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說對聯
現在閑說一下對聯。對聯,也叫楹聯,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喜聞樂見,普及性特彆強。逢年過節我們喜歡貼對聯,開張誌喜也會貼對聯,婚喪嫁娶,名勝古迹,大寺小廟的,到處都離不開對聯的影子。在網路上,只要是個文學群就能看到到處有人在玩對聯。
對聯和其他文學形式一樣,歷史也非常悠久,源遠流長,據說起源於先秦時的桃符,只是在上面畫些一些嚇唬鬼的圖畫和名字,起到驅災辟邪的作用。到了五代時,有個蜀王孟昶,是個好玩的末代皇帝。在一次過年時忽發奇想,要大臣們在桃符上開始寫對句,比比才華,
可是大臣們沒寫過這玩意,君王面前也緊張啊,沒一個寫的入得孟昶的法眼,他就親自揮筆寫了一副對句「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副聯,不能說是最早的對聯,卻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一幅春聯。流行開了,現在誰家過年門上不貼春聯呢?
對聯真正成熟,還是伴隨著唐詩宋詞而發展起來的。是那時詩人們的參與,才使得這門藝術得到了真正的弘揚。隋唐時,一些文人墨客喜歡將一些精彩之筆凝聚在對句上,流行「摘句欣賞品評」的時風。
對聯受詩詞的影響很大,尤其在對仗方面很切合詩詞所要求的那種對仗之美。到宋時,對聯發展的就很普遍了,陸遊的書房題的對聯是「萬卷古今消永夜,一窗昏曉話流年」,文辭對仗就很工整吧?
對聯要求使用的是律句,也就是按平仄譜來形成的平仄相間的字句,尤其注重上下句的最後一個字,必須是上仄下平,這是必須死守的規矩,約定俗成的。雖然有些機關聯,趣味聯不怎麼嚴格地按平仄來分配句子,有寬對的存在,但是,聯腳上仄下平卻是要守住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對聯有很多講究,也形成很多分類和風格。如果大家喜歡,捨得可以在後期做系列的楹聯講座。今天不做詳細介紹了,這裡主要想談一下對聯和詩詞的外在關係和內在的聯繫。前面說了,很多人把對聯稱做「兩行詩」,就是因為它的句子是具有詩詞的特點的。
但是,因為對聯多數字句比較少,所以,對聯更具有簡潔凝練的特點。對聯的字數幾乎沒什麼限制,從一個字的聯,到上千字的聯,都可以。十一字以下稱為短聯,比這字數多的,就是長聯了。
對聯句式,五、七字的可以按近體詩的律句來寫。其實,所有的句子不論長短,都可以分解成一字聯、二字聯、三字聯、四字聯。這一二三四字的對聯,就是對聯形式的基本聯。我們理解的就是關於句子節奏的特點,是以這幾個句型為基本節點的。
說白了,依照的還是以兩平兩仄分布的平仄譜為最基本的原則。所有格律體裁的文體,都是以平仄譜為基礎的。對聯也不例外。只是,對聯的節奏感要更強有些。抑揚頓挫的感覺要更鮮明一些。
對聯的意境,重在一個統一性。在對仗的說法中,有一個相反或相對的形式,叫「反對」。但是,反對,不等於相離相隔,上下句即使寫出相反的意思或意象,也是要圍繞著同一主題而來的,說的是同一中心思量的兩個方面,絕不可以毫不相干,這點尤其要重視。上下句不僅要相關,而且要貼合自然。
我們知道有一種對聯叫「無情對」,這個「無情對」要求上下聯必須一點關聯都沒有,這個要求,更多的是追求一種趣味性。也正是因為普遍要求的約定俗成的概念是要上下關聯,所以才別出心裁的要這樣上下「無情」而無關聯。只可作為特例,而不具有普遍性。
化詩境為聯境,渾然一體方為佳對。還有要注意的是,對聯的上下句,要有獨立性,上句和下句都要有完整的意思,不能說半句話,所以,詩體所用的那種「流水對」,在對聯中是不適合的。
今天我對幾個聯的評價,更多的也是從上下句的關聯協調性的角度去看待的。對聯的意境體現的是詩境,對聯的句子是長短句,對聯要求對,更要求聯,在對稱的基礎上,達到一種和諧的美感。
關於對聯的講究和學問非常多,如果大家喜歡,我們以後可以做系統的專題講座,這裡限於時間關係,只能根據前期聯賽的作品來零碎的雜談幾句。今天就說這麼些吧。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古代青樓有一副對聯: 上聯「天天新人鴛鴦被」下聯成為絕唱!
※對聯雜談
※hy01的文件夾【【對聯欣賞】】
※【合作原創】鄉村朋友對對聯(408)
※中國名勝古跡對聯(彌勒殿一)
TAG:對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