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國學經典 呵護精神家園
學習國學,重在義理。儒道兩家思想中多含國學義理,學習國學最好的方法是學習儒道兩家經典,主要是《老子》《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老子》亦稱《道德經》,是道家思想的元典,是中國最早的哲學著作;《論語》《孟子》《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全面而系統地闡述了儒家思想,南宋之後被列為科舉考試的必考內容,幾乎成了傳統社會的思想基礎和行為主導。因此,學好5本國學經典,是認識國學義理、提升人文素養最有效的途徑。
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
孔子曾問禮於老子,他評價老子說:「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孔子的評價實質是指老子思想深邃。老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在中華歷史的天空中,他是最亮的智慧之星;在人類文明的天空中,他可以和其他任何民族星宿媲美。老子最大的歷史貢獻是創立了道的學說,建構了中華民族抽象思辨和理性思維的哲學大廈。
老子思想凝聚於《老子》一書,計81章,5000餘字,集中反映了道家的世界觀、方法論、政治思想和人生價值。在世界觀方面,老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自覺研究本體論的思想家,他把道看作是天下萬事萬物的起源。道本身無形無象、無名無物,是不可直接感知的。老子是樸素辯證法大師,揭示了對立統一規律。在老子看來,任何事物都有對立面,事物既因對立面而存在,又因對立面而運動,矛盾是天地萬事萬物運動變化的原因和動力,「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在政治思想方面,老子從「道法自然」出發,強調無為而治。在人生價值方面,老子把素樸規定為人生的本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素是指未經染色的絲,朴是指未經雕飾的木頭。在老子看來,人之本性是樸素自然的,不要矯揉造作,不要為名利所誘惑。《呂氏春秋》指出:「老聃貴柔」,比較正確地反映了老子人生哲學的特徵。老子把柔弱看成素樸的表現和生命力的象徵,他用水比喻柔弱,「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最高尚的品格就像水,水能夠滋養萬物而不爭先,安居於人所厭惡的低處,它的行為最接近於道。
溫良恭儉讓,仁民而愛物
孔子弟子認為:「夫子溫、良、恭、儉、讓。」這說明孔子不僅是道德大師,自身就是道德楷模。孔子最大的歷史功績是創立了仁的學說,建構了中華民族的倫理道德大廈,成為中華民族賴以生存發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礎,已經積澱為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孔子思想集合於《論語》一書,計20篇、492章,約15000餘字,圍繞仁的範疇闡述了儒家的道德思想、政治主張和人格理想。仁是孔子思想體系中最高範疇和最核心理念,包括對己和對人兩方面內容。對己主要是克己,嚴於律己,加強道德修養,達到仁的境界。在對人方面,就是愛人,推己及人,仁民而愛物。愛人集中體現了孔子的人文關懷和人性光輝。德政是孔子的政治主張,君子是孔子的人格理想。孔子提出了聖人和君子兩種人格理想,卻認為聖人的境界太高了,一般人很難達到,君子才是現實的人格理想,「子曰:『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君子是道德完滿的人,具備仁、智、勇品格,「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更重要的是,君子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孟子一生始終保持人格的獨立、平等和自尊,「說大人,則藐之,勿視其巍巍然」。原因在於孟子具有大丈夫精神,「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大丈夫精神使得溫良恭儉讓的儒家有了鋒芒稜角和戰鬥氣概。孟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終身致力於維護和發展孔子思想。
孟子思想主要見於《孟子》一書,計7篇14卷、286章,約35000餘字,完整表達了孟子一系列政治、經濟、道德和教育思想。孟子最大的貢獻是把孔子仁的思想發展為仁義並舉的學說。孔子貴仁,「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孟子重義,「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視仁義為天賦的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孟子為仁的思想提供了哲學基礎,這就是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性「無有不善」,具體表現為「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尤其有四體也」。孟子把仁發展為一套比較完整的仁政思想,這是孟子的政治理想和治國主張。在孟子看來,仁政關乎個人安危和國家興衰存亡,「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國之所以廢興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不仁,不保四體」。仁政的核心是民本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其主要做法是與民同樂、與民同憂。
格物致知,正心誠意
《大學》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全面論述了儒家「內聖外王」的思想。「大學」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講的是治國安邦的學問,也就是「大人之學」。北宋程顥、程頤高度重視《大學》,孫中山也評價《大學》說:「像這樣精微開展的理論,無論外國什麼政治哲學家都沒有見到,沒有說出,這就是我們政治哲學知識中獨有的寶貝,是應該要保存的。」
《大學》出自《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孔子弟子曾子的思想,計8章,約1700餘字,著重講儒家修身的道理。修身要有明確的價值取向,這就是明德、親民、止善「三綱領」,「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明德主張自我啟蒙,就是要弄清楚並彰顯人內心自有的光輝品德;親民的「親」字作新解,意指君子在自己實現明德的基礎上,進而帶動其他人更新自我,同樣實現明德;止於至善,一方面是指個人的道德修養達到至善的境界,另一方面是對理想社會的憧憬,期望政治統治和社會管理也能達到至善的境地。明德、親民和止善之間是一個互相聯繫的有機整體,自宋代以來,讀書人多依此為突破口研讀儒家經典。同時,修身要有正確的方法途徑,這就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條目」,「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八條目之間具有內在的邏輯聯繫,也有輕重緩急之分,而修身是中樞,轉動著內外兩扇大門,構成了內聖與外王的關係,貫通為明德、親民、止善之間的橋樑。「三綱領」與「八條目」是綱舉目張的關係,綱領是靈魂,貫穿修身全過程;條目是路徑,指明修身各環節的內容,相輔相成,融為一體。
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中庸》是儒家經典中哲理性最強的著作,既有世界觀又有方法論,從天人合一出發,闡述了儒家的性理之學。程顥、程頤認為《中庸》「乃孔門傳授心法」。所謂「心法」,即指上古聖人堯囑舜、舜囑禹的傳心之言:「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南宋朱熹認為,這十六字心法,是天下最根本的道理。
《中庸》出自《禮記》第三十一篇,相傳為孔子孫子子思所作,計33章,約1700餘字,著力闡述和倡導中庸之道。《中庸》的思辨色彩,首先表現為本體意識的覺醒。儒家關注社會現實和倫理道德,一般不太重視形而上問題,《中庸》卻是例外,突出「性」的概念,把性看成是天地萬物的本源,認為真誠者不僅能知性,而且能盡性,與天道同在。「惟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意思是,只有天下極其真誠的人,才能充分發揮他的本性;能充分發揮他的本性,就能充分發揮眾人的本性;能發揮眾人的本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能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就可以幫助天地化育生命;能幫助天地化育生命,就可以與天地並列為三了,實質是天、地、人合一。同時表現為辯證思維的充溢。《中庸》認為,人既有道德本性又有情感成分,性與情是矛盾的統一體。《中庸》側重於矛盾對立雙方的統一性與和諧性,認為這是天地萬事萬物的基本規律和發展變化的根本動力。中庸不是折中主義,而是能夠堅持原則、明辨是非。中庸是調和可以調和的矛盾,極力尋找矛盾雙方互相聯繫與制約的交叉領域,尋找矛盾雙方最大的公約數和共同點,從而促進事物保持理想狀態,避免發生過或不及的情況。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指出:「個體自我的每一次偉大提高,都源於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觸。」《老子》和「四書」蘊含著豐富的思想資源,內聚著優秀傳統文化的基因密碼。學習《老子》和「四書」,不僅有利於掌握國學義理,而且可以提升個體的人文素養;不僅有利於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而且是在呵護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園。
製圖:蔡華偉
推薦閱讀:
※中國哲學中的道家精神 陳鼓應
※冤枉:暴力和精神病關係不大
※比較幸福感,美國,中國,朝鮮,平均來說哪一個幸福感更強烈?
※兇手還是有精神病好?
※李白關於他國的精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