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上父母與孩子的四種互動模式

父母與孩子之間有哪幾種互動模式?從客體關係心理學角度,總結了四種早期客體關係,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是如何形成的。如果和你的童年有雷同,那必須的。

一共振互動型

這個嘛,是最理想的情況(也就是基本很難,大概沒聽說過的神話故事)。嬰兒自主地微笑,激蕩起母親的喜悅,也發自內心地對嬰兒微笑;嬰兒夜半啼哭,母親哪怕在另一個房間也會同時醒來衝過去撫慰嬰兒。母親以嬰兒的感受為中心,與嬰兒共振,給予積極的回應與關注。這樣的幸運孩子比較容易和周圍的人產生共鳴,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十足。

所謂美妙的愛情,就是這種感覺。

馬丁·布伯的<我與你>,大概也是這個意思。

二以母親為中心型

當嬰兒先對母親報以微笑時,母親沒有回應。母親逗弄嬰兒,嬰兒笑了,母親才報以微笑。只有母親才可以是行為的發起者,嬰兒要按照母親的預期來回應。這就是「假自我」形成的基礎,即我的感受被忽視,從而主動壓抑自己的真實感受,學會一套方法應對母親,建立「沒有自己」的關係。這樣的母親需要孩子成為自己的「附屬品」,通常會打壓孩子的自主性,把正常的獨立發展趨勢當成病態行為,比如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像以前那麼可心,一回家就關門不再把心理話都告訴自己。這樣的孩子成人後可能有良好的社會功能,貌似完整的自我,但核心依然空虛,尤其在兩性關係中,極難體驗到真正的親密。

三無關反應型(當你是空氣)

孩子抓到一個螞蚱,興奮地給媽媽看,如果媽媽說:「好可愛的螞蚱啊」或者「小心螞蚱咬人」,都是對孩子所關注內容的回應,無論正向還是負向的關注,至少關注的是同一個內容。若媽媽說:「你的手好臟,快去洗手」,她的反應與孩子所關注的完全不相關,這種反應被存在主義精神病學家萊因稱為「無關反應」。孩子經常得到父母的無關反應,甚至是漠然無回應,會產生巨大的虛無感,無法確認自己的存在,自我支離破碎。用萊因的名詞叫「存在性焦慮」,之前的文章《假自我與「不存在的痛苦」》就是在描述這種終極的痛。

四情感逆轉型(反人類情感)

母親似乎專門和孩子的真實感受過不去,總忍不住要逆轉孩子的情感。比如萊茵的媽媽曾經把萊茵最愛的木馬玩具燒了,理由是萊茵太愛這個玩具。萊茵很喜歡一個姑姑,媽媽就禁止萊因與姑姑單獨相處。以前我以為自己的媽媽獨一無二,世上少有,現在發現無論多麼怪異的行為總能找到一大撮一模一樣的故事。我媽媽花了三年時間不斷洗腦,成功的讓我相信大姑是多麼可惡的人,大姑根本不愛我,我愛大姑是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

反人類情感的故事多不勝數,最常見的,比如孩子表達自己的悲傷,父母會列舉自己為孩子的所有付出證明孩子應該感到高興和感恩,悲傷是沒有任何理由的錯誤感受。更多聳人聽聞又耳熟能詳的例子詳見之前的文章

《反人類情感》

以上類型可以綜合運用,比如我是5%一型+15%二型+40%三型+40%四型=嬰兒樣邊緣型人格障礙(左邊是我和母親的關係類型,右邊是對自己的診斷,當然,左邊也是我和別人的關係現狀。。。。),若覺得好玩也列個關於自己的等式,研究下早期客體關係如何影響我們的現狀。

快速深入掌握心理學的捷徑,就是研究自己。

想起個電影對白。

A:「請問你在哪裡高就?」

B:「非正常人類研究中心」

A: 「做什麼呢?」

B:「被研究。」

-----尊重作者勞動,轉載需完整註明以下信息,否則請勿轉載-------

作者:李雪,廣州武志紅心理諮詢中心

微博:@李雪愛與自由

微信:lixuexinlixue

推薦閱讀:

生產車間VR虛擬互動式漫遊,優選北京四度科技
「接著講」第二講互動|「修己安人」如何從己推向他人、他國文明?郭齊勇吳曉明郁振華答評
每個男人都要有的四雙鞋 你都準備齊了嗎?(互動有禮)
無限變化的光之海,隨著腳步移動的光流,TeamLab新作浪漫展開!
互動百科:恩斯特·馬赫

TAG:心理學 | 孩子 | 父母 | 心理 | 父母與孩子 | 互動 | 模式 | 四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