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者言教》第十六課(十八)對修行者的忠告
有些人聽聞我們天天講解方便的重要性,內心不免有這樣的疑問:強調方便是否是高原地方講解密宗不得不依照的一種規矩?當然不是。如果你的根機如禪宗惠能大師般,是上等根機,在聽到《金剛經》中「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當下就能不追隨過去的妄念,也不迎接未來的妄念,一切放下自然安住而證悟,就不需要再講解這麼多的方便。但是幾千年來有幾個這樣的開悟者?
同樣一句話,我們天天聽聞,但是當下的心和昨天的心仍舊一模一樣,這就充分說明,我們是上等之次第根機者,不得不依靠諸多方便行持,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如同我們前面放有一百斤重的東西,男眾可能可以一次性背動,但是女眾背不動,這時我們可以將其分為兩份,各五十斤,分兩次搬走。但我們是因為遵照規矩而必須這樣做嗎?不是,是因為你力氣太小的緣故而不得不這麼做。這就叫做殊勝方便。
對於各種方便,我們應該做到善巧運用。這樣既是為了讓自己成為禪定之法器,也能令自己的正行修得更圓滿。我們從事一切善法的目的是為了清凈自心,與成為禪定之法器是一個意思。有時我也聽很多人說,他已經修了三四遍加行,現在準備修第五遍第六遍。當然,如是修行的功德不可思議,但要記住禪宗惠能大師所云:「凡夫口誦,聖者心行。」如果你內心所希望的是今生成辦解脫,與身行口誦相比,心行更為重要。我們的修行當然以身體勤作與口誦經咒作為基礎,這是必不可缺少的。如今很多人口誦《阿彌陀經》、《地藏經》或《金剛經》等經典都非常好,因為我們需要通過口誦去創造更好的條件,令自己成為法器,但是一味口誦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心行。
現前我看到很多虔誠的弟子,由於不懂這些道理,修行流於形式,覺得非常可惜。雖然行持眾多善法、積累福報,為了能在今生播下未來獲得更好緣起之因,是可以的。但要記住的是,即便未來能獲得更好的緣起,恐怕也還是得到如現前般的十八種珍寶人身。如今我們已經獲得珍寶人身,心中卻等待著未來獲得解脫,恐怕將來也是像現在的心態一樣,寄希望於未來的未來,何時才能得到解脫呢?輪迴的痛苦我們已經受夠了,真不想再遭受這樣的痛苦而繼續漂泊於輪迴了,所以應該追求今生解脫,而不能一直寄希望於未來。
很多人認為解脫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但是由於對很多道理不了解的緣故,對西方極樂世界的理解可能也還有些幼稚。就好像一個山裡人聽說國外非常殊勝,遍地黃金一般,認為西方極樂世界也是到處金山銀山,想什麼有什麼。當然,從某種角度而言,我們可以依靠這種幼稚的心態希求往生剎土。但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要記住,成辦解脫就是為了獲得自在。因此平常無論座上還是座下,時時都要提起正念。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給我們布置的功課,每天不少於一百零八遍觀音心咒和一百零八遍強制往生法,必須要做到。
很多人問我要念什麼功課?我想,即便有其他的功課,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給我們布置的功課也絕不能輕視,除此之外,沒有更殊勝的功課了。從某種角度而言,我們今生遇到了如佛般的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並且聽聞他的眾多教言,若還是無法心生滿足,難道還會有滿足的時候嗎?在我們已經具備殊勝緣起之時,應該讓自己依教奉行。正如我等導師釋迦牟尼佛所言:「我為你指一條解脫之道,當知解脫還是依賴於你自己。」我等大恩根本上師喇嘛仁波切已經把解脫之道指給了我們,以下該怎麼做完全取決於我們自己。若能依教奉行,才是真正具有大福報之人。
【丁二、發殊勝菩提心】
發菩提心要具備願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願菩提心要具慈悲緣眾生和智慧緣大覺兩個方面。在慈悲緣眾生之上,需要依靠阿底峽尊者所傳講的修心七法或仁真晉美林巴智悲光尊者所講解的修心五法來創造慈悲心。因為我們習氣煩惱沉重之故,並不是想慈悲就能做到慈悲,必須依靠這些修法來成辦。這些道理,前面已經講過很多,後面也會有所講解。平常在止觀交修期間,多按修心七法和修心五法觀修,也很有必要。
【復調整發心,應思維:為使遍空一切大恩父母有情眾生,即身於自地原始基界,速疾現證圓滿佛果,我當專一修持甚深妙道瑜伽,須當發心。】
原始基界就是心的本性。這裡講解的是智慧發菩提心,後面講解禪定期間也有這部分內容,這次就先講到這裡。
推薦閱讀:
※修行中的七種法供養
※末法之年的修行不是誦經念佛而是佛道仙神和萬物之靈修行
※人活著就是一種修行,辛苦快樂都在其中
※修行要找『明師』,明師不一定是有名的名師,名師也不一定都是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