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酸鹼性與化學酸鹼性的區別
一、生理酸鹼性與化學酸鹼性的區別在營養學中,食物的酸鹼性分為表觀酸鹼性(即化學酸鹼性)和生理酸鹼性:食物表觀酸鹼性是指食物直接表現出來的化學酸鹼性,確定食物的表觀酸鹼性方法:取適量食物,切碎,擠壓出汁(或用浸泡液),用pH試紙或酸鹼指示劑測出其酸鹼性。蘋果汁的pH值<7,說明蘋果呈表觀酸性。食物生理酸鹼性是指食物在人體內經消化吸收後,進入代謝途徑,最後的殘留物給體液帶來的酸鹼性影響。確定食物的生理酸鹼性方法:待測食物灼燒,使之完全炭化,然後測定其殘留成分的酸鹼度的大小,從而間接了解被測食物是生理酸性食物還是生理鹼性食物。所測結果即為食物的酸性度或鹼性度。食物的生理酸鹼性定義為:100克食物樣品完全燃燒後,用中和滴定法所消耗的標準酸或鹼的毫摩(爾)數。例如:蘋果灰分浸泡液的pH值>7,說明蘋果呈生理鹼性。 食品中氯、硫、磷等非金屬元素的含量較高,在體內分解代謝後,最終產生酸性物質,這類食品稱為酸性食品。酸性食物通常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糖類,在體內代謝後生成酸性物質。 食品中鈣、鐵、鉀、鎂、鋅等金屬元素含量較高,在體內經過分解代謝後最終產生鹼性物質,這類食品就叫鹼性食品。鹼性食物在體內代謝後生成鹼性物質,能阻止血液向酸性方面變化。二、常見飲用水生理酸鹼性分析1、純凈水: 因為在處理工藝中由於溶解的二氧化碳未被除去在水中電離而呈表觀弱酸性,但經蒸發灼燒後不會留下任何雜質,故呈生理中性。其實通過人體的代謝途徑的了解我們就能明白,純凈水進入人體後,除了滿足人體的生理需要外,並未留下多餘的陰離子或陽離子,因此對人體體質的酸鹼性變化幾乎不造成任何影響。2、礦物質水: 從營養學原理我們可以知道,在純凈水的基礎上添加對人體健康有重要作用的鉀和鎂兩種中性礦物鹽類的礦物質水,就更不會對人體體質的酸化造成影響了。3、天然水: 呈表觀弱鹼性的所謂「天然水」,其生理酸鹼度近於中性,同我們日常所攝入的食物相比,其對人體體質酸鹼性的影響實在微不足道。4、礦泉水: 礦泉水由於含有一定量的鈣、鎂、鉀、鈉等金屬元素,在體內經過分解代謝後最終產生鹼性物質,故呈生理弱鹼性。從營養學的原理來講,礦泉水可以對人體體質酸化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相對於純凈水更具有健康價值。三、常見酸鹼性食物 強酸性食品:蛋黃、乳酪、甜點、白糖、金槍魚、比目魚。 中酸性食品:火腿、培根、雞肉、豬肉、鰻魚、牛肉、麵包、小麥。
弱酸性食品:白米飯、花生、啤酒、海苔、章魚、巧克力、空心粉、蔥。 強鹼性食品:葡萄、茶葉、葡萄酒、海帶、柑橘類、柿子、黃瓜、胡蘿蔔。 中鹼性食品:大豆、蕃茄、 香蕉、草莓、蛋白、梅干、檸檬、菠菜等。 弱鹼性食品:紅豆、蘋果、甘藍菜、豆腐、捲心菜、油菜、梨、馬鈴薯。四、問題思考與討論:1、為什麼燃燒食物之後的剩餘物的pH值是該食物的生理酸鹼度?
分析:事物進入人體後,經過各種化學反應,代謝生成的物質就是人體所需的物質。而燃燒食物,可以看作是一種代謝轉化過程,生成物與進入人體後生成的物質一樣,起pH值就是食物的生理酸鹼度,這說明食物的生理酸鹼度與構成食物的元素大有相關。 2、燃燒食物是都冒出「白氣」,「白氣」的成分有什麼? 分析:部分是水蒸氣液化後的小液滴,也有是顆粒性氣體,這是燃燒是放出的氣體,有SO2、H2S。 3、燃燒蛋黃時,為什麼回粘住坩堝? 分析:蛋黃加熱分解,有粘稠性的物質生成,粘住坩堝蓋。
4、燃燒大米時,為什麼會膨脹? 分析:大米的成分是多糖,多糖燃燒會破壞其化學鍵,造成硬化,粉末膨脹。 5、燃燒大米後期,固體碳灰表面為什麼有「水分」? 分析:並不是真正的水分,而是固體為碳,碳表面平滑,反光,看起來象水分。 6、為什麼不是直接燃燒食物,而是用坩堝加熱? 分析:防止直接燃燒,生成物夾在氣體中流走。五、實驗評價: 經實驗研究,人體的體液(主要是血液)的pH值是呈鹼性,而且,食物不僅僅是滿足人體所需的營養外,還能調節血液的酸鹼度。這表明,補充鹼性食物,如:大豆、蘋果、梨、草莓、香蕉等,少吃如豬肉、牛肉、雞肉、雞蛋、豆腐、土豆等,這樣有利於維持人體的鹼性環境,保證人們身體的健康發展。 為什麼要正確維持人體的弱鹼性環境呢?因為人類體液的pH值的正常範圍是7.35—7.45,低於7.35或高於7.45都屬於酸鹼不平衡狀態,容易致病。 95%的胖人,體液的pH值低於7.35,他們多數血壓高,膽固醇過高,容易得冠心病等,這表明食物的生理酸鹼度對人體的健康影響重大。 當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對健康和長壽的追求也不斷加深,捲起了科學膳食的運動。如何科學膳食?首先要保持人體的弱鹼性環境,提倡多吃蔬菜、水果類,少吃肉類,這有利於增強人體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對保持健康和延年益壽大有幫助。
合理科學安排膳食,共創和諧社會。 |
推薦閱讀:
※黑火藥有哪些用途?
※制茶中的化學
※地球的化學構成為何與球狀隕石如此不同?
※——談談有機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
※3d列印拋光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