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孟雲飛書法藝術管窺
提到孟雲飛教授,大家並不陌生。這不僅因為他是歐陽中石先生早期的書法博士,清華大學的博士後;也不僅因為他是位學者、書法家;也不僅因為他的劍膽琴心,古道熱腸。然而,不少人感到奇怪的是,孟教授在剛過不惑之年,業已取得多方面的成就,同齡人中,就整體發展而言,他可謂成就較為顯著者。
誠然,孟雲飛教授在學術、教育、書法創作和社會公益等諸多方面齊頭並進,駕輕就熟。筆者做一粗淺的分析,供朋友們參考。
在以快節奏為特點的社會環境下,不少人都是單項發展,或無暇顧及其他,或固步自封,不再渴望遷徙。其實,人的發展不是這樣的,因為單一的高峰性的構建勢必導致腳下的空間逐漸局促;只有高原性的整體提高才會擁有更為寬廣和高遠的視野。孟雲飛教授就是這樣。
作為一名書法家,孟雲飛教授博觀約取,厚積薄發。精選歷代法帖,潛心翰墨三十多年,終於突破了「技進乎道」的臨界點,使書法這門古老的藝術再展異彩。
西漢揚雄《揚子法言》云:「彌綸天下之事,記久明遠,著古昔之昏昏,傳千里之忞忞者,莫如書。」並提出了「書為心畫」的觀點,對以後書法理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諸如唐代張懷瓘《文字論》所言:「文則數言乃成其意,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再如清代劉熙載所說:「揚子以為書為心畫,故書也者,心學也。」等等,以致發展成為「書如其人」的書法觀。這些理論既是人們在書寫實踐中獲得的認知,又反過來指導書法創作。孟雲飛教授俠肝義膽,心無掛礙,縱情揮灑而不越法度,每每又寄豪放於妙理之外。
孟雲飛教授書法以行草見長。或許有朋友不知,他學習書法是從隸書和楷書起步的。
秦漢之際,隸變完成。尤其是東漢時期,隸書碑刻林立,風格各異。「鳥跡之變,乃惟佐隸,蠲彼繁文,從此簡易。」孟教授取法乎上,以《禮器碑》《乙瑛碑》等經典碑刻為範本,心摹手追,「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技法日臻完善,意境醇厚高古。其視頻隸書教程系列講解清晰,到位,有趣,在各大電視台播出,影響廣泛,深受好評。而孟教授的楷書,朋友們見到的更少。其實,在少年時期,他已經手持褚遂良的《陰符經》(傳)開始了楷書的臨習。現在來看孟教授的書法作品,高貴之氣撲面而來,想必少不了對禇河南的「行間玉潤,字里金生」的長期浸淫。
說到行草,那是孟雲飛教授的主打書體。其書「陡起陡落,如快劍截鐵,盤空橫硬,英姿颯爽,烈氣凜凜。」
東漢後期,行書逐漸成熟。行書經漢代劉德升而脫穎而出,之後一發不可收拾,成為實用性和藝術性結合的最好的字體。兼善諸體的王羲之書聖地位的奠定,行書厥功甚偉;就連楷書大師顏魯公,其行書諸如《祭侄文稿》《爭座位帖》等,莫不亮瞎世人雙眼。草書經過張芝等人的創造,二王的發揮,以後大家輩出。關注草書的書論家時有奇論。索靖「蓋草書之狀也,婉若銀鉤,漂若驚鸞,若舉復安。」
李世民語:「觀其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直。」 「馳辭放手,雨行冰散,高音翰厲,溢越流漫。」節奏變幻體現出的韻律之美。「去繁存微,大象未亂。」紛繁蕪雜的大千世界進行高度的提煉,表現一種美感。張懷瓘《六體書論》言:「草書者,……探於萬象,取其元精,至於形似,最為近也。字勢生動,宛若天然,實得造化之姿,神變無極。」明代趙宦光《寒山帚談》語云:「不學唐字不能得法,不學晉字不能得韻。」
孟雲飛教授學習二王,成就魏晉風範;並且對明末王鐸的行草和民國於右任的標準草書等做了深入的研究。其行草書「觀其法象,俯仰有儀。方不中矩,圓不副規。」以欹為正,開合自然,與險絕中見平正。「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
作為一名學者,孟雲飛教授深知文化和學術研究對於書法藝術的份量。學者書法,總是受到文字學、文學、書論、美學的滋養。中國書法是以文字為載體的藝術,它不僅僅是點畫的表演,更是千年文化的光華。漢字記載著自身演變發展的過程,承載了華夏民族厚重燦爛的文化,影響了炎黃子孫的審美觀。作為一名真正的書法家,不能不去研究國學,品讀文化。
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孟雲飛教授再次拿起國學,經史子集,一一再來。期間發表了一百餘篇論文,出版了幾部學術著作,編纂了名家書論和書作。如對二王書風的研究,流行書風的分析,大學校名的賞析,書法與人生的解讀,《翰墨人生》的編選,《翰墨情緣》的編纂等等。
張懷瓘云:「書之為征,期合乎道。」書法作為文化存在,要符合佔主導地位的思想。孟雲飛教授進行了並進行著這些努力,書卷氣隨手就在字裡行間。對於國學的再次解讀,孟教授更加體會到了「書肇自然」,書法就是線條化了的自然。更加體會到了「書法就抒發」,是對於社會、自然、生活、風物的體察於雅化,更加體會到了蔡邕《筆論》「為書之體,須入其形」,以及王羲之《蘭亭序》「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的感言。
然而,與有些學者書家不同,孟雲飛教授十分重視書法用筆。鍾繇「用筆者,天也。」張懷瓘「夫書,第一用筆。」清康有為「書法之妙,全在用筆。」無一虛言。衛夫人的「多骨微肉」說,「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孫過庭「骨既存矣,而遒潤加之。」杜甫「書貴瘦硬方通神」。這些使得其書線條極具質感,筆勢崢嶸,文采絢爛;力運千鈞,生機盎然;精騖八級,心游萬仞。
此外,孟雲飛先生善飲酒。史上著名的飲酒作書的如張旭者,杜甫《飲中八仙歌》贊曰:「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這種書寫本身就具有可欣賞性的行為,不得不說與酒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孟先生酒酣胸膽之際,大美即來,字勢雄逸,情深調合。宗白華說:「美就是勢,是力,就是虎虎有生氣的節奏。」此情此景,感覺明顯。
孟雲飛教授還喜歡小紅拳、散打,崇文尚武。望其書齋號「書劍堂」可知。另外他還酷愛中國象棋,是國家級象棋二級裁判。於是,筆者明白了:心手達情,「情憑虛而側有,思沿想而圖空。」把自己的豐富的情感化作有形的藝術,這就是書法。明白了意境貌似玄乎,其實,在書法上,她是內在的,整體的美感,是書法家主體感知與世界景物交融的氛圍。明白了書法創作要順性,要得法,要通變。
其實,朋友們對孟雲飛教授讚譽最多的,還不是他的書法和學術,而是其品格。他曾經多次參與公益事業,為社會、學校和學生進行捐助。其人愛憎分明,光明磊落。這一點上,蘇軾早有論述,並且把書法相聯繫。蘇軾認為:「人貌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黃庭堅更是把學養品格致以更為凸顯的位置。他說:「學書要須胸中有道義,又廣之以聖哲之學,書乃可貴。」並且認為,書法不俗,首先在於人不俗,所謂「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學養與品格一起,胸次便高。元代書論家項穆認為,「心正」、「人正」,「欲正其書,先正其筆,欲正其筆者,先正其心。」孟雲飛教授舉手投足,翰墨揮灑皆君子,不卑不亢,陽剛正大,有是品格,好書自來。
還是以清代劉熙載《藝概》的話作結:「書者,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孟教授以學養,才情,志趣,品格為底蘊,以生平揮灑,「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為我們呈現上乘佳作。其隸書尚精密,精密而不呆板;草書貴流暢,流暢因使轉縱橫。
張衡有言:「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孟雲飛教授深諳此理,他筆耕不輟,卻道不遠人。幸甚至哉!
推薦閱讀:
※再不學藝術,以後就不能進好學校了!
※藝術電影應該有自己的活法
※著名瓷畫藝術家王大凡
※秦岱宗:紮根藝術 書法圓夢
※2017《名家鑒賞》系列藝術枱曆—龔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