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課 | 《論語·八佾》15
子入太廟⑴,每事問。或曰:「孰謂鄹人之子⑵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子聞之,曰:「是禮也。」
楊伯峻《論語譯註》:
【譯文】孔子到了周公廟,每件事情都發問。有人便說:「誰說叔梁紇的這個兒子懂得禮呢?他到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向別人請教。」孔子聽到了這話,便道:「這正是禮呀。」
【注釋】⑴太廟——古代開國之君叫太祖,太祖之廟便叫做太廟,周公旦是魯國最初受封之君,因之這太廟就是周公的廟。⑵鄹人之子——鄹音鄒,zōu,又作郰,地名。《史記?孔子世家》:「孔子生魯昌平鄉郰邑。」有人說,這地就是今天的山東省曲阜縣東南十里的西鄒集。「鄹人」指孔子父親叔梁紇。叔梁紇曾經作過鄹大夫,古代經常把某地的大夫稱為某人,因之這裡也把鄹大夫叔梁紇稱為「鄹人」。
陳焱:
這一章一般的詮釋是,孔子初仕的時候為魯國周公之廟助祭的情況。這裡暗示了一個很重要的事實就是,當時大廟祭祀之人對於祭祀的態度是很輕慢的,或者說,當時祭祀之人對於祭祀本身已經有了形式主義的傾向。譬如走過場。所謂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祭祀代表了這個國家抽象價值的凝聚,而祭祀流於形式顯然意味著某種禮崩樂壞。祭祀從本質上說就是表達對於某種抽象的價值理念的尊重,代表著一個人或一個國家的價值觀的核心,而禮就是這種價值核心的外在體現。所以,為什麼孔子會講克己復禮為仁,因為如果沒有克己(自身對於禮的尊重)只是復禮,那從本質上說也不過是一種形式主義。比如我在台北孔廟觀摩過八佾舞(真假不知),但周圍那一大堆遊客拿著照相機狂拍的感覺,顯然只能說,這個復禮,主要是為了招徠旅遊的噱頭。只有形式主義,更談不上仁。所以孔子「每事問」,這應該不是禮法文本要求上的「禮」,如果只是形式主義的禮,深諳大廟祭禮的人不會發出「孰謂鄹人之子⑵知禮乎?」的疑問。所以,「子聞之,曰:是禮也。」,這一段孔子的回應,恰恰是孔子在表達自己對於禮教的真正態度與意見,也就是說,禮必須與某種和其相配的內在價值的敬重聯繫在一起,這才是真正的禮啊,而你們搞的只是形式主義!
推薦閱讀:
※柯小剛 《春秋》正統思想的大義與微言:從《論語》...
※劉亞峰:一部「微《論語》」
※《論語》的那些事兒之三
※《論語》譚(八)
TAG:論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