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簡單的筷子,不簡單

筷子本來是撥飯、夾菜的食具,其物甚小,不足掛齒,但是它卻是古代文物中一件有意義的事物,在筆者的記憶中留下不少故事。

筷子的故事

按理說,人呱呱落地就要吃食物,與筷子發生了關係,直至死亡。但是母乳餵養時期或食物餵養時期,起初並不用筷子,也用不了筷子。剛剛會吃飯時,也是媽媽用筷子餵食,自己是不伸手的。三四歲時才自己使用筷子,這個技術是母親教的。

通常的握筷方法,是使用右手,拇指與食指、中指對握,並利用上述三個指頭的不同動作,變化筷子的形式和作用,其他二指是閑著不用的。

▲筷子使用法

用筷子的講究

在使用筷子過程中,有不少講究。

首先要進行選擇。一個家庭可能有許多筷子,但在待客時,必須進行一定選擇:其一是大小、長短一樣,不能長短不一,否則是詛罵客人;其二是兩隻筷子顏色一樣,不能雜色,否則象徵主客意味不合,等於下驅客令;其三是一雙筷子要放整齊,即粗頭在上,細頭在下,千萬不能顛倒乾坤,貶低賓客。

▲唐代宴飲圖

其次是有一定擺放方法。不使用筷子時,基本都插在筷簍或筷筒中,也是上小下大,不能玷污了筷子尖部。使用時則取出筷子,放在主客人桌上,往往是飯碗的右側。如在敦煌唐代宴飲壁畫上,明代《驕紅記》、《紅拂記》,清代《紅樓夢》,日本《清俗紀聞》等書的宴飲圖上,均把筷子放在飯碗右側,說明這是一個通例,但是必須並列,不能參差不齊。民間最忌一雙筷子「三長兩短」或交叉成十字狀。

再次是使用中有一定禁忌。使用筷子方法很多,因人而異。但是禁忌是一樣的,握筷子必須牢固,不能把筷子掉在地上,因為地下為諸神所居,不能「落地驚神」。夾食物也要牢固,不能掉在桌子上,這不僅造成浪費,也表現出持筷子者欠穩重。此外還有,右手食指不能抬起,筷子不能亂翻或扒菜,也不能用筷子敲飯碗。最忌的是不能把筷子直插或斜插在飯碗中,因為這是給亡靈上供的做法。

最後,現在人吃完飯後,往往把筷子平放在飯碗上,這也是要不得的。這種做法叫「碗口筷」,即把筷子放在碗口上。一般人對此並不介意,但在沿海和島嶼地區就不同了,漁民和船民認為「碗口筷」是擱淺、倒桅杆、翻船的象徵,這是萬萬不可使用的方法。事實上,吃罷飯,還是把筷子放在原處,即飯碗右側的桌子上。

通過以上分析看出,使用筷子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其中也有不少文化內涵。這是少年步入社會最早接受的教育之一,是家教的一部分,學校是不管的。對於這種傳統文化,城裡人是不注意的。有一次筆者在北京舉辦一次家宴,但是在飯店。除家人外,還有一位從東北來的姑姑,小女可能去斟酒,把筷子插在飯碗上,筆者看著彆扭,也沒說話,姑姑卻不客氣地說:「這樣插筷子的辦法可不好,是給死人上供才有的,平常不能這樣。」這麼一說,小女臉通紅,筆者也自愧缺失,把幾十年前的家教淡忘了。

筷子的歷史

不過,真正去探索筷子的歷史還是到中國歷史博物館之後。1961年筆者調到博物館工作,分配在陳列部,從事研究和展覽設計,但是也有一定講解任務,主要是接待外賓。他們經常提出一些具體問題,讓我們回答,其中就有「中國人為什麼喜歡用筷子,而不用刀叉」,這是筆者經常要回答的問題。

筷子是後起的名字,原稱箸。《韓非子,說林上》:「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禮記,曲禮上》:「飯黍毋以箸。」說明筷子原稱箸,又稱筋,取助人進食之意。後來遊人、船夫認為不妥,而改為箸的反意「快」字,於是箸變成筷子。明代《推篷寤語》:「有諱惡字而呼為美字者……立箸諱滯,呼為快子……今因流傳之久,至有世大夫間亦呼箸為快子者,忘其始也。」由此看出,應該明確由箸轉變為筷子的歷史過程。

▲宋代廚娘畫像磚

筷子的用途是很多的,主要是用餐時使用,可以撥飯,可以夾菜,也可以叉肉等。此外加工蔬菜時也可利用筷子,在宋代廚娘畫像磚上,就有一位廚娘用筷子加工食物的形象。銀質筷子則可檢驗有毒與否,在古代小說中常有類似記載。<狄仁傑前傳》中有一個叫色子的人,就藏有一雙銀筷子,飲酒時必先測驗一下,防止誤飲毒酒,而此法是他從江湖哥們兒處學來的。民間有一種扶乩迷信,就是利用筷子在米或灰上寫字以求吉凶,說明筷子在民間信仰中也佔有重要地位。

為什麼西方人不用筷子?

至於說到東方不用刀叉而用筷子的習俗,則有一定的歷史背景。

東西方文化,最初都是攫取經濟,主要是依靠採集和漁獵為生,所用飲食用具也差不多,這在石器時代文化中可以找到共性。但是進入文明時代和金屬時代以後,東西方文化就發生了重要分歧:西方文化在發明農業之時,也重視畜牧業,糧食和肉食都是主食,地中海居民食肉比例甚大。為了加工肉食,他們必然重視刀、叉,後來又在刀、叉基礎上,發明了以刀、叉為主的金屬食具,這就是著名的西餐食具。東方文化則突出農業生產,畜牧僅僅是一種家庭副業,糧食、蔬菜成為主食,儘管在食物加工上也利用刀、叉、勺,但是它們在廚房內就止步了,東方人又發明了適合農耕文化生活的筷子,它在餐桌上與西餐的刀、叉一樣,也可勝任一切,這是東方餐飲文化的特點之一。當然,東方也有游牧經濟,肉乳也是他們的主食,古往今來無不如此。他們的食具同樣需要刀、叉,在甘肅嘉峪關魏晉畫像磚上,有一幅烤肉串形象,就是利用鐵叉烤肉。在從事游牧的藏族、蒙古族和哈薩克族生活中,也重視利用匕首、獵刀食肉,而不用筷子,說明不同的經濟類型和不同的飲食習慣對食具要求是不一樣的。

(以上摘自《古代器物溯源》,標題系微信君所加)

小物件大內涵,探尋古代小玩意兒

穿越前必須了解的50種器具常識

活在古代不穿幫,你必須了解的古代小物

一物一圖,看圖識物,考古專家為你探秘骨牌演變歷史,陪嫁畫的講究

著名考古學家、民俗學家宋兆麟,四十多年來致力於研究中國古代各民族日用品、生活工具,他在書中圖文並茂地介紹了50餘種中國古代器具,如彈、弓、弩、鹿笛等,並對其使用和流傳情況進行了詳細考證,學術性高,可讀性強。


推薦閱讀:

55款小戶型榻榻米裝修效果圖 美麗就這麼簡單
廚房地板油膩粘腳,怎麼拖都不幹凈?簡單一招,立馬搞定
簡簡單單扦插茉莉花,百插百中
花草減壓 取悅生活很簡單
防大腸癌很簡單

TAG:筷子 | 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