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家?(四)-----家是一種文化傳承
《品味男女人生》
說起家這個話題,誰都不會陌生,但對家的理解和感情卻不盡相同,千萬個人有千萬個說法。有人將家上升到理論甚至玄學程度:家是一段時光;家是一種情懷;是一種信仰,一種宗教;總之,
家是一種文化;「國以家為基,家以和為貴」,「家和萬事興」。和諧的家庭文化建設對於每個家庭發展以及國家強盛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家庭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正如社會學家所說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家庭制度也是一種社會制度。家庭制度既是人類文化的積澱,又是傳遞人類文化作用者。家庭文化也屬於社會科學範疇,是建立在家庭物質生活基礎上的家庭精神生活和倫理生活的文化體現,既包括家庭的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所體現的文化色彩,也包括文化生活、愛情生活、倫理道德等所體現的精神情操和文化色彩。家庭文化受時代的影響,每個家庭都帶有強烈的時代烙印。比如中國封建社會的家庭,就帶有濃厚的封建主義色彩,在封建的宗法制度下的家庭,是由家長管制一切,而作為家長的,只能是男人。巴金先生的名著《家》就是一個具有濃厚的封建主義色彩的家庭文化。這個家庭的一切,都是由其家長;高老太爺決定,在那個時代,女人連繼承權都沒有。在宗族至面,女子出嫁等於永遠被開除出宗族。所以,家是世界上唯一用愛將人性的缺陷和失敗掩蓋起來的地方。
博友「茅山一傑」在上篇評論中說的好:「家不是個講理的地方,是一個講情的地方,家不是個算帳的地方,而是個負責任的地方!」是的,家不是講理的地方,更不是算賬的地方,家是一個講愛的地方。這是一種家庭獨有的「文化」,
婚姻是兩個人搭夥過日子,家,是有良心、有責任感、有孝心人的最大債務;不論是小夫妻的二人世界,還是上有父、母下有子女,乃至兄弟姐妹、姑嫂、妯娌的大家庭。同在一個屋檐下,磕磕碰碰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必盡需要真情。就沒有必要分清對錯、責任,如果什麼事都深究「法理」,那隻會弄得雙方很疲備。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男人是泥,女人是水。所以男女的結合不過是「和稀泥」。不必非得說出個理來。還是模糊點兒好,互諒互讓。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就是這麼個道理吧。家,更不是算賬的地方。「親兄弟明算賬」,這是講搭夥做生意。居家過日子,賬就沒有必要算那麼清楚,也算不清楚。夫妻二人收入多寡,開支大小,有沒有小金庫;給雙方老人孝敬多少等等,真的沒有必要掰扯那麼細,如果是幾世同堂的大家庭,兄弟姐妹、嫂、妯娌之間,對家裡貢獻大小,陪嫁如何更是斬不斷,理還亂。更沒有必要算的那麼清楚,吃虧佔便宜反正都是一家人。家,是講話的地方。家是愛的聚合體,皆為愛而聚,無愛而散。家的愛是大愛,不是小愛。包括夫妻之間的恩愛,對老人的敬愛,對晚輩的關愛,對同輩的友愛。這種愛凝聚的是親情,得道的開心愉快了,得到是幸福,這種愛,什麼「理」都能講得通,什麼「賬」都能算得清了。而是因為有「愛」的存在,「講理」、「算賬」才不合適。講理顯得庸俗、顯得瑕疵。真正的愛可以說明一切,不需要任何言語的參與,它所體現出來的,是融合而不是分離,是遷讓而不是縱容!它是平凡的而又是神聖的。還有,我們必須明確什麼才是一個家的真愛。家,是人生的起點,是情感的苗圃;是一把育樹的黃土,是生命、愛心的歸宿。祖上的遺產無代價、無條件的遺交給子孫,從不計較得失、多少,因此;家,祖孫共享的是陽光雨露。怪不得古人要說,「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最最突出的一個特徵。
所以說:「家不是一個講理的地方」,這句話聽起來很沒有道理,但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真理。這是多少夫婦,多少家庭,用多少歲月,多少辛酸,多少愛恨,多少是非,多少對錯,在糾纏不清難解難分的混亂中、總結出來的一個結論。當兩個人開始據理力爭的時候,家便開始布上了陰霾,兩個人都會不自覺地各抱一堆面目全非的歪理,敵視對方,傷害對方,最後只能是兩敗俱傷,為了表面一個理,要麼分手離婚,要麼湊合一生,他們不知道,家是一個講愛的地方,很多人對婚姻有很多期盼,期盼可以從中得到富貴、安慰、愛情、幸福、快樂,有了這份真摯的愛,這個家就有了溫馨、寧靜、安全、清新、甜蜜、穩定、豐潤的田園。有了家就有牽掛,有可愛妻子、兒女,有慈祥的父母雙親。更有我們賴以生存的溫床和各種各樣品嘗不盡的特殊味道。成了家就有責任共建一個美好的家。這個家裡,不一定非要有汽車、別墅、巨款,它只需要一個「愛」字。這個字雖然不能吃,不能喝,但是只要有它,天底下再珍貴的東西,也會變得黯然失色。在我們困難時,它可以使一家人同舟共濟,共渡難關。在你孤獨和痛苦時,它可以給你親情的溫暖和天倫之樂。這是中華文化得以賡續繁衍的關鍵!
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起源都在家庭,不管走多遠,
家庭文化的影響往往在你身上若隱若現,伴隨一生。就現代社會家庭文化傳承在數千年中,形成了非常豐富的家庭傳統文化,你看,漂泊在外的中國人每年過年總想要回家,過年回家也是一種傳統文化,絕非只是看看父母那麼簡單,它既是在表達對祖先和天地神聖力量的敬畏和信仰,也包含著對個人生命價值的重新反思和認定。也是為了感受這種關懷,從而體會到一種崇高的人生使命感。雖然很多傳統儀式被人們忘記了,但「過年回家」作為一個強勁的文化密碼卻被保存下來。人們在春節也許少了一些敬神追遠的念頭,但歇息身心、撫慰靈魂的渴望卻仍然存在。這就是年年春運大軍的動力,無論多麼艱難,也要回家。其實,大家想回的不只是那個兒時的家,內心更渴望回到一個體現人文關懷的精神故鄉。這種關懷是從家庭開始的,漸至鄰里、親人、朋友、鄉里、社區,然後是整個國家和天下,這才是中國人「過年回家」背後的真正文化意味。我想,我們對這種傳統文化心理多一些了解,對過年回家的思考和感受也會多一些人識。在今天,它仍是一種認宗尋源的文化傳承。有幸在這種正常文明環境中生活的人們,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在這個時代,
尤其要注意「將心歸家」,重視構建自己的家庭,重視孕育良好的、傳統而富有開放意識的家風,這對一個人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美國教育家雷科特說,不僅語言、民族習慣、社會經驗、個性品德、技能技巧,甚至知識的大部分均來自家庭,許多教育和學習的事實都發生在家庭當中。先賢也說過,「母親搖動搖籃的手就是推動地球的手」,「一個好父親超過一百個好校長」。家庭教育是家事更是國事,父母應該致力於家庭和睦,承擔起對子女的責任,自己以身作則,與孩子共同成長。你看每當暑期來臨,大批留守兒童陸續從老家趕往父母打工創業的城市,眾多兒童像「小候鳥」一樣的過上暑期生活,和他們的父母共享天倫之樂,他們在這樣的安樂窩中,既操演了最為嚴整的城市化生活,又體驗了最為豐富的父母勤勞致富精神和情感;從而更好地做好一個家庭文化的傳承。通過一代代人的文化積累,形成一定的家風,既有傳統文化的積澱,又有開放的文化胸襟,由此他們又得到現代城市化的教育,從而對他們的前途也最有初始認識。
中國歷史悠久,有一整套家風文化傳承。以孔孟之道為基礎,提倡禮教、倫常、仁愛,如「長幼有序」、「父慈子孝」、「兄弟和睦」、「夫妻恩愛」等,所謂「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當然,封建家風中,也有很多糟粕,比如巴金的《家》就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的虛偽與殘酷。從家庭來說,這種文化的傳承不僅僅限於知識,更在於一種精神。有時,精神的傳承甚至比知識、文化的傳承對人的影響更大。儘管歷史的事實證明,家庭文化傳承情況並不如此簡單,也還會有各種例外的情況發生,然而這種說法作為一種精巧的道德暗示,還是有效地製造出了人們家庭文化的理解。儒家往往會告誡社會成員說,只要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謂的「舐犢情深、羊羔跪乳、烏鴉反哺」說的都是
動物的情意。那麼,人與動物最大的不同在哪裡?我覺得應該是人有文化的積累,並且代代相傳,不斷發展,而動物留給下一代的只有基因和本能。我們所說的這種人類世界的文化傳承所體現在生活方式,具體到生活中就是一種待人接物的方式,它是靠一代代人言傳身教的,通過一代代人的文化積累,形成一定的家風,既有傳統文化的積澱,又有開放的文化胸襟,從而更好地做好家庭文化的傳承。
每個家庭的通過歷史演變、經濟狀況,尤其是家庭主要成員的文化程度、道德修養、審美情趣、性格特徵、思維品質、生活方式不同,因此形成了各個家庭獨特的文化氛圍,父母的涵養,決定子女修為的起點。簡單、粗暴、言語不檢點的父母,多半教育出類似的子女。虛偽、叛逆的父母,其子女也都不誠實。家庭觀念決定家庭對教育修養的重視程度和對不同文化的側重程度。所以家庭文化首先體現出的是一個家庭的綜合素質,然後才在對知識的汲取中表現出家庭文化。所以家庭文化直接影響一個人的修養、層次、素質、性格、愛好,當你看到上海高院法官集體嫖娼時候,想到他們在宣判別人有罪的時候,那些高高在上的法官們、審判長們真的正直嗎?真的不做齷齪之事嗎?他們的真面目敢面對社會、面對家庭、家人和他們的孩子嗎?不說他們長背怎麼教育他的,他們對自己的子女又是何種教育?做了什麼樣的榜樣?怎麼樣來傳承他們家庭文化?法院雖是人們說理的地方,在這裡我只能用「道貌岸然」來說明在新的歷史時期,這些人置入特殊家庭和社會環境的時候,特別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需要重新認識這樣的家庭與社會關係、文化傳承與教育對子女家庭文化發展。只有建立在道德、品格、道義、信譽基礎上的家庭文化與社會關係。只有各個階層家庭文化素質提高了,才能象徵著我們整個國民家庭文化素質的提高。有一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風,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很多人都認為這說的是基因,但我覺得這句俗語說的不僅僅是基因,還包括了對子女影響更深遠的家庭文化因素。因此我想寫《什麼是家》,什麼又是家庭文化傳承?請各位網友……(圖片來自網路)待續
推薦閱讀:
※[i·寧德] 閩東女神崇拜第三期:馬氏天仙——柘榮發祥,至孝降甘霖
※二十四節氣的二十四道美食圖,很精美,收藏了
※有哪些比較經典的德州撲克電影?
※【傳統文化】我們是怎樣成為「炎黃子孫」的?
※歷史文化_臨沭縣情網-臨沭縣地情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