不利。津液虛少、熱更傷津致燥,故渴而不嘔。氣沖於上,故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為柴胡證還未解,宜以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 按:此微結是對大陷胸湯證說的。即是說此結輕微,與大陷胸湯證結如石硬者顯異。 《金匱要略瘧病》附方(三):柴胡桂薑湯方: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服一劑如神效。 註解:當瘧發作時,若寒多微有熱,或但寒不熱者,宜本方治之。 按:病欲自表解則惡寒,瘧發作時寒多熱少,或但寒不熱,亦病有欲自表解之機。本方含有桂枝、甘草,有致汗解外的作用。試看方後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的注語可征。不過只憑寒多熱少而用本方,則與牝瘧諸方的應用難以區別,其中可能有錯簡,用時仍宜參照上條所論為妥。同學張秋水於江西時治療瘧疾,慣用本方隨證加減治之,無不應手取效。雖謂服一劑如神之說似屬誇張,但其有效性確可證信。依據經驗,久久不愈的無名低燒,和一般的慢性病,有用本方或其加味和合方的機會,宜注意。 【辨證要點】小柴胡湯證而見口乾渴明顯,但嘔不明顯,心下微結、氣上沖或外不和者。 【驗案】胡某,男性,14歲,病歷號177285,1965年10月18日初診。四年前曾患黃疸型急性傳染性肝炎,經西藥治療黃退,但食納不佳,肝功時有波動,時頭暈目眩。近一年來大約每半月有一次癲癇發作,發作時先覺氣上沖咽,旋即四肢抽搐,繼則牙關緊閉,口吐白沫,不省人事,經常服用西藥鎮靜葯,但仍每半月發作一次,常感乏力,每發作過後尤為明顯,因食欲不振而現身體瘦弱,舌凈無苔,脈弦微數。證屬邪郁少陽,寒飲上犯、治以疏解少陽,溫化寒飲。與柴胡桂枝幹薑湯合當歸芍藥散。 柴胡12克,黃芩10克,花粉12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生龍牡各15克,當歸10克,川芎10克,生薑10克,蒼朮10克,茯苓10克,澤瀉15克,炙甘草9克 結果:上藥服六劑食納好轉,他症如前,繼服六劑頭暈好轉,未發癲癇,又服一周力氣增加。仍宗原方稍增損,服一月也未見癲癇發作。又服一月停葯觀察也未見發作。 半夏瀉心湯(乾薑+芩連+參甘棗+半夏) 【方劑組成】半夏12克,黃芩10克,乾薑10克,炙甘草10克,人蔘10克,黃連3克,大棗4枚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半夏、乾薑驅飲止嘔,黃芩、黃連解痞止利,飲留邪聚均由於胃氣的不振,故補之以人蔘,和之以草棗,此為嘔而腸鳴、心下痞硬的主治方。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49條: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葯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註解:見大陷胸湯方證。 《金匱要略嘔吐噦下利病》第10條: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註解:水因熱激故嘔而腸鳴;胃虛邪湊故心下痞硬,半夏瀉心湯主之。 【辨證要點】上熱下寒因見嘔而腸鳴,心下痞硬者。 【驗案】程某,女性,33歲,病歷號37488,1967年3月7日初診。原有肝炎,近一月來噁心納差,心下痞滿,腹鳴便溏,舌糜且痛,苔黃,脈細弱。證屬上熱下寒,治以苦辛開降,與半夏瀉心湯: 半夏12克,党參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乾薑10克,大棗4枚,炙甘草6克,生石膏45克 結果:葯服三劑證愈。 甘草瀉心湯(半夏瀉心湯增甘草) 【方劑組成】半夏12克,炙甘草15克,人蔘10克,黃芩10克,黃連3克,乾薑10克,大棗4枚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於半夏瀉心湯增量緩急安中的甘草,故治半夏瀉心湯證,中氣較虛而急迫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58條: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註解:傷寒或中風,均當汗以解之,而醫反下之,虛其里則邪熱內陷,因使下利日數十行,以至食物不得消化,水被熱激,走於腸中則腹中雷鳴;胃虛邪湊則心下痞硬;水熱壅逆則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硬,又誤認為病去未盡,而復下之,遂使痞硬益甚,因此心下痞硬並非里實之熱結,而是胃中虛客氣上逆所致,愈下愈虛,痞亦愈甚,宜以甘草瀉心湯主之。 《金匱要略百合狐惑陰陽毒病》第10條: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卧起不安,蝕於喉為惑,蝕於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 註解:形色善變,精神不安,有如神靈所作,因謂為狐惑病,此病亦常有煩熱,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卧起不安,為虛煩有熱;不欲飲食,惡聞食臭為胃虛多濕,其有蝕瘡在喉者,即稱之為惑;其有蝕瘡在陰者,即稱之為狐。蝕於喉之上部而語聲沙啞者,宜以甘草瀉心湯主之。 按:《金匱要略》關於狐惑病的證治,除本條外,還說:「蝕於下部則咽干,苦參湯洗之」口又說「蝕於肛者,雄黃熏之。」又說「病者脈數,無熱微煩,默默但欲卧,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_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基於以上的說明,則古人所謂為狐惑病,頗似今之白塞氏綜合征。實踐證明,甘草瀉心湯對於口腔潰瘍確有明顯療效。胡老曾治一產後患者,口腔及舌全部爛赤,飲食不入,痛苦萬狀,與本方一劑,滿口紅赤均生白膜,即能進粥。三劑後痊癒。臨床還常遇久久不愈的頑固重證,以本方加生石膏,或更加生地而多取捷效,並以本方治癒確診為白塞氏綜合征者一例。胡老講述道:「說起來亦很有趣,1970年夏剛從河南歸來,呂尚清院長告訴我,有一位解放軍女同志曾幾次來院找我,她說數年前曾患白塞氏綜合征,經我治癒,但住義大利後病又複發,因特回國找我診治。對於西醫病名本無所知,乍聽之下,不禁愕然,未久患者果然前來,但事隔多年,我已不復記憶。經過一番問答,乃知數年前曾以口腔潰瘍來門診,近在義大利經西醫確診為白塞氏綜合征,口腔及前陰俱有蝕瘡,與服甘草瀉心湯加生石膏,另與苦參湯囑其熏洗下陰,不久均治。」 【辨證要點】半夏瀉心湯證中氣更虛,或見口舌糜爛、腸鳴腹泄、前後陰潰瘍者。 【驗案】史某,男性,42歲,住東四六條80號,1965年11月15日初診。反覆發作口舌潰瘍2年,本次發作已半月。舌上舌下皆有巨大潰瘍,因疼痛不能吃飯及說話,右脅微疼,大便少微溏,苔黃厚,脈弦滑。證為上熱下寒,治以苦辛開降,與甘草瀉心湯: 炙甘草12克,黃芩10克,乾薑6克,半夏12克,大棗3枚,黃柏10克,党參10克 結果:上藥服兩劑,舌疼已,進食如常,繼調半月諸證消除。 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減乾薑,增生薑) 【方劑組成】生薑12克,炙甘草10克,人蔘10克,乾薑3克,黃芩10克,半夏12克,黃連3克,大棗4枚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於半夏瀉心湯減乾薑量,而加大量生薑,故治半夏瀉心湯證寒飲較重,嘔逆下利較甚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57條: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註解:傷寒經過發汗汗出後,傷寒證已解,但又發作胃中不和的證候。噫氣即暖氣。食臭即傷食的酸臭味,干噫食臭,即所謂消化不良,吞酸嘈雜的意思。脅下有水氣,即胃中有水氣。心下痞硬、腹中雷鳴、下利與前甘草瀉心湯的為證同,此宜生薑瀉心湯主之。 按:人有宿痰,常由新病而誘發,本條所述胃中不和,並不是葯有所誤,亦是早有的宿病,因新感後又複發作也。又由於本條幹噫食臭、脅下有水氣的說明,則本方有用於胃下垂、胃擴張、以及胃酸過多等疾患的機會甚明,並由於腹中雷鳴下利的說明,更可知亦有應用於胃腸炎機會。總之,一般胃腸疾病,現以上三方證者很多,依證選用之均有良效。 【辨證要點】心下痞滿、噫隱食臭、腸鳴下利者。 【驗案】彭某,女性,30歲,病歷號31221,1965年8月26日初診。因吃葡萄而患腹泄已三天,每日三次水樣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飲,心下痞滿,納差,暖氣,腹時脹滿而腸鳴漉漉,四肢乏力,苔白膩,脈弦滑。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陽不運,水飲內作,因見腸鳴下利,暖氣,納差等症,與生薑瀉心湯; 生薑12克,乾薑3克,炙甘草10克,党參10克,半夏12克,黃芩10克,黃連10克,大棗4枚 結果:上藥服一劑,腹泄,腹疼止,服三劑諸證好轉。 黃連湯(「半夏瀉心湯去黃芩增量黃連加桂枝」 乾薑+連+參甘棗+半夏+桂枝) 【方劑組成】黃連10克,炙甘草10克,乾薑10克,桂枝6克,人蔘6克,半夏12克,大棗4枚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於六物黃芩湯以黃連易黃芩而加甘草,故主治亦略同。但黃連尤長於治煩悸,且治腹痛,故治六物黃芩湯證心煩悸甚而腹中痛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73條: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註解:胸中有熱,指胸中發煩熱。胃中有邪氣,指胃中有水氣。腹中痛,欲嘔吐,為熱與水氣相搏的結果,故以黃連湯主之。 按:本條雖未言下利,但就藥物論,治療嘔而下利當亦有驗。 【辨證要點】心煩、心下痞滿、腹痛、或乾嘔下利者。 桔梗湯(桔梗+甘草) 【方劑組成】桔梗10克,甘草18克 【用法】煎法同甘草湯。 【方解】桔梗味辛微溫而有排膿作用,並有治胸脅痛的功能,於甘草湯加入此味,故治甘草湯證而有上述的桔梗證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11條: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 註解:見甘草湯方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第12條:咳而胸滿振寒,脈數,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 註解:咳而胸滿,即因咳而胸滿的意思。振寒、脈數為有癰膿之候。多咳唾故咽干。里無熱故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以至吐膿如米粥者,此肺癰的明徵,宜以桔梗湯主之。 按:肺癰用桔梗,不只為排膿,並亦治胸脅痛,臨床於肝炎患者,訴肝區痛劇則常於適方加桔梗,確有效驗。《神農本草經》謂桔梗治胸脅痛如刀刺,可信。 【辨證要點】咽痛、咳吐濃痰、或胸痛者。 旋覆代赭湯(參甘棗+夏姜+旋覆花 代赭石) 【方劑組成】旋覆花10克(包),人蔘6克,生薑15克,代赭石3克,炙甘草10克,半夏15克,大棗4枚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覆花溫中健胃而下結氣,代赭鎮虛逆,半夏、生薑降飲逆,人蔘、甘草、大棗安中養正,故此治胃虛有飲而有諸嘔逆證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61條: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覆代赭湯主之。 註解:傷寒經過發汗或攻下等法治療,傷寒證雖解,但胃氣大虛,故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謂服其他葯而噫氣還不除也,宜以旋覆代赭湯主之。 按:胃虛極,客氣結於心下,大便不通,氣逆不降者,不限於噫氣一證,嘔噦噎膈諸證本方亦有良效。但心下不痞硬者,用之則不驗。常以本方加烏賊骨,治十二指腸潰瘍心下痞硬、疼痛、噫氣而大便秘者亦驗,讀者試之。 【辨證要點】心下痞、噫氣嘔逆者。 【驗案】白某,男性,48歲,病歷號17044,1965年1月17日初診。胃脘痛脹、心下堵悶已三年,經檢查診為「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經多治不效。據現症有噫氣嘔吐、口乾不思飲、苔白膩,脈沉弦細。知為胃虛有飲,故以益胃化飲治之,與旋覆代赭湯加味: 旋覆花10克(包),生赭石10克,党參10克,生薑15克,炙甘草6克,半夏15克,大棗4枚,烏賊骨15克,川貝母10克。 結果:服三劑知,六劑諸症減輕。 薏苡附子敗醬散(薏苡仁 敗醬草+附子) 【方劑組成】薏苡仁30克,附子6克,敗醬15克 【用法】杵為散,取6克,以水二杯,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用上藥量作煎劑亦可。 【方解】此於薏苡附子散增大薏苡仁的用量,更加有祛瘀排膿作用的敗醬,因治瘀血癰膿之變。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瘡癰腸癰浸淫病》第3條: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註解:其身甲錯,指腹皮如魚鱗。腹皮外雖拘急,但按之則虛軟無力。腹脹滿雖形似腫狀,但細按其腹內並無凝結物之感。脈數主熱,今身無熱,其為腸內有癰膿無疑,宜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按:附子的配劑,其腹證,按之虛軟無力,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即本方的腹證。又由於本條其身甲錯的說明,活用於皮炎,痂癩等亦驗,72年於河南曾治一女孩,手掌腫癢流黃水,即所謂鵝掌風的劇證,久治不愈,思與本方,因當時無敗醬,即以生苡仁30克,附子6克,為方與之,一劑知,連服六劑即復常,為效之速,實出意料。 【辨證要點】腸癰腹痛,皮膚甲錯,或腫癢流黃水者。 【驗案】董某,男性,10歲。頭面及四肢發黃水瘡,疹癢而流黃水,此起彼伏,已兩月不愈,曾用西藥青黴素等消炎治療無效。飲食如常而大便乾燥,苔白厚,脈細數。此屬內有瘀熱,郁久成癰毒而發於外,為薏苡附子敗醬散的適應證,與薏苡附子敗醬散加味: 生薏苡仁30克,制附片3克,敗醬草30克,山梔10克,連翹18克,銀花18克,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二劑,流黃水減,服六劑,黃水瘡消失。 梔子豉湯(梔子+香豉) 【方劑組成】梔子10克,香豉18克 【用法】以水四杯先煮梔子得二杯,內豉煮取一杯半,分溫再服。 【方解】二物均屬苦寒除熱葯,並均有解煩的特能,合以為方故治煩熱而心中懊_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76條: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覆倒,心中懊_,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註解:心中懊_謂心中煩悶不可名狀,實即心煩的劇烈意思。經過汗、吐、下的治療後,實邪雖去,但遺熱未除,攻沖頭腦,因使虛煩不得眠。證之劇者,則更輾轉反側而心中懊_,宜以梔子豉湯主之。若上證而其人自覺虛怯少氣者,則宜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上證而又見嘔者,則宜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按:此所謂虛煩是對實煩而言,不要以為本方能治虛,本條所述,即炎症或充血而腦受刺激的劇烈證候。 《傷寒論》第77條: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註解:胸中窒,即指胸部的正中間有窒塞感,實即食道狹窄的自覺證。發汗或下之,其人仍煩熱並胸中有窒塞感者,梔子豉湯主之。 按:此證多有,但不定見之於發汗或下之後,即使有煩,然亦不甚明顯。患者主述胸中窒塞而煩悶者即是。此與咽中如有炙臠的半夏厚朴湯證,常由於患者主述不清而易混淆,故問證必須精細。胡老講道:「昔時鄰居老工人尹某,一日來告。謂經過鋇餐造影檢查,確診為食道憩室,請我治療,因笑答曰:食道憩室我未曾見過,請告所苦。據述只覺食道阻塞,心煩不寧,因與梔子豉湯三服後,證大減,但食時尚覺不適,續服二十餘劑,證全消失。後再進行鋇劑造影檢查,未再見憩室形象」。此案較奇,故附此以供參考。(juzhuo按:中醫為形而上學。萬物由無形而來,故無形病則有形必病,無形安而有形乃安。此本淺見之理,人每雲之易易,而臨事則惑於西醫之形跡,不亦繆哉。) 《傷寒論》第78條: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註解:傷寒五六日,常為病傳少陽而現柴胡證的時期,病不在里,故雖大下之後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即胃下口處有結滯疼痛感,此亦因於誤下,邪熱內陷,因使該體部發炎的結果,宜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論》第81條:凡用梔子豉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註解:梔子清熱瀉火,而不宜於虛寒證,病人久有大便溏泄症,乃中虛多寒,故不可與梔子為主的配劑。 《傷寒論》第221條: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_。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註解:見白虎加人蔘湯方證。 《傷寒論》第228條: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_,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註解:陽明病,表證未罷而即下之,必使邪熱內陷,若其外有熱,手足溫,則熱未結實於里,故不結胸,熱自內上迫,故心中懊_。飢不能食,但頭汗出,為大陷胸湯和梔子豉湯的共有證,但結胸則熱結於里,而外無大熱。梔子豉湯證則外有熱,手足溫,此是二方證的主要鑒別點。 《傷寒論》第375條: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註解:下利後更煩者,遺熱未除。按其心下濡軟則里不實,知為虛煩,因以梔子豉湯主之。 按:至此乃出示梔子豉湯的腹證,由於胃中空虛,故按之濡,以是可知本方證所主虛煩的意義了。 【辨證要點】胸中窒塞而煩悶者。 【驗案】劉某,女性,12歲,1966年3月10日初診。感冒後頭痛,噁心,嘔吐,寒熱往來,咽干口渴思涼飲,心中煩躁,服小柴胡加生石膏湯後,熱降煩除,刻下仍心中懊_,口乾欲涼飲,飲食二便如常,苔白而干,舌尖紅,脈滑數。此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然汗出為向愈之兆,惟仍有內邪虛熱未解、陽明之熱未除,為梔子豉湯合小柴胡湯方證: 梔子6克,淡豆豉10克,柴胡6克,黃芩6克,党參6克,炙甘草3克,生薑6克,大棗3枚,生石膏30克 結果:上藥服一劑,睡眠好,全身汗出,寒熱未作,體溫正常。繼以復胃陽以生津調理一周而愈。白虎湯/石膏(石膏 知母+甘草粳米) 【方劑組成】知母18克,生石膏45-100克,炙甘草6克,粳米30克 【用法】以上四味,水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 【方解】石膏、知母除熱止煩。甘草、粳米安中養正。此治熱用寒,而不為寒傷的良法。 按:世人皆知石膏性寒,但石膏質量重,溶解於水的成分有限,若不大量用則無效。《神農本草經》謂為微寒即由於此。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76條:傷寒脈浮滑,此表有熱,里有寒,白虎湯主之。 註解:《金匱玉函經》此條云:「傷寒脈浮滑,而表熱里寒者,白通湯主之」。王叔和注語亦謂、「舊雲白通湯,一雲白虎湯,恐非」。可見本條為文是有問題的。若就表熱里寒的為證言,則宜白通湯。不過表熱里寒,脈不應浮滑。若就脈浮滑言,則宜白虎湯,但又不應有表熱里寒之證,此其中必有錯簡,待考。 《傷寒論》第219條: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註解:口不仁,即口中不和。面垢,即面不光澤。腹滿、譫語、遺尿為熱盛於里;身重難以轉側則外復多濕、口不仁、面垢熱在少陽,故謂為三陽合病。熱盛於里則不可發汗,若發汗則必益甚其譫語。里雖熱但不實,故亦不可下,若下之虛其里則額上汗出、手足逆冷。若上證自汗出者,則宜白虎湯主之。 按:此雖謂為三陽合病,實即熱盛於里的陽明病,不過里還不實,外復郁濕,汗固不可,下之亦逆,里熱盛猛則汗自出,故以白虎湯主之。 《傷寒論》第350條: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白虎湯主之。 註解:脈滑主里熱,故脈滑而厥,知為里有熱的熱厥,宜以白虎湯主之。 【辨證要點】陽明病,自汗出,脈滑數者。 【驗案】馮某,女性,25歲,門診病例,1967年7月20日初診。高燒已二十餘日,曾在好幾家醫院用各種抗菌素治療均無效。因頸部兩側淋巴結腫大,故多數醫院診斷為淋巴結核。因高燒不退,經人介紹來求診治。望其面黃無華,消瘦,自汗出,不惡寒,自感乏力身重,昨晚T39.7,苔薄少,舌質紅降,脈滑數。證屬陽明裡熱,津液大傷,治以清熱救里,與白虎湯加味: 生石膏90克,知母18克,粳米30克,炙甘草6克,生地24克,麥冬24克,生牡蠣15克 結果;上藥服六劑,熱降為38左右,但晚上偶有39。因出現噁心、納差、喜涼,喜吃西瓜,故改服小柴胡加石膏湯(生石膏每用60-90克),葯後熱平,諸證消,共服11劑,頸部淋巴結亦全消失。 理中湯或丸/人蔘湯(乾薑甘草+人蔘+白朮) 【方劑組成】人蔘、炙甘草、白朮、乾薑各9克 【用法】水煎溫服或蜜丸。 【方解】此於甘草乾薑湯加人蔘、白朮,故治甘草乾薑湯證心下痞硬而小便不利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159條: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葯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 註解:太陽傷寒而誤與他葯下之,因致下利不止、心下痞硬的甘草瀉心湯證,服瀉心湯則證已,但又復與他葯下之,遂使利不止。醫以理中湯治之,不僅無效,而利反益甚。由於理中專理中焦的胃,今之下利不止,乃因反覆誤下,使下焦腸虛失權因滑下不止,宜以收攝止瀉的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若服後利還不止,則當利其小便,使水谷別,而下利自止。 《傷寒論》第386條: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註解:見五苓散條。 《傷寒論》第396條: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註解:傷寒病癒後,其人喜唾,久久不已,此為胃中有寒飲,宜以理中丸溫以和之。 按:喜唾為胃虛有飲,此證多有,不必限於大病差後,本方有良驗。 《金匱要略胸□心痛短氣病》第5條:胸□,心中痞,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蔘湯亦主之。 註解:心中痞,指心中痞塞氣不暢通之意。氣結在胸,謂氣結於胸中而胸滿悶也。脅下逆搶心,謂自覺有氣自脅下而逆於心胸感。枳實薤白桂枝湯,功能降逆行氣以消脹滿,故主之,而人蔘湯(即本方)亦主之者,以中氣大虛飲自下乘,亦可有氣結胸滿的類似證候,但虛實不同耳。 【辨證要點】心下痞,大便溏泄,小便少者。 【驗案】李某,男性,58歲,病歷號155413,1965年4月6日初診。受涼後腹泄已三月,每日3-4行,便有完谷不化,胃腹脹滿,食後益甚,時有暖氣頭昏,苔白潤,脈細緩。證屬中陽虛衰,升降失常,治以益氣和中,與理中湯加減。 党參10克,炙甘草6克,炮姜6克,蒼朮10克,炒扁豆10克,陳皮15克 結果:上藥服六劑。腹泄基本已止,腹脹亦明顯減輕,繼服六劑證已。 四逆湯(附子+乾薑 甘草) 【方劑組成】炙甘草9克,乾薑8克,附子(生用)6克 【用法】水煎溫服。強人可酌增姜附量。 【方解】此即甘草乾薑與乾薑附子湯的合方,故治二方的合併證。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9條: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 註解:見甘草乾薑湯方證。 《傷寒論》第92條:病發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四逆湯方。 註解:病發熱,頭痛,脈反沉,為少陰病麻黃附子細辛湯證。若不差,即指服過麻黃附子細辛湯後,若脈沉不解而身疼痛者,此是虛寒在里、血氣外郁的證候,故宜四逆湯以救其里。 按:本條所述的身體疼痛,純由於里氣不振、血氣外郁所致,已無關於表證,故謂當救其里,宜四逆湯。 《傷寒論》第225條:脈浮而遲,表熱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湯主之。 註解:脈浮而遲,為表熱里寒之應,今下利清谷,為寒極於里虛熱外浮可知。故宜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第323條: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註解:脈沉為里虛寒,少陰病見此脈,雖有表證亦宜四逆湯急溫其里,緩則吐利厥逆等險惡證候隨之而來。《傷寒論》第324條: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四逆湯。 註解:見瓜蒂散方。 《傷寒論》第353條: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註解:大汗出,為精氣亡於外。熱不去,為邪反留於內。腹內拘急,津虛並復有寒,四肢疼痛,外邪亦兼血郁,中氣沉衰。因又下利,陽去入陰,故厥逆而惡寒,則宜四逆湯主之。 按:大汗出而熱不去,已是精卻邪勝之象,又復下利以至厥逆,胃氣已極沉衰。此時雖有表候亦急宜救里,若誤與桂枝湯以攻表,則禍變立至。 《傷寒論》第354條: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註解:大汗,大下利均足以亡津液、亡血液,若至血氣不充於四末而厥冷者,已虛極陷於陰證,宜以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第372條: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註解:見桂枝湯方。 《傷寒論》第377條: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里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註解:胃虛有寒則嘔而脈弱,上虛不能以制下,故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而見厥,更屬陰寒內盛,虛陽外浮的惡候,故為難治,亦只宜四逆湯主之。 按:本條所述,乍看似無關於生死大證,實際不然,其關鍵就在身有微熱見厥的「見」字上面,里陰證以至於厥,反有微熱見於外,多屬殘陽欲息的凶候。以是可知,嘔和小便利,亦非一般痰飲水氣的為患,大有上越下泄的虛脫情祝。此時惟有以本方溫中救里的一策,振起一分胃氣,即有一分生機,舍此更無別法。 《傷寒論》第388條: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註解:既吐且利,又復汗出,津液亡失至速,組織枯燥,故四肢拘急,虛極轉陰,故四肢厥冷,雖發熱惡寒則宜舍表而救里,宜四逆湯主之。 《傷寒論》第389條: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註解: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則津液亡失於上下內外。下利清谷則寒已甚於里,寒甚於內者,熱常浮於外,故內寒外熱。胃陽不振、津液虛竭,故脈微而欲絕,此種情況只有急於溫中以滋液,以四逆湯主之。 按:以上二條,均述霍亂的虛脫重證,皆屬津液外脫、虛寒內甚的危篤證候,乘其生機未至斷滅,急以本方溫中救里,胃氣一振,則谷氣布,津液復,還可望其得生。 【辨證要點】四逆、脈微欲絕里虛寒甚者。 【驗案】 例1孫某,男性,38歲,病歷號134809,1964年4月6日初診。1961年患無黃疸型肝炎,以後肝功正常,但時有腹脹,右脅及胃脘疼。先找西醫治療無效,後求中醫多方治療,效也不明顯,審其方葯多為疏肝理氣之類。近來癥狀為:腹脹,飯後明顯,時胃脘及脅痛,四肢逆冷,晚上常用熱水袋焐腳,但半夜常因冷而醒。檢查:肝大一指,質中硬,輕微壓痛,心下有振水聲。舌淡苔白,脈沉細。此屬里虛寒甚,為四逆湯方證: 炙甘草10克,乾薑8克,制附片15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四肢冷大減,已不用熱水袋焐腳,仍腹脹,上方加枳殼、陳皮、党參隨證加減,服三月腹脹消。 例2劉某,女性,50歲,1976年4月23日初診。近月來食則昏冒。甚則休克,下肢瘦弱不能站立,靜卧少許時可復常。自覺胃中冷,脈沉細,苔薄白。此屬里虛寒甚,治以溫中祛寒,與四逆湯: 炙甘草10克,乾薑10克,制附片15克 結果:服三劑,諸證已,迄今未再發。 竹葉石膏湯(竹葉+石膏+麥門冬湯去大棗) 【方劑組成】竹葉10克,生石膏45-90克,半夏15克,麥門冬30克,人蔘10克,炙甘草6克,粳米15克 【用法】以水先煮六味,去滓,內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 【方解】此於麥門冬湯去大棗,加竹葉、石膏,故治麥門冬湯證熱甚而煩渴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397條: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註解:傷寒病癒後,由於不善攝生,因而精氣虛衰,故其人虛羸少氣。若復虛熱上炎而氣逆欲吐者,宜以竹葉石膏湯主之。 按:肺結核後期常現以上二方證,宜注意。 【辨證要點】虛羸少氣、煩渴者。 【驗案】呂某,女性,18歲,初診日期1965年6月17日。因高熱住院治療,半月熱仍不退,用激素治療熱退亦不明顯。每天體溫在38-39之間波動,症見身熱、自汗、盜汗、噁心,嘔吐,食入即吐,苔白,脈細數。胡老會診,認為是津液大虛,必以養胃生津方能抗邪外出,與竹葉石膏湯加味: 淡竹葉12克,生石膏45克,半夏12克,党參10克,炙甘草6克,粳米15克,麥冬15克,生薑10克,棗仁15克 結果:服三劑,熱退,嘔吐止,自汗、盜汗亦止。他醫用補中益氣湯欲補其虛,又致大汗不止乃至虛脫,無奈輸液救急。再請胡老會診,仍給原方六劑諸證漸已。 竹皮大丸(竹茹白薇 石膏+桂甘棗) 這個是啥?沒找到~~~~(>_<)~~~~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參甘+姜夏+厚朴) 【方劑組成】厚朴24克,生薑24克,半夏15克,炙甘草6克,人蔘3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於生薑半夏湯加大量厚朴以消脹滿,加甘草人蔘以補中虛,故治生薑半夏湯證腹脹滿而中氣虛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66條: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主之。 泣解:發汗不得法,傷及中氣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蔘湯主之。 按:1972年曾治中年婦女,體豐腹大形似腹水,而詳查無腹水,因脹滿不能食,已多年不愈,其脈沉細,苔薄白潤。乃與本方,連服十餘劑即愈,為效之速,出乎意料,因附此以供參考。 【辨證要點】中氣虛之腹脹滿者。 酸棗仁湯(川芎 甘草+酸棗仁 知母 茯苓) 【方劑組成】酸棗仁60克,甘草3克,知母6克,茯苓6克,川芎6克 【用法】以水四杯,煮酸棗仁,得三杯,內諸葯,煮取一杯,溫服。 【方解】酸棗仁為一收斂性的強壯葯,尤其有強壯神經安神作用。本方用為主要葯,取其補虛斂神以安眠,復以芎□、甘草和血緩急,知母、茯苓解煩安悸,故治虛煩不得眠而心悸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血□虛勞病》第17條: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註解:虛勞虛煩,暗示血虛而致的心煩悸,因致不得眠者,酸棗仁湯主之。 按:本方證的虛煩不得眠,與梔子豉湯證形似而實非。本方證的虛煩,雖煩而無熱或少熱,而梔子豉湯證的虛煩,則煩而多熱。又本方證確屬虛證,而梔子豉湯證只是胃中不實而其人並非真虛也,臨證時須細辨之。 【辨證要點】因血虛見心悸虛煩不得眠者。 【驗案】張某,女性,65歲,病歷號16248,1965年12月13日初診。多年失眠,久治無效。現症。頭暈、口乾、心悸、心煩、汗出,輕時雖得暫時入睡,但夢擾連綿;重時則連續一二日不得暫時入眠,苔白,舌質紅而少津,脈象虛數,左手為甚。證屬陰血虛損,陽不得入於陰,治以養血益陰,斂陽入陰,與酸棗仁湯加減: 生棗仁30克,知母12克,茯苓15克,川芎10克,炙甘草6克,生牡蠣24克,生龍骨12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後,睡眠已稍安,但心悸煩,自汗出,頭暈口乾不欲飲等仍明顯,上方加當歸10克,白芍12克,桂枝10克,白朮l0克,繼服三劑,一切癥狀均消,為鞏固療效,繼服三劑。 豬苓湯(滑石+豬苓 茯苓 澤瀉+阿膠) 【方劑組成】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10克 【用法】先以水煮四味,湯成去滓,內阿膠烊消,溫服。 【方解】豬苓為一寒性有力的利尿葯,而有消炎解渴作用,與茯苓、澤瀉、滑石為伍,協力利尿,復用阿膠止血潤燥,故治小便不利、或淋瀝、或出血而渴欲飲水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223條: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_。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蔘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註解:見白虎加人蔘湯方證。 《傷寒論》第224條: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註解:陽明病,由於汗出多,胃中燥而渴者,為白虎加人蔘湯證,則萬不可與豬苓湯,因為豬苓湯利小便更使胃中燥,而渴當更甚。 《傷寒論》第319條: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註解:小便不利,水谷不別,故下利。濕熱上犯故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豬苓湯利尿解熱,故主之。 按:少陰病,往往傳里為嘔吐下利的太陰病,不過本方為寒性利尿葯治陽熱證,不治陰寒證,此所以冒之以少陰病者,不外證候有似少陰、太陰的並病,示人以鑒別之意,又本方解熱消炎,故用於泌尿系炎症多效。加大量薏苡仁治腎盂腎炎、膀胱、淋疾、泌尿系感染等均有驗。痛甚者可加甘草,灼熱甚者可更加少量大黃。 【辨證要點】小便不利、或淋痛尿血而渴欲飲水者。 【驗案】韓某,女性,31歲,病歷號5157,1965年l月25日初診。尿急、尿痛四個多月,13年前曾診斷為急性膀胱炎,治癒後有輕微尿痛,腰痛,未徹底治癒。去年11月又急性發作,尿頻尿急,日達50餘次,夜達30餘次,尿時痛如刀割,有血絲血塊,尿道灼熱,腰痛腹脹,經服中西藥不效,曾用益腎降火及補中益氣等法也不效,近症:仍尿頻,日10餘次,尿痛熱如刀割,左腰痛引及下肢亦疼,時頭暈,心悸,少腹里急,口乾渴甚,脈細數,苔白舌紅。證屬濕熱瘀阻,治以利濕化瘀,與豬苓湯加減: 豬苓10克,茯苓皮10克,澤瀉10克,生苡仁45克,滑石15克,阿膠珠10克,大黃1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尿色變清,尿道痛已,腰痛亦減未盡除,尿頻減,脈仍細數,仍服上方,同時間服腎著湯,2月17日複診時,已無不適,吃東西也增加一倍。 甘姜苓術湯/腎著湯 (苓術+乾薑甘草) 【方劑組成】甘草、白朮各6克,乾薑、茯苓各12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雖苓術並用,但以來自於甘草乾薑湯,故反治小便自利。乾薑重用伍苓術反更治濕□,此方所以治腎著而腰以下冷痛也。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第16條: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身勞汗出,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姜苓術湯主之。 註解:古人以腰屬腎,濕□在腰,故名為腎著。腰被寒濕,故其人身體重而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腫狀,但反不渴而小便自利,與一般的水氣病不同,水不在胃,故飲食如故。病在下焦,故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此病多由於身勞汗出、衣里冷濕而久久得之者,宜以甘姜苓術湯主之。 按:以腰冷重為目的應用,本方於腰痛水腫、以及遺尿等證均有驗。 【辨證要點】腰冷重小便自利者。 【驗案】劉某,女性,16歲,外地學生,初診日期:1966年10月19日。自八歲遺尿,經中西醫久治無效,特來求醫。自感無特殊不適,唯腰稍酸沉,苔白潤,脈細緩。證屬寒濕下注,治以溫化寒濕,與甘姜苓術湯: 茯苓12克,乾薑10克,蒼朮10克,炙甘草6克 結果:上藥服兩劑證已,12月1日特來索處方以備後患。 真武湯(姜芍+苓術+附)小半夏湯(夏姜) 【方劑組成】茯苓、芍藥、生薑各9克,白朮9克,炮附子3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於附子湯去人蔘而加生薑,故治附子湯證心下不痞硬而嘔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傷寒論》第82條: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_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註解:振振欲擗地,謂身體振振而欲仆於地,即身振振搖的更劇者,太陽病,本宜發汗,但心下有水氣,若不兼驅其水,單純發汗,則雖汗出而病不解,故其人仍發熱;水停心下則心悸,水氣沖逆則頭眩,動及經脈則身_動、振振欲擗地,此宜真武湯主之。 按:此與苓桂術甘湯證甚相似,不過前者為陽證,故只身為振振而已。而此者虛極入陰,不但身_動而且振振欲擗地也。 《傷寒論》第316條: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真武湯主之。 註解:前既有「自下利,後之「或下利」,當是「或不下利」,前後文始相應,必是傳抄有誤,可改之。 少陰病二三日不已,暗示已服麻黃附子甘草湯而病還不已也。至四五日又並發腹痛自下利的里證,由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的為證觀之,可知前之病不已,和今之腹痛自下利,均不外於里有水氣的關係。或以下皆屬不定的客證,但均宜本方主之。 按:此亦里有水飲而誤發汗,本來少陰病,由於誤治因即並於太陰,續得腹痛自下利。本方為水氣陷於陰證的治劑。上條之心下悸、頭眩、身_動、振振欲擗地,和本條之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腹痛下利或嘔者,均為其應用的確證。參照以上證候,可活用於痿□、麻□、浮腫等病有效。 【辨證要點】頭暈心悸,下肢浮腫或痛,脈沉者。 【驗案】陳某,男性,41歲,病歷號189395,初診日期1966年2月8日。頭暈、左肩背疼三月余,經X線拍片提示第六頸椎增生。近頭暈、心悸、左肩背疼,左手拘急疼,肘上下部亦酸疼,夜尿較頻,苔白根膩,脈沉滑。此屬陽虛水氣上犯,為真武湯方證: 茯苓12克,白芍10克,生薑10克,白朮10克,炮附子6克 結果:上藥服三劑,頭暈減,他症變化不明顯,前方加桂枝10克,炙甘草10克,增炮附子為10克,服一周,肩背疼減。繼漸增附子用量至15克,服兩月諸症皆消。 澤瀉湯(澤瀉 白朮) 【方劑組成】澤瀉45克,白朮18克 【用法】以水三杯煮取一杯半,分溫再服。 【方解】澤瀉與術雖均屬利尿健胃藥,但澤瀉性寒,宜於熱證,而術性溫,宜於寒證。澤瀉較術尤長於治水毒性的頭冒眩,今取二葯合用,故治胃中有水飲,小便不利而冒眩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第25條: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註解:心下有支飲,即胃中有水飲,謂為支飲者,以頭冒眩,為水上迫的徵候也,澤瀉湯主之。 【辨證要點】心下停飲見眩暈、小便不利者。 半夏厚朴湯(小半夏加茯苓湯+厚朴 蘇葉) 【方劑組成】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2克,生薑12克,干蘇葉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此小半夏加茯苓湯更加厚朴、蘇葉消脹行氣之品,故治小半夏加茯苓湯證而滿悶氣結者。如以蘇子代蘇葉更良。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婦人雜病》第5條: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厚朴湯主之。 註解:咽中如有炙臠,指咽中如有炙肉粘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即自覺的一種神經症,為痰氣鬱滯所致,故以半夏厚朴湯主之。 按:此證不限婦人,男人亦多有,但本方的應用並不限於此證。若以咽中不利和胸悶滿為目的,可活用於不定的神經證均有良效。曾治一年老婦人,經常冒眩,發則但卧不能起,胸悶咽塞,不進飲食,口舌乾燥,與本方加生石膏獲速愈。又本方開胃進食、消脹止嘔,用於胃病的機會亦多。他如傷風、咳嗽適證加桑白皮,栝蔞、橘皮、杏仁之屬亦有捷效。 【辨證要點】痰飲氣結所致胸滿,咽堵,咳逆者。 【驗案】黃某,女性,38歲,病歷號67951,1966年2月12日初診。一周來咳嗽,吐白痰,咽癢胸悶,口乾不欲飲,兩脅脹,服湯藥數劑而不效,苔白厚膩,脈滑細。證屬痰飲上犯,肺氣失宣,治以化飲宣肺降逆,與半夏厚朴湯: 半夏12克,厚朴10克,茯苓12克,蘇子10克,橘皮15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生薑10克 結果:上藥服二劑,咳即止。 茯苓杏仁甘草湯(茯苓 杏仁+甘草)
【方劑組成】茯苓18克,杏仁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溫服。 【方解】茯苓利尿驅飲,杏仁下氣定喘,甘草緩急,故此治痰飲而短氣喘急、小便不利者。 【仲景對本方證的論述】 《金匱要略胸□心痛短氣病】第6條:胸□,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薑湯亦主之。 註解:見橘積薑湯方。 【辨證要點】咳喘胸悶、小便不利者。
推薦閱讀:
※分析八字時,如何透徹明晰月柱信息的方方面面
※方方的爆料需要正面回應
※雲淡風輕 作者:方方
※胡希恕應用大柴胡與桂枝茯苓丸舉隅|經方方證
TAG: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