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與佛教的比較----基督教部分問題的個人見解

【關於基督教部分問題的個人見解】

Q: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A:基督教的教義比較複雜,各教派強調的重點也不同,但基本信仰還是得到各教派公認的。基督教的教義可歸納為兩個字:「博愛」。在耶穌眼裡,博愛分為兩個方面:愛上帝和愛人如己。耶穌曾經說過:「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的愛主你的上帝,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37-40節)在基督教的教義中,愛上帝是指在宗教生活方面要全心全意的侍奉上帝。基督教是嚴格的一神教,只承認上帝耶和華是最高的神,反對多神崇拜和偶像崇拜,也反對宗教生活上的繁文縟節和嘩眾取寵。「愛人如己」是基督徒日常生活的基本準則,它的要求是:人應該自我完善,應該嚴於律己,寬以待人,應該忍耐、寬恕,要愛仇敵,並從愛仇敵進而反對暴力反抗。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才能達到博愛的最高境界:「愛人如己」。

Q:我無法相信一個建立在神話基礎上的宗教,我做不到全信,自然於我而言它就做不成一個信仰。A:基督教的理論基礎是建立是「罪」的基礎上的,而不是建立在神話基礎上。我不否認基督教中神化色彩比佛教濃!也不否認佛教比基督教更科學,但請記住這不是自然科學,是宗教、是信仰!

Q:基督教的理論基礎就建立在神話假說上的。A:上面已經說過了,基督教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罪」的基礎上,是建立在「人性本惡」的基礎上的!基督徒通過對基督教的信仰,可以達到凈化靈魂的作用,可以走上向善的道路,人性也不再邪惡。其實,說白了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心理暗示!

Q:你剛才一再說基督教的理論基礎是建立在「罪」的基礎上的,那麼什麼是「罪」?A:這個問題很好!涉及到了基督教的核心問題!如果不能理解什麼是罪就不能理解基督教的教義。  《聖經》的核心內容在於確立上帝的三位一體形象,在於確立其對三位一體的聖父、聖子、聖靈的神靈信仰。上帝的三位一體形象不是通過抽象敘述來構造的,我們甚至在《聖經》中找不到「三位一體」這個詞,但上帝與耶穌的形象鮮明生動,在《舊約》中,神學詩人致力於刻畫上帝的形象,上帝用話語創造了世界,又用泥土造了人。在上帝的創世工程中,上帝對人情有獨鍾,並與人類的遠祖訂立了契約。上帝許諾亞伯拉罕的子孫繁盛,亞伯拉罕則保證只信惟一神,並行割禮作為與上帝立約的標記。可是,在宗教神話的歷史演變中,人們相信,政治爭鬥的遞變和人的墮落使上帝加重了對人的處罰乃至絕望,人類的基本缺陷在於慾望的泛濫,各種各樣泛濫的慾望或者背離了上帝之道的一切行為皆被視為罪(sins)。基督教中人的罪感意識具有一種特殊的強化作用,與現代法律意見上的「罪」不同,它似乎相當於漢語中的「過」、「過失」之義。人類的原罪(Original sin)不僅在於性慾,也在於貪慾、權欲和各種各樣的非道德慾望。  正是這種罪過、罪感,決定了人的不完滿性。按照基督教的信仰,人死後必得進入天國才能永生,其重要保證之一在於靈魂的無垢,而且必須接受真正的審判,公正的審判決定人進入天堂或地獄。因而,基督教中的罪感具有多重意蘊:相對上帝而言,人之罪表現為不虔誠,不純信;相對於宗教倫理而言,人之罪有悖於靈魂的純潔;相對於神學目的論而言,罪感人生需要拯救,通過他者拯救與自我拯救,信仰則是拯救的最高準則。這種罪感意識就決定了懺悔的必要性,因為「原罪」是對上帝恩典的一種負面回應,面對恩典,人不僅沒有感恩,而且背離或遺棄了恩典;沒有恩典意識,上帝與人的契約也就不具任何效力。按照基督教的觀念,人一旦背離上帝,就不會受到上帝的恩寵,一旦人處於被遺棄和被懲罰之中,靈魂就永遠不能安寧,生活就永遠沒有幸福。所有的聖徒都力圖讓人明白這一點,先知們以杜鵑啼血的方式在呼號、在冥思、在遐想,在宗教詩篇中表達感恩。

Q:如果出生就有罪的話, 那個原罪又是什麼? 難道只要出生就有罪? 那麼這個世界可以說是一個罪惡的世界?但確實有些人極善,基本沒有私心、或是過多的慾望,他們的罪在哪兒?A:關於什麼是原罪 (Original sin),我在上一個問題中已經回答了。基督教認為每個人生下來都有原罪,要在以後的生活、修行過程中,通過愛人、服事人、榮耀主等等來贖罪,凈化自己的心靈,最後由主來根據你有生之年贖罪與否和贖罪是否徹底來判定你是上天堂永生還是下地獄受罰。至於你說的「確實有些人極善,基本沒有私心、或是過多的慾望,他們的罪在哪兒?」在基督教看來他們生下來的時候一樣有原罪,只是在後面的生活、修行過程中比其它人贖罪贖得更徹底、更好而已。基督教這點就像我們的法家的「性本惡」論。而佛教認為「每個人生下來都有佛性,都可成佛」就像我們的儒家的「性本善」論。具體是「性本惡」對還是「性本善」對呢?這就是見仁見智了。

Q: 按照基督教的信仰,人死後必得進入天國才能永生,那怎麼解釋撒旦的存在?他不也是在地獄中永生? 這麼看來,並不只是在天國中才有永生?? 說到撒旦,我又想起一個問題,如果上帝是萬能的,為什麼不能除掉撒旦?A:這個問題是很多人都有的問題,也比較大,要分開一個一個說。首先要從撒旦是怎麼成了撒旦的來說起。撒旦:英文全稱為Satan 他是《聖經》中墮落的魔王。撒旦原本應該是《聖經》上所說的Lucifer (Lucifer :天使學體系中的等級。中文譯名為路西法,意思是原天使長,光輝的晨星,後墮落。)但《聖經》中似乎並沒有明指撒旦就是Lucifer。《聖經》上的記載是說撒旦原先為天使中最高位的大天使長,後來率領天界三分之一的天使叛變,「不幸」戰敗,被打入永劫的無底洞Abyss中,其他所有跟隨他的天使則都蛻變成醜惡的形象。據說只有Lucifer仍然保有天使光輝的六翼形象,但是聖經中並沒有明顯的記載指Satan就是Lucifer,在啟示錄第十二章 (The Book of Revelation Chapter 12)中敘述了Lucifer與天界的戰爭,但是並沒有提及Satan這個名字。後來種種紛爭和混淆的說法,多半是與後代的文學創作者有關。但丁在《神曲》中對於撒旦這個傢伙,就用了Lucifer,Satan,Beelzebob(別西卜),Dis 等稱號。

至於「他不也是在地獄中永生?」上面已經說過了,在地獄不是永生而是在受罰。是他們的「永死之處」。

而「這麼看來,並不只是在天國中才有永生?」還是上面說過了,在地獄只是受罰,只有天國中才有永生。

「撒旦為什麼要存在?」上帝創造一切,上帝是全能的,為什麼撒旦繼續存在呢?撒旦存在的理由是什麼?首先,撒旦存在,所以人感受人間罪惡,感受上帝仁慈,感受天堂之美.其次,撒旦存在,所以人產生出離心,產生愛心.最後,撒旦存在,所以人不再貪戀紅塵,發願死後回到天堂.撒旦是基督徒的老師,是愛的另一種解釋,是上帝的另一面.說得再明白點:撒旦和上帝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一面善一面惡,沒有惡也就沒有善,所以我會說「撒旦是基督徒的老師,是愛的另一種解釋,是上帝的另一面.」

「說到撒旦,我又想起一個問題,如果上帝是萬能的,為什麼不能除掉撒旦?」這個問題我在上面的回答里一起回答啦不是能不能除的問題,而是上帝和撒旦是共生共存的,沒有撒旦就沒有上帝,就像沒有惡也就沒有了善是一個道理。

Q:基督教的排他性在歷史上造成了很多血腥案例, 比如十字軍東征, 這也是不能不被關注和檢討的。打著宗教名義招搖撞騙甚至發動戰爭, 也足以說明基督教容易被人利用和煽動性的本質。A:基督教的確有它的排他性。但在一個自由社會,這個問題就會得到有效的解決。信仰自由是一個自由社會的基本原則之一 (羅斯福的"四大自由"之一)。"信仰自由"不僅意味著每個人都有信仰任何宗教的自由和不信宗教的自由,而且意味著任何一種宗教不可以以行政手段排斥另一種宗教 (文字形式的宗教宣傳是另一回事,它受言論自由的保護)。所以,在美國這樣一個以基督教為主流的國家,其穆斯林人數比在阿富汗的穆斯林還要多。"9/11"發生之後,美國政府的一個立即的行動就是,各地警察24小時全力保護當地的伊斯蘭教堂,以防萬一。結果並沒有發生任何衝擊伊斯蘭教堂的事件。如果一位基督徒同時也是一名自由主義者,那麼其宗教的排他性就會讓位於自由主義的包容性。  說到容易被人利用和有煽動性,這是所有宗教都有的特點,佛教也一樣並不能例外。有時間可以去看看泰國、柬埔寨、緬甸等佛教國家的歷史就會明白了。

Q:基督教中說「人是被上帝造出來的」,那麼他就是主人,也就是說我和上帝、主永遠不可能平等!而佛教講「眾生平等」。不只是人和佛平等,人和動物,和一切有生命的東西,都平等!這點顯然不如佛教!A: 事實上,"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是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所謂人與上帝的"不平等",這並不意味著什麼。就像我在前言中所說「所謂的主、上帝在哪裡呢?在天國嗎?不是的,是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我們每個人才是自己的神、自己的主」。所以說你和你自己要去「爭平等」有意義嗎?"人人平等"才是問題的關鍵。

Q:佛教講「眾生平等、諸法無我」,而基督教卻處處說「人要絕對相信上帝」,那不就是說基督教教義方面是根本不可「探討」的嗎?這不是說你根本不需要去「思考」,只需要去「服從」就好啦?佛教中佛只是老師,告訴你規律和方法,他不能代替你做任何事情,也不能改變你的命運,因為,你的問題只有自己用智慧去解決,你是自己的主宰。他是教我們一切要自己對自己負責,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用不著騙人說什麼「代人贖罪」。這不正說明了佛教優於基督教嗎?A:關於基督教不可"探討"這點,如果一個人信仰了基督教,那麼就意味著首先相信上帝的存在---這是信仰基督教的基本前提---這一點的確是不可質疑的。如果質疑,那麼不信仰基督教就是了。信與不信都是每一個人的自由。既然要"信",又要"質疑",這豈不是一對矛盾。關於信仰(faith)的定義,什麼是信仰呢?如下:

Faith is commonly known as a belief, trust or confidence not based on Logic or Reason, but based on a transpersonal relationship with God, a higher power, elements of nature and/or a perception of the human race as a whole.

Faith is distinct from hope in that faith is typically general, rather than specific to an aspect, and in contrast to a "false hope" in a fantasy, the object of faith typically transcends what can be proven scientifically and sometimes exceeds what can be objectively defined. Faith can mean believing unconditionally. It can be acceptance of something that one has been told by one who is considered trustworthy. Faith, by its very nature, requires belief outside of known fact. Faith is formed through instinct, intuition, meditation, communing with nature, prayer, or perceived usefulness of a belief system.

但<<聖經>>中的每一句話是否都不可"探討"呢? 現代基督教新教徒並不都這麼認為。這裡我可以引一下美國重量級福音派傳道人(幾界美國總統就職典禮都是由他做持道牧師的) Billy Graham 的一段 interview:

"There are many things that I don"t understand," he says. He does not believe that Christians need to take every verse of the Bible literally; "sincere Christians," he says, "can disagree about the details of Scripture and theology— absolutely." And he is an old man who loved the life he led and acknowledges that aging and facing the prospect of death are things he has only recently come to embrace. "I can"t say that I like the fact that I can"t do everything I once did," he says, "but more than ever, as I read my Bible and pray and spend time with my wife, I see each day as a gift from God, and we can"t take that gift for granted."

說到科學性方面,基督教確實是遠遠不如佛教科學,基督教比佛教更唯心,這點在正文部分處處都有體現。但做為一種宗教來說,佛教就遠遠不如基督教啦!佛教最大的問題除了前言中所說的「佛教是一種出世的宗教」外,還體現在正文第11篇佛教經典方面,在正文中已經說了「教義太深、太難、太廣、太繁的緣故……基督教能夠普遍全球,其原因固多。但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它有一部代表基督教義的聖經!是他們宗教的全部重心,有了這個重點,當然就容易宏傳了,試問佛教有沒有這樣一部書呢?」很多問題在佛經中都說的模稜兩可,甚至自相矛盾!這點也在第11篇佛教經典部分說得很清楚了,只舉一個例子:

佛教修行之目的,是在乎入涅盤。涅盤梵音(Nirvana)意為寂滅(tranquil extinction),是令人很難捉摸的名詞。到底進入究竟涅盤後(「究竟涅盤」詳見佛教答疑部分),還有我(individuality)沒有?我問過好多法師,回答卻是不同。有的說仍有我存在,有的說那時絕對沒有我存在了。如一滴水歸入大海,還有一滴水嗎?有的說:一滴水固然歸入大海,其滴水之相,了無可得,但此一滴水性還是存在於眾水之中而未消滅的、甚至有兩可的回答說:存在,不存在。存在是因為涅盤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不垢不凈,回到法性實相。不存在是法性本來空寂。達摩說:本來無一物的境界。基督教對此問題,卻有了相當確切的回答,就是肯定說有永生。永生希臘原文(Zoen Aionion),乃指屬靈的生命屬上帝的生命。此生命人在世時就能得到,假若此人真能悔改重生的話。

或許有些人會說「有明確答題就一定比沒有明確答題好嗎?」確實從科學的角度去看這句說的一點沒錯!但從信仰角度去看的話就大有不同啦!試問有些問題連本教法師都回答不清楚的一個信仰如何去說服許許多多沒有那麼「智慧」的大眾呢?(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絕無攻擊佛教的意思!對於基督教的唯心我也一樣說得毫不含糊!)我想這就是為什麼明明佛教比基督教更科學、更先進,但基督教在世界上卻能始終處於強勢地位,但佛教始終不能擺脫弱勢地位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吧?其實並不是只有宗教才是這樣,在其它各個學科中也一樣,並不是最科學、最先進的思想或理論就一定會被大眾普通接受,反而是那些更容易被大眾接受的不太科學、不太前進的思想或理論能最後成功!另外佛教還面臨一個「後繼乏人」的最嚴重問題!所以在我所能預見的將來,佛教是不可能撼動基督教的強勢地位的!

推薦閱讀:

壞毛病都是給慣出來的,如此育兒問題多多
喬·吉拉德每天在想的10個問題
多次敲詐勒索相關問題的認定
5歲女兒的性問題讓爸爸老羞成怒
瀚歌:當代穆斯林少數教法問題初探

TAG:基督教 | 佛教 | 比較 | 基督 | 個人見解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