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膠市場生變:同仁堂等多家葯企欲攪局

2014年01月27日每日經濟新聞

東阿阿膠、福膠「雙龍斗」同仁堂、佛慈、太極欲攪局

近年來,阿膠市場逐漸擴大,廣州斯邁馳醫藥信息諮詢的零售終端監測顯示,阿膠品類銷售額年均增長30%。

來自華創證券的醫藥分析師廖萬國稱,國內阿膠需求量年均遞增8%~10%,2012年,阿膠市場整體份額為160億元,2015年有望達到300億元,年均20%的增長可以預期。

在阿膠市場上,東阿阿膠和福膠成為「雙龍」。2012年,福膠集團董事長楊福安在接受《新金融觀察報》記者採訪時稱,2011年,阿膠塊市場總銷量近6000噸,福膠銷量2300噸,東阿阿膠的銷量為1400噸,剩餘份額被其他阿膠企業瓜分。按此計算,東阿阿膠和福膠兩家企業的銷量加起來已經佔到市場的六成以上。此外,東阿阿膠的銷售額近年不斷增長,福膠的增長率也在50%以上。

不斷提價的東阿阿膠佔據了高端市場,福膠憑藉價格優勢在中低端市場掌握了主動權。但隨著阿膠市場的不斷擴大,同仁堂、佛慈、太極等多家葯企進入,阿膠「雙龍」的市場格局充滿變數。

阿膠「雙龍」:一方頻提價一方大促銷

地屬聊城市東阿縣的東阿阿膠和濟南市平陰縣東阿鎮的福膠一直是阿膠市場的主角,競爭一直呈膠著狀態。

價格是最直接的競爭手段。在價格策略上,福膠採取跟隨戰略。華創證券的研報表示,福膠通過低價、持續促銷活動(買送)、廣告宣傳、終端激勵(銷售提成)逐漸實現對東阿阿膠的攔截。阿膠消費者出現分化,尤其在平價藥店,如北京的好得快、利君堂,廣州的老百姓,上海益豐大藥房等,通過買一送一、駐店促銷、銷售提成等方式逐漸侵蝕東阿阿膠在平價超市的空間。

興業證券研報表明,東阿阿膠市場份額從2009年的43%下滑至2012年的36%。由於山東福膠、同仁堂等競爭對手的阿膠價格增速明顯低於東阿阿膠,其市場份額仍有被進一步蠶食的可能。

進入2013年以後,東阿阿膠不斷提價和福膠的「按兵不動」,雙方阿膠塊的價格差距進一步拉大。

2013年1月,東阿阿膠的阿膠塊提價6%,提價前,東阿阿膠的終端零售價為每斤825元,福膠為每斤680元,雙方的價格差距只有145元,此次福膠未跟隨提價,提價後,雙方價差增大到接近200元;2013年7月,東阿阿膠又提價25%,每斤超過1000元,而福膠又未漲價,雙方價差超過了300元;近日,東阿阿膠價格上調19%,接近福膠價格的2倍。

此外,福膠開展的促銷打折活動進一步拉大了二者的價格差距。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海王星辰的網上藥店,每斤福膠阿膠塊打折後為480元,再贈送250克的阿膠塊,照此計算,福膠的價格低至320元每斤;開心人網上藥店促銷幅度更大,250克的福膠產阿膠塊只有138元,每斤276元,僅為東阿阿膠價格的五分之一左右。

福膠集團品牌部有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確認稱,此次打折促銷是公司的主動行為。

安邦諮詢醫藥行業分析師劉忠堂表示,經過不斷價格調整,目前阿膠市場的競爭格局已經頗為清晰,東阿阿膠和福膠分佔不同的市場,東阿阿膠佔據高端,福膠佔據中低端市場。但因高端市場注重品牌和品質,因此,福膠此次促銷並不能搶佔東阿阿膠的份額。

「未來東阿阿膠還會不斷提價。」劉忠堂稱,提價也是符合高端市場定位的策略。

阿膠後來者:同仁堂、太極等強勢介入

與此同時,同仁堂、太極、佛慈等多家製藥企業相繼加入,給阿膠市場的競爭格局增添了變數。

2012年11月,同仁堂科技在河北設廠,擴產800噸,加入了阿膠爭奪戰。當年12月,佛慈製藥(32.35,-0.58,-1.76%)生產的阿膠正式面世;2013年初,太極集團(8.04,-0.13,-1.59%)的天膠正式上市,憑藉地域優勢迅速在西南市場佔據了一席之地。在這些後來者中,同仁堂科技是領頭羊。

同仁堂科技在阿膠塊價格上同樣採取跟隨政策,但和福膠不同,具有品牌的同仁堂有先天優勢。

2009年,同仁堂開始發力阿膠業務,歸子公司同仁堂科技。公開資料顯示,2010年、2011年,同仁堂科技阿膠塊的銷售額就分別達到了5000萬元和9000萬元,2012年阿膠塊的銷售額穩過億。2012年11月,同仁堂在阿膠塊銷量增長穩定的同時,還提價20%,價格開始向東阿阿膠靠攏。

2012年,東阿阿膠的阿膠塊出廠價和零售價提高10%,《新快報》報道,提價後,同仁堂科技的阿膠塊價格從每斤570元達到690元,雙方價差縮小為135元。

在2013年東阿阿膠的屢次提價中,同仁堂科技並未跟進,但是,在2014年初東阿阿膠提價後,同仁堂科技迅速跟進,提價30%,將終端產品價格提高到每斤898元。

劉忠堂表示,同仁堂阿膠具有較大品牌優勢,同仁堂旗下的連鎖藥店也是一大競爭優勢,但是目前同仁堂阿膠塊的銷量不高,預計2013年只有200噸左右,和東阿阿膠、福膠年銷量2000噸相比,仍有較大差距。此外,雖然同仁堂擴產的產能對東阿阿膠中高端市場形成一定的衝擊,但是整體而言,其對目前的雙龍競爭格局暫時不會有太大的威脅。

北大縱橫醫藥合伙人史立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阿膠是單方製劑,沒有太大門檻,福膠、同仁堂等企業藉助價格優勢搶佔市場份額後,發展壯大或有可能搶佔東阿阿膠的高端市場,給東阿阿膠帶來潛在的威脅。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2年9月份,福膠也啟動4000噸阿膠擴產項目,同時還投資10億元啟動了福膠產業園項目,建設全國產量最大、品種最多的阿膠製劑生產基地。福膠官方網站顯示,其4000噸阿膠擴產項目已於2013年12月份投產。

東阿阿膠有關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對於阿膠行業各家企業的發展戰略、市場營銷策略等,東阿阿膠不便評論,東阿阿膠也試圖通過擴大阿膠的品類等手段,豐富公司產品線,積極拓寬消費者人群。

東阿阿膠2013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公司實現銷售收入28.5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3.2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8.6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47%。


推薦閱讀:

洋奶粉打「噴嚏」,中國市場緣何感冒?·每日商報
市場部新人課堂1:認識你的工作
摺扇收藏:扇骨漸成市場新寵
這個價值14萬億的市場,有70%是你吃出來的
職業作手市場行為學(全篇:1-4章&附錄)

TAG:市場 | 同仁堂 | 阿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