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乾貨|不懂這些就看書,看了也白看!

微信上,A君讓我幫他參考一下17年1月的書單。?

本以為只是幾本,結果長長的書單瞬間刷了屏。?

細數一下,二十七本書,且不乏經典。?

好奇的問他:怎麼看得完啊??

A君:速讀啊,一天一本,無壓力。句末還帶著一個怪笑的表情。?

:可是,就算讀的快,這麼多作者的思想理解起來還是會吃力吧??

A君:無所謂嘛,開卷有益,翻翻就得了。?

……?

猶豫半天,我打出了一句話:?

這麼看,看了也白看!?

文/張三千

「20歲的時候,我的夢想是當個作家。當時每天至少讀1本書。一定有人會覺得了不起吧,其實,想當作家,1天讀1本書,就像運動員整天運動一樣,是理所當然、再平常不過的事。?27歲的時候,我住在貧民區的筒子樓里,欠著400萬的債,處境相當凄慘。從20歲到27歲,7年的時間裡,我至少讀了2500本書。讀到最後卻欠了一大堆債,都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到末了我也沒找到。?28歲的時候,我又重新開始讀書。我給過去7年的讀書做了個總結,那就是「實際上一本書也沒讀」。

這段話取自《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的作者二志成的自序。現在功成名就的二志成當然不再是以前的那個二志成了。不過他的經歷可以告訴我們一點:走馬觀花,不求甚解的讀書,讀再多也沒用。?

秋葉大叔在《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里說:開卷不像古時候那麼容易做到本本有益,「開卷有益」更適合信息稀缺的時代,在信息泛濫的時代,開卷往往讓你湮沒在信息的海洋。

信息飛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對知識的獲取已經應接不暇,而很多朋友在學了速讀技巧後更是恨不得三五分鐘就讀一本書。看完書後總結出來三五句話,還不忘吐槽作者明明幾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事洋洋洒洒寫那麼多。?

我並不反感速讀,而且還很喜歡速讀,速讀能夠迅速找到重點節約時間。不過速讀並不適用在所有書上,而且閱讀速度快並不意味著對內容蜻蜓點水,走馬觀花。?

唐君毅先生在《說讀書之難與易》一文中對讀書寫得極為透徹: 見文字平鋪紙上,易;見若干文字自紙面浮超凸出,難。見書中文字都是一般大小,易;見書中文字重要性有大小,而如變大或變小,難。順書之文句之次序讀書, 易;因識其義理之貫通,見前面文句如跑到後面,後面文句如跑到前面,平面之紙變捲筒,難。於有字處見字而知其意義,易;心知著者未言之意,於字裡行間無字處見出字來,難。

可見看書易,讀懂難。看書很容易,讀懂書本的內容,讀懂作者文字背後的深意就不再容易 。要想真正讀懂書,我們需要學會對書的深度剖析。而采銅老師在《深度學習的藝術》里也很好的提出的深度學習的四個步驟可以沿用到閱讀中來。


一.提問?

問題是個好老師,問題能夠讓我們將文對本上的內容經過我們大腦的理解消化從而達到為己所用的目的,從知識的搬運者變為吸納者。當帶著問題去閱讀的時候不僅能夠解決我們實際的問題,而且也能夠讓我們更加集中注意力和參與度。?

但問題也不能隨便提,如果提的是「深度閱讀好不好」這種問題,那麼答案也就不過是「好「與」不好」,這樣的封閉式問題並不能讓你對文本深入理解的探究。而如果提的問題如「深度閱讀的適用性範圍以及如何調整閱讀的深度」這類的開放性探究問題,就能加深我們對問題的理解。?

提問是建立在自身已有的知識體系上,根據自己所知提出問題。這樣得到的新知識就跟以前的知識結合起來,不再是孤立無援的空中樓閣。針對新知識我們也應該辯證的看待,不全盤接受,也不全盤否定。同時,我們看文章的同時也應該去了解作者的「言下之意」,探究這個「言下之意」的價值。采銅老師針對提問,提出了學習四問:?

1. 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2. 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者挑戰??

3. 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且這些東西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 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地獲得解答,同時又有價值成為我長期去探索的問題??


二.解碼?

解碼不等同於我們一般所說的理解。理解通常只涉及對字面意義的解讀,常以自動化的方式進行,也需做太深入的思考,並且理解應遵從本意,不可擅自演化指對字面的理解。而解碼則是基於主觀意願,更加主動的過程,不僅是對文字本身的理解也是對自身內部知識的重新構建的過程。?

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基於理解層面,每個人看到的內容其實都是一樣的。橫看成嶺側成峰,每個人對其的解碼角度不同則看到的東西也就會不一樣了,不同的問題會讓你得到不一樣的答案。因為角度的問題,解碼並沒有一定的規則,但是解碼會有深淺的差別。從心理,社會,歷史等多個角度去解讀一篇文章,那肯定比只從一方面得到的解碼更有深度。法國思想家米歇爾·福柯就曾經對比利時畫家勒內·馬格利特的作品《我不是一隻煙斗》作了七層解讀。而針對解碼,采銅老師也提供了三條思路:?

1.不只要去尋結論,還要去尋過程?

看小說如果我們只看結果的話,不外乎主角天下無敵,男女主角在一起,兇手就是某某某……那小說還有意思嗎?我們看的是主角怎麼變強,男女主如何在一起以及兇手為什麼是他。那同樣的,看物理公式也要了解公式的由來,才能真正的理解公式。所以,我們看書也不應該只看結果,還要去看過程。?

2.不只要去做歸納,還要去做延展?

「二八原則」影響下的我們習慣去歸納文章的內容。的確,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只有20%左右但如果,我們把一本書縮減成一句話,那麼書中那麼多精心的構思、精到的細節、精彩的論述,就全都扔掉了。特別是一些經典之作,作者所用的每個例子,每個推論,甚至每個句子都具有反覆揣摩的意味,這個例子能不能用在其他地方,這個推論適不適用其他條件,這句話還可以用什麼方式表達,這都是我們可以延展出去的點。?

3.不只要去比較相似,還要去比較不同?

不同才有知識,才有新意,才有新的發現。正如法國大科學家龐加萊在《科學與方法》中寫道:正是例外變得重要起來。我們不去尋求相似;我們尤其要全力找出差別,在差別中我們首先應該選擇最受強調的東西,這不僅因為它們最為引人注目,而且因為它們最富有啟發性。

郝明義先生的《越讀者》里將讀書閱讀分為四類,而秋葉大叔在《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里根據自身經驗也將讀書分四類。但為什麼秋葉大叔將專業書從主食閱讀中剝離出來單列一項?是因為專業書的重要性並不應該被混淆——專業書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和勵志書這種不應該放在同等地位,偏駁的理解會誤導年輕人。所以秋葉大叔在自己的書里將專業書單獨分類,也是在強調專業書的重要性。分析文章的不同點,才能讓我們清晰的理解其中的含義。?


三.操練?

操練也就是實踐。實踐能夠提升你的對知識的理解。把知識當做一種技能去學習將知識從一種靜態的文本變成一種動態的可以使用並解決問題的技能。?

關於操練采銅老師也提出了三種方式:?

1.寫作式操練?

寫作是一種典型的知識建構活動,或者更準確地說,是一種對知識的重構活動。?

王雲五先生自述,他在學習英文時,就是把英文原作熟讀多次以後,翻譯為中文,過了一星期之後,再翻譯回英文,再將其與英文原作對照,然後「於文法有錯誤者即查找原文修正,於文法無誤而用字遣辭不如原文精練者亦參酌修正。」不僅如此,他對古文的學習也採用類似的方式,先把古文譯為白話文,又把白話文譯回古文,以資對照。正是這等苦工夫下下去,才成就了王雲五先生這位自學成才的大師。?

2.遊戲式操練?

如果我們把對知識的操練當成一種遊戲,那麼這種操練就會具有相當高的參與性、互動性和投入性,同時它擺脫了現實規則的制約,使我們可以在更豐富、更多樣可能性的情境下去應用我們的知識。?

3.設計式操練?

所謂設計式的操練就是調用已有的知識,去通過設計某一種解決方案,來解決某個特定的問題。「設計」有一個非常流行的定義:設計就是解決問題。而當知識能夠解決問題的時候他也變成了一種技能。?


四.融合?

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應該能抓住一切機會,在其所學的知識之間創造關聯。采銅老師認為——傳統的思維模式是把一個大的東西分解為小的東西,把那個小的東西再進行細分,這種分解性思維的要害,就是一件事物的整體特徵以及各個部分之間的潛在關聯都被完全忽視了,所以他提出要把知識進行融合。這與斯科特·揚所著的《如何高效學習》裡面的「整體型學習」異曲同工——整體性學習在於創造信息的網路,一個知識與另一個知識相互關聯,那些相互關聯的知識網路使你真正做到對知識的完全理解,從而輕鬆地駕馭知識。而我們也能在簡書裡面各個大神寫的文章裡面了解到學習知識需要先建立自己的框架。所謂融合也就是指在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建立聯繫,由點狀的知識變為線狀最後形成網狀的知識體系和框架。采銅老師針對融合提出了三種方法:?

1.遷移?

《黑客與畫家》的作者保羅·格雷厄姆。這位著名的黑客兼創業導師在書中,對編程和繪畫這兩種創造性活動的相似性進行了完美的論述,少時學畫的經驗遷移到了他學習編程的過程中,使他對編程有了全新而深刻的認識:

1. 畫家學畫的方法是動手去畫,而黑客學習編程的方法也是在實踐中學習。保羅初學編程時還抱著書讀,不過隨後就放棄了,直接動手去干。

2. 畫家學畫必須要臨摹,從大師的作品中進行學習,美術館、博物館是他們最好的學校。而黑客則是通過觀看優秀的程序來學習編程,研究它們的源代碼,開源社區是他們最好的學校。?

2.印證?

如果說遷移式融合起到了啟迪思維的作用,那麼印證式遷移則可以幫助人探索規律。?

在《賴聲川的創意學》一書中,賴聲川先生回憶了自己找到《如夢之夢》創作靈感的經歷。這個經歷實際上是一連串看似無關的事件的連點成線:在羅馬參觀畫展注意到一幅勃魯蓋爾的畫作、在台北藝術大學準備和學生共同創作一部新戲、在法國一座古城堡看到了一位已逝外交官的銅像、看到新聞里倫敦火車相撞事故中找到了原先被認定死亡的倖存者、在報紙上看到有關無法診斷的致死疾病的報道、在印度旅行時讀《西藏生死書》了解到一種臨終病人向他人講述自己故事的習俗……這些被觀察並留存於心的細節,突然在一瞬間,產生了奇妙的「組合」,在經過了巧妙的連綴之後,組成了一個完整的故事架構,最後便誕生了《如夢之夢》這一佳作。?

所謂靈感,所謂潛意識的思考,並非平白無故產生的,而是有賴於,思考者已經擁有了豐富的、充足的、多元的思考材料,潛意識的作用是藉助其強大的並行計算能力,把這些思考材料進行各種組合。可以說,你在靈感醞釀之前,所做的素材準備工作越是充分,那麼獲得創造性成果的概率就越大。?

3.互補?

互補式的知識融合,是指我們可以對同一個議題,找到完全不同視角下的論述,把它們綜合在一起,就可以得到對這一議題比較全面和深入的認識。這就類似與主題閱讀,針對一個主題進行多個材料的閱讀。但與之不同的是互補性思維的關鍵是能夠洞察出知識背後的「深層結構」。在表面上不相干的知識的背後,發現它們潛在的相似性、互補性和啟發性,找到知識與知識間隱含的聯繫。?

深度學習就像速讀一樣,不是每本書上都需要使用。針對不同的書我們也不是非要把四個步驟進行完,根據書籍的具體情況而定。有的書我們需要去深度解讀,有些書我們用「二八原則」找出主旨就行了。?


寫在最後?

《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里洪鎮洙在1年365本書前花了100天讀100本自己專業的書。秋葉大叔在《如何高效讀懂一本書》里針對選書說過這樣一段話「但我也不認為書讀得越多越好,我覺得比較好的說法是:讀書的類型要豐富,而不是僅僅追求讀得多。」大神們能夠一天讀一本是因為他們已經有自己的框架,廣泛閱讀只是在替換框架里陳舊的知識而已。但如果你沒有框架,卻單純追求閱讀量的話,無疑是水中月,鏡中花,多了點談資而已。建立自身的知識框架是比閱讀量更重要的事情。

金克木先生曾言他的讀書經驗是:「少、懶、忘。」其中『少』我的理解是讀經典,讀學之科目之必讀書。采銅先生在《深度學習的藝術》里也提及:「所謂學習,本身就要注重深度和廣度的結合。廣度不夠讓人閉塞,深度不夠讓人只得皮毛。所以在時間有限的條件下,我們需要盡量去找最經典、最優秀的作品,進行深度解碼、模仿參研。」同樣用來讀書的時間為什麼不拿來讀那些更能夠使我們受益匪淺的經典??


我是張三千,一個專升本的學生黨,一個不想讓明天后悔的眼鏡男,有緣再會。

喜歡就點贊喲!?( ·??·? )? get!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推薦閱讀:

純乾貨!原來高手是這樣做營銷策略的……
乾貨 | 視頻教學:第三課 攬雀尾
超高效學習法,乾貨滿滿!
調漂,這些乾貨你得備著
幾句話教你買手機?(壓箱底的乾貨!)

TAG:乾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