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焦守正| 衚衕之趣(07.6.12)

從出生、學話、走路、上學、成家立業,都是從老北京衚衕小院里的苦日子爬出來的。兒時,在衚衕里,扇洋畫、彈玻璃球、斗蛐蛐、逮老琉璃(蜻蜓)……至今回憶起來,心裡總是甜蜜蜜的。七十載似流水過去了,是老北京的衚衕養育了我,衚衕是我夢中情人,再生父母,對它的愛是深沉、美麗、實實在在的。城市的一切都容納在大街小巷的衚衕中……關於「衚衕」的考證,也有文字記載:  以現在的發音為根據,溯源探討,小巷的稱謂北京(北方)叫衚衕,上海(南方)叫「弄」。文獻中,「衚衕」字形的寫法,也有很多種。不過無論怎麼變,小巷的含意,在音韻上是有其淵源的。  有研究認為,「衚衕」是蒙古語「浩特」音譯。浩特原是居民聚落之意,後來的含意延伸為城鎮,如今還有呼和浩特、二連浩特、錫林浩特等城市名。另外,「衚衕」源自蒙古語,經考證還有水井之意。這一解釋貼譜,因為凡居民聚落處,必有水源(井)。北京地區以水井為中心,分布居民區由來已久,故「衚衕」也是井字的音譯。  元代是北京街巷的奠基時代。元代從1267至1285(至元四年至二十二年)用了十八年的時間,建成了一座為今天的市區奠定了基礎的元大都城,當時城周圍六十里(今測28600米),其中大部分是以後明代北京之內城。明代北京內城四十里,所佔面積的三分之二與元大都重合。  元代流傳下來的街巷名西四南磚塔衚衕,在元曲中出現過;菜廠衚衕,在王府井大街,這一帶元代曾是菜市。沙拉衚衕,在鐘樓前,曾為珠寶市場。沙剌是蒙古語,即珊瑚之意。清代曾音譯作舒嚕,今名沙拉。  明代的京師,是現在北京市區的前身。明代北京有地名的街道1230多條,清代發展到1860多條,民國時有1960多條,解放初有2550多條,後來發展4000多條。這些地名可以看做是反映社會現象的一個縮影。  北京衚衕名五花八門,有山川井象、天文地理、花草樹木、鳥獸蟲魚、宮壇寺廟、名勝古迹、人物姓氏,官衙府邸、地方特產、食品用具、手工作坊、兵營駐地、景物民情、方位人體等等。街巷名稱五花八門,不是一人一日之功,而是自然形成和老百姓初期自發命名。  一條衚衕中有一處顯著出名的標誌,如牌樓、城門、廟宇、高大建築,最容易成為該衚衕的地名。明代貴胄府第的建築,既高大又醒目,很容易形成地名。城內以明代府第為地名的街巷有40多條,至今仍有20多條,如王府大街、定阜大街(原名定府大街,定國公徐達府第)、遂安伯衚衕(明初陳志封爵)、廣寧伯衚衕(明初劉榮封號)、武定侯衚衕(明初郭吳封號)等。  地理環境也和地名形成有直接關係,如高坡衚衕(今高碑衚衕)、臭溝衚衕(北新華街)、騎河樓、喇叭口、九道彎、門框衚衕、月牙衚衕……  集市之名、廟會所在,名字也不少,像磁器口、蒜市口、馬市口、果子市、豬市大街……  清代《乾隆京城全圖》中標有廟宇1300多處。到二十世紀30年代不完全統計,北京內城尚有303座,外城有258座。這些廟宇在衚衕地名占絕對優勢,以廟宇為地名的街巷有80多處,如隆福寺街、大佛寺街、嵩祝寺衚衕、普度寺後巷、護國寺街、寶禪寺街、夕照寺街、報國寺街東、西夾道……  按五門八作手工業。起名的,更是豐富多彩。飲食類的有饊子衚衕、麻花衚衕、燒餅衚衕、油炸鬼衚衕、茶食衚衕、麵茶衚衕、豆腐池衚衕、大醬房衚衕、大糖房衚衕、驢肉衚衕、羊肉衚衕、熟肉衚衕、生肉衚衕、炒米衚衕、炒豆衚衕、藕芽衚衕、豆芽衚衕、醋章衚衕、乾麵衚衕、爛面衚衕、燒酒衚衕、何薄酒衚衕、茶葉衚衕、灌腸衚衕……日常用品類的有砂鍋劉衚衕、銀碗衚衕、盆兒衚衕、沈篦子衚衕、簪兒衚衕、揚氈衚衕、繩匠衚衕、麻線衚衕、大小絨線衚衕、燈草衚衕、取燈衚衕、弓弦衚衕、草帽衚衕、宗帽衚衕、巾帽衚衕、李紗帽衚衕、紗帽翅衚衕、笤帚衚衕、劈材衚衕、臭皮衚衕、馬勺衚衕、油勺衚衕、耳挖勺衚衕……台基廠、神木廠、大木廠、琉璃廠、黑窯廠、紅羅廠、大、小石作、土坯廠、細瓦廠的來歷,自然與當時的建材有關;西什庫、磁器庫、緞匹庫、蠟庫、繩子庫、燈籠庫、門神庫、帘子庫、太平庫、廣平庫、會計司、酒醋局、惜薪司、內宮監、祿米倉,則是因為有為皇家服務的衙署。  平民百姓同樣能在衚衕的名字中露臉,羅紙馬衚衕、王寡婦斜街等,點出了居住者的身份;以家族為單位的地名有史剛家衚衕、李浩家衚衕;以老人為地名有王瑞老兒衚衕(魏家衚衕)、盧老兒衚衕、吳老兒衚衕(五老衚衕);此外,還有警衛部隊駐防京城、河流湖泊、橋樑命名的街巷衚衕,枚不勝舉。  庚子之變八國聯軍毀了許多建築,後出現的新街巷只有改名,僅東單到東四一帶就改了七八條衚衕。  辛亥革命之後北京城內改名的街巷也有300餘處,如張皇親衚衕改名為尚勤衚衕,石大人衚衕改為外交部街。建國後,新的衚衕名,出現的就更多了。
推薦閱讀:

【海畔衚衕文化】——定阜街的今昔變化
蔣介石曾經住過哪條衚衕
北京查最牛地下室違建:衚衕地下挖3層深10米(圖)
天棚魚缸石榴樹,先生肥狗胖丫頭
這條衚衕比南鑼鼓巷更有味道!

TAG:衚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