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測 | Blue Bottle 手沖濾碗真的有那麼神奇?
我每天要喝好幾升咖啡,尋找品質最好的咖啡是我的畢生目標。但我並非你們所說的「咖啡瘋子」,我的咖啡不是手工摘取的有機埃塞豆,我也不能準確說出 Chemex 和愛樂壓的區別,我沒嘗試過杯測,也不知道瑰夏到底是來自日本還是巴拿馬。
而今天我有幸得到了 Blue Bottle 濾碗的測試機會,對此我興奮不已,這也許是市面上技術含量最高、設計最為科學合理的手沖濾碗,我相信它一定能做出非常美味的咖啡。
這款濾碗於12月5日正式問世,公司稱它是一款集「5年夢想、2名麻省理工科學家、1年研究和 70 款設計雛形」於一身的極品手沖濾碗。價格為25美元,是 Hario V60 的兩倍,但還是比自帶濾碗的手沖壺便宜一些,至少從價格上看,這款濾碗物有所值。
「我們希望設計一款能讓咖啡更美味、品質更恆定的手沖濾碗。」Blue Bottle 首席技術官 Neil Day 曾這樣說道,「通過深入研究現存手沖濾碗的優缺點,我們設計出了一款便於消費者使用、能夠極大提升咖啡品質的手沖濾碗。」
這款濾碗利用了毛細原理,使液體能夠從狹小的空間流出,這就好比是植物通過根莖吸取水分的過程。這款濾碗的四壁設計有 40 個狹窄的凸脊,如下圖所示:
這樣的設計是經過一年的反覆斟酌才最終確定的,設計者是一家專門從事咖啡沖泡技術分析、擁有兩名麻省理工學院專家的諮詢公司。據 Day 稱,研究團隊收集了超過 100 萬份數據,其中包括熱質量(濾碗的存熱能力)和流速等等,並與感官分析相結合,不斷完善濾碗的設計。
其中最具挑戰性的部分便是確定濾碗的容積和深度,以控制水流濾過咖啡粉的方式。過去大多數濾碗都較淺、較寬。這種設計雖然在理論上能控制水流,但消費者操作起來極為不便。
「目前很多濾碗的設計只關注了正確的沖泡比例和參數。」Day 說道,「這的確符合『科學與感官享受結合』的要求。」
所謂「科學與感官享受的結合」是指 2000 年前後興起的「第三波咖啡浪潮」中人們所倡導的精神,部分業內人士想要呼籲消費者將咖啡看成如紅酒一般的工藝品而非普通商品。但這波浪潮的主導者大多是業內專家和消費者中的少數派,相比之下,Day 表示他希望即便是普通消費者也能用 Blue Bottle 濾碗做出高品質咖啡。
我用這款濾碗製作了三款咖啡,包括 Blue Bottle Santa Elena Catracha 咖啡粉和 Bella Donovan 整粒咖啡豆,以及菲尼克斯當地烘焙商 Cartel Coffee Lab 提供的 Culpan 整粒咖啡豆。
拋開咖啡豆品質不談,一旦掌握訣竅,這款濾碗所做出的咖啡品質恆定、出眾。我只嘗試了三次就做出了品質相當好的咖啡,真的不可思議。我用的濾紙也是 Blue Bottle 出品,使用竹子製成,與普通濾紙不同,這款濾紙不必提前淋濕預熱。
在燒好 1/2 升水之後,我在咖啡粉里倒入了適量熱水,讓咖啡粉充分浸濕,預沖泡 30 秒,讓咖啡充分釋放烘焙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
然後我按環形倒水,讓濾碗上下的咖啡粉充分與水接觸,滴濾1分鐘。最後我再次倒水,水量與上一次相等,滴濾30秒。
在沖泡以前,很多專家都建議用電子秤測量粉重。但可惜的是我家沒有電子稱,只能用勺子代替,但 Blue Bottle 濾碗似乎不需要如此繁瑣、精準的操作,即便不預熱濾紙、不用電子稱稱重,咖啡的品質也絕對稱得上是現象級,這恰好符合 Day 設計這款濾碗的初衷。
「我們希望這款濾碗能讓更多人愛上手沖咖啡。」Day 說道,「濾碗允許使用者犯錯,因此更加適合初學者使用;而對那些經驗豐富的老手,這款濾碗也能幫助他們進一步提升咖啡品質。」
文章來源
http://motherboard.vice.com/en_uk/read/i-tried-the-most-scientific-coffee-dripper-on-the-market
推薦閱讀
Blue Bottle 手沖濾碗問世│明明可以靠「顏值」,卻要拼內在
推薦閱讀:
※舊金山食記 --- 藍色瓶子裡的咖啡精靈Blue Bottle Coffee
※小眾咖啡館萬萬千,雀巢為什麼就看上了Blue Bottle?
※Blue Bottle Cof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