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熱」引發「冷思考」:中國文學期待融入世界
莫言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 新華社記者 施鰻珂 編製
新華網北京10月13日電(趙穎 楊春雪 游瀟)中國作家莫言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文學獎引發中國文學界審視自身弊病,理性思索如何吸引國際文壇的更多關注。
從魯迅、郁達夫的「中國文學世界化」,到上世紀80年代「走向世界的中國文學」理念,中國近百年的文學夢想終於得以實現。「莫言獲獎標誌世界文壇對中國文學正發生從感興趣、關注到肯定的轉變。」西南大學文學院院長王本朝說。
然而,中國傳媒大學文學院院長張鴻聲指出,該獎項認可了莫言的文學成就,但還不能過於樂觀地認為中國文學已被世界文壇接納。
文學評論家徐妍認為,中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和源遠流長的本土文化,造就了擁有獨立古典審美體系的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歷程不過百年,雖然湧現了大量文學巨匠和優秀作家,但仍不得不接受「西方中心論」的文學現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當代文學因社會變動而被打上了時代烙印。當中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後,文學創作呈現多元化趨勢。
然而,目前中國文學受市場導向和過度產業化影響,發展態勢令人擔憂。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薛永武認為,一些作家急於求成,缺乏「坐冷板凳」的精神。很多文學作品以出版發行為目的,過於注重商業利益,在反映人性的深度和廣度方面還有欠缺。
「作者缺乏思考能力和表達勇氣,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敏感和對人性的關懷,致使文學創作日益脫離真切的社會現實和中國人的生存狀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副研究員吳子林說。
他呼籲作家沉下心來,從日常生活中探尋歷史演進的真理,讓作品回歸現實,回歸人性。
「文學作品的評價標準是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薛永武說。作品應立足於對人性和社會問題的揭示,同時注重對藝術美的創造。
優秀的文學作品植根於適宜的土壤。王本朝呼籲加速中國文學體制改革,探索有益於文學發展的管理方式,為作家提供自由廣闊的創作空間。同時,應注重培養青年作家,為文壇注入新生力量。
薛永武希望中國作家在不斷提高文學創作水平的基礎上,關注海內外讀者的審美需要,加強與外國作家、文學評論家的交流,不斷完善作品的內容和藝術風格,以吸引世界文壇的關注。
「世界文壇需要中國,中國作家需要走向世界。」他認為藝術風格的多元化以及與世界文學相融合是中國文學未來發展的趨勢。王本朝鼓勵中國作家保持與當代世界文學發展潮流的密切聯繫,堅持中國立場,培養世界眼光,嘗試文學觀念和手法的創新,書寫當代中國的獨特故事。
「中國文學的復興需要廣采博取,推陳出新,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薛永武說。中國作家應該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正確理解民族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關係,以富有民族特色的內容和形式,體現世界普遍關注的社會議題。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中國文學有沒有準備好擁抱世界?
中國著名作家莫言11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當代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壇獲得的承認。西方文學界向中國打開大門,中國文學準備好擁抱世界嗎?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意義何在?文學界人士認為,這是中國當代文學進入西方主流視野的標誌性事件,西方翻譯界和文學界將更關注中國的寫作者。
在中國當代文壇,莫言的寫作特色十分鮮明。他受到拉美魔幻現實主義和美國南方作家福克納等影響,吸收西方文學營養講述中國鄉土故事。同時,他始終一腔熱血地關注當下現實,同時又十分清醒地認識到「作家要寫靈魂深處最痛的地方」。 >>>詳細
莫言,又給世界一次了解中國文學中國文化的機會
路透社在莫言獲獎後發表評論提到,莫言的成就歸功於他早年艱苦的生活經歷。法新社認為,莫言作品飽含了對故鄉和故土的深切依戀。
數十年來,美國翻譯家葛浩文已將莫言的十多部作品介紹給英語國家讀者。葛浩文向媒體表示:「我真心喜歡莫言的所有小說,並對翻譯它們樂在其中。我喜歡它們的原因各式各樣,比如《酒國》可能是我讀過的中國小說中在創作手法方面最有想像力、最為豐富複雜的作品;《生死疲勞》堪稱才華橫溢的長篇寓言;《檀香刑》正如作者所希望的,極富音樂之美。」 >>>詳細
美報細述莫言作品特點:充滿現實主義和黑色幽默
【美國《紐約時報》網站10月11日文章】題:在中國,一個作家發現了一口深井(作者 在莫言充滿現實主義和黑色幽默的短篇小說《師傅越來越幽默》中,這位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刻畫了來自中國東北的一個典型工人形象,這個師傅在還有一個月就要退休的時候下崗了。
這篇小說像莫言的大多數作品一樣,令人回想起了俄羅斯作家弗拉基米爾·沃伊諾維奇的一句話:「現實即是諷刺。」在莫言的作品中,這位多產、富有想像力、不受限制、有時憤怒的作家塑造了一個個充滿著鄉土氣息的人物,這些人無一例外地被日常生活中令人尊嚴掃地的暴行打擊得一敗塗地,傷痕纍纍。
也許,正如莫言自己去年在加州伯克利召開的中美文學會議上所說的那樣「只要人活著,就會有痛苦」。但是,說到他的文學理念,莫言說:「我認為大多數讀者都更喜歡讀到描寫痛苦生活的幽默詞句。」 >>>詳細
推薦閱讀:
※【諾獎之爭眾說紛紜 能否提升中國文學發展】
※漢學家眼中的中國文學風景
※中國的「百年孤獨」-我眼中的白鹿原(上)
※中國文學如何走向世界?莫言獲諾獎引發三大思索
※中國文學名著簡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