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那些所謂的「自閉症兒童」

七年半前入幼教的行,一入行就遇見了一個典型的自閉症兒童,由於超越了我們的能力,後來這個孩子去了一家自閉症機構。後來在培訓工作中,陸陸續續地接觸了一些家長帶來的已經確診的自閉症兒童。

關於第一個孩子,雖然那時我還不太懂幼兒教育,但那當下的一切,仍記憶猶新。當我與那個孩子家長溝通時,由於孩子已經去過中國幾家非常專業的大醫院確診過,媽媽很肯定地說是先天原因導致的自閉。

直到現在,我遇見過的確診自閉症的孩子大概有七八個,加上第一例,其中只有兩例比較明顯,是不直視也沒有語言能力無法溝通不能正常社交的孩子,而且有自傷行為,並且興趣狹窄,比如只喜歡跳蹦床或盪鞦韆。而其他的孩子都是可以溝通,但明顯有一些特別的地方,需要特殊照顧。

在我遇見的這些所謂的自閉症兒童中,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在他們年幼時都比較正常,看不出有困難,一般是在兩歲左右後才發現孩子有些特殊的。其中一個特別明顯的孩子,爸爸給我看過孩子1歲多時的視頻,孩子非常活潑、靈動,可以正常如正常孩子般交流。但是這個孩子在我遇見時5歲多了,已經沒辦法正常交流,自閉症的典型特徵比較明顯。

我很關注孩子成長的過程,在與家長溝通過程中,發現在我遇見的這些孩子中,他們的成長環境普遍有如下特點:

1、 母親在孩子幾個月時就返回職場,從此陪伴孩子時間驟減。

2、孩子的帶養人更換頻繁。有的孩子在3歲前就已經換過七八個阿姨。還有一個典型的孩子由外婆和奶奶輪流帶大,每半年輪換一次。

3、帶養人脾氣暴躁、強勢、性急、嗓門兒大、做事利落。同時,大多他們的母親也是比較利落能幹和性急的人。其實,這些特點都是非常能帶給孩子壓力的特點,小孩子需要由節奏慢一些的比較溫和的人陪伴著慢慢長大,即便這個人不是母親都不會有這樣的逆轉般的影響。

4、3歲前語言環境複雜。由於母親上班,除個別家庭換帶養人頻繁外,還有幾個家庭同時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老年人或阿姨帶,她們來自祖國的大江南北,尤其是幾乎都來自農村,有著很濃重的鄉音。所以,我特別懷疑這些孩子三五歲都不能準確發音正常講話的原因或者是原因之一是與複雜的語言環境直接相關。大多孩子在能說話前需要有比較單一的語言環境,這將有利於孩子透過模仿來學習語言。

5、接觸電子產品過早過多。如果說這些孩子不是先天的自閉,那我尤其認為這也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個原因。一般老年人喜歡看電視,成人做事時為了讓孩子省心給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其中也有的家庭是年輕的父母沒有這方面意識,給孩子大量的使用手機、I-PAD以及看電視。年幼的孩子需要在真實的世界中與自已的自我相遇,透過真實的模仿與人際交往逐漸入世,而不是安靜地沉浸在虛擬的世界裡,沒有辦法實現真實的相遇。

6、其中有2個家庭經歷過幾次跨城市和跨國家的搬家。搬家後由於面臨新的生活環境及語言環境,成人也會焦慮,這些焦慮會傳遞給年幼的孩子。同時,孩子來到陌生的地方,聽著陌生的語言,沒有了原來熟悉的人和環境,這對孩子來說也是一件非常挑戰和非常消耗的事。

以上的6個問題是我在與遇見的母親的大量工作中,觸及的比較多的問題。但有一點很特別的是,我一般會比較關注睡眠問題,但在與這些孩子家長的溝通中,關於睡眠的困難並不突出。

我既不是醫生也不是專家,沒有任何科學數據,僅就自己的工作實踐,在基數很少的情況下,進行了如上總結。本意是想給更多的有緣讀到此文的朋友提一個醒,希望大家在養育自己孩子的時候,關注環境中的這些要素,儘可能地帶給孩子一個慢節春、寧靜、和諧、安定的被母愛浸潤點滴細節中的童年。

人生最倒不回去的,是走過的時光。所以,孩子的童年也是不會倒行的。在一個年幼的孩子看來,有多少錢上什麼樣的幼兒園都不如母親的陪伴與呵護來得重要。希望每一位母親在孩子與職業間進行取捨時,能夠聽到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能夠聽到孩子內心深處的呼喚。

我還忍不住地補充一點,孩子與母親之間的連接是天然的,孩子最信任母親,而母親也是最能敏感地察覺到孩子的需求的人。如果是另外的人帶孩子,孩子需要調整自己,以適應他人的需求。如果帶孩子的人更多,孩子就需要做更多更大程度的調整。如果頻繁更換帶養人,那麼孩子就不斷地處於調整之中。這一切都會導致孩子把用於構建自己的力量用來適應外界環境,因此無從發展自己。

關於這一點,在《天使在我家》這本關注0-3歲孩子發展的書中,作者有如下闡述:

現今孩子們的生活與上一代有很大的不同:家庭生活的結構已經完全不同。在以前,生活是更具有可測性的,甚至更簡單。家庭核心通常由一個父親、一個母親和他們的孩子們構成。今天有了更多不同的可能組合,這就意味著孩子們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去與周圍的人和物進行聯接,可能需要準備不同的方法,去應對每一個與自己不同的標準和方法。

當然,在這樣的一個時代里,媽媽也不必太糾結。如果自己不能全職陪伴孩子,那麼一定要帶著這樣的意識,選擇一個脾氣溫和的能長久陪伴孩子長大的人,同時,媽媽在工作之餘儘可能地陪伴照顧孩子,以及引領幫忙帶孩子的人。

陽光三月 2017/6月初某夜於成都


推薦閱讀:

自閉症家庭的終極焦慮:大齡自閉症患兒何以安身?
賈美香教授孤獨症專題講座給我們的啟發
自閉症日丨「星孩」有望迎來治療新曙光
因為擔心孩子有自閉症,從而不打疫苗,這樣做到底對不對?
【溝通夥伴系列十三】:嘗試社交互動就是一種成功

TAG:兒童 | 自閉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