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遍地開花」的田園綜合體四個正確開啟模式

自從田園綜合體這個詞進入國家高層文件以來,田園綜合體的建設浪潮正在席捲大江南北。田園綜合體不僅成為了文旅資本的寵兒,也成為了中產階級安放鄉愁的載體。

在本質上,田園綜合體是在超級交通背景下鄉村社區發展起來的新範式,是舊鄉民、新鄉民、新鄉賢共同營造的現代田園理想。

田園綜合體以可持續、大體量的資金介入為基礎,重構了鄉村生產的業態結構、人力結構、成本結構和收益結構,激活了鄉村社會規劃、開發、運營的綜合效益。

田園綜合體還原了農業的本質,還原了農業的生態循環之美、文化創意之美、休閑體驗之美、產業反哺之美,在此基礎上,田園綜合體開啟了以鄉村經濟發展為基礎的文旅開發新模式。

田園綜合體開啟的農業變現新模式

田園綜合體是一種基於田園核心吸引物而構建起來的不同供應鏈的流量共享模式和價值相乘模式。

田園綜合體的不同區域有不同的盈利方式,田園風光免費導流區不收費、體驗產品二次消費區主要依託文旅供應鏈盈利、農事活動作業體驗區主要依託農業供應鏈盈利、田園地產增值區主要依託地產供應鏈盈利、社區配套商業消費區主要依託配套金融、醫療、健康、教育、商業供應鏈盈利。

田園綜合體實現了田園的三次變現,第一次變現是依託自然之力和科技之力實現田園農產品變現;第二次變現是依託自然之力和創意之力實現田園文化產品和田園旅遊產品變現,這一次變現不僅賺了錢,還形成了一個田園社群;第三次變現是依託田園社群建立起來的延伸產業變現。

案例:以美國Fresno農業旅遊區為例,這裡的規劃設計採取了「綜合服務鎮+農業特色鎮+主題游線」的立體架構,農業特色鎮和主題游線主要是實現第一次變現和第二次變現,綜合服務鎮則實現了第二次變現和第三次變現。

田園綜合體開啟的產業集群新模式

田園綜合體的內核是鄉土經濟邏輯,而不是粗放式城市化經濟邏輯。粗放式城市化經濟邏輯追求的產業之間的無底線利益,集約式城市化邏輯追求的是「工業集群+休閑產業集群」的利益最大化,鄉土經濟邏輯追求的是「農業集群+休閑產業集群」的利益最大化。所以,田園綜合體更加符合中國農耕社會的文化環境和地理環境。對於中國城市化進程來說,田園綜合體樹立了逆城市化的成功範式。

在很多農業生產為主的地區,由於缺乏產業鏈條的延伸,農業往往不能給農民帶來最大利益,甚至有些地方的農業賺不到錢。田園綜合體的出現,能夠讓農業獲得價值延伸,能夠增加農民的收入,能夠降低農村產業的風險。還能夠形成農村的鄉紳階層。新鄉紳階層具有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技術能力,為農村轉型提供智力支持。

案例:以成都市都江堰市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為例,該項目將通過田園綜合體建設,形成「農業集群+休閑產業集群」的格局,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農業集群主要有獼猴桃、水稻、蔬菜、油菜和規模化玫瑰種植。農業加工集群主要有獼猴桃商品化處理、氣調保鮮、加工產業等。休閑產業集群主要有 「拾光山丘」「玫瑰花溪谷」「小南海」等「農業+」特色項目。

田園綜合體開啟的鄉賢文化新模式

田園綜合體寄託著城裡人的鄉土田園夢,卻也寄託著鄉村人的城市化夢想,一群人想要回歸田園,另一群人卻想要賺更多錢走向城市。尤其是在很多落後貧困地區搞田園綜合體,會深刻感受到當地政府和當地居民在思想意識上的局限性,一群懷著田園夢的運營者、遊客和新居民,如何與另一群懷著城市夢的舊居民、行政管理者進行商務溝通和利益協調?這當中需要很多現實的溝通技巧,也需要一個價值觀上的相互妥協和磨合。最終才能形成一個可持續的共贏發展模式。

田園綜合體的建設中,還面臨著一個文化重塑的過程,任何一個田園綜合體的開發商,所面對的風景是田園風景,但是所面對的當地居民可能是被異化的中間人(失去了鄉民原本的淳樸,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傳承,在移動媒介的改造下,變成了中間人,既不是純粹的鄉下人,也不是純粹的城裡人)。如何讓中間人重拾自己的民俗文化傳承?如何讓中間人重新找回田園心性?這是田園綜合體能夠具備靈魂的關鍵。

未來,中產階級的新田園文化和農民的舊田園文化之間需要找到一種平衡機制。這種平衡機制的建立不依賴於管理運營者,也不依賴於任何商業模式,而是依賴於一種自由和諧的文化開放機制。未來,基於田園綜合體,一定會生成一種全新的鄉賢文化形態。

案例:還是以成都市都江堰市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田園綜合體為例,該項目在開發過程中,堅持把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結合起來,不能讓農民增收的項目就堅決不做。在玫瑰花溪谷項目中,堅持把農民都招聘為員工,並且公司為農民的收入進行保底。這些做法都確保了原著居民與開發者之間的和諧相處,同時也為進一步的文化認同打下了基礎。

田園綜合體開啟的城鄉融合發展新模式

從宏觀視角來看,全中國的田園綜合體如果都建設運營到了成熟階段之後,那麼,將形成一個田園綜合體的巨大經濟網、地理網、智能網和文化網,每一個田園綜合體都是一個節點,一個個節點聯繫起來,就是一個區域性的田園綜合體集群,區域田園綜合體集群與區域城市群連接起來,就形成了區域性的城鄉競爭力。區域性的競爭力再疊加起來,就是整個國家的競爭力。在這個意義上,許多點狀的田園綜合體構建起來的巨大經濟網、地理網、智能網和文化網是可以改變一個國家命運的。而且,區域田園綜合體集群和區域城市群代表著兩種不同的產業集群模式和文化集群模式,兩種模式之間可以形成一種平衡,有利於整個宏觀經濟的內部協調。

當然,雖然田園綜合體形成了新的發展模式,但是,在搞田園綜合體建設的時候,還要具體進行小模式的創新,不能照搬模式。任何一種模式都是提供一個坐標,而在坐標之內,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定位。尤其是在田園綜合體建成之後,還需要根據運營情況進行更多微小的創新,才能讓田園綜合體獲得可持續發展的能量。

田園綜合體 :發展模式、規劃設計、產業引入方法、國內外案例分析!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這個概念,提出要支持有條件的鄉村建設以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讓農民充分參與和受益,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通過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渠道開展試點示範。田園綜合體模式,賦予了農民及其從事的產業自主「造血」的功能,是貧困農戶脫貧致富的一條新路子。

一、解讀田園綜合體

01

闡述田園綜合體

田園綜合體是以企業和地方合作的方式,在鄉村社會進行大範圍整體、綜合的規劃、開發、運營,形成的是一個新的社區與生活方式,是企業參與、農業+文旅+地產的綜合發展模式。

02

田園綜合體的特徵

以產業為基礎:田園綜合體以農業為基礎性產業,企業承接農業,以農業產業園區發展的方法提升農業產業,尤其是現代農業,形成當地社會的基礎性產業。

以文化為靈魂:田園綜合體要把當地世代形成的風土民情、鄉規民約、民俗演藝等發掘出來,讓人們可以體驗農耕活動和鄉村生活的苦樂與禮儀,還原村子原貌,開發一個「本來」的村子。

以體驗為活力:將農業生產、農耕文化和農家生活變成商品出售,讓城市居民身臨其境體驗農業、農事,滿足愉悅身心的需求,形成新業態。

創新鄉村消費:旅遊業可作為驅動性的產業選擇,帶動鄉村社會經濟的發展,一定程度地彌合城鄉之間的差距。而解決物質水平差距的辦法,是創造城市人的鄉村消費。

城鄉互動:解決文化差異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城鄉互動。田園綜合體正是一種實現城市與鄉村互動的一種商業模式。關於城鄉互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空間上把城市人和鄉村人「攪合」在一起,在行為上讓他們互相交織。文化得以彌合,才是人的城市化。

二、田園綜合體結構體系

在新型城鎮化構架下,田園綜合體實際上是由五個部分構成:景觀吸引核、休閑聚集區、農業生產區、居住發展帶、社區配套網。

01

景觀吸引核

景觀吸引核是吸引人流、提升土地價值的關鍵所在,是田園綜合體打造的關鍵。田園綜合體通常位於地形豐富多變、景觀資質良好的地段,往往依託觀賞型農田、瓜果園,觀賞苗木、花卉展示區,濕地風光區,水際風光區等等。可以使遊人身臨其境的感受田園風光和自然美景,使遊人放鬆身心、體會農業魅力。

02

休閑聚集區

休閑聚集區,是為滿足由核心吸引物帶來客源的各種休閑需求而創造的綜合休閑產品體系,實際上是各種休閑業態的聚集(Mall構架的遊憩方式)。主要包括農家風情建築(如莊園別墅、小木屋、傳統民居等)、鄉村風情活動場所(特色商街、主題演藝廣場等)、垂釣區等。休閑聚集區使遊人能夠深入農村特色的生活空間,體驗鄉村風情活動,享受休閑農業帶來的樂趣。

03

農業生產區

生產區通常選在土壤、氣候條件良好,有灌溉和排水設施的土地上,主要的基礎生產項目為:農作物生產、果樹、蔬菜、花卉園藝生產、畜牧業、森林經營、漁業生產等。生產區主要引入現代農業科技開展循環農業、農業創意和農業體驗並實現農產品的有效流通。

同時還可以開展生態農業示範、農業科普教育示範、農業科技示範等項目。通過濃縮的典型科技農業和農業傳統知識的推廣,向遊人展示農業獨具魅力的一面,增強遊人的農業意識,加深對農業的了解。

04

居住發展帶

居住發展帶,是田園綜合體邁向城鎮化結構的重要支撐。旅遊各要素的延伸帶動農業產業與休閑產業發展,形成以農業為基礎,休閑為支撐的泛休閑農業產業,通過產業融合與產業聚集,形成人員聚集,形成農民城鎮化居住、產業人口聚集居住、外來遊客居住、外來休閑居住(二居所)、外來度假居住(三居所)等五類人口相對集中居住,從而形成了依託休閑農業產業的城鎮人口以及為此建設的居住社區,構建了城鎮化的核心基礎。

05

社區配套網

社區配套網,是田園綜合體必須具備的城鎮化支撐功能。服務於農業、休閑產業的金融、醫療、教育、商業等等,我們稱為產業配套。而與此結合,服務與居住需求的居民,同樣需要金融、醫療、教育、商業等等公共服務。由此,形成了產城一體化的公共配套網路。

三、田園綜合體的發展思路

01

田園綜合體開發思路

打造田園綜合體,就是要深度挖掘鄉村特色資源,倡導低碳、生態等科學理念,以鄉村旅遊資源與土地為基礎,以鄉村旅遊休閑為脈絡,以休閑商業為配套,以鄉村休閑地產為核心,以高品質服務為保障,對項目地進行綜合開發,把鄉村打造成一個「島式圈層」結構的田園綜合體,滿足政府、企業、居民、鄉村旅遊者等多方需求。

02

田園綜合體發展結構

最外圍圈層——鄉村資源和鄉村土地,主要是農業產業聚集區,如漁業、採摘林業等;中間圈層——休閑商業項目,主要指為鄉村居民和鄉村旅遊者提供服務,具有多重功能的商業配套設施,如提供餐飲、娛樂、休閑服務的商業街、酒店集群等;核心圈層——鄉村休閑地產,主要指以居住功能為主體的傳統地產、居住小區、產權式酒店等鄉村居所型地產,如鄉村景觀地產、鄉村度假地產、鄉村養老地產、鄉村主題地產等;鄉村旅遊休閑則是串起各個圈層的連接線。

值得注意的是,「島式圈層」結構的田園綜合體各個圈層之間並不是機械的,針對不同的鄉村本底,各個圈層有不同的開發方向和主題,從而形成各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

03

田園綜合體運作思路

首先以鄉村和鄉村土地為資源點,鄉村不僅有豐富的土地資源,還有以鄉村景觀為代表的自然資源、以建築、文化、民族等為代表的人文資源、以人與人交往、鄉村生活方式為代表的社會資源,這些資源構成了田園綜合體的本底資源;其次以鄉村旅遊休閑(主要是指鄉村旅遊休閑產品的合理組合)為吸引點,引爆田園綜合體目標市場,對鄉村資源進行合理開發,打造不同類型、不同規模、不同層次的鄉村旅遊產品,使其成為吸引點;再次以鄉村休閑商業項目為支撐點,為鄉村旅遊者和居民提供配套商業服務,完善服務體系;最後以鄉村休閑地產為核心贏利點,取得相應回報。

四、田園綜合體的打造策略

01

基礎+資源點——鄉村旅遊資源和土地

鄉村旅遊資源(泛鄉村旅遊資源包含了人工打造的鄉村旅遊資源),決定了項目地鄉村旅遊產品開發的核心導向。土地資源決定了田園綜合體的規模,影響著鄉村旅遊產品的配比結構。

根據「島式圈層」田園綜合體的開發模式,鄉村旅遊資源和鄉村土地為最外圍圈層,通過運用合理的綜合開發手段,以農業深層次開發(如循環農業、創意農業、生態農業)和農業規模化發展為主,輔以農產品加工銷售、科研、教育、醫療、培訓等其它產業,並形成產業間的聯動。此外,項目地在發展農業的同時,還可以發展以當地農作物為主的創意農業,並適時開展農業觀光、體驗、休閑、度假等鄉村旅遊項目。

02

主導/脈絡+吸引點——鄉村旅遊休閑

鄉村旅遊休閑功能是田園綜合體開發的主導,在其主導下,合理的開發與之相適應的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的鄉村旅遊產品,使其成為整個田園綜合體的重要吸引點,撬動鄉村旅遊市場。同時,各個鄉村旅遊休閑項目之間通過有機組合而成若干條旅遊線將扮演重要連接線的角色,串聯起田園綜合體的各個圈層。

鄉村旅遊休閑項目可融合鄉村觀光、遊樂、休閑、運動、體驗、度假、會議、養老、居住等多種旅遊功能,打造特有的「田園綜合旅遊休閑」,如開設休閑垂釣、農場動物園、採摘、農事體驗等鄉村旅遊項目。在具體開發中,可根據各自地脈、文脈等具體情況,側重打造其中某一項或幾項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鄉村旅遊休閑項目,從而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

03

配套+支撐點——休閑商業項目

結合鄉村生態環境、生態景觀等生態優勢,可分期、分步、合理的建設生態化鄉村休閑度假酒店、鄉村特色商業街、鄉村MALL等商業設施,作為田園綜合體的商業配套板塊,綜合性的體現生活、休閑、購物、娛樂等多項功能,為整個區域提供較高品質的服務。

04

核心+贏利點——鄉村休閑地產

鄉村休閑地產,以生態化的鄉村環境為導向來打造,主要指以居住功能為主體的傳統地產、居住小區、產權式酒店等鄉村居所型地產。適合開發的鄉村休閑地產可大致分為:鄉村景觀地產、鄉村度假地產、鄉村養老地產、鄉村主題地產如創意地產、民俗地產、酒庄等多種類型,並可融入低碳、環保、節能、科學、效益高等現代化理念。鄉村休閑地產是田園綜合體開發的最核心板塊,是贏利的核心所在。

五、田園綜合體的綜合產業價值鏈演化

田園綜合體產業鏈的擴展與構建是農業核心競爭力的物質基礎。其重點內容是綜合體內的生產與加工業轉型升級,服務業豐富發展,在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服務業緊密融合的基礎上再派生新產業。因此,綜合體產業鏈擴展既要高度重視三次產業鏈的高端性,又要強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與資源效益的全面性。

01

田園綜合體的綜合產業體系構建

田園綜合體的主題定位與功能開發對產業鏈擴展也有特定的要求與限定。在產業規模、技術水平、公共服務平台、科研力量和品牌積累等方面具有一定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借鑒國際產業集群演化與整合趨勢,對照農業價值鏈演化規律,依據產業補鏈、伸鏈、優鏈的需要,形成綜合產業鏈。可以形成包括核心產業、支持產業、配套產業、衍生產業四個層次的產業群:

核心產業是指以特色農產品和園區為載體的農業生產和農業休閑活動;

支持產業是指直接支持休閑農產品的研發、加工、推介和促銷的企業群及金融、媒體等企業;

配套產業則是為創意農業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氛圍的企業群,如旅遊、餐飲、酒吧、娛樂、培訓等等;

衍生產業是以特色農產品和文化創意成果為要素投入的其他企業群。各產業之間相互帶動、推動關係,具體產業引擎模式結構如下圖所示

02

產業延伸與互動模式設計

將各產業進行融合、滲透,拓展田園綜合體的產業鏈,形成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村的生產、生活、生態為資源,將農產品與文化、休閑度假、藝術創意相結合,以提升現代農業的價值與產值,創造出優質農產品,拓展農村消費市場和旅遊市場。休閑農業具有高文化品位、高科技性、高附加值、高融合性,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是現代農業發展演變的新趨勢。

通過各個產業的相互滲透融合,把休閑娛樂、養生度假、文化藝術、農業技術、農副產品、農耕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能夠拓展現代農業原有的研發、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

在休閑農業產業體系中,一二三產業互融互動,傳統產業和現代產業有效嫁接,文化與科技緊密融合,傳統的功能單一的農業及加工食用的農產品成為現代休閑產品的載體,發揮著引領新型消費潮流的多種功能,開闢了新市場,拓展了新的價值空間,產業價值的乘數效應十分顯著。

國外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案例

義大利

總體特徵:義大利農業旅遊區的管理者們利用鄉村特有的豐富自然資源,將鄉村變成具有教育、遊憩、文化等多種功能的生活空間。這種「綠色農業旅遊」的經營類型多種多樣,使鄉村成為一個「寓教於農」的「生態教育農業園」,人們不僅可以從事現代的健身運動,還可以體驗農業原始耕作時採用的牛拉車,甚至還可以手持獵槍當一回獵人,或是模仿手工藝人親手製作陶瓷等。

典型案例:義大利現有1.15萬家專門從事「綠色農業旅遊」的管理企業,它們管轄的景區主要分布在中部的托斯卡納、翁布里亞、馬爾凱大區,南部的坎帕尼亞大區以及北部的威尼托、特倫蒂諾和利古里亞大區。據義大利環境聯盟執委會官員魯傑羅介紹,這些景區為不同的遊客提供了類型不同的個性化服務。目前,這些景區中70%以上都配有運動與休閑器械,供那些喜歡健身運動的遊客使用;55%的景區為遊客提供外語服務,為外國遊客解決語言不通的困難;50%以上的景區提供包括領養家庭寵物在內的多種服務項目。

可借鑒之處:義大利人喜愛「綠色農業旅遊」,這與該國政府重視環保,發展生態農業不無關係。尤其是近幾年間,義大利的生態農業發展很快,生態農業耕地面積也在不斷擴大。

美國

總體特徵:美國市民農園採用農場與社區互助的組織形式,參與市民農園的居民與農園的農民共同分擔成本、風險和贏利。農園盡最大努力為市民提供安全、新鮮、高品質且低於市場零售價格的農產品,市民為農園提供固定的銷售渠道,雙方互利共贏,在農產品生產與消費之間架起一座連通的橋樑。

典型案例:美國Fresno農業旅遊區由Fresno city東南部的農業生產區及休閑觀光農業區構成。區內有美國重要的葡萄種植園及產業基地,以及廣受都市家庭歡迎的賞花徑、水果集市、薰衣草種植園等。採用「綜合服務鎮+農業特色鎮+主題游線」的立體架構,綜合服務鎮交通區位優勢突出,商業配套完善;農業特色鎮打造優勢農業的規模化種植平台,產旅銷相互促進;重要景點類型全面,功能各有側重。

可借鑒之處:採用資源導向型的片區發展模式:產業強者重在生產銷售,交通優者重在綜合服務,生態佳者重在度假;要做足體驗性,同時把握重點人群需求:針對青少年家庭市場做足農業體驗,針對會議人群做強硬體設施與配套娛樂等;另外,通過豐富的節慶活動提升品牌影響力。

法國

總體特徵:自從法國推出「農業旅遊」後,以農場經營為主的休閑農業得到較快的發展。這些農場基本上是專業化經營,其中主要有九種性質:農場客棧、點心農場、農產品農場、騎馬農場、教學農場、探索農場、狩獵農場、暫住農場以及露營農場。

典型案例:地中海沿岸的普羅旺斯是法國最美麗的鄉村度假勝地,特色植物薰衣草幾乎成為普羅旺斯的代名詞,其充足燦爛的陽光最適合薰衣草的成長,不僅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度假人群欣賞花海,還帶動了一系列薰衣草產品的銷售。除了遊覽,其特色美食——橄欖油、葡萄酒、松露也享譽世界。還有持續不斷的旅遊節慶活動,以營造濃厚的節日氛圍和藝術氛圍。

可借鑒之處:法國休閑農業的發展得益於多個非政府組織機構的聯合。具體是指各行業協會在政府的政策指導下制定相關的行業規範和質量標準,推動以農場經營為主的休閑農業得到快速發展。

發展田園綜合體一方面是為了解決人們休閑旅遊的需求,一方面是為了發展農村經濟。這將是大勢所趨。但不得不提到的是,發展田園綜合體一定要做到發展優勢項目,做出特色,只有這樣,才會有長久的生命力,才能不斷發展下去。

國內成功的田園綜合體案例

無錫田園東方

田園東方是我國目前比較成功的田園綜合體落地案例,是田園綜合體的先行者。由東方園林產業集團投資50億元建設的國內首個大型田園綜合體項目於2016年3月份啟動,項目規劃總面積6246畝,於4月初啟動建設,力爭通過3至4年全面完成。位於江蘇無錫陽山鎮,集現代農業、休閑旅遊、田園社區等產業為一體,倡導人與自然和諧共融與可持續發展,通過「三生」(生產、生活、生態)、「三產」(農業、加工業、服務業)的有機結合與關聯共生,實現生態農業、休閑旅遊、田園居住等複合功能。

多利成都農莊

成都多利農莊圍繞打造國際鄉村旅遊度假目的地,在郫都區紅光鎮、三道堰鎮等6村連片規劃建設多利有機小鎮。計劃總投資150億元,總共佔地2700多畝,其中農業用地1950畝。其優質的生態資源稟賦在成都近郊中極具競爭力,具有集優質有機蔬菜種植、美麗鄉村建設,國家級鄉村旅遊示範區打造為一體的潛力和優勢。

目前,已完成投資5.2億元,實施了8.1萬平方米的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首批示範農莊和有機生活體驗館已正式對外開放,遊客可來體驗鄉村風光、有機蔬菜種植以及鄉村酒店等特色旅遊。

藍城農莊小鎮

宋衛平魂牽夢繞的「農莊」,終於有了第一個實體。農莊佔地面積約20畝,主體是一棟落地約500㎡的中式宅院。戶外,便是前庭、後院、菜園,再到大片農田和果林的「庭院園田」四級體系。

主體建築一層架空,二樓是一個合院格局,青瓦白牆木柱,環繞著涼廊、露台和灰空間。

藍城農莊小鎮項目是以「農業+養老」為切入點,2016年12月順勢推出了「百鎮萬億」的特色小計劃,預計十年內打造100個「宜居、宜養、宜旅」的複合型理想生活小鎮,實現萬億銷售額,重點規劃郊區大盤和新農村改造。該計劃是,做100個農鎮,輻射帶動1萬個小鎮,改變2—3億人的生活。

南和農業嘉年華

南和農業嘉年華是南和縣政府與中國農業大學合作,在河北省打造的第一個大型農業綜合經濟體項目。

總投資3億元的現代農業項目——南和農業嘉年華一期工程僅用118天便竣工投運,「跑」出了南和項目建設史上的加速度。這是京津冀地區規模最大的農業嘉年華項目,建設速度如此之快,超乎想像。

該項目位於賈宋鎮,展覽館建設連棟溫室。創意風情館是農業嘉年華核心部分,佔地99畝,建設連棟溫室4.1萬平方米,設置了疏朗星空、畿南糧倉、本草華堂、童話果園、花樣年華、同舟共冀六個嘉年華主題活動場館,場館主要以蔬菜、瓜果、花卉、糧食、功能性植物、水科技為元素,展現具有河北地方特色的農藝景觀。

農業迪士尼

農業迪士尼項目地位於青龍滿族自治縣茨榆山鄉,距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20公里,處在環京津、環渤海經濟圈和冀東經濟區內。地處北京、承德、秦皇島旅遊金三角的中央,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自然環境基底好,氣候、空氣、水質、土質和森林植被覆蓋都比較好,並有一系列的特色產品。旅遊資源豐富有薩滿文化、奚族文化、白酒文化、長城文化等傳統文化,有祖山、花果山、都山、乾溝古鎮、青龍河、冷口溫泉等旅遊景點。青龍農業迪士尼共建設溫室場館9個:6個主題溫室,2個生態餐廳和1個育苗溫室,總建築面積為64082㎡。場館主題緊緊圍繞冀東和冀北地區主導產業,貫穿生態、綠色理念,以農耕、蔬菜、花卉等當地農業資源為主題進行整體場館設計,為青龍滿族自治縣田園綜合體打造聚集人群,充當提升區域價值的吸引核。

【文章來源:一諾農旅規劃】


推薦閱讀:

與女兒談商業模式 (5):糖果連鎖店?
北京暴雨拷問中國城市建設模式
阿里巴巴商業模式分析.doc
新模式:SlicingPie股權分餅
美麗鄉村建設四種模式及比較

TAG:綜合 | 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