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讀書打卡那麼多天,還是什麼都沒記住?
「知識多了是災」
文:Michelle 丨圖:huaban.com
最近朋友圈非常流行一種讀書打卡活動。
今天小毛看了《孤獨六講》,明天小李就曬個《月亮與六便士》,然後大衛急了,去亞馬遜上訂了個王爾德。二三十的年紀沒房沒車還長得丑,但逼格不能掉啊,大家轟轟烈烈一起來讀書,全世界都是有文化有品位的好青年。
我承認,讀書打卡的初衷是好的:忙碌的生活里,找一些趣味相投的朋友,大家一起監督,克服惰性,順便顯示下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但後來整個事情就變味了。
前些天有個小朋友找我聊天,說姐姐,我今年打卡看了50多本書,可到現在都記不清了,想寫個讀後感也不知道怎麼寫,這是為什麼呢。
我說你都看什麼書呢,是你自己喜歡的,還是實用類的?
她說,我就收集很多書單,哪個豆瓣評分高,上了公眾號推薦,我就看哪個。
我說那你看完這些書有沒有做過整理呢?
她說,沒有啊,每天工作學習已經很忙了,還要抽時間看完打卡的頁數,根本沒時間整理啊。
然後我就跟她聊不下去了。
其實我特別想送她日本作家奧野宣之的一句話:
「一味讀下去,等於沒有讀過。」
1.你寶貴的時間,從你選書開始就被浪費了
和做事一樣,很多人在看書的時候也找不到方向。
希望享受故事、放鬆自己的,跟著豆瓣高分榜選了《維特根斯坦傳》;想要迅速提升職場技能的,因為收藏文學書單看了整整三本《平凡的世界》。
然後第一個人說,看書好累我還是去打遊戲吧;第二個人說,誒我每天都努力看書,為什麼這個月的績效還是不理想,同一個Team就剩我沒加薪了。
拜託,有問題的不是書,是不會選書的你好么。
大概是因為最近讀書這種行為整個被神化了,才會讓越來越多的人產生一種錯覺:只要是花在書籍上面的時間,都是值得的。而無數的雞湯也在告訴我們,選擇沒有那麼重要,任何方向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瞎扯吧,人這一輩子的時間可是有限的。
花在讀書上的時間,是你原來可以開黑打DOTA的時間,是你本該跟著Keep甩掉腰上肥肉的時間,也是你原本可以出去耍順便碰運氣找真愛的時間。
我們就不能讓這些時間花的更值得么?
最近網上瘋傳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作者就奧野宣之就說過:
並不是只有在書店的書架之間漫無目的地瀏覽,才能與想讀的書來一場命中注定的邂逅。平時要多注意尋找與書相關的信息,這樣很有必要。只有從日常生活中取材,才能列出反映自己真正需求的購書清單。
所以,想要玩味文章、自我放鬆的,大可以去搜集一些小說類的書;而純粹為了提升某個領域相應技能的,就要在這個領域裡深入挖掘,找到對解決當下困境最有幫助的書籍。
另外,平時多關注一些書評,大致了解書本的內容和方向,要比盲目收藏一些權威書單有用的多。
很多朋友一邊喊著要「提升自己」的口號出入於各種打卡群,一邊看不清自己當下最需要填充的是知識體系的哪一塊,隨便在哪兒看到個《哈佛大學推薦一生必讀的50本書》就如獲至寶地收藏。
你這麼隨意地就翻開一本書,打開了就隨便看看,看完了又埋怨說花了這麼多時間還是沒多大提高。你這麼冤枉書,書同意了么?
我們一定要記住,抱著不同的目的去看書,會產生完全截然不同的效果。確定自己真正的需求,去尋找那些很大程度上能解決你需求的有緣之書,才是我們打開一本書前,對書最大的尊重。
人生苦短,千萬別既喪失了「不求甚解」的閱讀趣味,又沒有達到「系統提升自己」的功利目的。
2. 書看過就忘了,因為你的記憶力沒有你想的好
根據自己的需求選對書之後,很多人還是存在著「書合上就忘」的問題。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這個信息化的世界裡,我們接觸到的東西比我們想像的更繁雜。
成年之後我們原本就失去了小時候可以心無旁騖的資本。一方面謀生這件事已經佔據了我們太多的精力和思考空間,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從早起的知乎日報到睡前的微博熱門,每天的碎片化閱讀已經填充了我們的整個大腦。好不容易抽出一點時間來看書,如果也和電子閱讀一樣流於表面、追求速度,那麼「書合上就忘」實在是太正常了。
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只需要一套老掉牙的方法,那就是做讀書筆記。
大學時候有過家教經驗的朋友都明白:任何東西,你給別人講解過一遍,和你自己看一遍,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看書也是一樣,當你開始做讀書筆記的時候,就意味著這次的閱讀,註定是以思想輸出為前提的。你開始思考,我要摘抄哪些最精華的語句;我要怎麼寫,才能把這一章的內容簡略又全面地概括出來。因而你的思想輸入質量,必然會提高。
▲目的不同的讀書方式,結果也不同
像這樣一邊選擇,一邊思考,對於書中不那麼理解的部分,其實你已經不由自主地閱讀了好幾遍,並且非常自然地,你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最精華」「最引起你思考」的部分。
當然,做筆記的方式也很多,首先我們可以選擇在首次閱讀的時候,就分階段篩選書中重要的內容。
▲一邊讀書,一邊做標記,為寫讀書筆記做準備
閱讀比較「有難度」「篇幅較長」的書,還可以利用書籤邊讀邊寫。
▲邊閱讀邊做筆記
另外還有最近聲名大噪的「蔥鮪火鍋式」讀書筆記。
簡單來說,就是在寫讀書筆記前,注意以下三項信息:
寫讀書筆記的日期
書名
作者名
除了上述三個要素外,還可以加上以下兩個要素:
對自己來說重要的內容(摘抄)
自己對這篇文章的感想(評論)
像這樣摘抄和評論交替著進行,趁著自己印象鮮明的時候寫下自己的感想,這一次的閱讀,一定會成為令人難忘的體驗。
3.大神們這麼牛,因為他們把書里的知識變成了自己的
為什麼同樣閱讀一本書,有些人讀完之後覺得頗為受益,甚至改變了原有的生活,而另一些人只是把書收藏起來,然後在豆瓣里添加一條「看過了,一般」,然後繼續一無所獲地生活著?
我有個朋友,童年有些不愉快的經歷,性格比較內向,遇事也容易消極。大學時他看了威爾鮑溫的《不抱怨的世界》和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做了很多筆記,把書里的方法一點一點地用到自己令人沮喪的生活里。慢慢地我們發現他真的不再抱怨了,身上的正能量越來越多。他開始因為自己獲得的小成就變得積極陽光,然後收穫到更大的成功。現在他拿著20薪在公司里做著小領導。且不說成功不成功,至少他用書中的方式,學會與原來的自己和解了。
很多人也看過這兩本書,但就像做菜一樣,他們把食材買回家(選書購書),連菜都沒洗乾淨(梳理和做筆記),就埋怨這些食材做不出可口的飯菜(思想輸出成果)。這樣消極的讀書心態,只會讓人越來越浮躁。
最近很多人開始嘗試寫作,可是看著知乎和簡書上那麼多牛人,另一些同樣每天看書的人卻什麼都寫不出來。
其實道理很簡單,只有大量的輸入,沒有適當的輸出,是沒辦法形成知識體系的。即使你的腦袋裡有再多的知識,不通過積極的輸出將他們加以整理,他們都只是一堆胡亂丟棄的雜物。別人問起你對某件事情的評價的時候,你根本辦法調動你頭腦里的知識,只能說,「哦,這個我聽說過,還好吧」。
對此,日本作家奧野宣之喜歡通過寫書評,來整理自己對書本的理解。在他看來,利用「摘抄」+「評論」的方式做筆記,然後用自己的語言把文章組織起來,就可以幫助我們深刻地吸收書里的內容。久而久之,就能磨練出更好的原創思考。
寫讀書筆記可以鍛煉對文章結構的組織能力、提高思想輸出的質量,寫作技巧也會得到大幅提高。想辦法完全接受並消化書中的內容,這樣才能將「借來的」思考,準確地轉變為屬於自己的東西。
對於我自己來說,閱讀一本書,要比聽一場爛大街的線上講座實用得多。畢竟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和活用,把自己的知識體系構建夠好了,才能形成獨立的思考能力,不再盲從一些所謂牛人的快速成功經驗。
而做到了這點之後,說不定某天在台上侃侃而談的,就是你自己呢。
在任何一個時代,讀書都是一件美妙的事。
如今,無數熱愛書籍和文字的人,依然在書中步履不停地尋找著生活的意義。但隨著資源的獲得越來越容易,很多人開始盲目標榜閱讀數量的重要性,卻忽略了讀書過程中思考與整理。這是一件非常可惜的事。
我很喜歡的作家卡爾維諾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經典作品是這樣一些書,它們對讀過並喜愛他們的人構成一種寶貴的經驗;但是對那些保留這個機會,等到享受它們的最佳狀態來臨時才閱讀它們的人,它們也仍然是一種豐富的經驗。
願漫漫人生里,我們都能在恰當的時間裡遇到合適的書,用最好的閱讀方式。
推薦閱讀:
※高效讀書的10種方法
※如何評價扎西拉姆?多多的書《雖然不相見》?
※用筆讀書《菜根譚》( 1-12)
※讀書不如抄書
※(16)讀書與生活—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