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家傳還要自學中醫,兜兜轉轉還是回歸經方
不經歷一些彎路,不是臨床上頭破血流,可能永遠都體會不到這種「暮然回首,經方就在燈火闌珊處」的心情吧。
近段時間常有朋友詢問如何自學中醫。說實話,現在中醫學習的現狀就是,有機會正規系統學習中醫的人很多無心向學,而真正想學中醫的人卻苦無門路。可能這也是近年來中醫學堂逐漸興起的原因之一。
學中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醫理論總給人玄奧晦澀的印象,所以金元名醫王好古謂「此事難知」。但中醫又一理通、百理通,所以清末名醫陳修園又有「醫學實在易」的感嘆。
我以前的博文中曾貼出了我們編寫《林沛湘學術經驗集》時選的爺爺的一篇自述,講的就是爺爺當年如何自學中醫的:
前三年苦讀四大經典,再三年通讀各家學說,再五年尋師訪友。這種方法絕對系統得不能再系統了,不過估計現在也沒人能做得到——這太苦逼了,11年。。。所以,我還是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現代人如何自學中醫吧。
首先,要明白我們學中醫要學到什麼地步,也就是我們學中醫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只是知道點中醫常識,懂得一點養生保健的方法,那就不用談什麼自學中醫了,去看看《養生堂》和《健康之路》就行,又輕鬆又歡樂。
如果是作為一個文化去了解,那可以去看一些中醫文化類的書籍。推薦一部紀錄片——《黃帝內經》,一共60集。基本上中醫的理論、文化、歷史都在裡面。就是這部片有點長,很慚愧,我自己都沒看完,幾年前看了大概一半吧,很不錯。
如果真的想系統地學習中醫,甚至要考中醫師的證書,那就要好好規划了。有人問我是不是要買教材來看,買什麼教材。跟著教材學,當然也是可以的。而且現在網上都有各大中醫院校把自己的精品中醫課程的視頻放到網上,每一門都有。
但是如果要跟著教材走,那一整套學完下來,從先到後分別是:《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針灸學》、《中醫外科學》、《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這是最主要的,也就是考執業醫師要考的內容。
這麼一整套學下來,沒有老師上課,自己去弄很少有人能走得完下來。因為這實在太無聊,關鍵是和臨床嚴重脫節,學完了也看不好什麼病,實在是有點花不來。
又有人問,是不是要從四大經典學起?
可以試試,但有可能《內經》頭三篇沒看完就崩潰了。古人很多直接從《內經》、《傷寒》這些經典著作學起。但那是因為「秀才學醫,籠里抓雞。」於現代社會,顯然是不適用的。
所以,我覺得最好的方法是在上面二者中折中一下:先看一些中醫的入門書籍,對中醫理論有一個大概的把握了以後,直接從中醫經典入手。
具體地說,首先中醫的入門書籍是不少的,這裡我推薦兩本。
一本是背的,陳修園《醫學三字經》。這本書以三字經的體例,把中醫的發展簡史、基礎理論,都濃縮在了一個小小的冊子里,背下來以後,能對中醫有一個感性認識。並且作者加有按語,簡便易懂。方葯中先生寫有《醫學三字經淺說》,可作參考。
另一本是用來讀的,秦伯未《中醫入門》。這本書以「理、法、方、葯」為綱,將中醫基礎理論和臨床理論都比較簡約而又很系統、明白地闡述了出來。仔細地讀過後,能對中醫有一個框架性的認識。這樣,學起經典來就沒那麼容易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了。
經典先學哪一本?如直接學《傷寒論》,可以很快的進入臨床。如果您只是想很粗淺地學一下《傷寒論》,學一下方證相對,那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想要真正讀通《傷寒》,《內經》的底子還是不能缺少的。
由於《漢書·藝文志》中對醫經派與經方派的記載,經方界一直有的一種「去內經化」的風氣,殊為不智。經方中的營衛理論、胃氣理論、津液理論,皆源於《內經》,沒有這些生理基礎,那經方理法就失去了生理的根基,營衛交合、津液流布、胃氣為本,這些經方的基本理念都無從談起。
當然,《傷寒論》與《金匱要略》中不能硬套《內經》的藏府經絡理論,這又是需要明確的。
其實學中醫,大多數時候,還是靠的自己。只是在一開始的方向性問題有人把關,到了一些坎上有人提一下。
比如我父親是很嚴的,但也是很「不負責」的。
說他嚴吧,比如說,當年一開始學脈診,脈診的規定是醫生的左手把患者的右脈,右手把患者的左脈。有一次給外婆把脈,為了省事,我用一個手把。被老爸看到,劈頭蓋臉地說了好一頓。
【以下是科普時間】
錯誤把脈姿勢:
正確把脈姿勢:
說他「不負責」吧,平時都是放養式,也不給我上多少課,也不講什麼東西,考試嘛80分以上就OK。有什麼問題去問吧,心情好嘛講兩句,心情不好嘛就直接讓我去翻什麼什麼書。抄方嘛,想去就去,不想去也不管我。
這也直接造成了我越往後和他的思路風格越不一樣,到了現在就完全是兩樣了。
扯遠了,先說《內經》。當時怎麼學《內經》的?首先一個是背!這是學中醫一切的一切的基礎!但背要有方法。所謂的記憶,其實就是不斷地重複地刺激大腦。
所以我背書的方法就是讀。不用死命地去背,有人讀一句「陰陽者,天地之道也」,然蓋上書背「陰陽者,天地之道也」,這樣只能短期記憶,但以後很快會忘掉的。
就是每天早上起來讀,讀上那麼半年一年,那這些經文就存在你深深的腦海里,你的夢裡,你的心裡,你的血管里了……
到現在,寫論文,看病,那些經文我還時常想起。不管《內經》、《傷寒》、《金匱》都是這樣。
以前在廣西中醫學院的時候,有一個藥用植物園,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在裡面讀書。我曾經去那轉過,很遺憾,都是讀英語的多。背方歌的也有,甚至還有人在那讀《組織胚胎學》!
再一個就是理解。我當時是這樣學的,所有有名的《內經》注本全拿來,我家裡別的沒有,就是這種書多。王冰注本,還有《類經》、《集注》、《注證發微》、還有什麼姚節庵的《節解》,全擺到桌上。看完一句話,就一家一家的注本這麼去看。
比如還是那句「陰陽者,天地之道也」,王冰說什麼,景岳說什麼,隱庵說什麼……全看完,覺得哪個說得有道理,記下在書旁邊的空白處,然後把自己的理解寫出來。
就這麼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篇一篇~中醫的悟性與天分怎麼來?悟性不完全是天生的。我們不斷地在中醫經典的智慧光輝之下得到熏修,在反覆地思辨過程中,將中醫理論與思維凝鍊以後,對中醫的道理有了越來越高的親和度,這就是悟性!
話又說回來了,這個思辨的過程與成效,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那這一部分就是不可控範疇。
當然,現在現在想想,很多註解辭藻華麗,然只是隨文衍義,沒有什麼實在的意義,這也是需要去甄別的。
《內經》的內容很多,不可能學得完。我當時是按照一些現在公認最重要的那些選出來看的。不過後來發現這樣並不是最好的選法。
因為不管是《素問》還是《靈樞》,都是八十一篇,正合九九之數。而《素問》的前九篇正是精氣、陰陽理論的核心,是中醫理論絕對的中心所在,也是全書的總綱。《靈樞》也是相類的。所以,如果能不斷地學前九篇、背前九篇,再往後,那底子才打更牢。
之後,就是《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了。而《難經》,對經方的脈法有著一定影響;《本經》,則是理解仲景用藥的金鑰匙。
一開始學《傷寒論》那叫一個頭大。
《傷寒》和《內經》完全不一樣,《內經》是把道理說得明明白白,岐伯恨不得把那些醫理都塞進黃帝的腦子裡去。
仲景呢,經常只告訴你什麼病,什麼脈,什麼症,用什麼方,看上去有經常不太講道理。那段時間我腦子裡全都是「為什麼?這是為什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後來,直接拿了一本影響最大的注本——《傷寒來蘇集》來讀,卻不知所云。
又過了一段時間,想想還是降低點門檻吧,於是乎,找來《劉渡舟傷寒論講稿》。嘿嘿,這下好了,就這麼一條一條地從頭看到尾,終於初步明白《傷寒論》是講什麼的了。
然而,這並不是學《傷寒》的好路徑。因為,這直接造成了,當時的我覺得《傷寒論》似乎沒有太多的精深之處,於是轉而把心思放在了溫病上面……
相對於《傷寒論》,可能《金匱》有時有點為人所忽視。
我的師兄,老余,《傷寒》研究得較深~我們隔三岔五就要討論很多《傷寒》的問題。但是這傢伙沒看過多少《金匱》的東西(註:這是兩年前,兩年前!!!不是現在,不是現在!!!),經常挨我笑話:
「誒,樹元,你這條文寫錯了吧。人家是『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防己黃芪湯湯主之』,你怎麼寫了個『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防己黃芪湯主之』?」
「我暈,這你都不懂!翻到《水氣篇》自己去看看!……哈哈,怎麼樣,傻了吧,嘿嘿嘿」
「我*^%*(%#%&*!」
我《金匱》的入門是看尤在涇的《金匱要略心典》、陳修園的《金匱要略淺注》和黃曾樹《金匱要略釋義》三本書。之後整理爺爺的《金匱講義》,對每個疾病與用方又有了較清晰的了解。
後來真正比較全面地認識《金匱》,是讀研究生的時候負責學校主編的《金匱要略辭典》的一些工作。就像羅大倫老師講徐靈胎時說的,一開始就沒把自己當學習,而是把自己當專家~這學習呢就是編書!學習完了也就編完一本書了。。。
當然,現在想想,《傷寒》和《金匱》,其實是不應該摻雜太多後世的註解與理解,而是從原文出發,用仲景的條文解釋仲景的條文,用仲景的方子解釋仲景的方子。
1800年來,我們就是引入了過多的學說,使得經方在臨床上淪為空談,失去了臨床陣地,在學術上也逐漸勢弱。
其實,就我個人而言,經方就能處理臨床中絕大多數問題,剩下的也能用針灸補上,看上去金元四大家、溫補學派、溫病學派,似乎作用不大,其實不然。
這些都是中醫的基本素養,是完善中醫理論與臨床思維的基礎。每一門派, 每一名家,都在自己的學術立場上多有發揮。不了解各家之學,就不會真正的知道什麼才是最為核心與珍貴的東西。
人各有路,涉獵百家學術,重回仲景門下,又有一番感慨。不經歷一些彎路,不是臨床上頭破血流,可能永遠都體會不到這種「暮然回首,經方就在燈火闌珊處」的心情吧。
推薦閱讀:
※大六壬自學講義6
※關於自學「真友」部分常見疑問參考
※多年後,重新開始學習編程
※怎樣自學易經?
※自學風水一樣可以看好房子,隱秘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