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被「妖魔化」的減肥手段竟最有效
「你看,我節食了一個月就瘦了10斤,效果多明顯。」「你可當心點,節食減肥可傷身了,而且也很不科學!」……在日常生活中,一提到「節食減肥」爭議也隨之而來。
隨著「運動減肥」風潮的興起,這種過去曾經「備受青睞」的減肥方式也被貼上了「效果差」、「反彈快」、「百害而無一利」等標籤,但實際上,這種「爭議頗大」的減肥方式,是否像現在人們所想的那麼「不堪」?
「爭議頗大」的節食 有嚴格的科學定義
實際上,生活爭議頗大的節食,在營養學界中是有嚴謹的定義。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鄧宇虹解釋,所謂「節食」實際上是一種民間說法,在科學界是被稱為「限制熱量」,其是通過減少飲食來達到減肥的目的,執行過程中是在原有飲食攝入熱量的基礎上降低20-40%。就目前營養界來看,節食幾乎可以說是目前最有效的減肥手段。
按照目前對節食的劃分,節食的形式主要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慢性限制熱量(daily calorie restriction,DR),通俗來說就是「每餐只吃7成飽」,主要通過每天對三餐攝入量減少,例如平常吃兩碗飯的人,現在每餐開始只吃一碗;或者每天一日三餐中,有一餐(一般建議午餐或晚餐)不吃或食用代餐、水果等,從而來達到熱量攝入限制的目的。
第二類是間歇限制熱量( intermittent calorie restriction,IR),這種方法實際上和中醫的「辟穀」相類似,也就是每周或每個月選定一段時間什麼東西都不吃,過了之後再恢復日常的飲食量,從而減少一段時間內的熱量攝入總量。
像現在很多市民在家裡做「五+二輕斷食」,如5天不限制飲食,周末2天不吃或吃的很少,以一些營養品和水果作為代餐,就是間歇性限制熱量的一種方式。
節食對身體有害?這是「妖魔化」的誤解「節食患上厭食症」、「過度節食致死」……這些都是市民經常看到的文章,這也讓很多市民認為,節食減肥實際上是「百害而無一利」,對此,鄧宇虹認為,這些實際上是對節食的「妖魔化」誤解。
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只要科學地進行節食,對身體的好處也是獲益良多。其中最著名的研究是2009年科學家Colman RJ 在學術期刊《科學》(即《Science》期刊)發表的一項研究指出,節食除了能減肥外,還可能還有讓人顯年輕且更健康。
在研究中,研究者把76隻成年恆河猴分成兩組,在同樣的居住和活動條件下,一組猴子採取隨意進食,而另外一組則是限制熱量飲食,只吃70%左右的食物。
20年後研究者發現:限制熱量組的猴子,明顯比隨意進食組的猴子顯得年輕,而且限制熱量組的猴子患腫瘤、心血管病、糖尿病的比例僅為隨意組飲食組的1/3。由此也可以證明,科學節食對人實際上是好處頗多。
當然,不正確的節食方式是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例如一些肥胖人士或追求苗條身材的人急於求而成,希望在一個月內減重幾十斤,就一日三餐吃黃瓜等,結果卻往往導致營養不良常導致臉色難看,而女性則出現月經紊亂等;同時,不正確節食有可能會並發「神經性厭食症」,最終甚至可能導致死亡。
對此鄧宇虹也強調,節食最好應該在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例如節食之前,節食者必須要通過相應的評估指標(如營養狀況評估量表),來判定身體目前是否存在營養不良情況,若存在營養不良是不能進行節食的;另外在節食過程中,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最好也不能受到限制。
節食分解的脂肪少? 這是錯誤理解在部分市民的印象中,節食最主要消耗的是人體的糖、蛋白質和水分,而脂肪是很少參與消耗,甚至可能不消耗,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
鄧宇虹表示,脂肪實際上在節食起第2至4天就已經開始消耗分解。她解釋,在減少熱量或完全禁食的情況下,人體最先消耗的肝糖原和肌糖原產生的葡萄糖,這種過程一般為24小時。
在節食後的2到4天,為維持正常供能,機體內會通過糖異生來將部分蛋白質轉化為葡萄糖,不過機體遠遠比我們想像中要「聰明」得多,它會「意識」到蛋白質是人體中的重要成分,會同時「調動」脂肪參與分解轉化葡萄糖對人體進行供能,從而「節約」蛋白質消耗,因此節食或斷食時間越長,脂肪代謝為酮體從而取代葡萄糖來供能的量是越來越大的。
運動減肥比節食效果好?不限制熱量攝入隨時反彈
隨著「健身風潮」的興起,部分初入門的「健身黨」往往對節食的態度是「嗤之以鼻」,他們認為,運動的減肥效果比節食要「好得多」,且「持久性強」,同時「不易反彈」。
對此,鄧宇虹解釋,認為運動減肥效果好實際上是一種誤解。從熱量消耗角度而言,節食是控制熱量的「入」,而運動則是熱量的「出」,如果不控制熱量攝入,而是單純控制熱量輸出,減肥效果是很不明顯的。
同時運動所消耗的熱量並不是想像中那麼多。很多看似活動量大的運動,例如快步走1小時、慢跑45分鐘等,消耗的熱量可能就相當於一碗米飯或兩個饅頭而已,有時運動後一杯500毫升可樂就可以讓「運動效果」付諸東流。
另外,有些人為了盲目追求過大的運動量,例如長時間舉啞鈴、跳節奏激烈的「減肥操」等,還有可能會出現運動方面的損傷,有心臟疾病隱患的人甚至可能有猝死風險。即使一段時間內進行高強度運動後,體重有所減輕,但一旦停止運動且沒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減輕的體重也是會反彈。
單純運動的減肥效果實際上是不好的,它必須結合節食(即熱量限制),才能達到,僅僅靠運動,不控制飲食的話,體重是很難降低。
目前,肥胖已成為導致高血壓、糖尿病、痛風、心腦血管病、癌症的重要病因之一,給醫療系統帶來了嚴重的負擔,控制體重刻不容緩,為此,各大醫院營養科也專門開展了體重管理門診,希望通過指導患者科學地「節食」,達到預防和治療疾病病的目的。
醫學指導/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鄧宇虹
作者/ 貝貝 通訊員 許詠怡
編輯/ 吳婉虹
推薦閱讀:
※胡彥斌媽媽給他的接吻減肥方法真的可靠嗎?
※與減肥密切相關5大營養元素
※韓國女明星#減肥餐#大公開~這樣吃沒理由不瘦!!!
※推拿減肥
※「實戰」為什麼我吃那麼少運動了還不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