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網媒記者走進龍虎山
2010年4月14日 by 張永春
龍虎山幾千年來積澱而成的豐厚道教文化遺產,和它在中國道教史上顯赫的祖庭地位,以及對中國道教發展所作的貢獻,被世人公認為「道教第一山」,在世界宗教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4月14日,第二屆全國網路媒體江西遊記者團來到龍虎山極具規模的道教建築——上清宮和嗣漢天師府,探尋道教起源,觀道教「神秘」科儀錶演。
在道教宮觀內,人們常常可以看到道士們身著金絲銀線的道袍,手持各異的法器,吟唱著古老的曲調,在壇場里翩翩起舞,猶如演出一場折子戲,這就是道教的齋醮科儀,俗稱「道場」,也就是法事。今天,是江西遊的最後一天,網媒記者們在龍虎山的天師府親歷了這樣一幕古老而又神秘的道教科儀錶演。
道教科儀錶演在上午10點30分準時開始,只見幾名身著道袍的道士,手持法器進入壇場,開始吟唱古老的曲調,記者們便在一旁認真觀看。據導遊介紹,「齋醮科儀」是指醮禱活動所依據的一定法規,「齋」的原意指齊和凈,後為齋戒、潔凈之意,指在祭祀前,必須沐浴更衣,不食葷酒,不居內寢,以示祭者庄誠。「醮」的原意是祭,為古代禮儀。《說文》曰其一為冠娶二為祭祀。道教繼承並發展了醮的祭祀一面,藉此法以與神靈相交感。
據說,宮觀道眾每逢朔、望日,重要節日,祖師聖誕,都要舉行祝壽、慶賀等典禮,這些常行的儀規統屬齋醮科儀。道收此禮,祈禳之初,素食清心,沐浴潔身,謂之「修齋」的初為「積德解愆」,再則「和神保壽」,後為「專道」、「樂道」、「合道」,即為「修道」,此為修齋的最高境界。因此道教,重視修齋,並制定了一整套齋法,並形成了完備的道教「齋醮科儀」。 小資料: 科儀是中華道教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項重要組成內容。它包含了音樂、符籙、踏罡步斗等道教修鍊內容,繼承了中華民族先民的祭神、祈禱、禱祝等儀式。道教將其視為「修身、祈福、禳災、贖罪以及超度亡靈」的一種獨特宗教儀式及實現濟世度幽的一種途徑。現在全真派道士,仍保持食素。 天師府全稱「嗣漢天師府」,亦稱「大真人府」,是歷代天師的起居之所。府第坐落在江西貴溪上清古鎮,南朝琵琶峰,面臨上清河(古稱沂溪),北倚西華山,東距大上清官二華里,西離龍虎山主峰十五里許。整個府第由府門、大堂、後堂、私第、殿宇、書屋、花園等部分構成。規模宏大,雄偉壯觀,建築華麗,工藝精緻,是一處王府式樣的建築,也是我國現存封建社會「大府第」之一。院內豫樟成林,古木參天,濃蔭散綠,環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國第一家」之稱。 上清宮在江西省鷹潭市南貴溪縣境內的龍虎山中上清鎮東首。初為天師張道陵的草堂,第四代天師張盛在此置傳籙壇,逢三元日升壇傳籙。唐代會昌年間(841--846)始於此處建真仙觀,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改名上清觀,仁宗天聖年間(1023一1032),二十五代天師張乾曜曾觀於龍虎山南。元代曾有三建二毀,武宗時敕改上清正一宮為「大上清正一萬壽宮」。明代先後有六次重建與修復及增建。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聖祖曾煬帑金修葺;雍正九年(1731)特賜帑銀十萬兩,遣翰林學士占留保,原直隸臬司浦文焯等督工,又命天師府署理大真人張匿昭麟協同監修,於當年大興土木,開始重修,至雍正十年八月竣工,除將原有殿宇葺修一新外,又新建了碑亭、斗姆宮、後堂、庫房、廂房、齋堂、廚房、虛靖祠及二十四道院等,整個宮宇規模宏大,氣勢磅礴,名振江南;後因年久失修與屢遭災毀,至解放初僅存門樓、午朝門、鐘樓、下馬亭、東隱院等建築,為江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文革」中,上清宮殘存建築全遭毀壞,現唯存有一口元代所鑄大鐘及部分碑刻藏於天師府內。為龍虎山歷史上著名的道教宮觀之一,是道教正一道的祖庭。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