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能源變局
全球能源格局將因為美國的能源自給加強而發生改變,能源供給中心將西移,能源需求將東漸,中國需要更積極地應對全球能源格局的變化。國際能源署(IEA)近日大膽預測,2017年美國將成為全球第一大原油生產國,2035年美國將實現能源自給自足。IEA的這一預測雖然過於樂觀,但美國的「能源獨立」確實在逐步走向現實。美國能源自給率,在2005年觸及69%的低點後,開始回升,至2011年已經達到81%,是二十年來的最高水平。更為重要的是,美國能源特徵的變化必然會對全球能源格局產生巨大影響。未來能源供給的中心將西移,而能源需求的中心將東漸,亞太地區對中東原油的依賴可能會進一步加強。中國還處於工業化階段,對能源的需求還會大幅增長,對能源進口的依賴難以根本改變,這需要中國更積極地應對全球能源格局的悄然變化。除了進一步發展新能源和非常規化石能源,不斷擴大能源進口渠道外,中國在中東的戰略或許可以更積極一些。中國在利用多邊外交展開合作的同時,可以考慮與另一個中東原油進口大國印度一道在中東爭取更大的利益。美國「能源獨立」走向現實美國能源自給率已經在逐步提升,美國能源信息署(EIA)預計,到2035年,美國能源自給率將達到87%。美國能源形勢的逆轉,得益於頁岩氣和頁岩油等非常規化石能源的開採。2005年,德州石油巨頭Jim Henry的公司在淺層石油儲量已經枯竭的Permian盆地採用水力壓裂技術,在岩層中創造斷裂,析出油氣資源。這一成本高出當時油價近一倍的開採技術,很快便因為油價的持續走高而變得有利可圖,進而得以廣泛使用。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管清友向《證券市場周刊》記者表示,「頁岩氣讓美國有了實現『能源獨立』夢想的可能。」「頁岩氣產量的快速增長使得美國天然氣價格下降,進而在發電和取暖等領域替代其他能源,」商務部研究員童莉霞指出,「煤炭和燃料油的供應因此相對寬裕,出口增加。」2011年,美國的汽油、柴油和其他燃料的出口量自1949年以來首次超過進口量。美國頁岩和其他緻密岩石結構中蘊藏的油氣資源開發也快於預期。IEA對美國原油產量將超過沙特的預計正是基於這一事實。原油生產不斷增加的同時,美國的石油消費卻在下降,這導致美國的原油進口比例從2005年的60%降低到2011年45%。目前,原油及其他液體燃料在美國能源消費中佔比仍是最高,達37.2%;其他佔比較大的是煤炭和天然氣,煤炭已經處於凈出口,天然氣的自給率已達93.6%。「美國實現能源獨立,甚至是油氣出口,將改變全球能源格局,」管清友指出,「能源的生產中心將西移,北美地區將成為重要生產基地。消費中心將東移,中國、印度、日本和韓國等亞洲國家成為重要的消費國。」過去十年,亞太地區能源消費的增長遠超歐美。從2000年至2010年,世界基礎能源(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水電和核電,未計入新能源)消費總量的年增長率為2.67%,其中,北美、歐洲和獨聯體地區的年均增長率僅為0.2%,而亞太地區年均增長率高達6.34%。亞太的中東隨著美國能源獨立性的增強,美國對中東石油的依賴度將逐步下降,這其實正是美國追求能源獨立性的目的所在。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教授張家棟對本刊記者表示,「因為中東地區局勢很不穩定,美國一直都希望擺脫中東局勢對國內和國際事務的掣肘。短期內美國對中東的依存度下降到零都是有可能的。」美國從中東進口的原油減少意味著,不會再花大力氣直接控制中東等產油區的石油銷售渠道,中化集團原總地質師曾興球指出,這會使產油國有更多的機會接觸中國、印度、日本等亞洲的需求國。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副研究員張茉楠指出,「美國能源需求回歸北美,歐洲更多依賴俄羅斯、中亞和北非,中東將在更大意義上成為亞太的中東。」IEA預計,到2035年,中東地區幾乎90%的原油將供應亞洲。美國對中東穩定性的要求也隨著對中東石油的依存度一併降低了。管清友擔心,美國會在中東、北非等原來的石油進口地區實施戰略性收縮,以節省龐大的軍費開支。「如果沒有美國力量的維持,這些產油區保持穩定的可能性將大大降低。」實際上,自奧巴馬上台以來,美國已經逐漸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撤軍,在2011年的敘利亞戰爭中,美國也並沒有打頭陣,已經顯示出美國在中東軍事的戰略性收縮。張家棟認為,美國中東戰略的調整可能將不利於中東的穩定,在美國能源自給不斷提高的背景下,美國還有破壞中東穩定的動機。對於仍然依賴中東的油氣消費大國,如何穩定中東乃至發展當地石油資源?張家棟表示,亞太地區的中東石油進口國雖然在中東石油資源的獲得上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但從戰略上而言,仍然有著維持當地局勢穩定的共同利益,可以通過合作彌補美國放棄的領域。或許,中東會最早出現多極化發展。積極中東戰略在美國的能源獨立化進程中,中國也會存在一些有利的因素。一方面,美國可以為中國不斷增長的油氣消費提供了一個可能的供應渠道;另一方面,全球油氣價格可能會受到一定的抑制,而美國頁岩油氣的開發技術也能推動中國非常規能源的開採。不過,中國受到的威脅將大於獲益,中國的能源安全形勢將日趨嚴峻。中國石油大學教授董秀成對本刊記者表示,中美的情況很不一樣,中國還處於工業化階段,能源需求還在持續增長,不靠進口難以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十年都難以避免。雖然節能降耗可以減緩需求的增長速度、發展新能源和非常規化石能源可以增加供應,但這些都只能延緩對外依存度的提升,卻不能從根本上扭轉對進口能源依賴的局面。管清友更是直截了當地判斷,「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永遠不要指望中國的能源安全形勢會有根本性的改善。」雖然中國已經在不斷擴大能源渠道,來源國囊括俄羅斯、中亞、非洲等,但是,中國目前對西亞地區的石油依賴程度仍然高達56%。由於中國對中東原油的依賴度很高,張家棟表示,「美國或許會藉助中東來制衡中國。比如在今年的伊朗核問題上,要求中國向伊朗施壓,中國處於尷尬而兩難的境地。」中國是否應該在中東採取更為積極的戰略呢?張家棟認為,中國會更多的介入中東事務,但不會替代美國。一來中國的實力做不到,二來中東的石油進口國多,中國無需一力扛鼎。更何況美國也不會真正放棄中東。或者,中國在利用多邊外交展開合作的同時,可以考慮與另一個中東原油進口大國印度一道確保中東穩定。「為保障能源安全,軍事會不可避免的參與進來。」管清友表示,「其實,中國海軍在亞丁灣護航,公安部在湄公河啟動聯合執法都已經作出了示範。」
推薦閱讀:
※核電真的是必須的嗎?隨著清潔能源的發展核電業是否會逐漸萎縮?
※電力經濟未來世代就在面前!德國Designetz能源互聯網示範項目
※【能創】SunPort——這個傲嬌的插座,只用太陽能發的電
※【深度學習】未來能源區塊鏈的應用展望
TAG:能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