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佛法 : 佛教是什麼?
佛教就是一群人在一起修習佛法的團體。 在佛教這個社團里,互相之間的關係大概有兩種,一是師生關係,一是同學關係,這和在學校里學任何一門手藝是一樣的。先行者指導後行者,後行者們互相扶持。這裡的關鍵是,學佛法不是學知識,而是通過佛法改變自己的心態,增加幸福感。如果學佛法,廣讀經書,熟知各宗派的理論和講學方法,熟知佛法代代相傳之流承,熟知各位大師的生平、思想和軼事,那是一個佛教理論家,不是佛教徒,因為懂的再多,也不能消弭你內心的苦痛,不能使你幸福。所以,學佛法,讀經書,目的不是搞清楚書上在說什麼,而是通過讀經、參禪、問答這些手段,找到適合自己的去除煩惱的辦法。每個人的煩惱各不相同,沒有普適的方法,各人須找到屬於自己的方法,而經書什麼的,只是用來幫忙的工具而已。 那麼經書上都說了什麼呢?佛法的方法是「去除煩惱,明心見性」,經書中八成以上的部分就在說兩件事:一是描摹明心見性是個什麼樣的狀態,二是講去除煩惱的一些辦法。經書是以文字為載體的敘述。
佛法說,文字是工具,理解了含義後,文字就可以不要了,不可以執著於文字,執著於經書,那叫著文字相。所謂「見性」,「性」是什麼樣的,沒有人能說得清,就像說「黑夜是什麼樣的?」,誰能說得清呢?語言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只能在語言的能力範圍內儘力地描摹,但不論怎樣描摹,都是窺豹一斑,從每一個角度去說,唯有進入了黑夜,才能完全地體驗到黑夜是什麼樣的,唯有達到明心見性的狀態,才能體驗到自性是什麼樣的。既然如此,已成佛法的人花那麼多精力描摹自性的狀態又有什麼意義呢?反正未成佛法的人看了也不能真的體會到。它的意義不在正面,而在反面:如果你的體驗和佛祖描述的一致,你未必就成佛了;如果你的體驗和佛祖描摹的不一致,那你必然還沒有得道。所以,它不能為你證明,但能為你證偽。
關於自性的描述很多,比如自性「不生不滅」,就是說它就在那裡,不是從以前沒有,怎麼生出來的,也不會在什麼時候就消失掉。很多關於自性的描述都是用的否定辭彙,為什麼呢?因為自性本質上是什麼都沒有的,什麼都沒有,怎麼立論呢?立論不易,駁論反而就容易了。自性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方不圓,不明不暗,無頭無尾,等等。這些,和老子說的「大道混混沌沌」其實是一件事。難以立論,也不是絕對不能。
對於自性,佛法中最根本的立論叫做「一」,就是說「一」是真理,「二」就不對,當然三四五六七就更不對了。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所有對立的概念都是假象,宇宙的真理、人的本性中,是沒有任何對立的概念的。一個重要的例子是「善惡」,善和惡是對立的概念,它們是假象。所以六祖常說「放下善惡」。一個兒童,是沒有善惡觀念的,善惡觀念是後天形成的,遇到問題,你去想它是善呢,還是惡呢?然後再去行事,這就錯了,這就不是「但行直心」了。
但行直心的意思是,遇到事,你直接去做就行了,不要思考,一思考就不對了。「一思考就不對了」,這也是禪宗的一個重要觀點和修行的方法。和「善惡」一樣,所有相對的觀念都是假象,都不是本性使然,是後天的。所以,修行,就是要斷除所有相對的觀念。當然,如果你能做到「不思考」,不用理性思維,遇事直行,那就自然沒有任何相對的觀念在裡面了。這也印證了,佛經告訴你的是什麼是錯的——如果你觀察自己的言行,包含太多的對立觀念,就知道自己修為尚淺,還未得道。
這裡多說一句,所謂去除對立觀念,不是用一方去中和另一方,而是將這個對立觀念本身消除掉。比如說,「聰明」和「糊塗」是一對對立觀念。我們平常看人,免不了在背後說「這個人聰明」、「這個人有點笨」,那麼就存在一個我們自己是聰明還是糊塗的問題。有人說「聰明」好,我要做聰明人。有人說,佛法說了,聰明不好,糊塗也不好,所以我要做一個不聰明也不糊塗的人。這也不對。為什麼呢?這相當於還是有「聰明」、「糊塗」兩個觀念,只是取了中點,不偏不倚而已。打個比方,這就像有一個坐標軸,來衡量一個人的聰明度,聰明的人要在坐標軸上取正值,你說不好,我要處在零點的位置,這樣好。這不是佛法,佛法不是不偏不倚取中點,佛法是要消滅這個坐標軸!
佛法的意思說:哪有什麼「聰明」、「糊塗」?人根本就不存在這個屬性。所以有一天,你看人的時候,根本看不見這個人到底是聰明還是糊塗,你才是真得道了。其實沒有那麼難,如果你回想你三四歲的時候,那時候你看到的都是你的小夥伴,大家一起玩,你心中從未想過,誰誰誰聰明,誰誰誰更笨一點。聰明糊塗的觀念是後天教化的結果。所有其它對立的觀念也都如此。在我們的自性中,是沒有任何一個坐標軸的。
另一個關於自性的立論是,「自性本自俱足」,就是自性含萬法,可以幫你解決一切問題。現在你面對問題,總是思前想後,分析判斷一大堆,還是不知道怎麼辦。若依自性,什麼事情到了面前,你自然就知道怎麼辦了。這個很容易理解,但行直心,遇到事情,本性會自然地驅使你超某個方向走。這個容易理解,卻是最難做的。難在你不信任你的自性,遇事你總習慣了要「想一想」,不想你不放心,是不是?所以,你總是更願意信任理性,而不信任本性。彷彿理性能保護你,給你安全感。從這個角度說,修習佛法的本質是排除不安全感,增強對本性的信任,相信它能帶你去真的應該去的地方。這是對自性的描摹。
另一部分是講解怎樣「去除煩惱」。這部分講起來也不容易。為什麼呢?因為煩惱是因人而異的,你有你的煩惱,我有我的煩惱,是非常個性化的,個性化的問題就需要個性化的解決辦法。西方人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心理諮詢,一對一的,諮詢師解決來訪者的問題,一個特別的人身上特別的問題。禪宗其實也是這麼做的。師父帶徒弟,這個師父與其說是講習佛法的老師,不如說更像是解決徒弟問題的諮詢師。佛法講有一障便有一法,障滅法除。就是你有一個迷障,我就有一個破除此迷障的辦法,迷障去除了,法也就不需要了。如果障除了,還在施用那個法,就叫法執。
法執是一種很普遍的執著。比如有人痴迷於念經,有人痴迷於打坐。念經是為了明白經里的內容,用到日常生活中去,打坐是為了體驗活在當下的感受,之後把這種感受擴大到日常生活中去。念經和打坐,都是方法、手段,不是目的。痴迷於這些方法和手段,就是法執。好比病好了還持續不斷地吃藥一樣。病沒有了,葯也就不需要了。
禪宗的師徒關係中,最重要的,就是師傅問:你們還有什麼沒有悟的,來問我,我來給你們開示。開示的方法千奇百怪,有時候說得嚴肅正經,有時候不說話,有時候說一句不相干的話,有時候把徒弟打一頓,等等。這些都是方法,都是葯。不同的師傅對同樣的情況會有不同的方法,就和不同的醫生開不同的葯一樣。當然有時候效果好,有時候也不靈。效果好壞,即在於師傅,也在於徒弟,也在於問題本身。一對一的,可以這樣破迷開悟,可是寫到書里怎麼辦呢?寫很多案例結集,是一個辦法,但畢竟案例都是特殊化的例子,不具有普遍性。怎麼辦呢?具有資深經驗的師父,為了大家好,開始做「總結」的工作。雖然各人煩惱不同,但總可以進行一些分類的工作,然後對不同類別的煩惱提出一些基本的解決辦法。這和醫生醫病是一樣的,雖然各人的病不同,但畢竟都是人,得病也總有相似性,所以可以把病分門別類,肝炎有肝炎的治法,牛皮癬有牛皮癬的治法,等等。心病也是一樣,都是人,有相似性,可以分類救治。佛經中,這件事做得非常仔細,分了很多細緻的類別和針對性的治療辦法。所以佛經很多很龐雜。
總的說來,心病被分為「貪嗔痴」三類。「貪」就是好的狀態希望能一直好下去,比如希望永遠年輕、永遠相愛、永遠富足、永遠不生病、父母永遠不會死等等;「嗔」就是不好的狀態認為是別人的責任,是別人造成了自己的痛苦,不從自身內在想辦法,比如窮困賴父母、失業賴社會、災病賴老天;「痴」,痴是最糟糕的了,痴是痴迷,痴迷什麼呢?痴迷於貪和嗔的狀態。貪和嗔都好辦,但是你要是「痴」,就麻煩了,你就一心地願意處在貪和嗔的狀態,那就誰也救不了你了。比如你失業了,就待在家每天罵社會罵政府,混吃混喝,不做任何可以幫助自己擺脫失業狀況的事,覺得「這樣挺好的」,那誰能幫得了你呢?只有自己想好才能好,所以痴迷最可怕。所謂佛度可度之人,這樣的人是佛都無奈何的。
這裡就有這樣一個問題了:佛經中例舉了幾百種煩惱,和它們的破除之法,可是對我一個具體的人而言,我只有兩三種煩惱,我只需要知道我的煩惱該怎麼破除,然後依法修行就行了,其它的,對我來說是沒有用的。就好像我得了風疹,我只要去醫書中查看風疹怎麼治療怎麼養護就行了,我不用把整個醫書都讀一遍。那麼誰需要把整個醫書都讀一遍呢?學醫的。誰需要把大部頭的佛經都讀一遍呢?和尚。「和尚」這個詞,是梵文的音譯,「老師」的意思。
這不是一件小事,這個問題牽涉到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的分化了。佛法分大乘、小乘。小乘人只求自度,就是自己可以見性成佛就行了;大乘人,不僅自度,還要度人。現在,佛教界是把這個看得很重,比如大家說漢川佛教都是大乘佛教,也基本上都在提倡大家要修大乘,不要修小乘,有貶低小乘的意思,好像他們很自私,只知道為自己,不知道為他人。這是很大的誤解。
為什麼呢?因為大乘是小乘的高級階段,首先是達到小乘的境界之後,才談得到能否再進一步,既弘揚佛法。自己還沒有修成,便妄圖去度別人,這不是糊塗師父教糊塗弟子嗎?這是很誤人子弟的。所以沒有得道的人,不用談自己是小乘還是大乘,管好自己的修行最重要。這就好比一個小學生非要跟人家爭:我將來是要讀完博士的!你念完研究生就撤了,很可鄙!大哥,先好好學習吧,中學你未必能念得完呢......。爭論這些都是在浪費時間。另一方面,大乘和小乘的區別在於是否修成之後從事度人的職業。就是畢了業是不是當老師的意思。不需要所有人都當老師的。各人好好過自己的生活,不也很好嗎?所以學佛之人,應沒有大乘小乘的分別心。
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出家和在家的。既然學佛是為了幸福,那麼在家修行和出家修行應該是沒有區別的,不是在家修行就不能成佛,出家的就高一等,更容易成佛。的確,能否成佛和在家出家是沒有關係的。人皆有佛性,去除煩惱便能發揚佛性,重在修行,不在地點。
那為什麼要出家呢?出家的意思其實是立志「終生為傳揚佛法做貢獻」,也就是以此為職業的意思。寺廟其實是個學校,是培養佛法傳承師資力量的地方。進入寺廟,和中學畢業去念師範是一個意思。念師範,就是為了學好某門功課,然後出來當老師。在寺廟,就是為了修成佛法,將來當和尚傳揚佛法。當然,念師範當老師,首先得學好這門功課,自己學不會就不行,要麼退學要麼將來干別的。寺廟也是,在寺廟裡修行,未必就能修成正果,不能成佛的大有人在,這也沒關係,可以還俗,也可以將來從事一些佛教界的其它工作,這都很正常。所以,對於習佛而言,出家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俗世對此不理解,覺得很鄭重,還有點神秘化的味道,這也是源自社會整體對佛法佛教的不理解,以為佛教是森嚴壁壘的一個獨立世界,不知道, 其實佛法是門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學問,佛法本質上不是為了僧人,而是為了勞苦大眾,不是為了解脫和尚,而是為了解脫每一個人。
推薦閱讀:
※難以置信!這些我們每天用的詞語竟然來自佛教
※大乘無量壽經 (第九十八集) 2000/9/16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98
※佛教七字八字楹聯
※大乘經典中有哪些謬誤?
※漢傳佛教是不是應該恢復辯經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