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山水詩藝術欣賞講座稿
1,何為山水詩山水詩,是指描寫山水景觀的詩。即以自然風光、主要是山川景象為獨立的審美客體,抒發著詩人對大自然奇妙造化的驚嘆、以及行旅出遊所觸發的心靈感受,是以欣賞和感悟為主要情調的一類詩篇。說是山水自然風光,其實也包括自然界里的各種自然景觀和人造的景區景點,尤其是有歷史積澱的人文古迹等等。山水,是一個泛指的概念,可以是山,可以是水,也可以是荒原,是沙漠,是田野,不一定非得山和水都同時出現。而且,詩人筆下所寫的山水景觀,不一定是親身經歷親眼所見的實體景象,也可以是間接所見如畫作、影視中的景象,乃至詩人夢境所見或自己頭腦里虛擬的景象。簡言之,在一首詩里,主題所表達的內容,只要包含有景觀的元素、有景趣的內涵、有景悟的色彩者,盡可歸入山水詩的範疇。山水詩是中國古代詩歌長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大支流。2,山水詩的由來山水是大自然的傑作。騷客是性情人的翹楚。當文人的情感與山水的景觀相碰撞、相交觸、相濡染,便有詩的衍生,詩的變種。這變種,便是山水詩的形成。山水詩的形成一般認為是在東晉時期。中國人歷來受「天人合一」觀念的影響,自魏晉以來便形成一種親近自然、鍾情山水的風尚。這種風尚在東晉時代的江南地區最早流行。而受流風影響,山水詩便應運而生。雖然在此之前,從最早的詩三百到戰國時期的《楚辭》、乃至漢魏時期的詩賦,均有自然風景描寫的片斷和章節,如《詩經.大雅.崧高》中的「崧高維岳,駿極於天」;《楚辭.九章.涉江》中的「深林杳以冥冥兮,猿貁(you去聲)之所居。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曹孟德《步出夏門行.觀滄海》的「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陸士衡《赴洛道中作二首》的「遠遊越山川,山川修且廣。振策陟崇丘,安轡遵平莽」;等等。但所有這些自然景物的描寫,還只是詩人活動背景及行旅心緒的襯托渲染而己。到了東晉時期,南遷的中原士族在江南原野紛紛修建莊園,美好的自然景象逐漸進入文人的審美視野,而以老莊哲學為思想基礎的玄學也廣為流行,這種淡薄名利而親近自然、追求心與「道」和諧統一的超世觀念,促使文人更多地尋求對山水自然風光的欣賞和感悟。於是,一種把自然景觀當作獨立審美客體的山水詩便脫穎而出。按南朝人劉勰的說法,這山水詩的出現是在南朝宋初,所謂「宋初文詠,體有因革,老莊告退,山水方滋」(《文心雕龍.明詩》)。老莊告退,是指以老聃、莊周思想為特色的玄言詩和遊仙詩的逐漸淡出。山水方滋,是指描寫自然景象的山水詩代之而興。雖然,以寫玄言詩而著稱的東晉詩人庾闡、孫綽,及以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形容雪景而被人譽為「詠絮才」的女詩人謝道韞,都已有獨立成篇的山水詩問世,如庾闡的《登楚山》、《衡山》、《三月三日》,孫綽的《秋日詩》,謝道韞的《泰山吟》等。但一是數量不多,還未成氣候,二是玄言未了,留老莊虛幻。真正使山水詩昂首直入詩歌殿堂而使得山水詩其後便盛極一時的是謝靈運和陶淵明。謝靈運是我國第一個大量創作山水詩的著名詩人。他的山水詩擅長把人帶入美好的大自然中去領略一地一景的獨特風光,給人以清新開朗的審美意趣。而陶淵明則在山水詩一類中獨創了田園詩分支。從廣義上來說,田園詩也是山水詩,也是對自然風光的欣賞與詠唱。但田園詩又有自已的特色,因而習慣上有時也把田園詩從山水詩中分離出來。中國山水詩的寫作,到了唐代便蔚為大觀,達到一個鼎盛的高峰。此後便一直影響了詩詞界一千多年,使山水詩成為中國古代藝術最有光彩的一顆明珠。3,山水詩的主要流派和風格特色A,二謝代表的賞景言志的山水詩流派中國山水詩有一個萌生、形成、發展的過程。在《詩經》和《楚辭》中,自然風物已漸漸成為一種抒情手段了,但還沒有成為直接的審美觀照對象。晉宋之際,詩人們將山水作為獨立審美對象,山水詩便正式誕生。謝靈運是山水詩的開創者,謝眺接踵而起,他們所代表的山水詩風在山水詩的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也就是從「二謝」開始,中國的山水詩開始走上了「詩言志」的道路,詩中主觀與客觀、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使山水詩走向成熟。這是山水詩形成的第一個流派,其寫作模式大致遵循開頭先敘事、中間重筆狀寫景、結尾言情或說理的三段式結構,略顯呆板。舉如謝靈運的《郡東山望溟海》、《登石門最高頂》,謝眺的《游東田》、《游敬亭山》,都是路數相同的寫法。B,孟、王代表的隱逸情懷的山水田園詩流派古代詩人的隱逸情懷最早是從陶淵明的山水田園詩中抒發出來的,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那種「物我兩忘」的詩句,開創了山水景觀的物象與詩人個體精神水乳交融的境界,陶淵明也因此被冠以「古今隱逸詩人之宗」(鍾嶸《詩品》)的美譽。這種隱逸情懷在謝靈運、謝眺的詩中也有流露,但卻淹沒於以「言志」為要旨的理性色彩之中。唯有到了盛唐時期,以孟浩然、王維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流派中才大放異彩。孟浩然是有才學卻與官場無緣的詩人,一生過的是文人隱居生活,其所作詩篇便有親近山水自然的韻味。長期的隱居生活所養成的恬淡胸襟,使他作詩時「遇思入詠,不鉤奇抉異」(皮日休語),故其詩作便有沖淡自然不同於初唐雕字琢句的風格。比孟浩然晚12年的王維是個多才多藝的典型,他工書善畫(南宗山水畫派開創者),精通音樂(做過大樂丞),深諳禪理(其名維、字摩詰,皆取義於佛經),這使得他在山水田園詩的創作中,左右逢源,觸類旁通,自然而然地把樂律畫理和道釋義旨融入詩藝,使他的詩兼有音樂美、繪畫美及玄機禪味,作品往往是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有韻有味、形神兼備。以王維、孟浩然為領軍人物,還有裴迪、常建、儲光羲、盧象、丘為等一大批盛唐詩人,將隱逸情懷的山水田園詩推向一個空前絕後的高潮。其後的劉長卿與大曆十才子中的錢起、郎士元、司空曙等中唐詩人也延續了孟、王寄情山水、抒發隱逸情懷的山水田園詩風格,使得陶淵明開創而由孟、王發揚光大的隱逸情懷山水田園詩成為影響中國古典詩歌創作最為深廣的一大流派。C,以李白為代表的浪漫色彩的山水詩流派在盛唐的山水詩創作中,李白的山水詩風格,又與孟、王的隱逸情懷顯示出較大的區別。李白獨具一格的山水詩創作,將盛唐山水田園詩又推向了時代的另一個高峰。青年李白愛好辭賦、劍術和豪飲,博覽道家、諸子百家奇書和縱橫術,養成一種傲岸不桀、放逸不群的遊俠情性,這註定了他一生要走隱士兼俠士而成名士的獨特之路。四十多歲時,經推薦被唐玄宗召到長安,作為文學侍從參加草擬文件等工作。但在長安不滿兩年,李白便憤然離去,繼續他的漫遊生活,「浪跡天下,以詩酒自適」。期間,李白游名山大川,留下許多意境深遠的山水詩的名篇。他的詩,改變了傳統山水詩固有的形式和規律,開創了中國山水詩的新紀元。李白山水詩的顯著特徵是自然山水景物的個性化。山水詩本來就是詩人審美理想的對象化,是詩人心靈的外化,山水詩必然要表現詩人自我。但是在陶淵明、在王維、孟浩然等詩人那裡,自然山水主要是他們寄託精神,消融苦悶之處所,因而,「自我」也就常常消融在自然景物之中。而李白是一個強烈追求「自我」展示個性不向權威不向豪貴不向宿命妥協的浪漫詩人,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託精神、消融苦悶的處所,更重要的還是他追求個人自由解放的天地。強烈的主體意識,使詩人「自我」不是消融隱沒在自然山水景物之中,而是使自然積極地表現著詩人自我。這種風格,在他那些最有個性的詩句中表現得最為突出,如「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等。在這些詩句里,自天而落的黃河,飛流壯觀的瀑布,都已融入了詩人狂放不羈、傲岸不群的鮮明個性之中。李白詩中的自然山水,多帶有這種流動飛揚、奔放不羈的特點,更多地顯示了一種動態美,這與王維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如果說,王維在靜態的山水中隱沒了自我的話,那麼,李白則常常藉助動態的自然山水而浮現出詩人自我。D,以杜甫為代表的沉鬱悲憫的山水詩流派杜甫是中國古典詩歌一座繞不過的大山,與李白的浪漫情性相比,杜甫的詩顯示得更多的是現實主義風格。這一點既與個人的情性有關,也與詩人的經歷有關。杜甫所處的時代變遷、生活罹難、仕途失意等坎坷經歷,使得杜甫的內心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始終存在著激烈的矛盾衝突,於是便造就了詩歌創作中特有的沉鬱頓挫風格。這種風格在杜甫的山水詩中一樣表現得非常突出。杜甫同樣是一個熱愛大自然的詩人,漂泊流浪的經歷與飽含激情的心靈,也促使他寫下了大量的山水詩。與二謝不同,與王、孟不同,也與李白不同,杜甫在遊覽和欣賞自然風景時,並沒有完全遊離於社會之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作為一個有遠大抱負的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正是這一點,使得杜甫筆下的山水詩呈現的是山水實景與山水實景中的真實感受。杜甫尤其重視在對山川草木的自然本性的客觀描寫中抒發細膩的情感。儘管在杜甫的山水詩中也不乏有恬淡嫻靜的閑適之作(比如《絕句慢興九首》其七中的「筍根稚子無人見,沙上鳧雛傍母眠」、《絕句六首》其六中的「江動月移石,溪虛雲傍花」,動靜皆有閑適之情),但更多的是沉鬱悲憫的情調,總是有一種憂國憂民的強烈責任心和使命感融入其中。「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這樣的詩句,都是在漂泊行走遊覽山川景象時詠出的。是所以,在杜甫的山水詩中,離不開對世事人情的關注,離不開對生命意識的表達。而對百姓生存的關切、對國家興亡的思考,便讓杜甫的山水詩充滿悲天憫人的俠義之氣。E,唐代以後的山水詩風格變化走向山水詩在唐代的繁榮達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也帶動了山水畫的興起與繁榮。山水詩與山水畫構成了中國古代藝術的主體。這一點正是中國藝術文化與西方藝術文化的最大區別。唐代以後山水詩繼續發展,繼續繁榮,但沒有出現大的群體和新的流派。宋人愛說理,山水詩便增添了許多議論說理的內容,水平比較高的便有了幾分哲理趣味。比如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陳與義的「卧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詩僧志南的「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翁卷的「閑來山上看野水,忽於水底見青山」,這些山水詩都閃耀著空靈卓銳的智慧之光。但水平一般者便降低了山水詩的審美感染力。明清兩代,山水詩依然繁榮,但大體上都沒有超越以上四大流派的成就而創出新的風格。近現代亦然。但在近現代的山水詩創作中,也有幾個詩人的山水詩值得一提。一個是清末的湖南詩人易順鼎,少時被視為「神童」,成年後卻屢困場屋,五應會試均報罷,無奈以捐官身份步入官場,但仕進艱難。甲午戰爭爆發,他幾次捨生渡海,欲保台灣,終無功而返。辛亥革命後一度供職於袁世凱政府。易順鼎「生平好游山水」,一生所行不止萬里,神州各地幾乎都留下了他的腳印。每到一地必登名山,臨勝水,于山水之間謳歌吟唱,留下了大量的山水佳作。據說他「平生作詩萬餘首,刊詩集七十二卷」(王森然《易順鼎先生評傳》),約30部,但多已散佚,今存易詩不足三千首(《琴志樓詩集》前言),其中所佔比重最大、最具特色的是山水紀游之作。其山水詩內容豐富,既多方面展示自然山水的客觀之美,又寄寓詩人的主觀情志;風格、體制、語言等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徵。易順鼎山水詩表現內容之豐富,藝術手法之多樣化,為他人所罕見。另一個是別號人境廬主人的廣東梅州晚清詩人黃遵憲。這位自譽「吟到中華以外天」(《奉命為美國三富蘭西士果總領事留別日本諸君子》)的黃遵憲,曾充任外交使節十餘年,創作了大量描寫海外山川名勝的山水詩篇,這些詩作按其出使國度和地區可分為使日、使美歐、使南洋三個時期。黃遵憲的山水詩,展示了異域山水的雄奇和壯美,寄予了作者愛國圖強的真摯情感,表現出先進、開放的全球意識和勇於探索、敢於革新的精神,開創了古典山水詩的新領域、新意境。在藝術上,詩人繼承傳統,開拓創新,形成雄奇奔放、沉鬱壯闊和多姿多彩的藝術風格,給傳統山水詩注入了蓬勃的活力。當代詩人創作的山水詩,數量也相當多,或許比歷代山水詩的總和還要多,但水平參差不齊、泥沙俱下、少有精品,也沒有形成有規模的群體並創作出有影響力的山水詩傑作,當然也就沒有新的流派。附帶說一下,以上是從藝術風格方面劃分了山水詩的四大流派,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比如從立意的精神層面來看,中國傳統山水詩也可劃分為三大類型。第一種類型:以道德精神為依照的人對自然山水美之欣賞。這類山水自然詩,往往借用自然物來寄託自己的高貴品德、赤子情懷和遠大理想。是以道德精神為主的人對自然萬物的觀賞或人與自然的合一。在這些詩人眼裡,自然山水之所以為人們欣賞,並不僅在於自然山水本身的美,而主要是自然山水所蘊含的精神符合人的某種道德或精神。二謝、杜甫、陸遊及陳亮等人的山水詩,都屬於這一類型。這類詩的作者,往往受儒家入世精神的影響較深,以道德的觀點看待自然。第二種類型:以審美精神為依歸的人與山水自然的融合。在中國的思想傳統中,對大自然最傾心的要數莊子和道家了。「道」作為道家學說中的最高概念,其意義向上可以推演為形而上學的宇宙論,向下也可以落實為人性論,在現實人生中加以體驗。隨著魏晉玄學的興起,這個無所不在的「道」便集中到自然山水中來了。受老莊學說和道家影響的詩人,在創作山水詩的時候,便常以純粹審美的眼光來觀照洞察,並且將自然山水與人格主體融而為一。陶淵明、孟浩然、王維、李白是此一類型山水詩的傑出代表。第三種類型:以宗教精神為依歸的人對山水自然的觀照。與道家相同,佛家也有愛好自然的意向,佛教對於山水詩的影響也產生過巨大的影響。佛教在山水自然中體驗的是一種宗教的快樂。歷代詩僧、禪僧以及受佛教思想影響較深的詩人,其山水詩大都屬於這一類型。謝靈運、王維的一部分山水詩,也可歸入這一類型之中。4,中外山水詩歌的不同特色自然山水一直是古今中外詩歌中必不可少的描寫對象,而且中西詩人筆下的山水詩都以追求自由、寄寓山水、在客觀景物中寓含主觀情愫為主要特徵。但中西山水詩人的審美觀物方式有明顯的不同,同樣的自然山水卻呈現出不同的表現形態,蘊含著不同的意識形態。這種差異其實也反映著中西文化的本質差別。在古希臘,自然含有「生長」之意。自然是一個生長著的、巨大的、和諧的統一體,人和神不為其敵手,而是平等相處,共同組成一個生機盎然的有機整體。在這種理念中,人與自然是二元對立的兩極。在這兩極中,自然是處於被動和客體的一方,人對其施以邏輯性的分析與認識。西方的山水詩人,承認自然作為二元對立中的一方的存在,然後在對自然的審美觀照中重新發現自我,認識自我。而在中國詩人的眼裡,人與自然是對等靜觀可以互為化入融成一體的。這種「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是「物我皆忘」。中國的山水詩在審美心態上必須進入「忘」的狀態,忘欲、忘知、忘己、忘物。「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因此,中國山水詩歌中的山水意象常常呈現出一種平和、恬淡的色彩,神秘中充滿禪趣,幽靜中蘊含生機,山水景觀成為一種人與自然合二為一的精神棲息地。在中國山水詩中,也蘊含了詩人對宇宙萬物與自身聯繫深深的思考。但最終還是匯入賞景言志、借景抒情、因景寄懷、移景隱性的幾股支流之中。古人登山觀景,俯視山川,高山、流水、江海、風雲,世間萬物,哪怕最普通的一草一木都成為詩人抒懷言志的載體,都有著其「言外之意」、「象外之象」、「韻外之致」的意象之美。於是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強調「天人合一」的中國山水詩歌中沒有對自然的敬畏和憐愛的生態意識、環保觀念,而西方人山水詩中呈現得更多的是一種生態意識,呼籲社會的發展要與自然同步,不能以犧牲自然為前提(這一點也與西方以自然景物為吟詠主題的山水詩出現較晚有關,直到十八、十九世紀的浪漫主義詩歌興起,才有華茲華斯、雪菜、濟慈等著名的自然抒情詩人出現。這時,工業社會的生態問題開始暴露)。柯爾律治的《古舟子詠》、華茲華斯的《鹿跳泉》都有對人類殘忍破壞美麗自然環境行為的批判。西方詩人在其山水詩歌中傳達的是一種尊重自然、回歸自然的生態意識,發出了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統一、互利互惠的呼籲。這一點,恐怕在主張「天人合一」的中國詩人的山水詩中,卻極少有人思考過。5,當代的山水詩應當如何寫山水詩還要不要寫?當然要寫。但,還要繼續沿古人的路子一直走下去嗎?還要賞景言志、借景抒情、因景寄懷、物我兩忘嗎?還要不斷重複古人一再用過的陳舊意象嗎?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深入思考。我也在思考這些問題,目前還不能給大家提供正確的答案。但我認為下列幾點可以作為思考的線索。1)傳統不能切斷中國山水詩是中國古代藝術最有成就的碩果之一,古典詩歌的體裁為山水情懷的詠唱提供了整齊劃一的形式美、平仄和諧的音韻美、文字組合的節奏美,而大量的舊意象則成為約定俗成言簡意寬有非凡表達力的活語言,這些好東東都值得我們合理地繼承,如果切斷了這一傳統,詩詞創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了。新詩完全拋棄舊的形式,切斷文化的傳統,很難有出色的生命力,這一點只要看最終流傳的數量就可以知道。2)好的傳統必須繼承。繼承傳統必須站在新的起點上,原地踏步是沒有意義的。新的起點就是超越古人的突圍。因為要超越,因為要選擇突圍點,你必須對前人的成就有足夠的認識。在我看來,中國歷代的山水詩,有下列幾點成就非常突出:一、中國的山水詩大都重視自然風光的景象刻畫,具有「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徵。歷代山水詩的作者,善於用畫筆把山水風物中精深微妙的蘊涵點染出來,使讀者獲得直接的審美感受。最讓人稱道的就是王維的那些山水詩。二、中國的山水詩總是包涵著作者深刻的人生體驗,或於景中見情,或於景中見理,或於景中見趣,或於景中見智,不單單是模山范水而已。三、中國山水詩的藝術風格,以淡遠最為突出,詩人以恬淡之心,寫山水清暉,意境悠遠,詞氣閑淡。這也是陶、孟、王所開創的「以淳古澹泊之音,寫山林閑適之趣」隱逸嫻靜的藝術特色。四、中國的山水詩大都重視「有我之境」並追求「物我兩忘」的主客體交相融匯,這種創作意識既有道家觀念的影響,也受禪宗佛教理論的影響,帶有濃郁的哲理色彩。如果你不能從這四方面突圍出去,你就只是原地踏步而已。3)吟詠題材與審美意趣的推陳出新在吟詠題材方面的推陳出新,要著眼於:在人們看不到美好的景觀中挖掘出美好、在人們捕捉不到驚奇的景況中釋放出驚奇、在人們感覺不到有趣的景物中提煉出有趣。同時,要強化時代氣息,比如重視生態環境,重視低碳生活,重視生命意識,重視生存質量等等。人生在世,所必須面對、處理的事物有三種:物,心,事。人與山水(物的一部分)相遇,主客體交融、互動,最後在人的意識中形成為詩。從這一點來說,山水詩並不是摹寫客觀物象的詩歌,而是人與山水聯繫的形成品,是對人與山水相遇的聯繫的一種思考,因而具有主客觀交融的特點。吟詠題材的出新,就必須在主客觀交融的這個骨節點上進行全新的觀察和思考。中國詩人通常較多關注的是自我的內心與情感,再推而廣之就是人類自己的命運,再現實一點就是社會存在的問題。沒有多少人真正關注我們生存的環境,真正關注人類生存基礎的自然山水,真正關注人類的生態問題、文明的發展前景問題。這裡面就有可以全新的題材可以思考。在審美意趣方面的推陳出新,則要提升自己的美學修養,研究時代的價值取向,了解青年的思想傾向,增強自己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以提高共鳴度。4)獨創個人的藝術風格任何一門藝術,只要你有自己的獨特風格,就不怕落後,就不怕陳舊,就不怕沒人欣賞,就不怕一時的埋沒與失落。當然要獨創自己的個人風格,沒有幾年、十幾年、幾十年乃至一輩子的艱苦摸索,沒有鍥而不捨的努力錘鍊,又怎有可能。我們現在全社會的人都很浮躁,政治家浮躁,總想搞大運動,商人浮躁,總想搶大蛋糕,醫生浮躁,總想開大方子,教師浮躁,總想爭大課題,詩人也浮躁,總想出大詩集。古代的詩人,詩名早已遠播,詩稿還壓在書齋里,現在的詩人,剛學會寫點打油的雜湊文字,就急著張羅印書,一年一本,反正自己掏錢,有錢就印,也無需讓人審稿,也無須考慮是否有出版價值,似乎這詩集一出來,自己就是一名詩人了。名是有的,但有誰恭維你呢。詩人是要靠好詩好作品方有真正的好名聲的。最後提二個問題讓大家課後自己進行思考:1,你認為最好的山水詩是應該在山水風光中消融自我還是張揚自我?2,為什麽中國的詩人在欣賞自然風景時只有驚奇感而無敬畏心?
中國山水詩的寫作,在唐代興起一個又一個的浪潮。而絕句作為唐代定型並於唐宋時期達到顛峰的詩歌體裁,便成為山水田園詩創作的最佳載體之一。古今傳世的山水詩,以絕句數量最多,成就最高。這是值得我們欣賞和傳承下去的一筆重要的文化遺產。以下簡單介紹古今較為出色的山水絕句詩作品。1,質實與空明山水詩在南朝的出現和勃興,是詩人的思想和感情融入人類生存和生活的自然環境、從而使得自己的精神逍遙自在地徜徉於天地萬物之間、乃至獲得美好的情感享受而促成的。山水詩的寫作,首先呈現的是詩人欣賞自然風光山川美景的一種心理衝動,景趣盡由心生。因此,山水詩更多地表達了詩人獨特的審美趣味。唐初詩人王績的《夜還東溪》,是唐人描寫山水自然景象最早的一首五言紀行絕句:石苔應可踐,叢枝幸易攀。青溪歸路直,乘月夜歌還。王績的詩,詩風一洗齊梁華靡浮艷舊習,用語平淡,樸素自然,在唐初詩壇獨樹一幟,此首五絕,便是一斑。前二句寫山徑難走,後二句寫水路易還。白天從山坡上過,石苔濕滑,叢枝礙身,當然不好走。夜晚由水路返回,青溪路直,月夜泛舟,不但回來快速,還可在船上放歌,心情自然舒暢。去時的小心翼翼,歸時的便捷痛快,一堵一暢,形成強烈對比,耐人尋味。一首小詩,便傳遞著一種親近自然、娛樂山水的意趣。王績之後寫山水詩較出名的是王勃。先看王勃的《早春野望》:江曠春潮白,山長曉岫青。他鄉臨睨極,花柳映邊亭。江曠是源遠流長,山長是挺拔綿延。早春的江水翻騰著白浪,天亮後的群山露出綠色淡裝。詩的首二句已勾畫出一幅漂亮的山水畫。後二句再補上一個細節:在這山水畫中,有一鄉村好去處,那裡有楊柳飄舞,繁花盛開,把江邊涼亭映襯得讓人看花了眼。好胸襟寫出好景緻。好景緻襯出好心情。全詩讀來便覺意趣盈然。如果說王績、王勃的山水詩還僅僅是唐代山水詩創作的序幕的話,那麼到了孟浩然和王維登台之後,山水詩的創作便在盛唐時期蔚為大觀了。孟浩然是有才學卻與官場無緣的詩人,一生過的是文人隱居生活,其所作詩篇便有親近山水自然的韻味。請讀他的一首五絕《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經建德(今屬浙江)那一段。此詩寫羈旅愁思,卻因了對山水景象的一往情深,竟吟出「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這千古名句。蒼茫時刻,曠野無垠,遠處的天空望去顯得比近處的樹木還要低;江水清澈,俯首見月,高掛在天上的明月和船上的人是那麼的近。這樣的景象,非得人在舟中、心在景中,方能領略得到,方能摹寫得出。可謂景從眼入,情由心出,情景相生,風韻天成。嚼之,詩味無窮。再舉孟浩然的一首七絕《渡浙江問舟中人》,也可見其風格沖淡而其神甚遠的特色:潮落江平未有風,扁舟共濟與君同。時時引領望天末,何處青山是越中?此詩初讀曾疑山水味不足,再讀方覺情迷山水之中。起句即於景中生情,潮落江平未有風。須知浙江(錢塘江)以潮大風浪高而出名,有大潮或風浪,便無法行舟,旅途受阻。因此,潮落、江平、未有風,便構成舟行好時機,擠在船里的人都有相同的好心情。此時的我,向著彼岸隱約可見的青山,不斷地翹首探望,一邊興奮地問身邊的船客,那一座青山便是越中?越中山水之秀美,詩人沒有具體描寫,卻已盡從時時引領望天末一句中包裹千姿萬象,巧妙傳出,這叫「外淡內豐,似枯實腴」(周嘯天語)。這是典型的孟浩然式山水風韻。山水詩的審美對象是自然景觀,這一點與田園詩並無不同。但田園詩側重於田園風光、農耕生活,山水詩側重於山水景物、游旅情懷。田園詩中更多的是人化的自然,山水詩中常見的是自然的人化。山水詩近於繪畫,田園詩近於音樂。如果有這樣的全才,能把詩情、畫意、樂韻、哲理這四種天份結合在一起,他就必定成為山水田園詩的大家。這個人在盛唐終於出現了,他叫王維。王維是個多才多藝的典型,他工書善畫(南宗山水畫派開創者),精通音樂(做過大樂丞),深諳禪理(其名維、字摩詰,皆取義於佛經),這使得他在山水田園詩的創作中,左右逢源,觸類旁通,自然而然地把樂律畫理和道釋義旨融入詩藝,使他的詩兼有音樂美、繪畫美及玄機禪味,作品往往是有聲有色、有景有情、有韻有味、形神兼備。尤其是他的山水五絕,可說是唐代的高峰,後人也難以逾越。試讀這首五絕《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王維的這首詩是《輞川集》中一首。《輞川集》是王維與道友裴迪以五絕體唱和為詩的結集。輞川,在陝西藍田縣南嶢山口,是一處山水絕佳的自然風景區。王維曾在那裡買到原屬初唐詩人宋之問的莊園,晚年便在輞川過隱居生活。輞川風景區有二十多個景點,王維常邀裴迪、丘為、崔興宗等道友,往來其間,彈琴賦詩,寄情山水。鹿柴是景點之一,鹿柴即鹿寨,指圍起來養鹿之處所。一個荒廢了的養鹿場,有什麼可以欣賞和吟詠的呢?可到了王維的筆下,大自然的美被挖掘出來了。不見人而聞人語響,詩人巧借空谷傳聲,寫出傍晚深林的寂靜;一束日光在深林間的返照,那是極短暫的事,過後便可以想像到山中的幽暗。寫空山的寂靜,寫深林的幽暗,這是一般人之所能。以一陣人語反襯寂靜,以一抹餘暉反襯幽暗,這就好比在大面積的冷色畫面上點綴一兩筆曖色,沒有強烈的對比卻有不經意的襯托,使冷色給人的印象更加突出。這正是王維的高明之處。顯然,這需要有畫家、音樂家對色彩、聲音的敏感,方能捕捉到空山人語響和深林光返照的一剎那間所顯示的幽靜境界和心靈感悟。《輞川集》可以說是王維五絕山水的代表作,其風格一如《鹿柴》空靈清淡、脫俗自然、恬靜精湛。再舉如《竹里館》:獨坐幽皇里,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此詩用自然、平淡的筆法勾勒一幅月夜幽林之景,及在其間安閑自得彈琴長嘯之人。幽皇、深林、明月,寫景,獨坐、彈琴、長嘯,寫人。用語平淡無奇,但人與景的複合卻境界驟出,妙諦天成。這是一種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的藝術手法。但若非詩人在意態安閑、心思澄靜的狀態下與幽深茂密的竹林、高掛夜空的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寂靜物性悠然相會,便無此天籟之作。清人黃叔燦《唐詩箋注》評此詩「妙絕天成,不涉色相」,奧秘當在於此。從質實到空明,這裡中國古典詩歌藝術上的一個躍遷,這個躍遷的實現,主要是在盛唐時期,而主要是體現在以王孟為代表的山水詩人中。這方面王維的詩作是最為典型的。由質實到空明,決不止是一個詩歌的風格問題,也不止是個意境問題,而是詩歌藝術在更高層次上實現著它對於人類的價值。人們不再以客觀摹寫自然山水為目的,而是使山水物象成為心靈的投影。正如黑格爾所說:「在藝術里,這些感性的形式和聲音之所以呈現出來,並不只是為著他們本身或是他們直接現於感官的那種模樣、形狀而是為著要用那種模樣去滿足更高的心靈的旨趣,因為它們有力量從心靈深處喚起反應和迴響。這樣,在藝術里,感性的東西是經過心靈化了,而心靈的東西也借感性化顯現出來了。」(《美學》)第一卷中譯本49頁)對於空明詩境,我是從這個角度來認識它們的價值的。關於孟浩然的詩作,更是以「淡」著稱。明人胡應麟以「簡淡」概括浩然風格,評孟詩云:「孟詩淡而不幽,時雜流麗,閑而匪遠,頗覺輕揚。可取者,一味自然。」(《詩藪·內編》)如《北澗泛舟》:「北澗流恆滿,浮舟觸處通。沿洄自有趣,何必五湖中。」《尋菊花潭主人不遇》:「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主人登高去,雞犬不在家。」都是沖淡的。孟的一些名作如《秋登蘭山寄張五》、《夏日南亭懷辛大》、《宿建德江》等篇,都以「淡」見稱。聞一多先生形容得好:「孟浩然不是將詩緊緊地築在一聯或一句里,而是將它沖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甚至淡到令人疑心到底有詩沒有。」(《唐詩雜論·孟浩然》)「淡遠」「平淡」的風格,實際上是與無所掛礙、無所系縛、任運自如的主體心態有密切關係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正是禪家「不住心」、「無常心」的象徵。唐代山水詩派主要以山水景物作為審美對象,作為創作題材,但實際上是在山水中「安置」詩人的幽獨的心靈。靜謐的氛圍,是山水詩從質實到空明的一個突出特點。2,景能生情而情可易景唐代五絕山水詩可與王維相比美的實在不多,李白的《獨坐敬亭山》可算一首。李白是一個天性浪漫的詩人,其詩往往以氣勢磅礡神思飄邈而顯其特色。但《獨坐敬亭山》卻有一種情與景合的「寂靜」境界: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詩的前二句寫動見靜。鳥飛、雲飄是動,飛得無影無蹤、飄得安逸散滅是靜。這個靜全由「盡」「閑」兩字帶出。後二句寫獨坐的神態和心境。鳥飛雲去之後,靜悄悄地只剩下詩人和敬亭山。於是兩相凝視,久看不厭。此情、此景,更引入一層全「靜」的意境。也許你會想起「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句話的含義,也許你會捉摸到詩人因懷才不遇產生孤獨與寂寞而到大自然懷抱中尋求安慰的脈膊。總之,詩人的思想情感靜靜地和自然景象融會在一起,創造了一個「寂靜」的境界。這便是清人沈德潛所說的「傳"獨坐』之神」的精彩所在了。有趣的是,李白另有一首《望木瓜山》,同樣是寂靜的意境,同樣是獨自面對一座青山,可因為境遇的不同,看山的心態便有天地之別。不信的話,請讀一讀看:早起見日出,暮看棲鳥還。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木瓜山在安徽青田縣境內,據歷史記載後來還是杜牧求雨之處。傳說李白當年謫夜郎,便路過此地,寄宿於木瓜山廟。李白寫此詩時,已是遲暮之年。身世的坎坷和暮年的貧病交加,早已失掉了獨坐敬亭山那份自信和高傲。因而此時對視木瓜山,竟是身在客途的滿心酸楚。同是看山,一個是相看不厭,一個是看了更加心酸,可見景能生情,而情可易景。欣賞山水其實便是人化自然的過程。畢竟李白是盛唐最具浪漫氣質和豪放性情的詩人,因而李白筆下的山水,更多見的是氣象雄偉、磅礡凌厲、渾厚壯麗和俊秀清奇者。例如下面這幾首七絕。《峨眉山月歌》一氣而下,連用峨嵋、平羌、清溪、三峽、渝州五個地名,有輕舟直下順暢通達之感而無堆垛痕迹,是為空靈秀麗。《望天門山》前二句寫盡江水的氣勢,有揮斥八極,凌厲九霄意(胡應麟語)。後二句寫遠望景象:連綿不絕相對而出的青山,遠處江面衝浪而來的孤帆,場景壯大,氣勢雄偉。全詩充滿豪壯之氣。《望廬山瀑布》中的一個「生」字寫活了香爐峰,一個「掛」字把瀑布形象化為巨大的白練,一個「飛」字體現瀑布的噴涌而出、高空直落,一個「落」字寫盡巨流傾瀉的氣勢磅礡。而倒傾銀河的想像,十分驚心動魄,且奇特瑰麗。正因此,蘇東坡說此詩是古今詠廬山瀑布的最佳詩篇。再讀《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白帝城,在今重慶奉節白帝山上。讀此詩時只覺詩筆一氣奔放,痛快淋漓,神情激蕩。原來,當時李白因永王璘事被流放夜郎,行至白帝遇赦,此詩即寫於回家途中。從囚徒變回良民,倖免一場災劫,那種歡悅、那種寬慰、那種新生的情感,借寫湍急的長江水,奔流直下。李白是個天性高傲的詩人,此時的他真想仰天長嘯一聲。歷來評此詩的學者均認為最妙在第三句,但說妙的人通常只從音律和結構上分析。或說第三句是一個語氣的調整,略為停頓,為結句的清靈流動蓄勢。或說第三句是稍作收束,以小景插在大景中,使詩微曲而不傷於直,並為末句生色。或說第三句能使通首精神飛越,若無此句便非才人之作云云。這些都不無道理,但若從詩人當時的心態來分析,尚另有一層弦外之音:污濁小人們,你們叫吧,喊吧,哭吧,怎麼也奈何不了我李白,我終於回來啦。「輕舟已過萬重山」,這「萬重山」便不僅僅是大自然里的山了。3,識山水之妙與攝風景之神山水詩其實便是遊覽詩,遊覽山川而目有所見心有所得,吟誦之便為山水詩。清人葉燮說,「遊覽詩切不可作應酬山水語。如一幅畫圖,名手各各自有筆法,不可錯雜。又名山五嶽,亦各各自有性情氣象,不可移換。作詩者以此二種心法,默契神會;又須步步不可忘我是游山人,然後山水之性情氣象,種種狀貌變態影響,皆從我目所見、耳所聽、足所履而出,是之謂遊覽。且天地之生是山水也,其幽遠奇險,天地亦不能一一自剖其妙,自有此人之耳目手足一歷之,而山水之妙始泄。如此方無愧於遊覽,方無愧於遊覽之詩。」(《原詩》卷四)此說頗得山水詩精髓。但只憑耳目手足一歷而能識山水之妙,則恐只得其形而未能通其神也。要既得其形又通其神,當如王國維所說的「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人間詞話》)入乎其內,須有慧心,善悟;出乎其外,當有慧眼,識觀。善於出入內外,方能形神兼得。上舉李白的幾首山水詩,呈現的正是這種形神兼得的特色。雄渾,常是名山大川給人最震撼的景象。明代詩人丁璣《游三清山》,頗能道出這種景況與感觸,其詩曰:三峰插天如芙蓉,晴雲赤日行其中。攀緣飛磴立峰頂,一鑒四海雙眸空。三清山位於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與德興市交界處,為懷玉山脈主峰。因有玉京峰、玉虛峰、玉華峰三峰峻拔挺立,狀如三清列坐其巔,乃得其名。三峰中以玉京峰為最高,海拔1816.9米,是江西第五高峰,也是信江的源頭。三清山是道教名山,據傳東晉時葛洪結廬練丹於此,故自古便享有「清絕塵囂天下無雙福地,高凌雲漢江南第一仙峰」的盛譽。宋明以後三清宮等道教建築依山水走向,順八卦方位,將自然景觀與道家理念合一,先後建起無數宮觀樓宇,乃至方圓數十里,道風濃郁,仙境昭然。丁璣此詩,主要從遊客欣賞風景的角度來寫三清山。首句便描述三峰插天的景象,次句更以晴雲赤日行其中突出其山峰之高。有了這兩句對山勢形象的具體描繪,後兩句便著重寫出攀登到峰頂時極目遠眺的那種雄渾與蒼茫的感覺。一鑒四海雙眸空,那當是多麼遼闊寬廣的視野啊。美感,快意,盡在那雄渾蒼茫的境界中。所謂「攬勝遍五嶽,絕景在三清!」當由此識得。山水各有性情,一動一靜均有諸多氣象和風韻。位於安徽省潛山縣西南部的天柱山,又稱皖山,安徽省簡稱皖的緣由即因此山。其山峰挺拔直指蒼穹,乃有擎天一柱之譽。歷代詩人均有遊覽詩傳世,最出名的是唐代戴叔倫的《題天柱山圖》:拔翠五雲中,擎天不計功。誰能凌絕頂?看取日升東。此詩寫出了天柱山擎天之神奇,自彩雲中挺出碧綠身姿的秀麗。其後白居易有詩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門千仞鎖雲雷」,當由戴詩點化而出。戴叔倫寫山水,有自己的獨特見解。他說:「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見《司空表聖文集》引文)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者,當是寫意有味、畫實乏趣之義。戴叔倫的這一寫意山水論在他的七絕《題稚川山水》中也有不俗表現: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雲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稚川山水之美,斷非僅松下茅亭、汀沙雲樹、隔水青山可言,但此詩是行人的角度而非遊客的眼界,趕路行人對山水美的感觸當然便與賞玩遊客有所不同。行人通常走在那裡都有歸家愁思,而遊客不論身在何方都有離鄉樂趣。因此,松下茅亭有「涼」的快意,汀沙雲樹有「蒼」的沉思,隔水青山有似曾相識的眷戀。著墨不多,寫意己濃,詩味耐人咀嚼。當然,有淡墨寫意山水,自然也有濃筆重彩山水,一樣能狀風景之美。唐代詩人韋應物的《西塞山》用的是濃筆:勢從千里奔,直入江中斷。嵐橫秋寒雄,地束驚流滿。西塞山,在今黃石市東部,三面環江,唯有一脈纖立山樑與千里楚山相接,有長江中下游門戶之稱,這便是勢從千里奔的雄偉和直入江中斷的險要。因之,此處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嵐橫秋塞,山鎖洪流,留下無數戰火硝煙。孫策攻黃祖,周瑜破曹軍,劉裕走恆元,李自成大戰清兵,都在西塞山刻寫歷史的滄桑。此詩僅廖廖二十字,便寫盡西塞山的雄奇、險要。4,欣賞山水景象美的不同角度說到韋應物,就不能不提《滁州西澗》,這可是一首山水詩的名篇: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嗚。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此詩寫春遊西澗所見風景:寂寞的澗邊幽草,樹叢里鳴叫的小鳥,已是傍晚時分,突而其來的暴雨讓正來潮的澗水猛往上漲,空無一人的渡船則在急流中飄浮打旋。全詩先靜而後鬧,靜中有鬧(鳥鳴),鬧中有靜(舟橫)。靜而恬淡,鬧還悠然。非詩人胸襟曠達便無此感悟。顧樂評此詩「寫景清切,悠然意遠,絕唱也。」(《唐人萬首絕句選》)北宋寇準詩句「野水無人渡,孤舟盡日橫」,蘇舜欽詩句「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都從此詩化出,可見其影響之深遠。韋應物的山水詩揭開一個有益的話題,那就是:山水詩一定是對山水風景自然美的欣賞和讚頌嗎?韋應物說不一定。《滁州西澗》就是一例。其實,詩人寫景,淡描寫意也好,濃筆潑彩也好,都有自己的愛好,都有自己的取捨,都有自己的寄託。許多時候,自然風光的美,山水景象的美,是需要有人去挖掘去發現的。而有人可能發現美在這一面,而有人可能發現美在那一面。有人認為丑的但在另一些人看來則認為是美的。譬如,有郊寒島瘦之稱的中唐詩人孟郊、賈島,其山水詩常呈現與人不同的審美眼力。先看孟郊的一首七絕《洛橋晚望》: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閑,月明直見嵩山雪。詩人欣賞的是明月照積雪,可這在北方是到處都可見到的景象,太過普通便不覺其美。但在孟郊筆下,冰初結,人行絕,柳枝葉凈,榆樹枝禿,就在一片蕭疏的洛城冬景中,一個美妙迷人的景象被詩人挖掘出來了:冰清玉潔的明月、白雪,交相輝映,燦然奪目。雪景中的山,雪景中的水,雪景中的樹,雪景中的花,同是山水,同是花木,因了一番雪景而別有清韻。明代詩人袁中道也寫過一首七絕《雪中望諸山》,同樣讚歎雪景山水之美。其詩曰:青蓮花間白蓮開,萬簇千攢入眼來。別有銷魂清艷處,水邊雪裡看紅梅。青蓮是指未被冰雪覆蓋的山峰,白蓮是指雪山。大抵完全被冰雪覆蓋的山峰並不多,這就造成「青蓮花間白蓮開」的景象。又因為雲遮霧障,山峰忽隱忽現,便有了「萬簇千攢入眼來」的動感。此時,雪地里的紅梅又點綴著另一種壯麗的景觀,而這一切又都倒映在清澈的江水裡。當你從水裡欣賞這一番美景時,是足夠讓人銷魂的了。與孟郊的月明直見嵩山雪相比,袁中道的水邊雪裡看紅梅便顯得柔和一些,沒有孟郊的硬朗勁。韓愈最欣賞孟郊的詩,尤其欣賞孟郊詩中常見的硬語。他說孟郊的詩「橫空盤硬語,妥帖力排奡(奡,音讀同傲ao,矯健之意,排奡,指文章有力度)」。硬語指字句的堅挺。此詩句中的直見一詞便是硬語。倘用照見、用乃見、用遂見都沒有那種力度。與孟郊的寒、硬風格相似的是賈島的「幽奇寒瘦」。請看他一首七絕《題安業縣》: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無半里平。宜是老禪遙指處,只堪圖畫不堪行。這安業縣在賈島筆下那還有山水之美呀,儘是崎嶇不平的山徑,除了山,還是山。這夠幽、夠奇、夠寒與瘦。可把這山巒迭障一山連接一山的景象描繪成畫,那也有動人之處,這便是只堪圖畫不堪行了。不堪行,看似怨語,卻是以怨為賞。倘若堪行,那裡還有奇趣?只堪圖畫不堪行,其實也當是觀賞風景的一大實情。觀者,欲其雄偉,非險要不能盪其魂魄,欲其迤邐,非崎嶇不足道其深曲。而行者,險要、崎嶇皆折磨筋骨勞損腳力也。由上述所介紹的各種觀察角度不同寫作手法不同的山水絕句,可讓我們得到這樣的一些印象:山川景象的自然風光各有奇妙之處,但須是經由詩人的「耳目手足一歷之,而山水之妙始泄」,此其一;景從眼入,情由心出,賞得景趣須是心態平和,有好心情方看得好景緻,此其二;自然景象之美與丑,不同的觀賞趣味會有不同的感受效果,當你將主體的意識賦予客體的品性時,自然景象便有了活的靈魂。山水詩其實也是心靈的頌歌。下面也提二個問題給大家帶回去思考:1,李白的「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表達的是一種什麽情感?當代詩人有一首《讀李白"敬亭山』》這樣詠道:「藏跡非唯鳥,流嵐或獨閑。相看兩相忘,不見我和山。」有評者認為此詩後二句,是對李白《敬亭山》詩境界的一種超越:李白的詩中強調物我交流互相欣賞兩看不厭,物象之於人仍處於對立狀態,而此詩已達物之境乃我之境,物我合一、山我俱忘、回歸自然的狀態,這也是禪的最高境界。你認為這個說法對不對?2,戴叔倫關於「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這一見解對後來山水詩的創作有何影響?
山水是自然的山水,也是歷史的山水。山水有大自然的天才造化,也有人類歷史的文化沉澱。欣賞山水,當然也包括這兩個方面: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自然景觀會給予人們各種美的感受,間而引發各種由景象催生的情感;人文景觀也可以給予人們某些美的感受(古迹、文物、古代建築之類),而更多的則給予人們以撫古思今的沉思和感慨。山水詩的寫作便不僅僅是對自然美的複述和感嘆,也包含對歷史、對世事、對人生的思考和眷戀。1,山水詩中的人文關懷試讀唐代詩人胡曾的一首七絕《荊山》:抱玉岩前桂葉稠,碧溪寒水至今流。空山落日猿聲叫,疑是荊人哭未休。荊山即荊塗山,在安徽省蚌埠市懷遠縣境內。抱玉岩,又稱抱璞岩,即卞和洞,是荊山一處盛景。抱玉岩有天然卵形巨石橫嵌、豎架凌空危懸迭成石洞,洞上方有白雲堆,相傳為楚人卞和釆玉處,故稱卞和洞。此詩前三句勾勒出荊山秋日景象:抱玉岩石洞前積滿落葉,清澈透碧的溪水從古至今一直在這樣流淌著。夕陽慢慢從遠處消失,空曠的山谷傳來一陣陣猿猴的啼叫。第二句中至今流三字巧妙引出結句的思古情懷,而一個寒字則為哭未休作了必要的鋪墊。那麼,荊人哭什麼呢?熟悉和氏壁典故的人都知道,春秋時楚人卞和伐薪於荊山得美玉,他將此玉獻給楚王,竟被砍去雙腳,他抱著那塊玉在荊山下哭了三日三夜。此段記載見於《韓非子.和氏》。顯然,詩人在觀賞荊山風景時想起了此段冤案,感慨不已。一方面為卞和的不平遭遇深感痛惜,一方面為此種不平遭遇可能還在不斷地延續而略感悲哀。結句的疑字一身兼二義,其一是銜接第三句的猿叫,由猿叫似人哭而想起卞和的哭;其二是銜接第二句的寒水至今流,由寒水還在流聯想還有類似卞和的遭遇在延續。此詩以疑問作結,結出一腔憂傷與悲憤,這是詠山水而兼懷古的筆法。唐代僧人釋仲殊的七絕《潤州》是另一種寫法:北固樓前一笛風,斷雲飛出建康宮。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濛濛細雨中。潤州,治所在今江蘇鎮江市。北固樓,即北顧樓,在鎮江丹徒縣北固山甘露寺內。此詩前二句即由「一笛風」先將思古情愫抖出,再把這縷情愫融化到即目風景之中。是先寫情,再寫景。「一笛風」,出自杜牧詩句「深秋簾幕千家雨,落日樓台一笛風」。「建康宮」,指南朝故宮。建康即今南京,南朝時為京都。詩人說,北固樓前一曲笛音隨風吹來,南朝故宮的廢墟,兀的飛出一片舊日的斷雲。其實,這片斷雲就是作者的思緒。什麼思緒呢?當然是為南朝的覆滅為國家的興亡生髮一點幽古悲傷。這點悲傷無所寄託,終於融化入濛濛細雨之中。悲情入雨化得很淡很淡。但就象一撮鹽撒入一碗水中,淡化得無影無蹤然入口其味尚在。睹山水而懷古發幽思,更多的是因了景象的變化而觸景生情的。譬如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一首五絕《茱萸灣》:荒涼野店絕,迢遞人煙遠。蒼蒼古木中,多是隋家苑。先前曾是花繁似綿門庭光鮮的前朝達官富人居住的風景區,如今風光不再,乃至破敗凋零,荒涼絕人煙,唯一可見的,只有蒼老的古樹,似乎作為時過境遷、人死物荒見證者而殘留下來了。此詩抒發的也是家國興亡朝代更替美夢不常的感傷,但劉長卿畢竟是距隋年代較遠的中唐詩人,他不可能親眼目睹先前隋家苑的景象。因而關於隋家苑的印象,只能是聽人所講或書上所見,情感便少一層貼切而略見淺淡。再讀晚清詩人丘逢甲的一首《九龍有感》,那種對家國興亡的感傷便有切膚之痛了:群峰迭翠倚樓間,一角頹雲夕照殷。忽憶去年春色里,九龍還是漢家山。丘逢甲是生於台灣的愛國詩人,此詩作於《辛丑條約》簽訂之後,割地賠款之痛令詩人悲憤至極。因此當詩人目賭九龍半島的大好河山被割棄時,悲憤感傷的情懷便在詩句中溢出了。「忽憶」二字便是感情溢出的開關。去年的九龍,春光明媚,春意盎然,可今年已變了樣,群峰依然層層迭迭有綠樹和樓房在稀稀疏疏地點綴著,可垂掛在天邊的卻是被夕陽照成赤紅色的昏昏欲墜無精打採的雲團。為何會這樣?啊,想起來了,原來是此片國土已淪陷。此詩後二句,於平淡中蘊含沉痛至極的悲傷,而「忽憶」二字有突兀而抖出的妙用。與此種悲憤而憂傷的無奈相比,為收復淪陷的國土而浴血在戰場上的勇士,面對烽煙瀰漫的河山,其山水詩則往往帶有一股勇氣,一種英雄氣慨。試讀新中國開創者軍旅詩人朱德的一首七絕《出太行》:群峰壁立太行頭,天險黃河一望收。兩岸烽煙紅似火,此行當可慰同仇。作者寫此詩時,身為八路軍總司令,在太行山地區指揮對日作戰。詩人在戰場上出生入死,有戎馬烽煙的戰地生活感受,再加上對祖國河山和祖國人民的熱愛,此詩寫起來便有一股熱血奔涌的氣慨。詩的前二句寫出太行山的雄偉和黃河的險要,為結句的「慰同仇」必勝信心奠定堅實的基礎,而起句的「群峰壁立」則不單為寫景,也包含有各族人民各種抗日組織奮起反抗的意味。此詩將寫景與寫情有血有肉地聯繫在一起,既是優秀的山水詩,也是優秀的軍旅詩。當然,寫山水而兼懷古,寫山水而兼懷國事,山水景觀的欣賞往往便被擠在一個次要的位置上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便不應當歸於山水詩一類了。2,山水詩中的大景與小景山水詩之寫景,是詩人欣賞山水景觀有動於心而賦形於筆的藝術再現。天地之大,山川之秀,景象之美,讓人有奪於目、有動於心者,當因人而異,這叫「境一而觸境之人之心不一」(清人葉燮語)。由於融境之心不一,有人善寫大景,有人善寫小景、中小景。清代王船山認為,以小景傳大景之神則妙,如「張皇使大,反令落拓不親」(《姜齋詩話》)。這話有些道理,但過於絕對。因為寫大景不同於寫小景,不能均以傳不傳神來衡量得失。小景可以傳神,而大景可以覽勢。大景之氣魄,便非小景所能傳者。即以王船山本人所舉的例句來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給人一種空間無限、景象雄渾、物態蒼茫的宏大氣勢,這是胸襟廣大的人方寫得出的大景,其氣魄足以動人心弦,怎麼會有「落拓不親」的說法呢?其實,寫大景也好,寫小景也好,只要是親歷其境觸發真情而自然溢出者,能感動詩人之心,便也能感動讀者之心,人心固一也。這裡,我們不妨找幾首或寫大景、或寫小景、或大景穿插小景的絕句來細細品味一番。先看寫大景的。上舉李白七絕《望天門山》、《望廬山瀑布》、《望廬山五老峰》,五絕《杜凌》,戴叔倫五絕《題天柱山圖》,孟郊七絕《洛橋晚望》,朱德七絕《出太行》,都是寫大景的典範。「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群峰壁立太行頭,天險黃河一望收」,都是豪情萬丈、氣魄非凡的好詩句。宋代詩人寇準的七絕《書河上亭壁》四首之三也是寫大景的:岸闊檣稀波渺茫,獨憑危檻思何長。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這是詩人在黃河岸上遠望北方景象。從河面到山巒,自近而遠,黃河「波渺茫」而秋山「帶夕陽」,眼界寬闊,景象深遠。而放眼之際,情思不斷。字裡行間,顯示詩人對廣漠浩瀚的北方大地情深無限。「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詩未讀完,那腦海中已有雄渾而靜穆的景觀浮現,可謂興象深遠而具象宛然。再看唐代詩人楊凌的七絕《秋原晚望》:客雁秋來次等逢,家書頻寄兩三封。夕陽天外雲歸盡,亂見青山無數峰。此詩筆法與寇準上舉詩相近,都是帶著思緒向廣漠的山川放眼。結尾以景結情,情思邈然。「夕陽天外雲歸盡,亂見青山無數峰」,顯示秋原一望無邊,而夕陽下雲霞盪盡,唯見青山莽莽。一個「亂」字,引一腔鄉愁,愁思無限。寫大景也有不露思緒而情隱於其詩中者,舉如晚清詩人丘逢甲的七絕《舟中望茶盤山》:滄波無際夕陽紅,孤嶼蒼茫大海中。水墨痕濃雲腳矮,茶盤山外雨蒙蒙。詩人曾於甲午戰後在台灣組織義軍抗日護台,兵敗後入廣東從事文化教育。此詩寫於一九00年。《辛丑條約》的簽訂,成為詩人揮之不去之痛。詩人曾在《離台詩六首》中寫道:「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這種割地之辱在他心中激起滿腔悲憤,而無力回天又讓他心中充滿憂傷。《舟中》一詩憂傷之情不著一字,但卻由頭至尾融於全詩之中。「滄波無際」,「蒼茫大海」,「墨痕濃雲」,「雨蒙蒙」,儘是灰暗憂鬱的色調,這色調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中瀰漫著、伸延著,景象宏大,而憂傷逐景隨形,涌動於詩句之外。這是寫大景的效果.再看寫中小景的。前舉王維的五絕《鹿柴》、《竹里館》,王勃五絕《登城春望》,都是寫中小景的佳作。《鹿柴》的「返景入深林,復照青苔上」,是刻畫細節的小景。《竹里館》的「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也是小景。《登城春望》的「物外山川近,晴初景靄新」,是視野開闊的中小景。唐代詩人張籍的七絕《秋山》寫的也是中小景:秋山無雲復可風,溪頭看月出得松。草堂不閉石床靜,葉間墜露聲重重。此詩寫秋山之靜,無雲有月,有室無人,月光懶散,草堂空閑,周圍寂靜得連樹葉間露水滴落的響聲都聽得一清二楚。這種刻畫細節寫小景的手法同《鹿柴》相似。清代詩人姚范的一首七絕《山行》寫小景更是瞪大了眼珠,請看他如何描繪山間所見自然景色:百道飛泉噴雨珠,春風窈窕綠靡蕪。山田水滿秧針出,一路斜陽聽鷓鴣。「噴雨珠」是近景,遠了便看不見雨珠了;「綠靡蕪」是稍遠一點的景,靡蕪是一種香草,再遠一點便辨認不清了;「秧針出」是眼前景,秧苗剛剛長出來,細如針尖,這是觀察入微的小景。此詩以一串小景寫出山行所見景象,寫得清新爽朗,頗有山野春天氣息。清代詩評家沈德潛提倡一種雄大、渾厚的詩風,他的格調說與王士慎的神韻說、袁枚的性靈說在清代詩壇各領風騷。但因此有人說沈德潛的詩「平正而乏精警,有規矩法度而少真氣」(朱庭珍語),恰巧沈德潛一些寫中小景的山水詩卻是例外。比如下面這首七絕《過許州》:到處陡塘決決流,垂楊百里罨平疇。行人便覺鬚眉綠,一路蟬聲過許州。許州,舊地名,治所在今河南許昌。此詩前二句寫出許州山川自然景象:隨處可見的溪澗水流潺潺作響,一望無際的楊樹枝條迎風飄擺,幾乎把平整的山野都遮掩了起來。因為有「垂楊百里」,詩的後二句便用「鬚眉綠」和「一路蟬聲」來突出這一景象的鮮明性,一個是視覺效果,一個是聽覺效果,兩相配合便把「垂楊百里」的許州景象寫得活生生的呼之即出,可謂充滿「真氣」。而實際上此詩又化用了前人的詩句,如「決決流」,見於唐人盧綸《山店》的「登登山路行時盡,決決溪泉到處聞」。「鬚眉綠」,見於清人查慎行的《青溪口號八首》之七的「牛背渡溪人,鬚眉綠如畫」。如此點化,也不失「精警」。此為沈德潛寫山水小景的成功之處。最後再看大中小景穿插相映成趣的寫法。李白的七絕《早發白帝城》,大景「千里江陵」和「萬重山」中間插上「兩岸猿聲」小景,形成文勢抑揚頓挫特殊效果,是大小景穿插典型寫法。再讀唐代詩人翁卷的七絕《野望》也有極為巧妙的寫法:一天秋色冷晴灣,無數峰巒遠近間。閑上山來看野水,忽於水底見青山。前二句是大景,後二句是小景,大景中,山為實景,水為虛景,小景中,水為實景,山為虛景。野望之山水景象,便在這大小景及虛實景之間變換,意趣自得,詩味雋永。3,一般景可以有非常情山水自然風光的欣賞,山水風景詩篇的寫作,最宜有一番閒情逸緻。心裡寬鬆,眼界廣大,胸懷壯闊,看到想到寫出的景象,便有一種清新的美,俊逸的美,和諧的美。比如前面介紹的王維在惘川別業所寫的一組山水田園詩,便屬於這種情形。這裡再介紹其他詩人的一些佳作。先讀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此詩題為「暮江吟」,當是詩人傍晚遊覽江景即興所寫作品,但詩文中既寫「殘陽」,又寫「露」、「月」,便呈現傍晚至深夜的較長時間段,顯然,作者既有充足的時間,又有悠閑的心態,方得以在江邊(或是在江中)流連忘返。詩的前兩句寫夕陽落照中江水呈現紅綠不同顏色的景觀。殘陽照射在江面上,不說「照」而用「鋪」,表明其時「殘陽」已接近地平線,光線是貼著地面照射過來的,說「鋪」極為形象。同時,「鋪」比「照」顯得平緩,寫出了斜陽近黃昏那一刻的柔和,給人以親切和安閑之感。由於江水的緩緩流動,江面有微小的波紋,受光的一面便呈現一片「紅」色,背光的一面便仍舊是一片深深的碧波。「瑟瑟」,此處解為眾多的碧綠貌。江水因為鋪上了夕陽之光,便呈現兩種不同的顏色,這一細微的瞬間的變化,被詩人敏銳地觀察到,當詩人津津有味地讓夕陽點染下江面細波粼粼、色彩光鮮的景象從筆下流淌出來時,詩人自己也陶醉了。詩的後兩句轉而寫夜裡新月升空、秋露落地的景象。「露似真珠」是俯首所察,「月似弓」是仰頭所望,俯仰之間盡顯詩人一腔喜悅之心情。滴滴清露,本自圓潤,因有新月清輝的沐浴,便閃爍著晶瑩的光澤,乃似真珠。一彎新月,升起在夜空,遠遠望去正像懸掛著的一張弓。或許這一天對詩人來說有什麼特別的意義,或許這一夜的美麗景色給予詩人以特別的感受而想記住這一天,詩人乃特地點出這是「九月初三夜」,不但如此,還加上讚美的「可憐」二字,把自己無比喜悅的心情盡情坦露出來。據說這首詩是白居易轉任杭州刺史赴任途中寫的,其時朝廷黨派紛爭激烈,白居易以遠離政治旋渦為幸事,便寄情于山水,賞樂於風景。正因為有這一番閒情逸緻,方才寫出如此綺麗的景色和分外寧靜的境況。可以說,先有一個輕鬆超脫和諧安逸的心態,方可以描繪出一幅色彩絢爛美麗迷人的山水風景圖,這一點從戴叔倫的《蘭溪棹歌》這首詩也可得到例證: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戴叔倫是唐代中期著名的詩人,曾任涪州督賦、撫州刺史,以及廣西容州刺史,加御史中丞,官至容管經略使。他在任期間,政績卓著,是個出色的地方官吏。戴叔倫的詩以反映農村生活見長,詩歌情景交融,真摯動人。此詩題為「蘭溪棹歌」,即是一首漁鄉人民的民歌。蘭溪,在今浙江蘭溪縣西南。棹是類似於槳的划船工具,棹歌就是船歌。但戴叔倫寫的這首船歌,卻是一幅清新淡雅的水鄉風景畫,一支歡快優美的漁家小曲調,一首絕妙的山水田園詩。你看,一彎美似娥眉的新月掛在柳灣的上空,月光清朗,涼意襲人。越地青蔥朦朧的山色倒映在水平如鏡的溪水中,令人忍不住俯首細看。這是前兩句所寫的美妙景象。月掛柳梢,山沉水底,月光涼爽,山影飄渺,溪平如鏡,水色清澈,這是靜景。三四兩句轉而寫動景:忽大忽小的春雨,一連下了三天,蘭溪的流水,嘩嘩猛往上漲,魚群聯翩出沒,夜半人靜之時紛紛湧上淺灘戲耍,啪啪蹦跳。在水鄉生活過的人都知道,春雨過後,鯽魚鯉魚鳳尾魚這些淡水魚類,便會在溪澗岸邊淺灘上撥鰭擺尾,爭「搶新水」。雨後寧靜的夜色溪景,半夜喧鬧的春潮魚汛。詩人賞美景,漁民樂汛情。儘管詩中並沒有寫到「人」,也沒寫到「情」,但詩人的快意、漁民的歡情,已一併洋溢在詩中。一首好的山水風景詩,就這樣讓人讀來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捫其心,如得其情。然這又當以詩作者之樂為樂,是為共鳴。詩作者之樂,常可於一般景寫出非常情。比如元次山這首《欸乃曲》:湘江二月春水平,滿月和風宜夜行。唱橈欲過平陽戍,守吏相呼問姓名。此詩作者元結(字次山)是唐代文學家,唐人把他與陳子昂、蘇道明、肖穎士、韓愈並提,說他是韓柳古文運動的先驅。此詩乃作者任道州刺史時因事詣長沙都督府返回途中所寫,共有絕句五首,此為其二。欸乃曲,也是船歌,欸乃一詞即形容棹聲。作者詩序說,回途逢春水大發,船隻逆行困難,乃作詩五首,令舟子唱之,以取適道路之者。逆行又逢大水,這景況便容易讓人沮喪。但作者為了鼓勵船夫的鬥志,便以樂觀的精神感染他們。在他的筆下,歸途之夜顯得十分平和美好:湘江的二月,江水上漲,使得江面更加寬敞開闊,一輪圓月把清輝灑滿江面,和煦的春風則讓人倍感心情舒暢。詩人遂讚美這樣的景象,說是最適於「夜行」。沮喪的局面被樂觀的心態化解了。最有趣的是此詩後面兩句,把一個平陽戍吏深夜盤問船客的細節寫進詩里,平添了無限新鮮情趣。俞陛雲《詩境淺說續篇》評道:「後兩句言榜人搖櫓作歌,將過平陽之戍,津吏以宵行宜詰,呼問姓名,乃啟關放客。此水程恆有之事,作者獨能寫出之。」正是大家都熟視無睹的生活細節,被詩人信手拈出,便有濃郁的時代生活氣息。難怪宋人顧樂十分推崇次山這首詩,說其「輕輕淺淺,悠然在目,味正在逼真。」(《唐人萬首絕句選》)其實是好心情寫出有生活氣息的好風景。有閑情,有胸襟,有雅趣,有慧心,便能識得好風景,寫出好詩情。星星總是那些星星,月亮總是那個月亮,山永遠是那座山,水從來是那些水,為何有人便賞出美景、感受歡情?景在身外,情在人心。景可生情,景可傷情,景可亂情;情可易景,情可造景,情可毀景。正如王夫之所言,「情景雖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樂之融,榮悴之迎,互藏其宅。天情物理,可哀而可樂,用之無窮,流而不滯,窮且滯者不知爾。」(《姜齋詩話》卷上)天情物理所以可哀可樂者,景情互可變易是也。懂得這一點而在詩詞寫作中運用,通常便會寫景而景中有情,寫情而情融入景。如上舉白居易、戴叔倫、元結這幾首絕句便是。王維、李白的山水田園詩,也多是景中無「人」、景中無「我」而情在景中、情由景出的佳作。這裡,再讀一首宋代詩人楊萬里的《玉山道中》:村北村南水響齊,巷頭巷尾樹蔭低。青山自負無塵色,盡日殷勤照碧溪。玉山在江西上饒市著名風景區三清山的南邊,玉山道是玉山到三清山的進山主要路徑。玉山一帶風景秀麗,所謂「三嶺千峰峻,冰溪一道寒」。因為溪水在蜿蜒盤旋的山谷中穿行,所以此詩首句便寫出溪水的喧鬧,村南村北到處都聽到溪流的潺潺聲響。因為山峰峻立,民居小屋及村子周邊的樹木便顯得低矮,但綠蔭可愛。這前兩句已將玉山道中山水形勢描繪出來,有景象,有聲音。後兩句便用擬人手法,讚美青山和碧溪的清新美麗和高雅脫俗。因為溪水的潔凈,使得青山在水裡的倒影非常清晰,而溪水的流動則造成青山倒影的抖動,似是青山有意識地照了一次又一次。而青山所以如此一整天地照個不停,是因為他(她)相信自己翠身潔凈不染塵色。這樣寫,青山和碧溪,便有了高尚的靈魂和可愛的人格。其實,這正是詩人的融情於景,景中無「我」而青山似「我」,耐人玩味。北宋趙捯燦幸皇子媚餿聳址ㄐ吹納剿衛朗U飧鯰「鐵面御史」和「趙青天」之譽的龍圖閣學士、資政殿大學士,是個極重身心修為的雅士,據說他進士及第後到蜀地赴任,「匹馬入蜀,以一琴一鶴自隨」,傳為佳話。明朝時崇慶人民為紀念他,還特地為他和曾任蜀州通判的陸遊共建一「趙陸公祠」,大門懸「琴鶴梅花」匾額。「琴鶴」乃頌揚趙挼那逭啵「梅花「乃讚譽陸遊的高潔情操。趙捁な剖椋照拊其「詩清新律切,筆跡勁麗,蕭然如其為人。」趙捳饈滋饢凍鮁愕椿贗T品濉肪湫吹潰游遍名山未肯休,徵車已發尚回眸。高峰亦似多情思,百里依然一探頭。雁盪山位於浙江溫州樂清市境內,以其奇特險峻、瑰麗多姿的山嶽風景著稱,史稱「東南第一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的美譽。雁盪山分為南雁盪山、中雁盪山、北雁盪山,其中以北雁盪山最為著名,因「崗頂有湖,蘆葦叢生,結草為盪,秋雁宿之」而得名。趙挻聳揮芯嚀迕櫳囪愕瓷降牧櫧婢吧匆雜偽櫓暗愫筇ど瞎櫫鏡囊酪啦簧嶂椋舾琳咭暈尷薰憷南胂罌占洹4聳燦媚餿聳址ǎ胙鍆蚶鐧男捶ɑ厝揮幸臁Q畹哪餿聳薔爸「無」人而青山似「我」,趙的擬人是景中有「我」而高峰似「人」。本來是「我」多情思,坐到返回的車上仍不停地回頭去看美麗靈秀俊奇的山峰,但詩的結尾卻說「高峰」遠去百里後仍「探頭」示意,「亦似多情思」。用這擬人手法便把詩人自己的情思移到山峰之上,表達的依然是「我」對風景的痴迷和留戀。但如果直說,便沒有詩味了。本課思考題:1,舉例說明山水詩的筆墨應該側重於摩寫自然景象還是應該側重於述說觀賞風景的感受。2,熟視無睹的一般景色,名家能寫出奇妙與韻味,更多的詩人則非得奇景不下筆,這是什麽原因?想通這一層道理對山水詩的創作有何幫助?
南朝著名的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在其所著《文心雕龍》一書中曾說過詩貴「江山之助」的話,所謂「詩人感物,聯類不窮。流連萬象之際,沉吟視聽之區。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宛轉;屬采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文心雕龍。物色》)山水詩便是最顯明的例子。正因為山水自然風景之迷人、撩人、感人,方使得詩人有「寫氣圖貌」之文思衝動和創作靈感。這一層意思在南朝另一位同是文學理論批評家鍾嶸的著作《詩品》中也有大體相同的表述。但讓劉勰和鍾嶸始料不及或者不如說意識不到的是,詩人得江山之助寫出了精彩的詩篇,那準確而傳神的狀景詩句往往又拔高了自然景點的欣賞價值,如果詩作膾炙人口,則迅速流傳的結果又大大提高了景點的知名度,提升了景觀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乃至令人們無限神往。蘇州城外的寒山寺,便因了唐代詩人張繼的一首《楓橋夜泊》而蜚聲中外。武漢長江邊上的黃鶴樓,也因有崔顥的七律詩《黃鶴樓》而名揚古今。此類例子,舉不勝舉。借用郁達夫的詩句來說,這叫「江山也要文人捧」。文人捧山水,方式大致有三:一是撰文,二是吟詩,三是入畫。吟詩讚美山水,可說是山水聞顯最有成效的方式。因此,我們不妨說是「江山也要詩人捧」。詩人捧山水,關鍵是寫出有奇思或有巧喻的景語來。象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象胡曾的「空山落日猿聲叫,疑是荊人哭未休」,便都是奇思妙想,而象「丹崖夾石柱,菡萏金芙蓉」及「青蓮花間白蓮開,萬簇千攢入眼來」之類,便都是巧喻能比,有了奇思妙想或巧喻能比的精彩景語,江山雄偉便捧得有氣魄,景象旖旎便捧得眾人迷。這裡,我們當再從古今絕句中尋找一些景語貼切而捧得好、捧得有技巧、捧得有韻味的詩作,和讀者一同欣賞。山水詩要在寫景,難在寫景。這是因為,山水詩的審美對象就是山水景象,把身歷目睹心動神怡的山水景象化為詩意,這便是山水詩的寫作內容。之所以說難,一是山水景觀舉目紛然,寫詩有別於畫畫和照相,尤其是絕句體裁小,要用隻言片語便把千般景象狀出眼前,素材取捨難;二是山水景觀形貌相似者多,所謂綠水青山,峰必挺拔,水流潺潺,如何捕捉其形貌之外的不同性情與風韻,神魂再造難。二難之間,前者必得服從後者,也即景觀的取象,應著眼于山水靈魂的塑造。這裡,我們先來看看古今的詩人如何寫山。1,名山宜寫其卓立不凡山,尤其是高山,名山,通常都有拔地通天的氣勢,峻極萬物的雄偉,寫出這種景象,便是常見詩篇。如上舉李白詩《送溫處士歸黃山白鵝峰舊居》寫黃山,《望廬山五老峰》寫廬山,戴叔倫《題天柱山圖》寫皖山,均寫出山的雄偉挺拔,峻峭壯麗。唐代一個不大出名的詩人來鵠寫的一首七絕《題廬山雙劍峰》,卻不但寫出山的雄偉和壯麗,有趣的是以山的景觀啟動奇特的聯想:倚天雙劍古今閑,三尺高於四面山。若使火雲燒得動,始應農器滿人間。此詩先寫出廬山雙劍峰的巍峨挺立,悠然倚天,比周圍的山峰都要高出「三尺」。這三尺,正是劍身的長度。而此「雙劍」,正被一層層染上了夕陽紅的雲霞纏繞著,詩人全神貫注地欣賞著眼前的這一景象,一時竟突發奇想:染紅了的雲團象烈火,這烈火要是把「雙劍」熔化了,那可製作出多少鋤頭鐮刀啊!正是這一奇思妙想,讓他這首七絕從眾多吟詠廬山的山水詩中拔翠而出,卓立不凡。泰山,是五嶽之首,可說是中國第一名山。古代是帝王必登的祭天和攬勝聖地。泰山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是天下其他名山難以比擬的。泰山山勢雄偉,氣魄非凡,其壯觀及日出、雲海、古松、奇石等壯麗景象,激發著名人文士的藝術靈感,創造出豐富多彩、意趣生動的瑰麗形象和藝術意境。歷代關於泰山的詩詞文賦山積海量,其中膾炙人口的傳世佳作也不勝列舉。李白的「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都是吟泰山的名句。但「萬里清風來」和「一覽眾山小」即便用來寫華山、寫衡山、寫黃山、寫廬山,也無不可,顯然便非詠泰山的最佳詩句。宋人梅聖俞的詩句,倒是道出了泰山的不二景觀:「晨登日觀峰,海水黃配熔。浴出車輪光,隨天行無蹤。」泰山日出是岱頂奇觀之一,每當凌晨破曉前,站在日觀峰眺望東方,只見晨星隱沒,魚肚微露,接著,海平面上的雲海滾動,一縷晨曦透過雲層照亮東方。這時天空由灰變黃,繼而呈現橙、紫、紅瑰麗的朝霞,波浪似的雲層,則在光亮的照耀下,組成一幅幅五彩繽紛、綺麗多姿的圖案。旭日終於從雲層中露臉,陽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響忽隱忽現,閃爍不定,日輪緩升時又受波峰、波谷推進的影響上下跳動,漸漸成圓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盡染。泰山的日出,是一個神奇的境界,那景象的美妙是筆墨難以形容的。而梅聖俞此詩捕捉到泰山日出的幾個關鍵環節,以「海水黃配熔」為晨曦初起天空及海面色彩變化第一階段;接著是旭日躍起「浴出車輪光」,為第二階段;當著朝陽已把金光灑滿整個天空時,便是「隨天行無蹤」的完畢階段了。2,名山宜寫其險峻奇崛名山多有奇景。奇景者,自然造化曲盡神工鬼斧,神奇處往往讓人匪夷所思也。唐代詩人李郢有一首《重遊天台》便為天台山的一處奇景所迷,乃寫下這首絕句云:南國天台山水奇,石橋危險古來知。龍潭直下一百丈,誰見生公獨坐時。天台山國內有多處,此詩寫的是浙江浙東的天台山。詩的首句便讚歎道:南國天台山水奇。那麼,直讓詩人稱奇的是什麼景象呢?答案就在第二句,石橋。大凡名山多見的無非是峻峰怪石奇雲古樹,這石橋該是在江南水鄉或山野僻壤方成風景吧,怎麼會成天台山奇景呢?且看詩人如何說吧:石橋危險古來知。啊,原來是奇在「危險」!而且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知道了。看來是我們(啊,別把讀者也拉扯上了)至少是筆者自己孤陋寡聞了。查查資料,這才知道,原來這天台山有溪水西流、天工造橋、山裡生牆、河裡淌石四大奇觀,石橋便是其中最奇者。你道如何地奇?一座天然石橋如蒼龍聳脊橫架天際,兩條溪水匯合穿梁洞而出,從40米高的峭壁直衝湛藍的龍潭,真有「銀漢倒垂雙澗合,驚濤怒起萬山空」的氣勢。九百多年前,大書畫家米芾初到石橋山時,被眼前這景象驚呆了,於是寫下「第一奇觀」四個擘窠大字。有人說這石橋本是一塊天然直立的巨石,因被兩溪匯合的河水幾千萬年的衝擊,竟衝出一個弓形的大窟窿來,而河水便經此孔往龍潭直瀉下去,成為一條數十丈高的飛瀑。當地民間的傳說更神奇,說是「羅漢把兩條爭著喝潭水的龍的舌頭,拉在一起,捺成一條橋」。現代的科學家仔細考察後認為,這座跨度達20餘米世所罕見的花崗岩天生橋,是因獨特的地質和岩石力學等多種條件「巧合」在一起才得以形成的。科學揭開了神秘的面紗,但這「巧合」便是造化的神奇之處。天工造橋,引出石樑飛瀑。正如宋人陳知柔詩句所說,「巨石橫空豈偶然,萬雷奔壑有飛泉」,如此壯觀,確屬奇觀,而盡出自然。天生橋」的秘密,因為他寫下「龍潭直下一百丈」這一句後,結句感嘆道:「誰見生公獨坐時」。生公,指的是梁僧竺道生。傳說他在虎丘講涅盤經,人皆不信,後聚石為徒,宣講至理,石皆點頭,故世傳「生公說法,頑石點頭」。3,名山必有僧道結緣之勝跡人們常說:天下名山僧佔多。名山,通常都是風景勝地。且大扺離平民百姓的生活區、居住地較遠,交通又不方便。同時,由於地處荒野僻壤,政府管轄相對薄弱。這些都為僧道的搶佔名山興觀立廟提供有利條件。因此,中國的許多名山,便紛紛與僧道結緣。那麼,詩人遊覽這些名山,吟詩時筆下便少不了連帶僧道二字。五台山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峰聳峙,山勢雄偉,素有「華北屋脊」之稱。據載唐代五台山寺廟林立,「大寺三百六,若蘭(小寺廟)無其數」。56年國家有關部門的調查統計為124處。目前幾經重建,五台山台內外的寺廟在300座以上。是中國現存最大、最集中的寺廟群。清代詩人萬壽祺詠五台山的一首絕句落筆便寫寺廟,但含蓄而有深味。其詩題為《西峰》,詩文曰:西峰上方處,台殿隱蒙蘢。遠盤秋山裡,清猿古木中。西峰是五台山主峰之一,於五台各山中最為雄偉。上方,語出杜甫《山寺》詩「上方重閱晚,百里見纖毫」,指地勢最高處。台殿,指佛寺建築。蒙蘢,指林木茂密的樣子。此詩前兩句說,在五台山峻秀雄偉的西峰最高處(放眼眺望),無數佛寺的台殿廟宇,被茂密的樹木遮掩著。後兩句說,遠處傳來的盤聲在秋色濃濃的群山裡此起彼伏,連綿不絕,而在一片古老的樹林里,夾雜著猿猴清幽響亮的啼叫。在這裡,盤聲與猿聲,構成了五台山一曲智慧和善行相伴的清幽主調。而前兩句的視象與後兩句的聽覺融匯在一起,揭示了五台山作為佛教聖地的特色,言簡意豐,含味極遠。唐代詩人殷文圭少時曾於九華山中就讀,晚年辭官後又隱居於九華山。而九華山是佛教的四大聖地之一,從晉代便有印度僧人在山上築室為庵,唐至德年間興建化城寺,此後便陸續形成寺院建築群。殷文圭對此深有感觸,乃賦七絕一首題為《樓上看九華》:九雜連雲勢欲騰,鳥飛難到最高層。誰家寫在屏風上?崖上松間儘是僧。此詩前二句寫出九華山高聳入雲的雄偉身姿、奔騰飛動的磅礡氣勢及鳥飛不到極頂、人更難攀上峰尖的境況。這裡的「九雜」指九華山各式各樣的山峰,一共有九十九座。有趣的是,有如此眾多山峰的九華山原名九子山,唐代李白與隱居此山的詩人高霽遊覽此山時,以「按圖征名,無所依據」,遂「削其舊號,加以九華之目」(《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並序》)。九華山乃由此得名。九華山寺院規模之大,不是身歷其境,決難想像。當然在殷文圭寫此詩時,號稱九華四大叢林的寺院群還沒有出現,但在鳥都絕跡的九華山上,僧人早已在山中安家落戶。詩的後二句用設問的手法,順勢牽羊地道出「崖上松間儘是僧」的景象,這也正是九華山的最大特色。4,看山也要選定理想的時間和角度宋代自號逍遙子的詩人潘閬也寫過一首《九華山》,卻從九華山的名與實挖出巧思,爾後再精選一個畫面刻畫其獨特景觀。其詩曰:將齊華岳猶多六,若並巫山又欠三。好是雨余江上望,白雲堆里潑濃藍。九華山共有九個山峰,故原名九子山。而華岳,即華山,只有三峰,所以九華山與華山相比多了六個峰。而三峽的巫山,則有十二個山峰,所以又比九華山多了三個。這前兩句看似把玩數字遊戲,其實別有一番巧思。九華山峰如蓮花怒放於雲表之上,這種「奇峰一見驚魂魄」的氣勢頗似華山,而峰下清溪縈繞山間遍布深溝峽谷垂澗淵潭流水飛瀑的景象又如同巫山,正因為景觀有可比之處,詩人方從數字入手,以小異見大同。而後兩句便用點睛之筆畫出九華山之精神來。詩人說,九華山的美景應從江上遠望,最好是在下過一陣大雨之後,這時的九華山,恰如丹青妙手用濃彩潑墨筆法在白雲堆里畫出來似的,碧藍碧藍地美得讓人驚呆了。金性堯在《宋詩三百首》中這樣評道,此詩「第三句寫看山的最理想時間和角度,末句將空間和色澤揉合得十分和諧」,這也當是作者的獨辟一徑。說到華山,順便說一說寇準的《華山》詩。據載這當過北宋宰相的寇準,是一名稀世神童,聰慧過人。小時候其父宴請賓客,飲酒正酣,客人請小寇準以附近華山為題,作詠《華山》詩。寇準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隨口吟出一首五言絕句,讓滿座賓客驚訝不已。其詩云: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雲低。一個小孩子就詠出如此氣度不凡的五言絕句,實在是神奇。前兩句明說華山之高,後兩句暗指華山之險。而這正是一位居皇帝一人之下、處臣民萬人之上的宰相身份地位的寫照。筆者常常懷疑,象這一類寓有揭示某種巧合的歷史記載究竟有幾分可信度,該不是寇準當了宰相之後好事者編出來的吧。但不管如何,寇準的這首《華山》詩,倘若不是有身在峰巔的感受,怕是寫不出這種句子來的。寇準的這首《詠華山》,其實不能列為山水詩,因為並非實地遊覽之作。清代詩人孫蕙的一首《太華絕句》則是登臨之作,其詩曰:絕頂青冥露掌開,仙人鳳跡隱樓台。雲間忽敞中原色,俯看黃河一線來。太華即華山,又稱華岳。清人李榕原修撰的《華岳志》有「華山為西嶽。山頂有千葉蓮花,因名曰華山。西有少華山,故曰太華」之釋文。此詩首句提到的「露掌」,即露凝仙掌,指華山西嶽廟。是華山十七處名勝的最終景點。西嶽廟始建於西漢武帝元光初年,為歷代帝王祭華山神的地方。舊址在黃神谷,今址為北魏時遷移所建,後歷代均不斷維修和擴建。該廟為五嶽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廟宇,故有五嶽第一廟之稱。康熙重修西嶽廟碑文時,曾御書匾額「露凝仙掌」。故孫蕙此詩首兩句便著眼於華山風景中的特色落筆,「絕頂青冥」,指華山的最高峰連接青天。這個意象乃由王維《華岳》詩句「連天凝黛色,百里通青冥」脫化而來。「露掌開」,便指西嶽廟的香火一直延續了下來。但傳說中的神仙、玉女,如今都再也見不到了,因而次句便說「仙人鳳跡隱樓台」。仙人當指華山君及道教傳人(老子、陳摶均住過華山,陳摶住的時間最長。道教中傳說的古代神仙,如馮夷、青鳥公、毛女、赤斧、古丈夫等相傳都在華山「得道成仙」)等,鳳跡當指仙女、玉女在華山的生活經歷,如沉香救母、蕭史弄玉等傳說中的玉帝之女、秦穆公之女等等。總之,這華山是神仙玉女及方士文人出沒的聖地福土,所以人們說華山多仙氣,靈氣。這正是華山風景以險要而聞名於天下之外的最大特色。讚頌了華山的仙氣、靈氣,還要誇一誇華山的險要和博大的形勢。華山北瞰黃河,南牽秦嶺,山峰陡峭巍峨、陽剛挺拔。華山主峰為五嶽最高峰,登上絕頂放眼遠眺,群山蒼蒼莽莽,黃河渭水如絲如縷,漠漠平原如帛如綿,盡收眼底,使人真正領略華山高峻雄偉的博大氣勢。這景象被孫蕙用14字寫得極見 情趣:「雲間忽敞中原色,俯看黃河一線來。」雲層輒忽間打開,腳下的一片群山原野便閃露出來,而黃河更如一條彎曲的細線,穿於漠漠山野之間。這便讓遊人有享受如臨天界,如履浮雲的神奇體驗。全詩盡寫景,而情趣胸懷,盡在景中。讓「多少遊人皆叫絕」的天下奇觀盡以名山居多,而名山的峻秀與雄奇又離不開嶙峋林立的岩石與千奇百怪的山崖峭壁。有「天下第一奇觀」之譽的雲南石林,便以黑色森林般的巨石群驚艷於世。當代詩人毛滌懷有一首寫石林風光的絕句,頗能道出其景觀之獨特韻味者,值得一讀。這首題為《游石林》的七絕這樣寫道:不須雕琢自成峰,萬笏參差指碧空。最羨山民無歲月,家家都住畫屏中。詩的前兩句用簡練傳神的筆觸描繪石林的整體形狀。「不須雕琢自成峰」,抓住了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自然形成的主要特點。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所呈現的自然景觀,真正是無需雕琢而巧奪天工。位於昆明市東近百公里處的石林,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疊水、長湖、月湖、芝雲洞、奇風洞7個風景片區組成。在面積達40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遍布著上百個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獨立成景,有的縱橫交錯,連成一片。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營石林,奇石拔地而起,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態,鬼斧神工,爭奇競麗。每一處都是一幅絕妙的畫。每一處都是遊人驚艷的場景。那石柱、石峰,或如利劍,刺向天穹,或如筍節,拔出地表。石墩褶皺,或如團團火焰燃燒,石身戴帽,或如猛士佳人漫步。詩人用「萬笏參差指碧空」七個字,也寫出了奇石峻峰的獨特景象。正是被眼前這一處處美妙的景象所征服、所吸引、所沉迷,詩人方感嘆生活在周邊的山民太有福分,長年累月,無日無夜,盡可飽覽這神奇景色。「家家都住畫屏中」,的確是夠讓人羨慕的了。本課思考題:1,說說李白的《望天門山》一詩有何藝術特色。2,杜甫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哪一首詩中的詩句,代表了山水詩的哪一種風格?
山水詩顧名思義,非寫山,即寫水,當然更多的是寫山兼寫水或寫水兼寫山或山水交織在一起寫。前面介紹的山水詩,以寫山者居多,這裡,我們找一些寫水的來讀一讀。1,江河攬勝要說水,先得說黃河。黃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黃河有天險,有奇觀,有激流,有淺灘,而其咆哮性情和曲流景象,一向是詩人吟詠的好素材。李白的「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世雷」,「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黃河西來決崑崙,咆哮萬里觸龍門」,「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都是吟誦黃河的名詩句,惜非出於絕句。唐代詩人劉禹錫有絕句《浪淘沙九首》,其一即寫黃河: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河道之曲和河水之渾是黃河二大特色,同是唐人的羅隱有「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崑崙便不清」之句,說的也是曲和渾。曲是奔走於高山丘壑之間,受地形影響;渾是從源頭便卷沙而流,一路翻騰,未能澄清。所以,劉禹錫的起句便已點明了黃河的個體形象,第二句再點明黃河的氣魄和流程之邈遠。因為有「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說法,所以後二句便展開美妙的聯想,詩人幻想溯流而上,到了銀河說不定便可去牛郎織女家做客呢。劉禹錫筆下的黃河,是有利而無害。北宋的詩人邵雍便有意見,於是他寫了七絕《題黃河》說:誰言為利多於害,我謂長渾未始清。西到崑崙東到海,其間多少不平聲。邵雍的詩著眼於黃河的渾濁,進而從其奔流的咆哮引申為世間「不平聲」。這與前人借黃河的「曲」與「渾」來比喻人世是相同的。如唐代詩人孟郊的《泛黃河》就有「誰開崑崙源,流出混沌河」及「有恨不可洗,虛此來經過」等詩句。以其「渾」所以不能洗「恨」,以其不能洗「恨」所以稱其「混沌」。同樣著眼於黃河的「渾」,當代詩人熊鑒的看法又超脫前人的眼界,他的《黃河雜想二首》其一云:黃河為福也為災,禍福皆因閉或開。莫怪下游渾濁甚,泥沙滾滾上游來。這有點近於說世風日壞源於上樑不正下樑歪的諷世味道,但寫得頗為機警。說罷黃河說長江。長江是中國第一大河流,流程(幹流)6300公里,上源出自青海唐古拉山脈各拉丹冬雪山,流經西藏、四川、重慶、雲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在上海黃浦江注入東海。長江不同流段有不同名稱,源頭稱沱沱河,青海段稱通天河,西藏段稱金沙江,以下有川江、荊江、楊子江、黃浦江等流段。著名的長江三峽在川江流段,因灘多流急,江水落差甚大,遂成天險。詩人吟詠長江,多以三峽及荊江、楊子江為素材。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杜甫的「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高啟(明)的」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都是吟詠長江名詩句。這裡舉幾首吟詠長江較出名的絕句。先看清代詩人孔尚任的《北固山看大江》云:孤城鐵瓮四山圍,絕頂高秋坐落暉。眼見長江趨大海,青天卻似向西飛。孔尚任是在鎮江的北固山上眺望長江,長江波濤洶湧奔流出海,場景十分壯觀。可他偏不直接把這場景描繪出來,但以「青天卻似向西飛」一句看似無理實則有趣的結句反襯江水奔流氣勢。這裡運用了眼視錯覺原理,因為水流疾速,當以天空為參照物時,會看成不是水往東流而是天往西飛。此詩構思的巧妙,盡在此一結尾。深圳當代詩人鄒國容一首游長江三峽的詩也寫得很好,其詩題為《游三峽偶成》,詩曰:嘉陵直下水波平,兩岸秋山半晦明。夜永無從邀月色,聊聽細浪拍船聲。鄒國榮這首《游三峽偶成》出色之處在於:一是詩作有時代的新氣息。歷來寫遊覽三峽的詩,或言其峰險,或言其流急,或言其景幽,或言其喧囂,獨沒有人言「波平」。「波平」是三峽全新的不同於千萬年來的景象,可說是把握住了三峽的巨變。二是詩作言盡意不盡,頗耐人尋味。三峽的「波平」也寓有「盛世太平」之意味,「波平」也是盛世之貌。但「波平」不改「大江翻瀾」的本質,何況三峽大壩的利弊也存在大量的爭議,因此,此詩的結句「聊聽細浪拍船聲」便有弦外之音了。「細浪」二字用得精準,一者呼應「波平」,首尾銜接緊密,二者可喻指各種不同的爭議,這一層含義盡可由讀者自行意會。三是詩作營造的意境充滿美感。詩的首句下筆先交代自己遊覽三峽的方位並點明了時間。此時,遠處的山峰還模糊可見,「半晦明」正是暮色與燈光交織在一起的景象。第三句筆鋒一轉,勾出一腔惆悵的心緒:夜色非常美好,只可惜見不到可愛的月亮。或許是游不逢時,或許是天不作美,總之是月亮千呼萬喊出不來。想想李白獨酌之時,尚能邀到明月,詩人此時正有雅興,卻連月亮都無從邀得,那種孤旅的惆悵,讀者自能感悟幾分。總之是一種歡樂時的遺憾。其實,這一句也不過是虛張情勢,目的是要讓精彩的結句閃亮登場:「聊聽細浪拍船聲」。既然邀不來「月色」,總得尋找其他的樂趣以充袮補,靜下心來細聽那輕微的波浪拍打遊船所發出來的陣陣響聲,也能讓人消解心中的愁悶。此詩的用筆,細膩而重形象,曲折而見韻致,歡快中有惋惜,惋惜中見曠達,情感隱匿於景象之中,寓意蘊含於言語之外。由生動具體的景象所營造的意境,給讀者留下品味的空間,是為佳作。如果說黃河以其雄渾大氣象、長江以其險要流程長為最壯觀的景象而受詩人追捧的話,那麼,灕江則以其風光的秀麗而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詩篇。灕江發源於桂林東北興安縣的貓兒山,流經桂林、陽朔,至平樂縣恭城河口。其中由桂林至陽朔長達84公里黃金水道,像一條青綢綠帶,盤繞在萬點峰巒之間,奇峰夾岸,碧水縈迴,猶如一幅百里畫卷。詠贊灕江自然風光的最有名詩句是韓愈的「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送桂州嚴大夫》)。這二句詩極其形象地概括出了灕江山青水秀的特點,但據說韓愈並未到過桂林,因此詩句只是想像而非感受。有趣的是,白居易詠灕江的詩句「山水衙門外,旌旗艛艓中」(《送嚴大夫之桂州》),趙嘏的「遙聞桂水繞城域,城上江山滿書畫」(《寄桂府楊中丞》),許渾的「桂州南去與誰同,處處山連水自通」(《送杜秀才往桂林》),張籍的「旌旗過湘潭,幽奇得遍探」(《送嚴大夫之桂州》),也都是未到過桂林而純系想像。但這些個出自想像而能準確地描繪出桂林山水之美,顯然不是憑空臆造,必然下筆有所依據,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桂林山水景象之秀美已廣為傳聞,達到盛名遐邇無人不曉的地步。明代唐暄用「桂陽江上石凌空,誰作丹青畫本工」的詩句讚美灕江,也頗為貼切。灕江風景最讓人讚不絕口者,不外乎山、水、石、洞之四奇。唐暄的「石凌空」描繪的是石壁削立,突兀多姿。欣賞灕江風景,最適於泛舟慢行。新中國十大元帥之一的葉劍英有一首七絕《由桂林舟游陽朔》詩就道出了春日舟游灕江的愉悅心情:春風灕水客舟輕,夾岸奇峰列送迎。馬躍華山人睇鏡,果然佳勝在興坪。首句點明舟游季節,而「客舟輕」用語極妙,輕的第一含義是水清,水清而見船影,船影清晰則易覺飄浮之態勢,飄浮感越強烈便愈覺舟輕。輕的第二含義是心情舒暢,有好心情方能欣賞好風景。明代詩人俞安期的一首《灕江舟行》也寫出溯江流而下由水路進入廣東一途的喜悅心情。其詩曰:桂楫輕舟下粵關,誰言嶺外客行艱?高眠翻愛灕江路,枕底濤聲枕上山。俞安期是明代吳江(今屬江蘇)人,以詩名聞世但絕於仕途。此詩是作者由桂林乘船沿灕江水路經梧州進入南粵途中所寫。桂楫即桂林遊船之美稱。因為沿途儘是好風光,一路輕舟快下,竟不覺行旅舟楫之勞累。唐宋時期,嶺南還是偏僻之邊遠地區,交通十分不便而成為貶臣之流放地,韓愈被貶潮州時便有「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的哀嘆。所以,那時一直有人把進入廣東視為畏途。而此詩作者由水路輕舟順流直下,感覺清爽,於是便不以為然地質問道:「誰言嶺外客行艱?」那麼,詩人當然是覺得無「艱」可言的了。詩的後二句便敘述何以客行不艱:白天可以飽覽灕江兩岸美麗景色,晚上累了可在船上躺下來聽聽濤聲,一邊回味白天所看到的景象。枕底有輕舟擊水的聲響,枕上又不斷晃過青山側立的身影,真是一趟難得的舒心之旅啊。此詩第三句中的「翻愛」兩字用得妙。通常,「高眠」須是在平穩而安靜的地方,但作者現在的體驗便感覺應該巔覆這一常識了,這當然是「灕江路」所特有的魅力帶給遊人的清爽感受。一個「翻」字,藏下一段美好的記憶。灕江的美,在於水美,清澈見底,碧峰雲影,盡在水中晃動,是以感覺「客舟輕」。灕江的美,也在於山美,夾岸群峰如石筍壁立,萬象天生,是以給人以各種新奇的想像。尤其當煙雨朦朧之時,更是有無窮的魅力。當代詩人鄧健南有《煙雨灕江》三首絕句,頗能道出煙雨灕江的獨特景色之美,讀者不妨自己去細細品味,這裡不再詳述。珠江舊稱粵江,是國內第三長河流。雖然珠江沒有象灕江那樣秀麗的山水奇觀,但每逢春夏良宵佳節,卻別有風光可攬,尤其是端午節前後一段時間,江上賽龍舟,另有一番熱鬧風情。清人文景瑞就有一首七絕《珠江春泛》寫三月三春遊珠江所見景象:冶遊風景似江南,佳節欣逢三月三。千隊紅裝萬枝漿,桃花春水白鵝潭。三月三,古代稱為上巳節。在這一天,人們到水邊洗濯、喝酒,認為可以祈福驅邪。杜甫有「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的詩句,可知到了唐代清代這一習俗仍相沿不變。文景瑞是江西人,時在廣東廉州任知府,他在三月三這一天泛舟珠江所見景象是桃花盛開,春江日暖,遊人如鯽,儘是美女紅裝。首句即把這景象總括為「冶遊風景似江南」。詩中所提到的白鵝潭,是珠江八景之一,稱為「鵝潭夜月」,至今仍是珠江夜遊的主要景觀。2,湖泊觀影以上介紹的是江河攬勝的絕句,接下來再看湖泊一類的。唐代詩人張說有兩首寫洞庭湖的絕句,著眼於洞庭湖水天相連、秋色悠遠的博大景象。先看第一首,《泛洞庭》:平湖一望上連天,林景千尋下洞泉。忽驚水上光華滿,疑是乘舟到日邊。此詩題作《泛洞庭》,當是詩人乘輕舟遊覽洞庭湖時所寫。首句便是從船上遠眺湖面風光:平靜的湖水一望無邊,但見遠處與上邊的天空相連在一起,足見平湖之大。次句寫湖邊的林木倒影在清澈的湖水中,也是一望無際。林景,是樹木倒影在水中之景。千尋,則形容景象之綿長,古代以八尺為一尋,千尋極言延續之長。這前兩句,是往湖面的遠處看和往湖水的深處看,一遠一近,極言洞庭湖自然風光之美。第三句用「忽驚」來個轉折,以便引出一個精彩的結句。水上光華滿,是指陽光灑滿湖面,泛起一片耀眼的銀光。顯然是遊船已入湖的中央,沒有樹木的遮掩,太陽的光線便直瀉在湖面。而詩人只顧著欣賞美景,竟不知船已走遠,因而當驟然見到湖面銀光閃射時便有些意外,所以用上「忽驚」強調精神之一振,而結句也就一牽而出,意趣橫生。再讀其第二首,《送梁六自洞庭山作》: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見孤峰水上浮。聞道神仙不可接,心隨湖水共悠悠。巴陵即岳州,唐代為郡名。孤峰指君山,在洞庭湖中,也稱洞庭山。此詩題為「送梁六自洞庭山作」,乃一首送別之作。但詩人將情融於境,也寫出了洞庭湖秋色悠遠的一番別緻景象。「洞庭秋」的意象,首見於屈原《九歌·湘夫人》「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蕭索秋風落葉水面,在一望無際的洞庭湖蔚成一派撩人的秋色,那景象正如失意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無邊愁緒。據載張說此詩寫於晚年謫居岳陽時,想當年在京為相聲名顯赫權傾朝野,如今身為貶謫之人,送梁六即入朝赴官的友人去京城,一時不免觸動謫宦之感。所以,在極目所見儘是洞庭秋色的大氛圍中,那小小孤單的君山在水中漂浮,未嘗不是作者的心理映照。是心之孤而憐見峰之孤,抑是睹峰之孤而倍感心之孤?或者二者交相傷之,總之,讀之即見秋意即扣愁緒。由秋風落葉洞庭波、君山孤峰水上浮又聯想起湘君、湘夫人之傳說,但這些神仙蹤跡已無處可尋,傳說畢竟是虛無縹緲荒忽之事,是以「聞道神仙不可接」,只有波光鱗皴的湖水才是實實在在的。目送友人的身影遠去,詩人一時頓感心事浩茫,於是吟出「心隨湖水共悠悠」這一「言有盡而意無窮」的精彩結句。歷來的詩評家把張說此詩和王翰的《出塞》譽為盛唐氣象之肇始,可見此詩自有一種感人的魅力,正屬於葉夢得所說的那種「正在無所用意,猝然與景相遇,藉以成章,不假繩削,故非常情能到」之情形(《石林詩話》)。張說的洞庭湖絕句兩首,敘寫了洞庭湖的自然風光。但要說真正描繪出洞庭湖的景象之美,那還得讀李白的《陪族叔刑部待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其五曰:帝子瀟湘去不還,空餘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這是借民間留傳的湘君傳說為洞庭湖添色,而湖面凈如鏡,君山美似畫,則寫出洞庭湖的寂靜之美。試比較張說的「日見孤峰水上浮」與李白的「丹青畫出是君山」,便知心境不同,觀景的感覺便截然有別。一座蒼翠的青峰藏身於碧綠的湖水之中,說是丹青妙手所畫,足以讓人馳聘自己的想像能力。例如在劉禹錫的眼裡,這君山便被想像成「白銀盤裡一青螺」了。其詩《望洞庭》這樣詠道: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裡一青螺。比柳禹錫稍後的唐代詩人雍陶也把君山想像為螺形物,但卻不是劉禹錫的「青螺」,想像更奇特。其詩《題君山》如此寫道:風波不動影沉沉, 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 一螺青黛鏡中心。雍陶的想像不但從君山的形狀、而且加入了湘君的傳說故事,說這個在湖面呈長島形的君山,看去恰像水仙湘君畫眉所用的螺形黛墨,擺放在平卧著的明鏡上。劉禹錫用自己的想像力把李白的「丹青畫出是君山」具象為「白銀盤裡一青螺」,不失為一幅奇特的風景畫。雍陶用自己的想像力把李白的「丹青畫出是君山」具象為古代女子的化妝物品,也頗有生活情趣。但有了一個具象便封殺了其它的具象,想像空間便顯得窄小了。總的說起來,張說、李白、劉禹錫、雍陶這些絕句所描述的洞庭湖自然景象,各有特色,但藝術效果感覺似不及孟浩然「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那二句,也不如杜甫「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那二句。什麼道理?這是動感氣勢勝過靜態景象。說了洞庭湖再說太湖。太湖古稱震澤,又名五湖,為我國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島嶼48個,山峰72座。太湖山水相依,有"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景觀,朝暉夕雨,霧靄晴光,美如畫卷。明代詩人文徵明有「島嶼縱橫一鏡中,濕銀盤紫浸芙蓉」詩句盛讚太湖自然景觀。清代詩人沙維杓有絕句一首《月夜渡太湖》云:湖水接天天不分,水禽夜呼煙際聞。滿船明月唱歌去,七十二峰皆白雲。此詩以水禽夜呼和遊客唱歌遙相呼應之聲勢,配以水天相連、峰繞白雲、月照客舟的靜景,動靜相宜,頗得湖韻。就湖景而言,歷代詩人吟詠最多的當數杭州西湖。其中,又以蘇東坡的《飲湖上初晴後雨》二首絕句之一最為有名,其詩曰:水光瀲灧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前二句寫出西湖風景之美,後二句則把西湖的風光韻味與美女西施的風韻氣質相比較而以「淡妝濃抹總相宜」升華二者共同點,使此詩意境高雅、義蘊豐富,成為歷代詠西湖最佳詩句。楊萬里的《曉出凈慈送林子方》一首絕句也很出名: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此詩寫出西湖六月份的艷麗景色:蓮葉接天碧,荷花映日紅。這本來也是平常景,可詩人加上了"無窮"和"別樣"兩個修飾詞,境界便不同了。江蘇古城揚州的瘦西湖,「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台直到山」,可說是園林與湖景的完美組合,其景色如詩似畫,令人嘆絕。最值得稱道的,其一是楊柳,其二是虹橋。瘦西湖的楊柳和虹橋之美,有詩句「長堤垂柳最依依,才過虹橋便入迷」為證。據說,隋煬帝當年開運河,令官員在運河兩岸栽插柳樹,用來護堤和遮陰,並親手栽種了一棵,賜垂柳姓楊,遂有楊柳之稱。楊柳是揚州的市樹,而瘦西湖的堤柳,則是揚州最美的楊柳。正因此,凡吟詠瘦西湖的詩便離不開楊柳。上舉詩句已見,再舉如,「楊柳綠齊三尺雨,櫻桃紅破一聲簫」;「西湖彎彎水迢迢,兩岸綠柳夾紅桃」。實際上,瘦西湖原名叫長春湖,清代詩人汪沆(hang去聲)有一次遊覽長春湖後大為震驚,認為長春湖風光之美不遜於杭州西湖,遂寫了一首絕句,因了他的這首絕句,長春湖始得名為瘦西湖。汪沆的詩《長春湖》是這麼寫的: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汪沆的詩,首二句即描述了楊柳和虹橋之美:飄灑秀麗的楊柳沿湖邊長堤向遠處蜿蜒伸展而去,連接到那凋零荒蕪的草地;排列得整齊而潔白的橋欄讓古樸典雅的虹橋美得就象丹青妙手繪出的國畫。接著,汪沆即拿長春湖與西湖相比,後二句即說揚州長春湖與杭州西湖一樣,都是遊人喜歡遊玩而花錢不計其數(俗謂銷金鍋子)的地方,因長春湖比西湖小且狹長,所以應該稱為「瘦西湖」。原來,長春湖乃隋煬帝所開挖的大運河的一端,河面自然狹窄而冗長。瘦西湖名之恰當,長春湖遂因此詩而得名為瘦西湖。寫湖上風景,也常見一種借熟喻生的手法。比如,新中國的元帥詩人葉劍英的《游七星岩》:借得西湖水一園,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七星岩是廣東肇慶有名風景勝地,以「峰險、石異、洞奇、廟古」而聞名,景區包括星湖和七座山峰。這七座山峰似北斗七星散落湖中,故取名七星岩。儘管如此,畢竟還不是廣為人知的地方,葉帥此詩以西湖喻星湖,以陽朔山峰喻七星岩,這就使人一下子有了美麗的風景具象:水如西湖,山似陽朔。既然兼有杭州西湖和桂林山水的自然景象,結句的讚美便不是浮誇之詞了。現代詩人呂尚的七絕《觀太陽島荷花湖》也有同樣的手法:自古關東未敢栽,不期此日小池開。是誰學就瞞天術,偷得西湖一角來。太陽島在哈爾濱市淞花江中,林木深蔭,環境清幽,也是旅遊勝地。呂尚此詩先讚歎荷花在北疆栽植成功而竟開艷花之奇,接著又以西湖借喻,但呂尚用一個「偷」字則奇趣頓生,比上舉葉帥的「借」和「移」更具風趣。3,臨海觀潮與江河湖泊相比,海洋可是更具壯觀的自然勝景。中國是一個海岸線極長的海洋國家,在海岸上遠眺望不到邊的滔滔大海,那種豁達胸懷的美好感受,便決非一般山水的景象可以相比。中國古代第一篇山水詩,便是讚歎大海的,那就是三國時期曹操的《觀滄海》。當時,曹操北征烏桓,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曹操為大海那吞吐日月、包蘊星漢的宏偉氣象和壯麗景象所震撼,乃寫下一首格調雄渾情緒高昂韻味雋永的名篇。此後,大量以海洋為觀賞和詠唱對象的詩歌文賦便不斷湧現。唐朝詩人宋務光的「浩浩去無際,云云深不測」,寫出大海的廣闊(《海上作》);孟浩然的「驚濤來似雪,一坐凜生寒」,寫出大海波濤壯觀(《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王灣的「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更是詠唱了海上日出的美好景象(《次北固山下》)。宋代陸遊的「碧海無風鏡面平,潮來忽作雪山傾」(《普陀留泳.千步沙觀潮》),楊萬里的「大風吹起翠瑤山,近看還成白雪團」(《海岸七里沙》),明代陳獻章的「碧海有山都是雪,青天無雨只聞雷」(《洛迦望海》),清代郁永河的「風翻駭浪千山白,水接遙天一線青」(《泛海》),都是詠嘆大海波濤的有名詩句。下面介紹幾首寫海洋景象的絕句詩,先看南宋詩人王十朋的《次韻寶印叔觀海》:載地浮天浩莫窮,氣營樓閣聳虛空。道人妙得觀瀾朮,萬里滄冥碧眼中。此詩是作者與「道人」寶印叔唱和絕句,首句寫出了大海「載地浮天」的宏大氣勢,波瀾壯闊的景象一望無垠,浩瀚無盡頭。次句則寫出大海景象瑰麗的另一種奇觀:海市蜃樓的虛幻。後二句則借誇耀「寶印叔」的「妙得觀瀾朮」,進一步讚歎海洋「萬里滄冥」碧連天的博大場景。觀瀾朮,語出《孟子.盡心上》:「觀水有朮,必觀其瀾。」按朱熹的解釋是「觀水之瀾,則知其源之有本矣。」因為「知其源之有本」,所以萬里滄冥,入得眼中,便只得一個「碧」字。而這個「碧」字,也就不只是色調之單純含義的了。觀海而嘆遼闊,驚波濤,這是多數詠海詩的主調。或就大海的無邊無際挖掘感慨,或就海浪的驚天動地啟發聯想,都是深化海洋詩作的用力點。寫大海波濤「吞天高浪雪成堆」的壯觀景象,宋代詩人楊萬里的絕句《海岸七里沙》是高手之名篇,其詩云:大風吹起翠瑤山,近看還成白雪團。一浪攙先千浪怒,打崖裂石與君看。楊萬里是南宋著名詩人,淳熙年間曾任職於廣東,始任提舉廣東常平茶鹽公事,後又改任廣東提點刑獄。足跡走遍廣東沿海海岸線,寫下許多望海詠海詩篇,如《潮陽海岸望海》、《過金沙洋望小海》、《南海東廟浴日亭》、《海岸沙行》等。本詩同題共有絕句二首,此為其一。首句是海浪頻來的遠觀,波濤如山呼嘯而至,似是被一陣陣的大風吹起。次句是浪花翻騰的近看,酷似一堆堆潔白雪團。這前二句已將海浪的形狀風貌摹寫呈現。後二句便換一個觀察與敘述的角度,深入到波濤的內在世界去揭示海浪的兇猛暴烈的本性。「打崖裂石與君看」,道出了怒濤的狂暴脾氣,十分傳神。大海波濤儘管兇險與狂暴,但畢竟是臨崖觀海的一道奇景壯觀,因此自古以來「觀潮」便成為最受人追捧的旅遊項目。國內「觀潮」最佳景點便是浙江海寧的錢塘江出海口。「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這詩句說的就是被譽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潮。錢塘江大潮,其主要特色是涌潮浪高(陡立的浪牆可高達3米)、涌潮洶湧巨大(有萬馬奔騰之勢、雷霆萬鈞之力)、潮聲轟鳴特別響(未見潮影,先聞潮聲,其響聲猶如萬面戰鼓,震耳欲聾)。所以歷來是「觀潮」最能激蕩人心的第一選擇。據說,世界上有涌潮的河流很多,如南美亞馬孫河、北美的科羅拉多河、法國的塞納-馬恩省河、英國的塞汶河等,但錢塘江涌潮的強度和壯觀景象,除亞馬孫河外,其它河流均無法與之媲美。而亞馬孫河的涌潮強度與錢塘江雖可一比,但錢塘江河口江道襬動頻繁,涌潮潮景變化萬千。因此錢塘江潮可說是獨佔鰲頭,無與倫比。每年的農曆八月十八日前後,是觀潮最佳時節。「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每年一到這一時節,來觀秋潮的人便成群結隊,絡繹不絕。唐代詩人徐凝有一首絕句《觀浙江濤》這樣詠道:浙江悠悠海西曲,驚濤日夜兩翻覆。錢塘郭里看潮人,直至白頭看不足!詩里所說的「浙江」,便是錢塘江。海西曲,是指海潮西湧入江。錢塘江入海的杭州灣,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錢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劇變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縮小,大量潮水擁擠入狹淺的河道,潮頭受到阻礙,後面的潮水又急速推進,迫使潮頭陡立,終至破碎,發出轟鳴,這便形成驚險而壯觀的景象。驚濤日夜兩翻覆,是說潮水晝夜間各漲退兩回。而錢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變化萬千的氣勢,晚上有晚上驚天動地的轟響。白天適於看,夜晚適於聽。看有奇趣,聽有妙思。正因此,詩人說錢塘江的看潮人,一直看到滿頭白髮看了一輩子也沒看夠。臨海觀潮,是大海為世人營造的一道特別景觀。但可不是唯一奇特的壯觀。要說海上壯觀,那還有大海日出、海市蜃樓等瑰麗景象呢。金末元初著名道人丘處機,寫過一首絕句《獅子峰》,便是詠贊大海日出美景的,其詩曰:鰲山三面海浮空,日出扶桑照海紅。浩渺碧波千萬里,盡成金色滿山東。鰲山,即嶗山,而獅子峰則是嶗山的一處山頂。此詩首句寫出嶗山獅子峰三面可觀海景,這正是看大海日出的最佳地點。嶗山是我國海岸線第一高峰,峰頂海拔1127.3米,有海上「第一名山」之稱。從獅子峰往東遠眺,便是日本島,古稱扶桑。此詩次句便說,太陽從扶桑的方向從海面升起,把大海都照紅了。後二句便重墨描寫「照海紅」的壯麗景象:從嶗山之東那浩渺無邊碧波萬里的海面,鋪上了一層旭日的紅光,而被水波映射成金燦燦的一片。「金色滿山東」,是指金色彌滿嶗山之東。本來是碧波萬頃,大海日出,便成了金色一片。那景象,又何嘗不是世間宏偉壯觀。正因此,獅峰觀日,便成為獅子峰最壯美的景色。據說,嶗山旅遊,最不能錯過的便是:夜看月景,晨觀日出。晨觀日出,最佳地點是獅子峰;夜看月景,最佳地點是太清宮。諸位讀者倘有幸到嶗山一游,不妨親自體驗一番。4,瀑布奇觀瀑布也是水風景中的一道奇觀,歷來寫瀑布景象的絕句很多,李白《望廬山瀑布》是經典之作。當代詩人也有幾首可得一讀。一是樓立劍(網名空空道人)的《雪竇山千丈岩瀑布》,二是楊逸明的《瀑布》。楊詩在於別出心裁,另有創意,樓詩則頗能寫出瀑布的驚險氣勢和壯美景觀,其詩曰:玉龍倒掛一時驚,四季空山不見晴。未敢臨岩相對望,只於絕頂聽煙聲。玉龍倒掛四字,先辟空遠描瀑布高高飛瀉而下的景象,起句突兀而雄渾。雪竇山,位於浙江省奉化市溪口鎮西北,為四明山支脈的最高峰,海拔800米,有「四明第一山」之譽。千丈岩瀑布,位於雪竇山景區的御書亭西4 0 0 米處,崖壁如削,古稱飛雪岩。瀑布自崖口出,至潭底,落差1 7 1 米,人稱千丈岩。水源來自東西兩澗水,東澗水從中峰白龍洞環流寺南,西澗水自屏風山上雪峰玉龍洞十八折而下,相匯於寺前伏龍橋,流經錦鏡池畔,穿關山橋出崖口,勢如玉龍騰空奔瀉,至半腰撞擊突出巨岩,頓時水花四射,飛珠濺玉,再折而崩瀉,如銀簾倒掛,經陽光折射,五彩粉呈,蔚為壯觀。千丈岩瀑布一年四季奔瀉不息,是為「四季空山不見晴」的美麗自然景象。樓立劍此詩的前兩句從正面落筆,勾勒千丈岩瀑布的宏偉景象和驚險場面,立足於遠看。後二句則從側面渲染,以「未敢臨岩相對望」進一步襯托其近觀之「險」,轉而立足於聽:「只於絕頂聽煙聲」。此句初看不通,「煙」何以有聲?誰聽得到「煙聲」?這裡的「煙」其實是水氣,瀑布飛瀉水花噴發而袮漫而成的霧氣。由於聲音的傳播速度略遲,所以流水擊石的響聲似乎是跟隨水氣的升騰而至,但因為瀑布飛瀉的連綿不斷,霧氣與響聲前後交織在一起,是以能「聽」。這裡請讀者留意,「聽」字普通話讀為平聲,或許會有人把「聽煙聲」視為三平調而詰之以瑕疵。實際上,「聽」、「看」、「望」、「嘆」、「吟」這些涉及人體感官動作的字在舊韻(平水韻)中均可讀平,也可讀仄,是字義相同而跨平仄兩韻的,這一點是新韻中所沒有的。本課思考題:1,黃河宜寫其雄渾,長江宜寫其險峻,灕江宜寫其煙雨,西湖宜寫其艷麗,大海宜寫其壯闊,瀑布宜寫其氣勢,是山水各有自己的性格,還是人們的審美有著共同的情趣?2,山的景觀有峰戀、煙雲、樹木、岩石、洞穴、溪流及寺廟的點染,水的景觀可供點染的物象不太多,通常會運用移借的手法添置景色,試舉例以說明之。
1,原野風光的平淡之美山水風光等自然景象,高山俊嶺巍峨雄姿,江河湖泊流水雅韻,汪洋大海潮汐壯觀,而一馬平川的原野,到了詩人的眼裡,也會有獨特的美景呈現。比如王安石的這首《出郊》便於川原平淡無奇的普通景象中寫出美感來,其詩曰:川原一片綠交加,深樹冥冥不見花。風日有情無處著,初回光景到桑麻。川原綠遍,深樹成陰,只見桑麻,不見鮮花,這些平常景物羅列在一起,也能造出奇觀道出美感,這便是化腐朽為神奇、寓美趣於平淡的詠景高手。如果讓一般人來處置這些平常景物,縱使捻斷百根鬍鬚也難以寫出美感來。王安石只在這些平常景物中間放上「風日有情無處著」這一句子,美感與詩趣便立馬潛湧出來。周嘯天評點此詩說:「"有情無處著』妙在"無處著』三字,"不見花』始"到桑麻』,似作退步,實饒佳趣。」(《百代千家絕句詩》)似作退步而實饒佳趣,可謂慧眼洞悉王安石易平淡為神奇的寫作手法,評到點子上。如果說,王安石這首詠贊原野的絕句,其巧妙之處在於從平常的風日中挖掘出一縷精神而呈現美感的話,那麼,秦觀這首《泗州東城晚望》,則是給平常的山野塗抹上一層色彩而增添更多的詩趣了。其詩曰:渺渺孤城白水環,釉艫人語夕霏間。林梢一抹青如畫,應是淮流轉處山。秦少游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其詩以清新婉麗和纏綿細膩而著稱。但這首欣賞鄉野晚景的絕句,酷有婉麗而脫盡愁緒。泗州,宋時州名,故城在今江蘇於台東北淮河邊,後來已沉入洪澤湖裡。晚望,是黃昏時刻向遠處眺望。詩人看到什麼呢?孤城,河水,山丘,林木。也是極為平常的景象。詩人用什麼手法讓這平常景象的組合展示美感呢?色彩。借用畫家之彩筆,把淮河的水塗上白色,遠處山林抹上青色,晴空彩霞,可以有更多絢麗的色彩留給讀者自由想像,自由搭配。而這一來,山光水色,交織如畫,讓人想見其美。秦觀此詩,近景是環城的水,中景有大船上隱約可辨的人語,遠景是淮河轉彎處的山岡、林木及天空彩霞。近景、遠景的交織,動景、靜景的滲透,特具詩情畫意。可知詩人攝取原野風光確也用盡一番心思。也是宋代詩人的寇國寶,有一首《題閶門外小寺壁》絕句,描寫村野風光可與秦觀上舉一詩相比美。秦觀的詩側重於色彩,寇國寶側倚重於聲音。其詩云:黃葉西陂水漫流,曲除風急滯扁舟。夕陽暝色來千里,人語雞聲共一丘。閶門,在今江蘇蘇州。寇國寶曾任吳縣主簿,此詩便是在任期間題於蘇州西門外一所小廟的牆上。後來被詩評家葉夢得偶然所見,驚其「句意極可喜」而幾經打聽,才知道是和自己同榜登科的寇國寶寫的。因為寇曾從陳師道學詩,所以便讚歎其「文字淵源有所自來」(《石林詩話》)。此詩同樣有近景(西陂水、滯扁舟)、遠景(夕陽暝色)及靜景(黃葉、暝色)、動景(水流、風急、人語雞聲)的交織與穿插。前二句是近處湖泊所見,後二句是遠處曠野所望及所聽。所見之景中有情節,「蕖除風急滯扁舟」,這七個字描寫了一隻小船遭遇大風而擱淺的狼藉:蕖是竹子或蘆葦編織的粗席,這裡指小船簡陋到乃以這種粗席用作船帆。突遇大風,情急之下收不下船帆(粗席不好卷),這船便掌控不得而被吹到灘涂里,擱淺而動彈不了。所聽之聲中有斑雜:「人語雞聲共一丘」。這裡的「一丘」,傅璇宗《宋人絕句選》釋「用"一丘之貉』語意。這句是說,此地亂糟糟的,人說話和雞叫聲混雜一起,分不清楚,聒噪得彷彿成了一類」。此說或許有點望文生義之嫌。實際上作者並沒有貶低人語或提升雞聲之意,這個「一丘」就是一處山丘、一片村莊的具體方位之詞,不一定便取「一丘之貉」的含義。人語雞聲共一丘,這是描寫活生生的現實世界而並非以人語雞聲的混雜而寓有憤懣之意。當然,詩無達詁,不同的解讀可以同時保留,但憑讀者各自分辨就是了。原野風光,最適宜描寫「夕陽暝色來千里」的傍晚時刻。儘管落日有「近黃昏」短暫易逝的缺陷,但一抹斜陽照在一望無邊際的原野上,那一刻的美景,總是令人難以忘懷。眺望夕陽斜照下的曠野,秦觀鍾情的是「林梢一抹青如畫」,寇國寶注意的是「人語雞聲共一丘」,楊萬里獨欣賞那日月交暉的美妙景象。他在一首《晚風》的絕句中這樣寫道:晚風不許鑒清漪,卻許重簾到地垂。平野無山遮落日,西窗紅到月來時。晚風不許鑒清漪,是說一陣輕風也會在平靜的水面吹出波紋來,池水便不再像鏡面,可以清淅地照見物象了。但風輕便難以曳動楊柳下垂的枝條,這便是次句「卻許重簾到地垂」的情形。這個「重簾到地垂」,也可以是門帘或水簾。但首句觀察的地點是池塘或湖泊,當以池邊湖邊的景象承接較淮確。前二句先寫晚風,是小景。後二句寫平野,是大景。大景中有迷人的壯觀,夕陽的紅光還沒有從西窗上消失,一輪淡雅的明月已在暝色中呈現,這「西窗紅到月來時」的景象難得一見,真是太美了。當真有這麼美妙的景象么?有。因為楊萬里欣賞景色的地方,恰好「平野無山遮落日」,夕陽便可以從容地把最後的一抹紅光染透西窗,而其時正值日月會在空中交相露臉的時節。楊萬里是欣賞山水自然風光的高手,在他的筆下,這種山水自然風光又經常被他以輕鬆活潑的心態拈出,讓人讀了只叫得一聲「好」,道得一字「妙」。這裡再讀一首《桑茶坑道中》: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陰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桑茶坑,在今安徽涇縣境內。這詩便是誠齋路過桑茶坑這地方時所見景緻而寫下來的,當時一共寫了八首,這是第七首。此詩寫的是春末夏初的原野風光,前二句已將雨過天晴、曠野清新、花草爭艷、水源富足的景象描繪成圖。後二句更於這幅圖中刻意畫上牧童甜睡與水牛貪吃的生動形象。關於楊萬里摹寫童子與牛的神來之筆,周嘯天這樣點評道:「詩以柳陰為定點,寫出時間推移過程。牧童既無人管,也不管牛;人也自在,牛也自在;睡的睡得香,吃的吃得香。活法,首先是富於生活氣息,其次才是活潑潑的語言和表達方式。」(《百代千家絕句詩》)點評中所說的「活法」,是南宋人讚歎的據稱也是楊萬里詩歌創作的秘訣。活法,就是把「死蛇弄活」的手段。此詩中,牧童與水牛,在鄉村山野隨處可見,因為太熟太平常了,難得寫出神奇來,這便是「死蛇」。楊萬里找到了一個發掘神奇的舞台:柳陰。人在「柳陰」下「眠正著」,牛在「柳陰」西吃過界,動靜的對比,自在狀態的延伸,讓活生生的形象躍然紙面,這「死蛇」也就弄活了。活的前提是要「入理」。兒童的天性是貪玩,玩累了倒地便呼呼入睡。牛的本性是貪吃,哪裡有嫩草就往哪跑。因而童子的「眠正著」與一牛的吃過界,字字合理。活的關鍵是要「出巧」。出巧方有詩趣。自在的童子與自在的牛在柳陰的里外呼應出一份閑適與怡悅,這便饒有鄉村氣息。楊萬里善於從現實生活中捕捉這些有生活情趣的細節,隨時便能「出巧」。比如他也曾用人與牛的不同狀態描寫鄉村初夏農事繁忙的景象,《過百家渡四絕句》中的第四首這樣寫道:一晴一雨路乾濕,半淡半濃山迭重。遠草平中見牛背,新秧疏處有人蹤。牛隻見「背」,是牛在低頭吃草。人只提「蹤」,是人在田裡忙碌著。人的「蹤」影盡在「新秧疏處」,說明這秧田是剛剛插上秧或正在插的。插秧要有行距和間距,每株最多插一到三顆秧苗。因而剛插的秧田便顯得非常稀疏。其後秧苗分株繁殖,方慢慢密布開來。人在忙著插秧,說明牛的春耕任務已完成,因此便可在山坡草地上賦閑,盡情地吃草。可見這兩句以牛的賦閑與人的忙碌為對應,也寫活了鄉村四月農事景色,同樣「入理」而「出巧」。江南的原野,有紅花綠草,林木蔥蘢,景色艷麗清新,無論朝霞初染,抑或夕陽晚照,均有萬般風光,百種韻味。而江北、西域,便大為不同。一般來說,少一些艷麗,多一分粗曠;少一些潤澤,多一分枯澀;少一些淺薄,多一分滯重。讀一讀下面二首描寫江北和安西原野的絕句,便可品出這一差別。先看金代詩人周昂的七絕《遠望》:煙抹平林水退沙,碧山西畔夕陽家。無人解得詩人意,只有雲邊數點鴉。這詩里也寫了山野河流、夕陽人家,但林木沉隱在輕煙淡抹之中,眼前的河流則水位低下,露出了河床里的泥沙。遠處碧綠的山巒蜿蜒起伏,山腳下點綴著夕陽斜照的零星小屋。詩人站在原野的空曠處,只感覺一陣孤寂的愁思湧上心頭。他知道旁人不會明白他此刻的思緒,只得把目光向遠處不停地眺望。天邊雲際,有幾隻越飛越遠的烏鴉。詩人這才有了一絲慰藉,他相信那些烏鴉倒是可以理解他。這景象,粗曠而寂寥,讓人讀了也略感惆悵。當然,這也可能是因了詩人心中先有一股惆悵或幽怨的心思,移情入景,筆下便流出愁緒來。據載,這周昂曾「坐詩得罪,謫東海上十數年」(元好問《中州集》卷四),或許正與此有關。2,行旅途中的各種感悟山水風光,既然是大自然的傑作,詩人在欣賞之時,便有一種扼制不住的衝動。既為美景的神奇,也為造化的巧妙,更會為這些神奇、巧妙的景觀在詩人心裡激發的更多聯想和感悟,大聲喊叫和讚歎。衝動之後便有了創作,寫下大量精彩的詩篇。他們不但寫出品味山水的景語,也寫出痴情山水的景趣,更寫出與山水互動及交流的景思。而這些景思,多在行旅途中、尤其是晚泊夜宿之時,感悟最多。之所以說詩人寫下的景思,以行旅途中、尤其是晚泊夜宿之時感悟最多,那是因為,欣賞山水景觀通常會有這樣的一種情形,只有在特定的情景中方有獨特的感受,似乎必定要有這特定的情景出現,方有意想不到的感悟,從而寫出平時無論怎麼想也想不出的詩句來。比如,唐代詩人張繼那首有名的《楓橋夜泊》,就是在旅途中泊舟楓橋下,一片鄉土思緒無意中被寒山寺的鐘聲所擊中,一時感觸而噴溢出來的。我們不妨先就張繼這詩的感人之處作點分析。其詩曰: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張繼寫這首詩時,正從當時唐朝的京城西安趕考落榜以後來到蘇州。這一路經過多少個不眠之夜,想著下次再考,又要再等三年,詩人的心情便格外沉悶和惆悵。就在這時,江南水鄉秋夜凄清、寂寥的幽美景色,讓他領略到一種情味雋永的詩意之美。但美景遭遇愁緒,絲毫也不能緩解心中的苦悶,而寒山寺半夜裡那清脆的鐘聲,又一下一下地敲打在不眠人的心坎上。鐘聲打破了夜的靜謐,卻又加深了夜的寂寥。張繼此詩的前兩句,寫了霜天、殘月、棲鴉、楓林、江面、漁火、旅客、愁思等包含眾多景象的「楓橋夜泊」之詩意美,後兩句則以卧聽寒山寺的夜半鐘聲這一點睛之筆,把這種詩意美提升到接近完美的境界,創造出情景交融的魅力蘊含而神韻溢出的藝術傑作。這便是此詩所以流傳古今、千百年來被人們吟唱不絕、談論不休的原因。旅行途中的水泊,通常都是一種特定的可以觸發景思的場合。下面這幾首絕句,也是因了水泊這一特定的場景而寫出了頗為精彩的詩篇。試讀唐代詩人趙嘏的《西江晚泊》:芒芒藹藹失西東,柳浦桑村處處同。戍鼓一聲帆影盡,水禽飛起夕陽中。那些棲息在江邊濕草地蘆葦灘及小樹叢里的鳥兒,在夕陽的餘暉里往來紛飛忙於結伴歸巢,這情景在一個「芒芒藹藹失西東」久客未歸的遊子眼裡,自然便觸動了那一片歸家的思緒。這首詩的特色在於,先敘靜景而後寫動景,靜景在議論中帶出,是一派單調的景象:走了好幾天的水路,所見到的無非是一些散落在江岸有樹木掩映的村莊漁舍,風景與色調全都一個樣。這二句平平淡淡,營造出了無精打彩的氣氛。第三句落筆一震,火急火燎地似乎要打破前面的寂寥,果然,結句遂之出現了一個動感強烈的場面,但這一動景雖然已把前面的景色救活,卻又加深了心緒的一脈茫然。真是一波三折,立意凝重。同樣寫旅途泊舟而因景生情,唐人蔣吉的《旅泊》用的是另一種手法:霜月正高鸚鵡州,美人清唱發紅樓。鄉心暗逐秋江水,直到吳山腳下流。與趙嘏由議論帶出景、由靜景變動景、再由景暗結情的寫法不同,蔣吉可是一開始便寫出泊舟時的動人場景:秋月高掛在鸚鵡州的夜空,江邊的小紅樓傳出了女藝人清婉動聽的曲調。這場景是動人心弦的。與趙嘏所見的「柳浦桑村處處同」單調而沉悶的景象絕然不同。但不知是高掛的霜月,還是美人清唱的曲調,勾出了詩人的愁思。這一腔不合時宜的愁思,竟悄悄跟隨那江水,一直流到了吳山腳下。真是殊途同歸,蔣吉和趙嘏一樣,把旅泊鄉愁定格在結句的景象中。同是唐人的錢起,也寫過《夜泊鸚鵡州》,那感受卻又與蔣吉不同:月照溪邊一罩蓬,夜聞清唱有微風。小樓深巷敲方響,水國人家在處同。同樣是江上有月,同樣是風傳清唱,錢起卻是一番好心情,他聽著遠處似有似無的歌聲,聽著近處村莊小巷裡打更的響聲,欣賞起水國人家的漂泊家居。與錢起類似的旅途夜泊寫出相同感受的還有郎士元的《夜泊湘江》:湘山木落洞庭波,湘水連雲秋雁多。寂寞舟中誰借問?月明只自聽漁歌。看著葉落洞庭,看著雁飛湘水,頓覺獨宿舟中的寂寞,但倘可靜下心來聽漁歌,可見心情還相當地不錯。以上所介紹的其情調多以抒解寂寞感或鄉思歸愁者居多。宋代詩人也有幾首寫旅途夜泊的絕句,卻是開朗得多。先讀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此詩中只就「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便已顯示出了詩人心中充滿了陽光般的歡樂。有人說,王安石此句化用了李白《侍從宜春花苑奉詔》中的「春風已綠瀛州草,紫殿紅樓覺春好」語意。但據洪邁《容齋續筆》所記載,王安石此句初稿是「春風又到江南岸」,後改「到」為「過」,又復改為「入」,再改為「滿」,凡如是十許字,最後方定為「綠」。如此看來,化用李白詩句一說似不大可信。化用也罷,原創也罷,王安石此一句已成千古名句,而正是那樂觀和開朗的胸襟讓人們格外欣賞。蘇舜欽的《淮中晚泊犢頭》也有十分曠達的胸懷:春陰垂野草青青,時有幽花一樹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滿川風雨看潮生。詩人在旅途夜晚泊舟犢頭,突遭風雨,原本是可令人愁思入懷之事,但詩人卻因日間見到兩岸春草翠綠綿延,桃杏花開,心中充滿喜悅,以致看著滿江風雨追逐洶湧潮水,竟流露出一種恬淡自適的興緻。「滿川風雨看潮生」這一結句非有曠達的心胸便斷然寫不出來。清人劉長翁評此詩「大似韋蘇州」,有道理也。只此一句,可敵「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二句。旅途的夜泊,通常都因光照不足而使視野有限,眼觀不足則耳聽有餘,遂多以聽鳥叫、人唱、水激、雨打、更敲等聲音為媒界而入耳生情。倘是日色較早,則可以看清楚周圍的景物,便多以觸目有感為主了。現代畫家張大千丹青擅長山水,其詩作往往也善於捕捉山川美景。這一首《棲溪舟中作》便也是旅途泊舟感受,但卻描繪出了清新可愛的江南春天景象:漸中蜻蜓立釣絲,山花紅映水迷離。而今解道江南好,三月春風綠上眉。一隻淘氣的蜻蜓象雜枝演員似的立身於釣魚桿頂端垂下的膠絲上,兩岸青山花紅柳綠倒映在清澈的溪水裡,由於水波的晃動而顯得撲朔迷離。那都是江南雨後天晴常見景象,可到了張大千的筆下便美不勝收。在這裡,有大景,有小景,兩岸山花映水是大景,蜻蜓立釣絲是小景,大景的鏡頭不斷伸延而小景則定格於一個特寫鏡頭。如此展示江南春天的清新氣息,顯現詩人心中美好興緻。這種美好的興緻在三、四句的議論中繼續地發酵。「解道」一語用得妙,既有懂得、知道之義,又有悟出、因景而明的意味,如用「知道」或「識得」則顯得淺而無味。結句「三月春風綠上眉」可說是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的進一步發揮,這是飽含激情的讚歎。現代紅學家俞平伯有一首《湖樓之夜》,寫的是作者留宿於西湖寓所時見到的景象,也十分迷人:出岫雲嬌不自持,好風吹上碧玻璃。捲簾愛此朦朧月,畫里青山夢後詩。俞平伯此詩寫作手法和上舉張大千詩相同,都是先狀景後抒情,由議論帶出感嘆,以情結景。首句寫雲,次句寫風帶寫湖水。寫雲極誇其形態之美,好象一個窈窕少女輕移腳步從深山裡晃悠悠地走來。這是擬人筆法。「出岫」一語源自陶淵明《歸去來辭》「雲無心以出岫」。山有穴稱為岫,出岫便是從山穴中出來。陶淵明原意是指雲飄遊得自由自在,俞平伯加了「嬌不自持」便走成美女了。第二句寫風只用了一個「好」字。好風,什麼是好風,當然是令人感覺到涼爽舒適的輕柔和緩的那種風。「碧玻璃」是指湖水。這又是一個巧妙的比喻。湖水清澈而平靜如鏡,這就象青綠色的玻璃。如此設喻,便把湖水清澄空明之狀直敘筆端。嬌雲,好風,靜水,再加一個朦朧月,這西湖夜景是真夠美的了,正象一幅畫里的風景、一首夢後得到的詩,結句水到渠成,感情真摯。旅途夜泊,倘留宿的並非風景勝地,而是荒郊野嶺,那種不安的感受恐怕是讀者體驗過的吧?唐人施肩吾的《宿干越亭》寫的就是這種體驗:瑟琶洲上人行絕,干越亭中客思多。月滿秋江山冷落,不知誰問夜如何?干越亭位於江西余干縣境內,前瞰瑟琶州,後忱思禪寺,周圍儘是山巒。人行絕而山冷落,夜宿此地客思多。客思多者,輾轉難眠也。施肩吾此詩妙在結句的設問。前面已將山冷落客思多的寂寞及惶恐思緒重墨寫出,結句的設問又強化了這一感受。也是唐人的韓翎有一首《宿石邑山中》,體驗的也是這種心緒:浮雲不共此山齊,山靄蒼蒼望轉迷。曉月暫飛千樹里,秋河隔在數峰西。韓翎此詩四句都寫景,但一種慌亂和茫然的心緒卻在字裡行間自然流露出來。月隱樹叢,河隔數峰,浮雲呼不來,山靄揮不去,孤寂的遊子四顧茫然,看來看去都找不著頭緒。這正是夜宿荒野山中轉迷的蒼茫。當然,也許可以把這種蒼茫轉化為雄渾,但那要有足夠的膽略和胸懷。宋代詩人曾公亮有一首《宿甘露僧舍》便顯露了這種膽略和胸懷,其詩曰:枕中雲氣千峰近,床底松聲萬壑哀。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甘露僧舍,即甘露寺,在今江蘇鎮江北固山上。詩人留宿於北固山上的僧舍,眼前有雲聚之氣,耳畔是松濤之聲。雲氣來自千峰,直逼枕邊;松聲起於萬壑,如涌床底。如此奇險,而詩人尚要讓奇險再進一層,終於在結句營造出大氣磅礡的景象:開窗遠望,大江撲面而來,那潔白的波浪奔涌如浪山,直拍雲天。結句的「放入」二字用的極有力度感,顯示詩人的非凡氣魄。也正是這「放入」二字的妙用,讓全詩境界壯闊,一讀便讓人印象深刻。再讀一首唐人劉言史的《夜泊潤州門口》,同樣面對大江,那境界卻大不一樣:秋江欲起白頭波,賈客占風無渡河。千船火絕寒宵半,獨聽鐘聲覺寺多。占風,指為大風所阻。因為江面颳起了大風,江中波濤洶湧。白頭波,指巨浪掀天,浪花飛濺。此時,所有的船隻不敢行駛,只得泊於岸邊避風處。到了深夜,「千船火絕」,都熄燈睡覺了。唯獨詩人輾轉難眠,焦慮之時,又不斷傳來岸上的鐘聲。鐘聲加劇了心思的煩亂,便有些厭煩這寺廟之多了。景象與心境,融合到了一起。寫旅途夜泊,寫得既風趣又耐人尋味的,今人熊盛元的《船泊豐都》可算一首。其詩曰:一燈慘慘影模糊,多少遊人掩面呼。已見塵寰多鬼魅,何須系纜上豐都。豐都在重慶市東部,是有名的鬼城。據說,鬼城一名之由來,是漢代一個姓陰的在豐都山修道成仙,後人訛傳此地為「陰王」,即陰間之王居所。其後以訛傳訛,竟說豐都山有閻王洞,豐都山是人死後的歸宿地云云。唐代李白有「下笑世上士,沉魂北豐都」的詩句,更讓豐都鬼城聲名遠揚。後來名氣大了,當地率性拿鬼城當旅遊資源,在豐都山建起了森羅殿。而道家、佛家也都搶著在此安營紮寨,以至小小的豐都山繁盛時廟宇多達75座,真讓人見了嘡目結舌。那些廟宇殿堂,光聽那名稱就夠嚇人的,什麼陰陽界、鬼門關、黃泉路、無常殿、奈何橋、十八層地獄,一處比一處陰森恐怖。熊盛元此詩一、二句便描述這種陰森恐怖的情景:幽暗的燈光讓鬼城影影綽綽,一切都模糊看不清楚,而船上的遊客還是紛紛以手掩面,看都不敢看,只是拚命地喊。喊什麼呢?喊著說,當今世上,這鬼魅已見得多了,那裡用得著系纜停船,專程上豐都去看!幽默。有趣。深刻。熊盛元此詩寫於1996年11月,正是中國社會改革的轉型時期,權力的瘋狂尋租,社會陰暗邪惡勢力的抬頭,一些政府官員的腐敗和胡作非為,讓每一個中國人深惡痛絕,這詩正表達了詩人的無比憤慨,但卻用比較含蓄的筆法,頗耐人尋味。大抵這羈旅途中所感,多以鄉思家念最易觸發,寂寥幽深的景緻如此,美妙熱鬧的場面亦如此。下面這幾首旅途感思,無一例外。先讀晚唐小杜的一首《南陵道中》:南陵水面漫悠悠,風緊雲輕欲變秋。正是客心孤迥處,誰家紅袖憑江樓。前面介紹的蔣吉《旅泊》有「美人清唱發紅樓」、由女藝人委婉動聽的曲調勾起詩人鄉思隨秋江水流走的描寫,杜牧此詩則有「誰家紅袖憑江樓」的描述,作用基本相同,作為激發鄉思家愁的媒介。美人臨江清唱,紅袖江樓遠眺,都是饒有詩情畫意的圖景。據說杜牧此詩,曾被歷代畫家勾勒於畫冊之中,至少有陸瑾、趙千里、顧大中、文征仲等人畫過。那麼,這些畫家,欣賞杜牧這詩的何種情趣呢?從此詩前二句來看,杜牧寫的是途中所見景色:水流平緩、悠閑,但不久便起風,把輕盈的雲彩吹散,天空顯得高遠,使人漸漸覺察了秋天的涼意。一絲秋天的涼意,正使旅途的索寞無聊,演進到客心的孤寂清冷。第三句寫的便是這種心緒:客心孤迥。孤迥,指孤清高遠,即空蕩蕩的茫然無處著落。但結句忽而柳暗花明、美景突現:江邊的一處樓閣,有一妙齡女子正在憑欄眺望。這位女子身上穿的一件長袖紅色衣衫,在青山綠水白雲灰欄之間顯得十分搶眼。客心孤迥的詩人,忽然望見這臨江一幅美麗的圖景,該是神情為之一爽呢,還是徒惹愁思更加難以排遣?抑或是兩者兼有之而越發強烈。李宏熙的《唐詩真趣》說:「此紅袖甚覺耀眼,正在孤迥無聊,忽睹此倚樓人,室家之念,能不兜上心來?」看來,這位詩評家是傾向於倍感惆悵說。再讀薛逢一首《題黃花驛》:孤戍迢迢蜀路長,鳥鳴山館客思鄉。更看絕頂煙霞外,數樹岩花照夕陽。薛逢是蒲州河東(今山西永濟西)人,會昌年間進士及第,歷任侍御史、尚書郎。後因遭權勢嫉妒,謫貶巴州。此詩便寫於赴巴州上任途中。此詩首句寫出入蜀路途之遙遠及心緒的孤寂索寞。後面三句便寫入宿黃花驛時的境況。黃花驛在陝西鳳縣北,為入蜀必經之地。入宿時,夕陽尚未落山,而歸鳥時有鳴叫,看著遠處山峰煙霞瀰漫,岩壁上有幾株零星的花木草樹正被斜陽照個正著,分外惹眼。這是一片孤寂荒僻的景象,有點鳥鳴山幽的味道。一種遠離家鄉遠離京城獨宿荒郊僻野的思緒,便顯得濃郁而蒼茫。旅途客思,也不盡皆為家室之念及牽掛故土之離愁別緒。畢竟太平盛世之時,便與戰亂災異年代不同。而富庶閑逸之士,也與憂飢懼寒之民有別。因此,風景依舊,景思多有不同;鐘聲未改,感受大相徑庭。就途中睹風景而悟性情,最要緊的是寫出自己獨特的真情實感。宋代詩人石介,人稱徂徠先生,旅途感思絕句《泥溪驛中作》就沒有那些唐人唱熟了的老調子,而是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其詩曰:山驛蕭條酒倦傾,嘉陵相背去無情。臨流不忍輕相別,吟聽潺湲坐到明。山驛蕭條乃因地處荒僻。泥溪驛是嘉陵江邊的一個驛站,是陸路入蜀的必經之地。詩人其時代他父親到嘉州(今四川東山)任軍事判官,便由此路走。古代出入蜀中無非水陸兩途,水路循長江過三峽上下夔門,灘多浪險,尤其逆水行舟,耗時費力,苦不堪言,多不為人所取。陸路則沿著山徑攀越秦嶺、巴山棧道而行,或道途泥濘,需蹣跚跋涉;或高路盤旋雲端,同樣有難於上青天之喻,因而古往今來凡由秦蜀棧道出入者,無一不拿蜀道的艱險崎嶇說事,嗟嘆蜀道的難行。此詩作者只以「酒倦傾」三字便把爬山涉水攀登蜀道之艱難輕輕一帶而過,似乎不屑一提。接著,倒是對嘉陵江在此分手傾注了無限眷戀的深情。此詩作者自注云:「嘉陵江自大散關與予相伴二十餘程至泥溪背予去因有是作。」蜀道迂迴曲折,萬般屈盤,而繞來繞去二十餘程均在嘉陵江邊,詩人不嘆盤旋往覆之苦卻反責嘉陵分手無情,此真乃胸襟曠達之人。無怪乎這個集教育家、學者、文學家於一身的官員,一生高風亮節,愛民如子而疾惡如仇。此詩後二句更將這種超越於常人的情感進一步升華,一個視艱險為微茫而重友情似泰山的高尚境界便令人讀後掩卷難忘。因為捨不得與自己相伴二十餘程的江水相別,乃徹夜不眠,獨坐驛中傾聽品味那嘉陵江潺潺流水之聲韻,此種經歷難得,此種情感難得,此詩所傳遞的景思別具一格。實際上,人的思緒是捉摸不定的。旅途的睹景生情、觸景傷情,有時也可能是隱隱約約模模糊糊而缺乏清淅的界定的,比如莫名的寂寥,比如無端的惆悵,或者無頭緒的興奮,少來由的歡悅,等等,你很難明白說出到底是什麼心緒。但你若能將其生動地在詩作里傳遞出來,這詩便可讀了。譬如宋代詩人趙捳饈住逗退揄淌孿隆罰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松關暮鎖無人跡,唯放鐘聲入畫船。趙捠潛彼吾櫓菸靼玻ń裾憬橄兀┤耍墒飪芍聳擻諑猛疽顧揄淌露鰨「和宿」即表示此詩為張繼《楓橋夜泊》的和詩。山西晉城東南的硤石山有青蓮寺曾名硤石寺,但此詩中的硤石寺既位於「淮岸」,便應在淮河邊上,只是不知所在究屬何處。浮圖即佛塔,供奉高僧舍利子的建築物。「浮圖半倚天」,寫出硤石寺之高,因其高,便超脫於塵世之外,這便極其自然地引出次句的思緒來:「山僧應已離塵緣」。離塵緣,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已圓寂的高僧修成正果,已到西天極樂世界享清閑去了。二是指山寺因地處高僻而罕有香客至,凡人不到便沒有塵世俗擾。若大的山寺中竟出奇地寂靜,寺門都鎖上了。「松關暮鎖無人跡」,這讓偶然到此的詩人多少有一點失落之感。可待得詩人悻悻然地回到船上時,一串鐘聲兀地響了起來,久久在船上回蕩著。這說明寺中還有僧人在。但因何寺門又上鎖呢?詩人可能讓這突兀的鐘聲敲出一頭霧水,但羈旅途中的歸思也許被這鐘聲撓個正著,便也就在那空寂而悠遠的鐘聲中慢慢咀嚼一絲鄉愁的滋味了。此詩寫得委婉曲折,欲擒故縱,結句頗有機杼。陳衍的《宋詩精華錄》這樣稱譽道:「令張繼見之,前賢豈能不畏後生。」大抵羈旅途中,非公務,即私事。公務也好,私事也好,但凡時長日久,那故園之情,家國之念,多少是會讓遊子征夫牽腸掛肚的。即便是身經百戰習慣了沙場塵土飛揚的壯士,抑或是飄泊半生習慣了荒郊嶺路崎嶇的好漢,也難免有那柔腸一現的時刻。于謙是明代有名的剛直硬漢,曾領兵部右侍郎之職巡撫山西、河南,在職期間他匹馬單騎走遍了所管轄的地區,訪問父老百姓,考察當時各項應該興辦或者革新除弊之事。這樣辛勞跋涉的出行,是一般官員難以做到的。但于謙就這麼長年累月堅持著。他有一首《上太行》的絕句,也流露過一絲思念家園的思緒,但感慨之餘信念猶自堅定不移,正似那首《石灰吟》吟出的不怕艱險的形象一樣。這首《上太行》的詩這樣寫道:西風落日草斑斑,雲薄秋空鳥獨還。兩鬢霜華千里客,馬蹄又上太行山。秋高雲薄,落日斜照,西風凜冽,草色斑駁,山路遙遠,孤鳥獨還。觸目所見,是一番落寞孤寂的景象。看看自己這個「兩鬢霜華」、鬚髮已白的半老頭子,還要在離家千里之外的山嶺中孤身奔跑,怎不令人徒生思家之念。一句「兩鬢霜華千里客」,內中包含著幾多常人難以忍受的羈旅苦楚!但一絲柔情閃過之後,詩人又抖擻起精神,拍馬上路,「又上太行山」。這種堅毅的不可屈服的性格在一個「又」字集中體現,實在感人。其實,行旅途中,各種千差萬別的景色,各種紛繁有異的物象,都會令過往行人產生各種各樣的聯想,都會讓遠行過客引發無窮無盡的思慮。豪邁有之,怡悅有之,恐懼有之,迷朦有之,孤寂有之,凄苦有之。能狀其景,摹其象,表其心,述其情,喻其志,寄其意,道前人之所未言,言別人之所未盡,便有新意,便是奇章,便成佳作。與王曇、孫原湘並稱「三君」的清代詩人舒位,曾以《澧州道中》為題寫下五首途中感受的絕句,頗有特色。且讀其中一首:暮雲無際楚天低,林木蕭蕭響竹雞。聽出一聲行不得,黃陵秋色滿湘西。澧州,在今湖南澧縣。古代屬楚地。竹雞,南方一種體形比鷓鴣略小的鳥,好啼叫,多隱於竹林、草叢之中。唐人章碣《寄友人》有「竹里竹雞眠蘚石,溪頭鸂鶒踏金沙」之詩句。但此詩下文有「聽出一聲行不得」之句,則此處的「竹雞」也指鷓鴣。因為竹雞與鷓鴣的叫聲不同。竹雞的叫聲短促,音如「扁罐罐」或「括括」,故四川人把竹雞叫為「扁罐罐」,廣東人也有叫「括雞」的。鷓鴣的叫聲略長,音如「行不得也哥哥」,故古代詩文中多用來表示思鄉之情。唐人張藉《玉仙館》詩:「楚客天南行漸遠,山山樹里鷓鴣啼。」鄭谷《席上貽歌者》詩:「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春風唱鷓鴣。」元人陳旅《題雨竹》詩:「江上鷓鴣留客住,黃陵廟下泊船時。」清人尤侗《聞鷓鴣》詩:「鷓鴣聲里夕陽西,陌上徵人首盡低。」均是此意。此詩一樣用為此意,但結句以景寄情,便顯得分外含蓄悠遠。以上我們對山水詩做了一次走馬觀花的巡視,田園風光及園林建築本來也包含于山水詩的大範圍之內,因限於篇幅,我們沒有列入,以後有機會再同大家介紹。限於本人的水平,凡有講錯的地方,歡迎詩友們批評指正,謝謝大家。本課思考題:1,在山水詩中,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夕陽入詩的頻率很高。為什麽人們不欣賞朝陽而欣賞夕陽?2,詩人愛旅遊,山水詩就是詩人旅遊時與大自然的心聲交流,從本次講座中你獲得那些有益的創作山水詩的啟示?你認為山水詩還有那些方面值得研究。
更多精彩請點擊瀏覽
朝花夕拾1020
以上文字資料轉自「漢景天的博客」 文稿作者:啟衡老師 「朝花夕拾1020」圖書館轉載並配圖
推薦閱讀:
※古典美女
※古典舞|《扇舞丹青》
※收藏!古典文學中常用的100種意象
※我們都是學中國舞的!中國舞=基本功 民族舞 古典舞 芭蕾基訓 技術技巧
※美文朗誦:古典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