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式教育」遇上「英國式散漫」
作為班主任和數學老師,來自杭州的鄒海連也遇到了難題。他第一次介紹勾股定理時,希望想讓學生自己發現、證明並應用該定理,但很多學生卻認為沒有必要證明,知道如何運用就足夠了。
據英國媒體報道,中國老師認為英國學生普遍缺少學習動力,而其根源在於政府的福利制度。《每日郵報》引述一位中國老師的話說,英國學生即使不工作,也能拿到福利,所以不用為自己的未來擔心。「如果政府削減福利,迫使人們去工作,那時候他們的看法就會有所改變。」
但實驗學校校長斯特勞格爾對中國式教學並不「感冒」,並用「非常枯燥」來形容。斯特勞格爾認為,中國式教學與英國文化和價值觀產生了衝突,「我的學生們習慣上課問問題,他們期望自己的想法得到尊重。」他也為自己的學生們辯護,稱其紀律並不像中國老師形容得那麼散漫。
引發輿論熱議
該紀錄片名為 《我們的孩子足夠堅強嗎?中國學校》,被分為三集從4日晚起在BBC正式播出,但先期曝出的新聞已引起媒體和網友的熱議。
《每日電訊報》前駐華記者斯賓塞撰文說,英國廣播公司的系列紀錄片說明了很多問題。英國學校的現狀是,離開學校的教師都抱怨學生散漫無紀律,他們不能專心教學,得花很大精力去控制混亂的課堂。中國學校的做法截然不同,他們知道如何培養聰明、聽話而且有雄心的青少年。而《每日郵報》的報道收到了近2700條評論。
網友「弗拉明戈」嘲諷校長的「護短」言論,建議他隱名埋姓到其他學校當老師。一位來自格拉斯哥市的網友表示,中國老師只是在陳述事實,散漫的學生只是當前社會的產物,現在的課堂上缺乏有效的教學。
也有不少人認為,父母應該為孩子的散漫承擔責任。有一位網友表示,孩子需要在家就學會尊重長輩,進而在學校尊重老師。在公立學校教書34年的網友「丹尼」認為,孩子散漫與社會福利無關,「孩子們都是在向父母及其他成年人學習」。
也有網友理性地表示,中英兩國教育各有優劣,不該放大一方的缺點來證明別人是最好的,「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會激起一些爭論和敵意」。
據了解,漢普郡博航特中學是被英國教育標準局評為「傑出」的學校。(駐歐記者王鈺深)
推薦閱讀:
※終結「中國式送禮」須拿收禮者開刀
※【轉載】宜信:中國式「尤努斯」
※別讓中國式裝腔綁架你
※銳武終極格鬥賽 中國式籠斗選手浴血奮戰
※中國式相親:「北京戶口才配得上我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