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佛經大全

《心經》原文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金剛經》原文 大乘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妙行無住分第四 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 不也,世尊。 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 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凈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舍,何況非法。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 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 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 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 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 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莊嚴凈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燃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 不也,世尊。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 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 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凈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 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 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 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 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凈,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即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燃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 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燃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燃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燃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 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即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 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 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 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 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 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凈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複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 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 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一合相理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 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即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須菩提,一合相者,即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 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金剛經咒語(般若無盡藏真言) 那摩把嘎瓦帝,(八喇)(佳那)八喇密答耶,唵那答帝答,依禮悉,依禮悉,米禮悉,米禮悉,彼那陽,彼那陽。那摩把嘎瓦帝,(八喇)(達地陽)(八喇)帝,依哩帝,依哩帝,密哩帝,密哩帝,舒哩帝,舒哩帝,烏舒哩烏舒哩,部育耶,部育耶莎哈。  《三世因果經》 (2005年釋常心大修版) 善男信女聽言因,聽念三世因果經。豐衣足食為何因?前世解囊濟貧民。 父母安康為何因?前世敬重鰥寡人。子女孝順為何因,父母前世慈悲心。 健康長壽為何因?大慈大悲菩薩心。多病折壽為何因?作惡造孽狠毒心。 坐牢受罪為何因?為非作歹貪嗔心。善人時時收善果,只緣處處種善因。 惡人今生食惡果,只緣前世種惡因。萬般自作還自受,地獄受苦怨何人? 奉勸世人向善行,莫生邪念起噁心。放下屠刀即成佛,強盜悔過得禪心。 參禪成佛有何因?安神養氣兼修心。前世修心今覺悟,今生即心便成佛。 今生起念愛眾生。後世倍增智慧心。智慧出自有耐心,幸福源於廣胸襟。 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如果今生遭惡報,幡然悔悟值千金! 修心覺悟得福報,執迷不悟禍必臨。三世因果非小可,佛言禪語道理真! 今生究竟有多長?心平氣和聽佛音:昧者妄說生死間,釋尊笑稱呼吸間。 過去呼吸為前世,未來呼吸為後世。今生果系前世因,後世果報源於今。 一旦悟通因果經,處處受益值千金。縱觀中外與古今,三世因果明於心。 珍修今生呼吸間,後世永遠有福音。宇宙萬物同一源,眾生平等共一心。 個個今生參禪心,人人後世一家親。世界大同是理想,全球眾生齊修心! ※ ※ ※ 關於《三世因果經》2005年釋常心大修版 雖然於2004年11月1日星期一1時24分結束修訂的《三世因果經》2004年釋常心修訂版對舊版《三世因果經》作了一些改動,但仍感到存在許多不足,早就有要進行大修的願望,直到2005年2月12日星期六 12時31分才因緣成熟,靈感如泉涌,即開始大修。因天資不足,《三世因果經》2005年釋常心大修版難免仍有錯漏,敬請諸位尊者多多指正,在下不勝感激! 合十!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 唐西天竺沙門伽梵達摩譯 香贊 爐香乍熱法界蒙薰 諸佛海會悉遙聞 隨處結祥雲 誠意方殷 諸佛現全身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 凈口業真言 唵.修唎修唎.摩訶修唎.修修唎.薩婆訶. 凈身業真言 唵.修哆唎.修哆唎.修摩唎.修摩唎.娑婆訶. 凈意業真言 唵.縛日啰怛.訶架斛. 安土地真言 南無三滿哆.母馱喃.唵.度嚕度嚕地尾.娑婆訶. 普供養真言 唵.誐誐曩.三婆縛.襪日啰斛. 奉請八菩薩 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彌勒菩薩摩訶薩 南無虛空藏菩薩摩訶薩 南無普賢王菩薩摩訶薩 南無金剛手菩薩摩訶薩 南無妙吉祥菩薩摩訶薩 南無除蓋障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如是我聞,一時釋迦牟尼佛在補陀落迦山,觀世音宮殿寶莊嚴道場中,坐寶獅子座。其座純以無量雜摩尼寶而用莊嚴。百寶幢幡,周匝懸列。爾時如來,於彼座上,將欲演說總持陀羅尼故,與無央數菩薩摩訶薩俱,其名曰:總持王菩薩、寶王菩薩、藥王菩薩、葯上菩薩、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華嚴菩薩、****嚴菩薩、寶藏菩薩、德藏菩薩、金剛藏菩薩、虛空藏菩薩、彌勒菩薩、普賢菩薩、文殊師利菩薩,如是等菩薩摩訶薩,皆是灌頂大法王子。又與無量無數大聲聞僧,皆行阿羅漢十地,摩訶迦葉而為上首。又與無量梵摩羅天,善吒梵摩而為上首。又與無量欲界諸天子俱,瞿婆伽天子而為上首。又與無量護世四王俱,提頭賴吒而為上首。又與無量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等俱,天德大龍王而為上首。又與無量欲界諸天女俱,童目天女而為上首。又與無量虛空神、江海神、泉源神、河沼神、藥草神、樹林神、舍宅神、水神、火神、地神、風神、土神、山神、石神、宮殿等神,皆來集會。 時觀世音菩薩,於大會中,密放神通光明,照曜十方剎土,及此三千大千世界,皆作金色。天宮、龍宮、諸尊神宮,皆悉震動。江河、大海、鐵圍山、須彌山、土山、黑山,亦皆大動。日、月、珠、火、星宿之光,皆悉不現。 於是總持王菩薩,見此希有之相,怪未曾有,即從座起,叉手合掌,以偈問佛,如此神通之相是誰所放?以偈問曰: 「誰於今日成正覺,普放如是大光明, 十方剎土皆金色,三千世界亦復然? 誰於今日得自在,演放希有大神力, 無邊佛國皆震動,龍神宮殿悉不安? 今此大眾咸有疑,不測因緣是誰力, 為佛菩薩大聲聞,為梵魔天諸釋等? 唯願世尊大慈悲,說此神通所由以。」 佛告總持王菩薩言:「善男子,汝等當知,今此會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觀世音自在。從無量劫來,成就大慈大悲,善能修習無量陀羅尼門。為欲安樂諸眾生故,密放如是大神通力。」 佛說是語已,爾時觀世音菩薩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向佛合掌,白佛言:「世尊,我有《大悲心陀羅尼咒》,今當欲說。為諸眾生得安樂故,除一切病故,得壽命故,得富饒故,滅除一切惡業重罪故,離障難故,增長一切白法諸功德故,成就一切諸善根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速能滿足一切諸希求故。唯願世尊,慈哀聽許。」 佛言:「善男子,汝大慈悲,安樂眾生,欲說神咒。今正是時,宜應速說。如來隨喜,諸佛亦然。」 觀世音菩薩重白佛言:「世尊,我念過去無量億劫,有佛出世,名曰千光王靜住如來。彼佛世尊,憐念我故,及為一切諸眾生故,說此《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以金色手摩我頂上,作如是言:『善男子,汝當持此心咒,普為未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我於是時,始住初地,一聞此咒故,超第八地。我時心歡喜故,即發誓言:『若我當來堪能利益安樂一切眾生者,令我即時身生千手千眼具足。』發是願已,應時身上千手千眼悉皆具足。十方大地,六種震動。十方千佛,悉放光明,照觸我身,及照十方無邊世界。從是已後,復於無量佛所,無量會中,重更得聞,親承受持是陀羅尼,復生歡喜,踴躍無量,便得超越無數億劫微細生死。從是已來,常所誦持,未曾廢忘。由持此咒故,所生之處,恆在佛前,蓮華化生,不受胎藏之身。 「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童男、童女,欲誦持者。於諸眾生,起慈悲心。先當從我發如是願: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知一切法。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智慧眼。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度一切眾。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善方便。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乘般若船。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得越苦海。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得戒定道。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登涅槃山。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速會無為舍。 南無大悲觀世音,願我早同法性身。 我若向刀山,刀山自摧折。 我若向火湯,火湯自消滅。 我若向地獄,地獄自枯竭。 我若向餓鬼,餓鬼自飽滿。 我若向修羅,噁心自調伏。 我若向畜生,自得大智慧。 「發是願已,至心稱念我之名字,亦應專念我本師阿彌陀如來。然後即當誦此陀羅尼神咒。一宿誦滿五遍,除滅身中百千萬億劫生死重罪。」 觀世音菩薩復白佛言:「世尊,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臨命終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欲生何等佛土,隨願皆得往生。」 復白佛言:「世尊,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墮三惡道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者,若不生諸佛國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者,若不得無量三昧辯才者,我誓不成正覺。誦持大悲神咒者,於現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為大悲心陀羅尼也。唯除不善,除不至誠。若諸女人,厭賤女身,欲成男子身,誦持大悲陀羅尼章句,若不轉女身成男子身者,我誓不成正覺。生少疑心者,必不果遂也。若諸眾生,侵損常住飲食、財物。千佛出世,不通懺悔,縱懺亦不除滅。今誦大悲神咒,即得除滅。若侵損、食用常住飲食、財物,要對十方師懺謝,然始除滅。今誦大悲陀羅尼時,十方師即來為作證明,一切罪障,悉皆消滅。一切十惡、五逆、謗人、謗法、破齋、破戒、破塔、壞寺、偷僧祇物、污凈梵行,如是等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滅盡。唯除一事,於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輕業,亦不得滅,何況重罪?雖不即滅重罪,猶能遠作菩提之因。」 復白佛言:「世尊,若諸人天,誦持大悲心咒者,得十五種善生,不受十五種惡死也。其惡死者:一者不令其飢餓困苦死;二者不為枷禁杖楚死;三者不為怨家仇對死;四者不為軍陣相殺死;五者不為虎狼惡獸殘害死;六者不為毒蛇蚖蠍所中死;七者不為水火焚漂死;八者不為毒藥所中死;九者不為蠱毒害死;十者不為狂亂失念死;十一者不為山樹崖岸墜落死;十二者不為惡人厭魅死;十三者不為邪神惡鬼得便死;十四者不為惡病纏身死;十五者不為非分自害死。誦持大悲神咒者,不被如是十五種惡死也。得十五種善生者:一者所生之處常逢善王;二者常生善國;三者常值好時;四者常逢善友;五者身根常得具足;六者道心純熟;七者不犯禁戒;八者所有眷屬恩義和順;九者資具財食常得豐足;十者恆得他人恭敬扶接;十一者所有財寶無他劫奪;十二者意欲所求皆悉稱遂;十三者龍天善神恆常擁衛;十四者所生之處見佛聞法;十五者所聞正法悟甚深義。若有誦持大悲心陀羅尼者,得如是等十五種善生也。一切天人,應常誦持,勿生懈怠。」 觀世音菩薩說是語已,於眾會前,合掌正住。於諸眾生,起大悲心,開顏含笑,即說如是《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大陀羅尼神妙章句》。陀羅尼曰: 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無阿唎耶婆盧羯帝爍缽啰耶菩提薩跢婆耶摩訶薩跢婆耶摩訶迦盧尼迦耶唵薩皤啰罰曳數怛那怛寫南無悉吉利埵伊蒙阿唎耶婆盧吉帝室佛啰楞馱婆南無那啰謹墀醯唎摩訶皤哆沙咩薩婆阿他豆輸朋阿逝孕薩婆薩哆那摩婆薩跢那摩婆伽摩罰特豆怛侄他唵阿婆盧醯盧迦帝迦羅帝夷醯唎摩訶菩提薩埵薩婆薩婆摩羅摩羅摩醯摩醯唎馱孕俱盧俱盧羯懞度盧度盧罰闍耶帝摩訶罰闍耶帝陀羅陀羅地利尼室佛啰耶遮羅遮羅摩摩罰摩啰穆帝麗伊醯移醯室那室那阿啰嘇佛啰舍利罰沙罰嘇佛羅舍耶呼嚧呼嚧摩啰呼嚧呼嚧醯利娑啰娑啰悉利悉利蘇嚧蘇嚧菩提夜菩提夜菩馱夜菩馱夜彌帝利夜那啰謹墀地唎瑟尼那波夜摩那娑婆訶悉陀夜娑婆訶摩訶悉陀夜娑婆訶悉陀喻藝 室皤啰耶娑婆訶那啰謹墀娑婆訶摩啰那啰娑婆訶悉啰僧阿穆佉耶娑婆訶娑婆摩訶阿悉陀夜娑婆訶者吉啰阿悉陀夜娑婆訶波陀摩羯悉哆夜娑婆訶那啰謹墀皤伽啰耶娑婆訶 摩婆利勝羯啰夜娑婆訶南無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無阿唎耶婆嚧吉帝爍皤啰夜娑婆訶唵悉殿都曼哆啰缽馱耶娑婆訶 觀世音菩薩說此咒已,大地六變震動。天雨寶華,繽紛而下。十方諸佛,悉皆歡喜。天魔外道,恐怖毛豎。一切眾會,皆獲果證。或得須陀洹果,或得斯陀含果,或得阿那含果,或得阿羅漢果者。或得一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乃至十地者。無量眾生,發菩提心。 爾時大梵天王,從座而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白觀世音菩薩言:「善哉大士!我從昔來,經無量佛會,聞種種法、種種陀羅尼,未曾聞說如此《無礙大悲心大悲陀羅尼神妙章句》。唯願大士,為我說此陀羅尼形貌狀相。我等大眾,願樂欲聞。」 觀世音菩薩告梵王言:「汝為方便利益一切眾生故,作如是問。汝今善聽,吾為汝等略說少耳。」 觀世音菩薩言:「大慈悲心是,平等心是,無為心是,無染著心是,空觀心是,恭敬心是,卑下心是,無雜亂心、無見取心是,無上菩提心是。當知如是等心,即是陀羅尼相貌。汝當依此而修行之。」 大梵王言:「我等大眾,今始識此陀羅尼相貌。從今受持,不敢忘失。」 觀世音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誦持此神咒者。發廣大菩提心,誓度一切眾生。身持齋戒。於諸眾生,起平等心。常誦此咒,莫令斷絕。住於凈室,澡浴清凈,著凈衣服。懸幡燃燈,香、華、百味飲食,以用供養。制心一處,更莫異緣,如法誦持。是時當有日光菩薩、月光菩薩,與無量神仙,來為作證,益其效驗。我時當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從是以往,所是世間經書,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術、韋陀典籍,亦能通達。誦持此神咒者,世間八萬四千種病,悉皆治之,無不瘥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諸天魔,制諸外道。若在山野誦經、坐禪,有諸山精雜魅、魍魎鬼神,橫相惱亂,心不安定者,誦此咒一遍,是諸鬼神,悉皆被縛也。若能如法誦持,於諸眾生起慈悲心者,我時當敕一切善神、龍王、金剛密跡,常隨衛護,不離其側,如護眼睛,如護己命。」說偈敕曰: 我遣密跡金剛士,烏芻君荼鴦俱屍,八部力士賞迦羅,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摩醯那羅延,金毗羅陀迦毗羅,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婆馺娑樓羅,滿善車缽真陀羅,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薩遮摩和羅,鳩闌單吒半祇羅,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畢婆伽羅王,應德毗多薩和羅,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梵摩三缽羅,五部凈居炎摩羅,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釋王三十三,大辯功德婆怛那,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提頭賴吒王,神母女等大力眾,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毗樓勒叉王,毗樓博叉毗沙門,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金色孔雀王,二十八部大仙眾,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摩尼跋陀羅,散支大將弗羅婆,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難陀跋難陀,婆伽羅龍伊缽羅,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修羅乾闥婆,迦樓緊那摩睺羅,常當擁護受持者。 我遣水火雷電神,鳩槃荼王毗舍闍,常當擁護受持者。 「是諸善神,及神龍王、神母女等,各有五百眷屬大力夜叉,常隨擁護誦持大悲神咒者。其人若在空山曠野,獨宿孤眠;是諸善神,番代宿衛,辟除災障。若在深山,迷失道路;誦此咒故,善神、龍王化作善人,示其正道。若在山林曠野,乏少水火;龍王護故,化出水火。」 觀世音菩薩,復為誦持者,說消除災禍清涼之偈: 「若行曠野山澤中,逢值虎狼諸惡獸, 蛇蚖精魅魍魎鬼,聞誦此咒莫能害。 若行江湖滄海間,毒龍蛟龍摩竭獸, 夜叉羅剎魚黿鱉,聞誦此咒自藏隱。 若逢軍陣賊圍繞,或被惡人奪財寶, 至誠稱誦大悲咒,彼起慈心復道歸。 若為王官收錄身,囹圄禁閉杻枷鎖, 至誠稱誦大悲咒,官自開恩釋放還。 若入野道蠱毒家,飲食有葯欲相害, 至誠稱誦大悲咒,毒藥變成甘露漿。 女人臨難生產時,邪魔遮障苦難忍, 至心稱誦大悲咒,鬼神退散安樂生。 惡龍疫鬼行毒氣,熱病侵陵命欲終, 至心稱誦大悲咒,疫病消除壽命長。 龍鬼流行諸毒腫,癰瘡膿血痛叵堪, 至心稱誦大悲咒,三唾毒腫隨口消。 眾生濁惡起不善,厭魅咒詛結怨仇, 至心稱誦大悲咒,厭魅還著於本人。 惡生濁亂法滅時,淫慾火盛心迷倒, 棄背妻婿外貪染,晝夜邪思無暫停, 若能稱誦大悲咒,淫慾火滅邪心除。 我若廣贊咒功力,一劫稱揚無盡期。」 爾時觀世音菩薩告梵天言:「誦此咒五遍,取五色線作索,咒二十一遍,結作二十一結,系項。此陀羅尼,是過去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所說。彼等諸佛,為諸行人修行六度未滿足者,速令滿足故;未發菩提心者,速令發心故;若聲聞人未證果者,速令證故;若三千大千世界內諸神仙人,未發無上菩提心者,令速發心故。 「若諸眾生,未得大乘信根者,以此陀羅尼威神力故,令其大乘種子法芽增長。以我方便慈悲力故,令其所須,皆得成辦。又三千大千世界幽隱暗處三途眾生,聞我此咒,皆得離苦。有諸菩薩,未階初住者,速令得故。乃至令得十住地故,又令得到佛地故,自然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若聲聞人,聞此陀羅尼一經耳者,修行書寫此陀羅尼者,以質直心如法而住者,四沙門果,不求自得。若三千大千世界內,山、河、石壁、四大海水,能令涌沸。須彌山及鐵圍山,能令搖動,又令碎如微塵。其中眾生,悉令發無上菩提心。若諸眾生現世求願者,於三七日,凈持齋戒,誦此陀羅尼,必果所願。從生死際,至生死際,一切惡業,並皆滅盡。三千大千世界內,一切諸佛、菩薩、梵、釋、四天王、神仙、龍王,悉皆證知。 「若諸人天,誦持此陀羅尼者,其人若在江河、大海中沐浴。其中眾生,得此人浴身之水,沾著其身,一切惡業重罪,悉皆消滅;即得轉生他方凈土,蓮華化生,不受胎身,濕、卵之身。何況受持讀誦者?若誦持者,行於道路,大風時來,吹此人身毛髮、衣服。餘風下過諸類眾生,得其人飄身風吹著身者,一切重障惡業,並皆滅盡,更不受三惡道報,常生佛前。當知受持者,福德果報,不可思議。 「誦持此陀羅尼者,口中所出言音,若善若惡,一切天魔外道、天龍鬼神聞者,皆是清凈法音。皆於其人,起恭敬心,尊重如佛。誦持此陀羅尼者,當知其人即是佛身藏,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所愛惜故。當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照故。當知其人是慈悲藏,恆以陀羅尼救眾生故。當知其人是妙法藏,普攝一切諸陀羅尼門故。當知其人是禪定藏,百千三昧常現前故。當知其人是虛空藏,常以空慧觀眾生故。當知其人是無畏藏,龍天善神常護持故。當知其人是妙語藏,口中陀羅尼音無斷絕故。當知其人是常住藏,三災惡劫不能壞故。當知其人是解脫藏,天魔外道不能稽留故。當知其人是藥王藏,常以陀羅尼療眾生病故。當知其人是神通藏,游諸佛國得自在故。其人功德,贊不可盡。 「善男子,若復有人厭世間苦,求長生樂者。在閑凈處,清凈結界。咒衣著。若水、若食、若香、若葯,皆咒一百八遍服,必得長命。若能如法結界,依法受持,一切成就。其結界法者,取刀咒二十一遍,劃地為界;或取凈水咒二十一遍,散著四方為界;或取白芥子咒二十一遍,擲著四方為界;或以想到處為界;或取凈灰咒二十一遍為界;或咒五色線二十一遍,圍繞四邊為界,皆得。若能如法受持,自然克果。 「若聞此陀羅尼名字者,尚滅無量劫生死重罪,何況誦持者?若得此神咒誦者,當知其人已曾供養無量諸佛,廣種善根。若能為諸眾生拔其苦難,如法誦持者,當知其人即是具大悲者,成佛不久。所見眾生,皆悉為誦,令彼耳聞,與作菩提因。是人功德無量無邊,贊不可盡。若能精誠用心,身持齋戒,為一切眾生懺悔先業之罪,亦自懺謝無量劫來種種惡業,口中馺馺誦此陀羅尼,聲聲不絕者,四沙門果,此生即證。其利根有慧觀方便者,十地果位,克獲不難。何況世間小小福報,所有求願,無不果遂者也。若欲使鬼者,取野髑髏凈洗,於千眼像前設壇場,以種種香華、飲食祭之,日日如是。七日必來現身,隨人使令。若欲使四天王者,咒檀香燒之。由此菩薩大悲願力深重故,亦為此陀羅尼威神廣大故。」 佛告阿難:「若有國土,災難起時。是土國王,若以正法治國,寬縱人物,不枉眾生,赦諸有過。七日七夜,身心精進,誦持如是《大悲心陀羅尼神咒》。令彼國土,一切災難,悉皆除滅。五穀豐登,萬姓安樂。又若為於他國怨敵數來侵擾,百姓不安,大臣謀叛,疫氣流行,水旱不調,日月失度,如是種種災難起時。當造千眼大悲心像,面向西方,以種種香華、幢幡、寶蓋,或百味飲食,至心供養。其王又能七日七夜身心精進,誦持如是陀羅尼神妙章句。外國怨敵,即自降伏,各還政治,不相擾惱。國土通同,慈心相向。王子、百官,皆行忠赤。妃後、婇女,孝敬向王。諸龍鬼神,擁護其國。雨澤順時,果實豐饒,人民歡樂。又若家內遇大惡病,百怪競起;鬼神、邪魔,耗亂其家;惡人橫造口舌,以相謀害;室家大小,內外不和者。當向千眼大悲像前,設其壇場,至心念觀世音菩薩,誦此陀羅尼,滿其千遍。如上惡事,悉皆消滅,永得安隱。」 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咒名何?云何受持?」 佛告阿難:「如是神咒,有種種名。一名廣大圓滿,一名無礙大悲,一名救苦陀羅尼,一名延壽陀羅尼,一名滅惡趣陀羅尼,一名破惡業障陀羅尼,一名滿願陀羅尼,一名隨心自在陀羅尼,一名速超上地陀羅尼。如是受持。」 阿難白佛言:「世尊,此菩薩摩訶薩,名字何等,善能宣說如是陀羅尼?」 佛言:「此菩薩名觀世音自在,亦名捻索,亦名千光眼。善男子,此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威神之力。已於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悲願力,為欲發起一切菩薩,安樂成熟諸眾生故,現作菩薩。汝等大眾、諸菩薩摩訶薩、梵、釋、龍、神,皆應恭敬,莫生輕慢。一切人天,常須供養,專稱名號,得無量福,滅無量罪,命終往生阿彌陀佛國。」 佛告阿難:「此觀世音菩薩所說神咒,真實不虛。若欲請此菩薩來,咒拙具羅香三七遍燒,菩薩即來。(拙具羅香,安息香也。) 「若有貓兒所著者,取弭哩吒那(死貓兒頭骨也),燒作灰,和凈土泥,捻作貓兒形。於千眼像前,咒鑌鐵刀子一百八遍。段段割之,亦一百八段。遍遍一咒,一稱彼名。即永瘥不著。 「若為蠱毒所害者,取葯劫布羅(龍腦香也),和拙具羅香,各等分。以井花水一升和,煎取一升。於千眼像前咒一百八遍服,即瘥。 「若為惡蛇蠍所螫者,取乾薑末,咒一七遍,著瘡中,立即除瘥。 「若為惡怨橫相謀害者,取凈土,或面,或蠟,捻作本形。於千眼像前,咒鑌鐵刀一百八遍。一咒一截,一稱彼名。燒盡一百八段。彼即歡喜,終身厚重相愛敬。 「若有患眼睛壞者,若青盲眼暗者,若白暈赤膜無光明者。取訶梨勒果、庵摩勒果、鞞醯勒果三種各一顆,搗破細研。當研時,唯須護凈,莫使新產婦人及豬、狗見。口中念佛,以白蜜若人乳汁和,封眼中著。其人乳要須男孩子母乳,女母乳不成。其葯和竟,還須千眼像前咒一千八遍,著眼中滿七日。在深室慎風,眼睛還生。青盲、白暈者,光奇盛也。 「若患瘧病著者,取虎、豹、豺、狼皮,咒三七遍,披著身上,即瘥。獅子皮最上。 「若被蛇螫,取被螫人結聹,咒三七遍,著瘡中,即瘥。 「若患惡瘧入心,悶絕欲死者,取桃膠一顆,大小亦如桃顆。清水一升和,煎取半升。咒七遍,頓服盡,即瘥。其葯莫使婦人煎。 「若患傳屍鬼氣伏屍連病者,取拙具羅香,咒三七遍,燒熏鼻孔中。又取七丸如兔糞,咒三七遍吞,即瘥。慎酒、肉、五辛及惡罵。若取摩那屎羅(雄黃是也),和白芥子、印成鹽,咒三七遍,於病兒床下燒。其作病兒,即魔掣迸走,不敢住也。 「若患耳聾者,咒胡麻油著耳中,即瘥。 「若患一邊偏風,耳鼻不通、手腳不隨者,取胡麻油,煎青木香,咒三七遍,摩拭身上,永得除瘥。又方取純牛酥,咒三七遍摩,亦瘥。 「若患難產者,取胡麻油,咒三七遍,摩產婦臍中,及玉門中,即易生。 「若婦人懷妊,子死腹中,取阿波末利伽草(牛膝草也)一大兩,清水二升和,煎取一升,咒三七遍服,即出,一無苦痛。胎衣不出者,亦服此葯,即瘥。 「若卒患心痛不可忍者,名遁屍疰。取君柱魯香(熏陸香),乳頭成者一顆。咒三七遍,口中嚼咽,不限多少,令變吐,即瘥。慎五辛、酒、肉。 「若被火燒瘡,取熱瞿摩夷(烏牛屎也),咒三七遍,塗瘡上,即瘥。 「若患蛔蟲咬心,取骨魯末遮(白馬尿也)半升,咒三七遍服,即瘥。重者一升,蟲如綟索出來。 「若患丁瘡者,取凌銷葉,搗取汁,咒三七遍,瀝著瘡上,即拔根出,立瘥。 「若患蠅螫眼中,骨魯怛佉(新驢屎也)濾取汁,咒三七遍,夜卧著眼中,即瘥。 「若患腹中痛,和井花水和印成鹽三七顆,咒三七遍,服半升,即瘥。 「若患赤眼者,及眼中有努肉,及有翳者,取奢奢彌葉(苟杞葉也),搗濾取汁。咒三七遍,浸青錢一宿。更咒七遍,著眼中,即瘥。 「若患畏夜、不安恐怖、出入驚怕者,取白線作索,咒三七遍,作二十一結系項,恐怖即除。非但除怖,亦得滅罪。 「若家內橫起災難者,取石榴枝,寸截一千八段,兩頭塗酥酪蜜。一咒一燒,盡千八遍,一切災難悉皆除滅。要在佛前作之。 「若取白菖蒲,咒三七遍,系著右臂上。一切斗處、論義處,皆得勝他。 「若取奢奢彌葉枝柯寸截,兩頭塗真牛酥、白蜜牛酥。一咒一燒,盡一千八段。日別三時,時別一千八遍。滿七日,咒師自悟通智也。 「若欲降伏大力鬼神者,取阿唎瑟迦柴(木患子也),咒七七遍,火中燒,還須塗酥酪蜜。要須於大悲心像前作之。 「若取胡嚧遮那(牛黃是也)一大兩,著琉璃瓶中,置大悲心像前,咒一百八遍,塗身點額。一切天龍鬼神、人及非人,皆悉歡喜也。 「若有身被枷鎖者,取白鴿糞,咒一百八遍,塗於手上。用摩枷鎖,枷鎖自脫也。 「若有夫婦不和,狀如水火者,取鴛鴦尾,於大悲心像前,咒一千八遍帶,彼即終身歡喜相愛敬。 「若有被蟲食田苗,及五果子者,取凈灰、凈沙或凈水,咒三七遍,散田苗四邊,蟲即退散也。果樹兼咒水灑著樹上,蟲不敢食果也。」 佛告阿難:「若為富饒種種珍寶資具者,當於如意珠手。若為種種不安求安隱者,當於羂索手。若為腹中諸病者,當於寶缽手。若為降伏一切魍魎鬼神者,當於寶劍手。若為降伏一切天魔神者,當於跋折羅手。若為摧伏一切怨敵者,當於金剛杵手。若為一切處怖畏不安者,當於施無畏手。若為眼暗無光明者,當於日精摩尼手。若為熱毒病求清涼者,當於月精摩尼手。若為榮官益職者,當於寶弓手。若為諸善朋友早相逢者,當於寶箭手。若為身上種種病者,當於楊枝手。若為除身上惡障難者,當於白拂手。若為一切善和眷屬者,當於胡瓶手。若為辟除一切虎狼豺豹諸惡獸者,當於旁牌手。若為一切時處好離官難者,當於斧鉞手。若為男女僕使者,當於玉環手。若為種種功德者,當於白蓮華手。若為欲得往生十方凈土者,當於青蓮華手。若為大智慧者,當於寶鏡手。若為面見十方一切諸佛者,當於紫蓮華手。若為地中伏藏者,當於寶篋手。若為仙道者,當於五色雲手。若為生梵天者,當于軍遲手。若為往生諸天宮者,當於紅蓮華手。若為辟除他方逆賊者,當於寶戟手。若為召呼一切諸天善神者,當於寶螺手。若為使令一切鬼神者,當於髑髏杖手。若為十方諸佛速來授手者,當於數珠手。若為成就一切上妙梵音聲者,當於寶鐸手。若為口業辭辯巧妙者,當於寶印手。若為善神龍王常來擁護者,當於俱屍鐵鉤手。若為慈悲覆護一切眾生者,當於錫杖手。若為一切眾生常相恭敬愛念者,當於合掌手。若為生生之處不離諸佛邊者,當於化佛手。若為生生世世常在佛宮殿中,不處胎藏中受身者,當於化宮殿手。若為多聞廣學者,當於寶經手。若為從今身至佛身,菩提心常不退轉者,當於不退金輪手。若為十方諸佛速來摩頂授記者,當於頂上化佛手。若為果蓏諸谷稼者,當於蒲萄手。如是可求之法,有其千條,今粗略說少耳。」 日光菩薩,為受持大悲心陀羅尼者,說大神咒而擁護之: 「南無勃陀瞿那迷南無達摩莫訶低南無僧伽多夜泥底哩部畢薩咄檐納摩 「誦此咒滅一切罪,亦能辟魔,及除天災。若誦一遍,禮佛一拜,如是日別三時,誦咒禮佛。未來之世,所受身處,當得一一相貌端正可喜果報。」 月光菩薩,亦復為諸行人,說陀羅尼咒而擁護之: 「深低帝屠蘇吒阿若蜜帝烏都吒深耆吒波賴帝耶彌若吒烏都吒拘羅帝吒耆摩吒沙婆訶 「誦此咒五遍,取五色線作咒索,痛處系。此咒乃是過去四十恆河沙諸佛所說。我今亦說,為諸行人作擁護故,除一切障難故,除一切惡病痛故,成就一切諸善法故,遠離一切諸怖畏故。」 佛告阿難:「汝當深心清凈,受持此陀羅尼,廣宣流佈於閻浮提,莫令斷絕。此陀羅尼能大利益三界眾生。一切患苦縈身者,以此陀羅尼治之,無有不瘥者。此大神咒,咒乾枯樹,尚得生枝柯華果。何況有情有識眾生,身有病患,治之不瘥者,必無是處。善男子,此陀羅尼威神之力,不可思議,不可思議,嘆莫能盡。若不過去久遠已來廣種善根,乃至名字不可得聞,何況得見?汝等大眾、天、人、龍、神,聞我讚歎,皆應隨喜。若有謗此咒者,即為謗彼九十九億恆河沙諸佛。若於此陀羅尼生疑不信者,當知其人,永失大利。百千萬劫,常淪惡趣,無有出期。常不見佛,不聞法,不睹僧。」 一切眾會菩薩摩訶薩、金剛密跡、梵、釋、四天、龍、鬼、神,聞佛如來讚歎此陀羅尼,皆悉歡喜,奉教修行。 
.dynamic{width:440px;} .dynamic ul{padding:0 0 10px 18px;} .dynamic li{background:url(images/pwicon/related_li.gif) 0 6px no-repeat;padding-left:12px;} .dynamic h6{padding:6px 0 0;margin:0;font-weight:700;color:#888888;} .dynamic .mode-o-a a{text-decoration:underline;color:#000000;}
補缺真言 南無喝啰怛那。多啰夜耶。佉啰佉啰。俱住俱住。 摩啰摩啰。虎啰。吽。賀賀。蘇怛那。吽。 潑抹拏。娑婆訶(三遍) 觀音贊——觀世大士,悉號圓通,十二大願誓弘深,苦海渡迷津,救世主苦尋聲,無剎不現身,南無觀世音菩薩摩訶薩(三稱),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 迴向偈 誦經功德殊勝行 無邊勝福皆迴向 普願沉溺諸有情 速往無量光佛剎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薩摩訶薩 摩訶般若波羅蜜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只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二千五百人,菩薩摩訶薩三萬八千人俱。 爾時,世尊引領大眾,直往南行,忽見路邊聚骨一堆。爾時,如來向彼枯骨,五體投地,恭敬禮拜。 阿難合掌白言:「世尊!如來是三界大師,四生慈父,眾人歸敬,以何因緣,禮拜枯骨?」 佛告阿難:「汝等雖是吾上首弟子,出家日久,知事未廣。此一堆枯骨,或是我前世祖先,多生父母。以是因緣,我今禮拜。」 佛告阿難:「汝今將此一堆枯骨分做二分,若是男骨,色白且重;若是女骨,色黑且輕。」 阿難白言:「世尊,男人在世,衫帶鞋帽,裝束嚴好,一望知為男子之身。女人在世,多塗脂粉,或薰蘭麝,如是裝飾,即得知是女流之身。而今死後,白骨一般,教弟子等,如何認得。」 佛告阿難:「若是男子,在世之時,入於伽藍,聽講經律,禮拜三寶,念佛名號;所以其骨,色白且重。世間女人,短於智力,易溺於情,生男育女,認為天職;每生一孩,賴乳養命,乳由血變,每孩飲母八斛四斗甚多白乳,所以憔悴,骨現黑色,其量亦輕。」 阿難聞語,痛割於心,垂淚悲泣,白言:「世尊!母之恩德,云何報答?」 佛告阿難:「汝今諦聽,我當為汝,分別解說:母胎懷子,凡經十月,甚為辛苦。在母胎時,第一月中,如草上珠,朝不保暮,晨聚將來,午消散去。母懷胎時,第二月中,恰如凝酥。母懷胎時,第三月中,猶如凝血。母懷胎時,第四月中,稍作人形。母懷胎時,第五月中,兒在母腹,生有五胞。何者為五?頭為一胞,兩肘兩膝,各為一胞,共成五胞。母懷胎時,第六月中,兒在母腹,六精齊開,何者為六?眼為一精,耳為二精,鼻為三精,口為四精,舌為五精,意為六精。母懷胎時,第七月中,兒在母腹,生成骨節,三百六十,及生毛乳,八萬四千。母懷胎時,第八月中,生出意智,以及九竅。母懷胎時,第九月中,兒在母腹,吸收食物,所出各質,桃梨蒜果,五穀精華。其母身中,生臟向下,熟臟向上,喻如地面,有山聳出,山有三名,一號須彌,二號業山,三號血山。此設喻山,一度崩來,化為一條,母血凝成胎兒食料。母懷胎時,第十月中,孩兒全體一一完成,方乃降生。若是決為孝順之子,擎拳合掌,安詳出生,不損傷母,母無所苦。倘兒決為五逆之子,破損母胎,扯母心肝,踏母跨骨,如千刀攪,又彷彿似萬刃攢心。如斯重苦,出生此兒,更分晰言,尚有十恩: 第一、 懷胎守護恩;第二、 臨產受苦恩;第三、 生子忘憂恩;第四、 咽苦吐甘恩;第五、 回干就濕恩;第六、 哺乳養育恩;第七、 洗濯不凈恩;第八、 遠行憶念恩;第九、 深加體恤恩;第十、 究竟憐愍恩。 第一、懷胎守護恩 頌曰 累劫因緣重,今來托母胎,月逾生五臟,七七六精開。 體重如山嶽,動止劫風災,羅衣都不掛,裝鏡惹塵埃。 第二、臨產受苦恩 頌曰 懷經十個月,難產將欲臨,朝朝如重病,日日似昏沉。 難將惶怖述,愁淚滿胸襟,含悲告親族,惟懼死來侵。 第三、生子忘憂恩 頌曰 慈母生兒日,五臟總張開,身心俱悶絕,血流似屠羊。 生已聞兒健,歡喜倍加常,喜定悲還至,痛苦徹心腸。 第四、咽苦吐甘恩 頌曰 父母恩深重,顧憐沒失時,吐甘無稍息,咽苦不顰眉。 愛重情難忍,恩深復倍悲,但令孩兒飽,慈母不辭飢。 第五、回干就濕恩 頌曰 母願身投濕,將兒移就干,兩乳充饑渴,羅袖掩風寒。 恩連恆廢枕,寵弄才能歡,但令孩兒穩,慈母不求安。 第六、哺乳養育恩 頌曰 慈母像大地,嚴父配於天,覆載恩同等,父娘恩亦然。 不憎無怒目,不嫌手足攣,誕腹親生子,終日惜兼憐。 第七、洗滌不凈恩 頌曰 本是芙蓉質,精神健且豐,眉分新柳碧,臉色奪蓮紅。 恩深摧玉貌,洗濯損盤龍,只為憐男女,慈母改顏容。 第八、遠行憶念恩 頌曰 死別誠難忍,生離實亦傷,子出關山外,母憶在他鄉。 日夜心相隨,流淚數千行,如猿泣愛子,寸寸斷肝腸。 第九、深加體恤恩 頌曰 父母恩情重,恩深報實難,子苦願代受,兒勞母不安。 聞道遠行去,憐兒夜卧寒,男女暫辛苦,長使母心酸。 第十、究竟憐愍恩 頌曰 父母恩深重,恩憐無歇時,起坐心相逐,近遙意與隨。 母年一百歲,長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 佛告阿難:「我觀眾生,雖紹人品,心行愚蒙,不思爹娘,有大恩德,不生恭敬,忘恩背義,無有仁慈,不孝不順。阿娘懷子,十月之中,起坐不安,如擎重擔,飲食不下,如長病人。月滿生時,受諸痛苦,須臾產出,恐已無常,如殺豬羊,血流遍地。受如是苦,生得兒身,咽苦吐甘,抱持養育,洗濯不凈,不憚劬勞,忍寒忍熱,不辭辛苦,干處兒卧,濕處母眠。三年之中,飲母白血,嬰孩童子,乃至成年,教導禮義,婚嫁營謀,備求資業,攜荷艱辛,勤苦百倍,不言恩惠。 男女有病,父母驚憂,憂極生病,視同常事。子若病除,母病方愈。如斯養育,願早成人。及其長成,反為不孝。尊親與言,不知順從,應對無禮,惡眼相視。 欺凌伯叔,打罵兄弟,毀辱親情,無有禮義。雖曾從學,不遵范訓,父母教令,多不依從,兄弟共言,每相違戾。出入來往,不啟尊堂,言行高傲,擅意為事。父母訓罰,伯叔語非,童幼憐愍,尊人遮護,漸漸成長,狠戾不調,不伏虧違,反生嗔恨。棄諸親友,朋附惡人,習久成性,認非為是。或被人誘,逃往他鄉,違背爹娘,離家別眷。或因經紀,或為政行,荏苒因循,便為婚娶,由斯留礙,久不還家。或在他鄉,不能謹慎,被人謀害,橫事鉤牽,枉被刑責,牢獄枷鎖。或遭病患,厄難縈纏,囚苦飢羸,無人看待,被人嫌賤,委棄街衢。因此命終,無人救治,膨脹爛壞,日暴風吹,白骨飄零。寄他鄉土,便與親族,歡會長乖,違背慈恩,不知二老,永懷憂念,或因啼泣,眼暗目盲;或因悲哀,氣咽成病;或緣憶子,衰變死亡,作鬼抱魂,不曾割捨。 或復聞子,不崇學業,朋逐異端,無賴粗頑,好習無益,鬥打竊盜,觸犯鄉閭,飲酒樗蒲,奸非過失,帶累兄弟,惱亂爹娘,晨去暮還,不問尊親,動止寒溫,晦朔朝暮,永乖扶侍,安床薦枕,並不知聞,參問起居,從此間斷,父母年邁,形貌衰羸,羞恥見人,忍受欺抑。 或有父孤母寡,獨守空堂,猶若客人,寄居他舍,寒凍饑渴,曾不知聞。晝夜常啼,自嗟自嘆,應奉甘旨,供養尊親。若輩妄人,了無是事,每作羞慚,畏人怪笑。 或持財食,供養妻兒,忘厥疲勞,無避羞恥;妻妾約束,每事依從,尊長嗔呵,全無畏懼。 或復是女,適配他人,未嫁之時,咸皆孝順;婚嫁已訖,不孝遂增。父母微嗔,即生怨恨;夫婿打罵,忍受甘心,異姓他宗,情深眷重,自家骨肉,卻以為疏。或隨夫婿,外郡他鄉,離別爹娘,無心戀慕,斷絕消息,音信不通,遂使爹娘,懸腸掛肚,刻不能安,宛若倒懸,每思見面,如渴思漿,慈念後人,無有休息。 父母恩德,無量無邊,不孝之愆,卒難陳報。」 爾時,大眾聞佛所說父母重恩,舉身投地,捶胸自撲,身毛孔中,悉皆流血,悶絕躄地,良久乃蘇,高聲唱言:「苦哉,苦哉!痛哉,痛哉!我等今者深是罪人,從來未覺,冥若夜遊,今悟知非,心膽俱碎,惟願世尊哀愍救援,云何報得父母深恩?」 爾時,如來即以八種深重梵音,告諸大眾:「汝等當知,我今為汝分別解說: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決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遭饑饉劫,為於爹娘,盡其己身,臠割碎壞,猶如微塵,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手執利刀,剜其眼睛,獻於如來,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亦以利刀,割其心肝,血流遍地,不辭痛苦,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百千刀戟,一時刺身,於自身中,左右出入,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打骨出髓,經百千劫,猶不能報父母深恩;假使有人,為於爹娘,吞熱鐵丸,經百千劫,遍身焦爛,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爾時,大眾聞佛所說父母恩德,垂淚悲泣,痛割於心,諦思無計,同發聲言,深生慚愧,共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深是罪人,云何報得父母深恩?」 佛告弟子:「欲得報恩,為於父母書寫此經,為於父母讀誦此經,為於父母懺悔罪愆,,為於父母供養三寶,為於父母受持齋戒,為於父母布施修福,若能如是,則得名為孝順之子;不做此行,是地獄人。」 佛告阿難:「不孝之人,身壞命終,墮於阿鼻無間地獄。此大地獄,縱廣八萬由旬,四面鐵城,周圍羅網。其地亦鐵,盛火洞然,猛烈火燒,雷奔電爍。烊銅鐵汁,澆灌罪人,銅狗鐵蛇,恆吐煙火,焚燒煮炙,脂膏焦燃,苦痛哀哉,難堪難忍,鉤竿槍槊,鐵鏘鐵串,鐵槌鐵戟,劍樹刀輪,如雨如雲,空中而下,或斬或刺,苦罰罪人,歷劫受殃,無時暫歇,又令更入余諸地獄,頭戴火盆,鐵車碾身,縱橫駛過,腸肚分裂,骨肉焦爛,一日之中,千生萬死。受如是苦,皆因前身五逆不孝,故獲斯罪。」 爾時,大眾聞佛所說父母恩德,垂淚悲泣,告於如來:「我等今者,云何報得父母深恩?」 佛告弟子:「欲得報恩,為於父母造此經典,是真報得父母恩也。能造一卷,得見一佛;能造十卷,得見十佛;能造百卷,得見百佛;能造千卷,得見千佛;能造萬卷,得見萬佛。是等善人,造經力故,是諸佛等,常來慈護,立使其人,生身父母,得生天上,受諸快樂,離地獄苦。」 爾時,阿難及諸大眾、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天、龍、夜叉、乾闥婆、及諸小王,轉輪聖王,是諸大眾聞佛所言,身毛皆豎,悲泣哽咽,不能自裁,各發願言:我等從今盡未來際,寧碎此身猶如微塵,經百千劫,誓不違於如來聖教;寧以鐵鉤拔出其舌,長有由旬,鐵犁耕之,血流成河,經百千劫,誓不違於如來聖教;寧以百千刀輪,於自身中,自由出入,誓不違於如來聖教;寧以鐵網周匝纏身,經百千劫,誓不違於如來聖教;寧以剉碓斬碎其身,百千萬段,皮肉筋骨悉皆零落,經百千劫,終不違於如來聖教。」 爾時,阿難從於坐中安詳而起,白佛言:「世尊,此經當何名之?云何奉持?」 佛告阿難:「此經名為父母恩重難報經,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爾時,大眾、天人、阿修羅等,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作禮而退。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游化諸國,至廣嚴城,住樂音樹下。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菩薩摩訶薩三萬六千,及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量大眾,恭敬圍繞,而為說法。 爾時、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從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合掌。白言:『世尊!惟願演說如是相類諸佛名號,及本大願殊勝功德,令諸聞者業障銷除,為欲利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 爾時、世尊贊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勸請我說諸佛名號,本願功德,為拔業障所纏有情,利益安樂像法轉時諸有情故。汝今諦聽!極善思惟!當為汝說』。 曼殊室利言:『唯然,願說!我等樂聞!』 佛告曼殊師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凈琉璃,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明行圓滿、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薄伽梵。』 『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令諸有情,所求皆得』。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自身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盡無邊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莊嚴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無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內外明徹,凈無瑕穢;光明廣大,功德巍巍,身善安住,焰網莊嚴過於日月;幽冥眾生,悉蒙開曉,隨意所趣,作諸事業』。 『第三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令諸有情皆得無盡所受用物,莫令眾生,有所乏少』。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安住菩提道中;苦行聲聞獨覺乘者,皆以大乘而安立』。 『第五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無量無邊有情,於我法中修行梵行,一切皆令得不缺戒、具三聚戒;設有毀犯,聞我名已還得清凈,不墮惡趣!』 『第六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醜陋、頑愚、盲、聾、喑、啞、攣躄、背僂、白癩、顛狂、種種病苦;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第七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眾病逼切,無救無歸,無醫無葯,無親無家,貧窮多苦;我之名號一經其耳,眾病悉除,身心安樂,家屬資具悉皆豐足,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八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女人為女百惡之所逼惱,極生厭離,願舍女身;聞我名已,一切皆得轉女成男,具丈夫相,乃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九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令諸有情出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若墮種種惡見稠林,皆當引攝置於正見,漸令修習諸菩薩行,速證無上正等菩提! 『第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王法所加,縛錄鞭撻,系閉牢獄,或當刑戮,及余無量災難****,悲愁煎逼,身心受苦;若聞我名,以我福德威神力故,皆得解脫一切憂苦!』 『第十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 『第十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貧無衣服,蚊虻寒熱,晝夜逼惱;若聞我名,專念受持,如其所好即得種種上妙衣服,亦得一切寶莊嚴具,華鬘、塗香,鼓樂眾伎,隨心所玩,皆令滿足』。 『曼殊室利!是為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十二微妙上願』。 『複次、曼殊室利!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行菩薩道時,所發大願,及彼佛土功德莊嚴,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說不能盡。然彼佛土,一向清凈,無有女人,亦無惡趣,及苦音聲;琉璃為地,金繩界道,城、闕、宮、閣,軒、窗、羅網,皆七寶成;亦如西方極樂世界,功德莊嚴,等無差別。於其國中,有二菩薩摩訶薩:一名日光遍照,二名月光遍照。是彼無量無數菩薩眾之上首,次補佛處,悉能持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正法寶藏。是故曼殊室利!諸有信心善男子、善女人,應當願生彼佛世界』。 爾時、世尊,復告曼殊室刊童子言:『曼殊室利!有諸眾生,不識善惡,惟懷貪吝,不知布施及施果報,愚痴無智,闕於信根,多聚財寶,勤加守護。見乞者來,其心不喜,設不獲已而行施時,如割身肉,深生痛惜。復有無量堅貪有情,積集資財,於其自身尚不受用,何況能與父母、妻子、奴婢作使,及來乞者?彼諸有情,從此命終生餓鬼界,或傍生趣。由昔人間曾得暫聞藥師琉璃光如來名故,今在惡趣,暫得憶念彼如來名,即於念時從彼處沒,還生人中;得宿命念,畏惡趣苦,不樂欲樂,好行惠施,讚歎施者,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漸次尚能以頭目手足血肉身分施來求者,況余財物?』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雖於如來受諸學處,而破屍羅;有雖不破屍羅而破軌則;有於屍羅、軌則,雖則不壞,然毀正見;有雖不毀正見而棄多聞,於佛所說契經深義不能解了;有雖多聞而增上慢,由增上慢覆蔽心故,自是非他,嫌謗正法,為魔伴黨。如是愚人,自行邪見,復令無量俱胝有情,墮大險坑。此諸有情,應於地獄、傍生、鬼趣流轉無窮。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便舍惡行,修諸善法,不墮惡趣;設有不能舍諸惡行、修行善法,墮惡趣者,以彼如來本願威力令其現前,暫聞名號,從彼命終還生人趣,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便能舍家趣於非家,如來法中,受持學處無有毀犯,正見多聞,解甚深義,離增上慢,不謗正法,不為魔伴,漸次修行諸菩薩行,速得圓滿』。 『複次、曼殊室利!若諸有情慳貪、嫉妒,自贊毀他,當墮三惡趣中,無量千歲受諸劇苦!受劇苦已,從彼命終,來生人間,作牛、馬、駝、驢,恆被鞭撻,饑渴逼惱,又常負重隨路而行。或得為人,生居下賤,作人奴婢,受他驅役,恆不自在。若昔人中曾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由此善因,今復憶念,至心歸依。以佛神力,眾苦解脫,諸根聰利,智慧多聞,恆求勝法,常遇善友,永斷魔罥,破無明殼,竭煩惱河,解脫一切生老病死憂悲苦惱』。 『複次、曼殊利室!若諸有情好喜乖離,更相鬥訟,惱亂自他,以身語意,造作增長種種惡業,展轉常為不饒益事,互相謀害。告召山林樹冢等神;殺諸眾生,取其血肉祭祀葯叉、羅剎婆等;書怨人名,作其形像,以惡咒術而咒詛之;厭魅蠱道,咒起屍鬼,令斷彼命,及壞其身。是諸有情,若得聞此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彼諸惡事悉不能害,一切展轉皆起慈心,利益安樂,無損惱意及嫌恨心,各各歡悅,於自所受生於喜足,不相侵凌互為饒益』。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四眾:苾芻、苾芻尼、鄔波索迦、鄔波斯迦,及余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有能受持八分齋戒,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願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八大菩薩,其名曰:南無文殊師利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得大勢菩薩,南無無盡意菩薩,南無寶檀華菩薩,南無藥王菩薩,南無葯上菩薩,南無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 『或有因此,生於天上,雖生天上,而本善根,亦未窮盡,不復更生諸餘惡趣。天上壽盡,還生人間,或為輪王,統攝四洲,威德自在,安立無量百千有情於十善道;或生剎帝利、婆羅門、居士大家,多饒財寶,倉庫盈溢,形相端嚴,眷屬具足,聰明智慧,勇健威猛,如大力士。若是女人,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於後不復更受女身』。 『複次、曼殊室利!彼藥師琉璃光如來得菩提時,由本願力,觀諸有情,遇眾病苦瘦攣、干消、黃熱等病;或被厭魅、蠱毒所中;或復短命,或時橫死;欲是等病苦消除所求願滿』。 『時彼世尊,入三摩地,名曰除滅一切眾生苦惱。既入定已,於肉髻中出大光明,光中演說,大陀羅尼曰:「那謨薄伽筏帝,裨殺社窶嚕,薛琉璃缽剌婆喝啰闍也,怛陀揭多耶,阿羅訶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阤:唵,鞞殺逝,鞞殺逝,鞞殺社,三沒揭帝娑訶」』。爾時、光中說此咒已,大地震動,放大光明,一切眾生病苦皆除,受安隱樂。 『曼殊室利!若見男子、女人有病苦者,應當一心,為彼病人,常清凈澡漱,或食、或葯、或無蟲水、咒一百八遍,與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滅。若有所求,志心念誦,皆得如是無病延年;命終之後,生彼世界,得不退轉,乃至菩提。是故曼殊室利!若有男子、女人,於彼藥師琉璃光如來,至心殷重,恭敬供養者,常持此咒,勿令廢忘』。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凈信男子女人,得聞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所有名號,聞已誦持。晨嚼齒木,澡漱清凈,以諸香花,燒香、塗香,作眾伎樂,供養形象。於此經典,若自書,若教人書,一心受持,聽聞其義。於彼法師,應修供養:一切所有資身之具,悉皆施與,勿令乏少。如是便蒙諸佛護念,所求願滿,乃至菩提』。 爾時、曼殊室利童子白佛言:『世尊!我當誓於像法轉時,以種種方便,令諸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等,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乃至睡中亦以佛名覺悟其耳。世尊!若於此經受持讀誦。或復為他演說開示;若自書、若教人書;恭敬尊重,以種種華香、塗香、末香、燒香、花鬘、瓔珞、幡蓋、伎樂,而為供養;以五色彩,作囊盛之;掃灑凈處,敷設高座,而用安處。爾時、四大天王與其眷屬,及余無量百千天眾,皆詣其所,供養守護。世尊!若此經寶流行之處,有能受持,以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及聞名號,當知是處無復橫死;亦復不為諸惡鬼神奪其精氣,設已奪者,還得如故,身心安樂』。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說。曼殊室利!若有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等,欲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應先造立彼佛形像,敷清凈座而安處之。散種種花,燒種種香,以種種幢幡莊嚴其處。七日七夜,受八分齋戒,食清凈食,澡浴香潔,著清凈衣,應生無垢濁心,無怒害心,於一切有情起利益安樂,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樂歌贊,右繞佛像。復應念彼如來本願功德,讀誦此經,思惟其義,演說開示。隨所樂求,一切皆遂:求長壽,得長壽,求富饒,得富饒,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 『若復有人,忽得惡夢,見諸惡相;或怪鳥來集;或於住處百怪出現。此人若以眾妙資具,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者,惡夢、惡相諸不吉祥,皆悉隱沒,不能為患。或有水、火、刀、毒、懸險、惡象、師子、虎、狼、熊、羆、毒蛇、惡蠍、蜈蚣、蚰蜒、蚊、虻等布;若能至心憶念彼佛,恭敬供養,一切怖畏皆得解脫。若他國侵擾,盜賊反亂,憶念恭敬彼如來者,亦皆解脫』。 『複次、曼殊室利!若有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等,乃至盡形不事余天,唯當一心,歸佛法僧,受持禁戒:若五戒、十戒,菩薩四百戒、苾芻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戒。於所受中或有毀犯,怖墮惡趣,若能專念彼佛名號,恭敬供養者,必定不受三惡趣生。或有女人,臨當產時,受於極苦;若能志心稱名禮讚,恭敬供養彼如來者,眾苦皆除。所生之子,身分具足,形色端正,見者歡喜,利根聰明,安隱少病,無有非人,奪其精氣』。 爾時、世尊告阿難言:『如我稱揚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所有功德,此是諸佛甚深行處,難可解了,汝為信不?』 阿難白言:『大德世尊!我於如來所說契經不生疑惑,所以者何?一切如來身語意業無不清凈。世尊!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所言無有異也』。 『世尊!有諸眾生,信根不具,聞說諸佛甚深行處,作是思惟:云何但念藥師琉璃光如來一佛名號,便獲爾所功德勝利?由此不信,返生誹謗。彼於長夜失大利樂,墮諸惡趣,流轉無窮!』 佛告阿難:『是諸有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至心受持,不生疑惑,墮惡趣者無有是處』。 『阿難!此是諸佛甚深所行,難可信解;汝今能受,當知皆是如來威力。阿難!一切聲聞、獨覺,及未登地諸菩薩等,皆悉不能如實信解,唯除一生所系菩薩。阿難!人身難得;於三寶中,信敬尊重,亦難可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復難於是』。 『阿難!彼藥師琉璃光如來,無量菩薩行,無量善巧方便,無量廣大願;我若一劫,若一劫餘而廣說者,劫可速盡,彼佛行願,善巧方便無有盡也!』 爾時、眾中,有一菩薩摩訶薩,名曰救脫,即從座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而白佛言:『大德世尊!像法轉時,有諸眾生為種種患之所困厄,長病贏瘦,不能飲食,喉唇乾燥,見諸方暗,死相現則,父母、親屬、朋友、知識啼泣圍繞;然彼自身卧在本處,見琰魔使,引其神識至於琰魔法王之前。然諸有情,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爾時、彼王推問其人,計算所作,隨其罪福而處斷之。時彼病人,親屬、知識,若能為彼歸依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請諸眾僧,轉讀此經,然七層之燈,懸五色續命神旛,或有是處彼識得還,如在夢中明了自見。或經七日,或二十一日,或三十五日,或四十九日,彼識還時,如從夢覺,皆自憶知善不善業所得果報;由自證見業果報故,乃至命難,亦不造作諸惡之業。是故凈信善男子善女人等,皆應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隨力所能,恭敬供養』。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曰:『善男子!應云何恭敬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續命旛燈復云何造』?救脫菩薩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脫病苦,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齋戒。應以飲食及余資具,隨力所辦,供養苾芻僧。晝夜六時,禮拜行道,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讀誦此經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燈;造彼如來形像七軀,一一像前各置七燈,一一燈量大如車輪,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絕。造五色彩旛,長四十九傑手,應放雜類眾生至四十九,可得過度危厄之難,不為諸橫惡鬼所持』。 『複次、阿難!若剎帝利、灌頂王等,災難起時,所謂:人眾疾疫難,他國侵逼難,自界叛逆難,星宿變怪難,日月薄蝕難,非時風雨難,過時不雨難。彼剎帝利灌頂王等,爾時應於一切有情起慈悲心,赦諸系閉。依前所說供養之法,供養彼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由此善根及彼如來本願力故,令其國界即得安隱,風雨順時,谷稼成熟,一切有情無病歡樂。於其國中,無有暴惡葯叉等神惱有情者,一切惡相皆即隱沒;而剎帝利灌頂王等壽命色力,無病自在,皆得增益』。 『阿難!若帝後、妃主,儲君、王子,大臣、輔相,中宮、彩女,百官、黎庶,為病所苦,及余厄難;亦應造立五色神旛,然燈續明,放諸生命,散雜色花,燒眾名香;病得除愈,眾難解脫』。 爾時,阿難問救脫菩薩言:『善男子!云何已盡之命而可增益』?救脫菩薩言:『大德!汝豈不聞如來說有九橫死耶?是故勸造續命旛燈,修諸福德,以修福故,盡其壽命不經苦患』。阿難問言:『九橫云何』?救脫菩薩言:『若諸有情,得病雖輕,然無醫藥及看病者,設復遇醫,授以非葯,實不應死而便橫死。又信世間邪魔、外道妖孽之師妄說禍福,便生恐動,心不自正,卜問覓禍,殺種種眾生,解奏神明,呼諸魍魎,請乞福祐,欲冀延年,終不能得。愚痴迷惑,信邪倒見,遂令橫死入於地獄,無有出期,是名初橫。二者、橫被王法之所誅戮。三者、畋獵嬉戲,耽淫嗜酒,放逸無度,橫為非人奪其精氣。四者、橫為火焚。五者、橫為水溺。六者、橫為種種惡獸所啖。七者、橫墮山崖。八者、橫為毒藥、厭禱、咒詛、起屍鬼等之所中害。九者、饑渴所困,不得飲食而便橫死。是為如來略說橫死,有此九種,其餘復有無量諸橫,難可具說! 『複次、阿難!彼琰魔王主領世間名籍之記,若諸有情,不孝五逆,破辱三寶,壞君臣法,毀於性戒,琰魔法王隨罪輕重,考而罰之。是故我今勸諸有情,然燈造旛,放生修福,令度苦厄,不遭眾難』。 爾時、眾中有十二葯叉大將,俱在會坐,所謂:宮毗羅大將,伐折羅大將,迷企羅大將,安底羅大將,頞你羅大將,珊底羅大將,因達羅大將,波夷羅大將,摩虎羅大將,真達羅大將,招杜羅大將,毗羯魔大將:此十二葯叉大將,一一各有七千葯叉,以為眷屬。 同時舉聲白佛言:『世尊!我等今者蒙佛威力,得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不復更有惡趣之怖。我等相率,皆同一心,乃至盡形歸佛法僧,誓當荷負一切有情,為作義利,饒益安樂。隨於何等村城圍邑,空閑林中,若有流布此經,或復受持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恭敬供養者,我等眷屬衛護是人,皆使解脫一切苦難,諸有願求悉令滿足。或有疾厄求度脫者,亦應讀誦此經,以五色縷,結我名字,得如願已,然後解結』。 爾時、世尊贊諸葯叉大將言:『善哉!善哉!大葯叉將!汝等念報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恩德者,常應如是利益安樂一切有情』。 爾時、阿難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法門?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難:此法門名說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亦名說十二神將饒益有情結願神咒;亦名拔除一切業障;應如是持』! 時薄伽梵,說是語已,諸菩薩摩訶薩,及大聲聞,國王、大臣、婆羅門、居士、天龍、葯叉、健達縛、阿素洛、揭路荼、緊捺洛、莫呼洛伽、人、非人等一切大眾,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盂蘭盆經 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即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結,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雖孝順,聲動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脫。吾今當說救濟之法,令一切難皆離憂苦。』 佛告目連:『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卧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一切聖眾,或在山間禪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樹下經行、或六通自在教化聲聞緣覺、或十地菩薩大人,權現比丘,在大眾中,皆同一心,受缽和羅飯,具清凈戒,聖眾之道,其德汪洋。其有供養此等自恣僧者,現世父母、六親眷屬,得出三塗之苦應時解脫,衣食自然;若父母現在者,福樂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華光。』 時佛敕十方眾僧,皆先為施主家咒願,願七世父母行禪定意,然後受食。初受食時,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眾僧咒願竟,便自受食。 時目連比丘及大菩薩眾皆大歡喜,目連悲啼泣聲釋然除滅。 時目連母即於是日,得脫一劫餓鬼之苦。 目連復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寶功德之力,眾僧威神力故。若未來世,一切佛弟子,亦應奉盂蘭盆,救度現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為爾否?』 佛言:『大善快問!我正欲說,汝今復問。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國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萬民庶人,行慈孝者,皆應先為所生現在父母、過去七世父母,於七月十五日,佛歡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飯食,安盂蘭盆中,施十方自恣僧,願使現在父母,壽命百年無病、無一切苦惱之患,乃至七世父母離惡鬼苦,生人天中,福樂無極。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常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盂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慈愛之恩。若一切佛弟子,應常奉持是法。』 時目連比丘、四輩弟子,歡喜奉行。  往生論 婆藪槃頭菩薩 造 元魏菩提流支 譯 世尊我一心,歸命盡十方, 無礙光如來,願生安樂國。 我依修多羅,真實功德相, 說願偈總持,與佛教相應。 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 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凈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 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 無垢光焰熾,明凈曜世間。 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 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 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 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 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 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 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 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 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 佛慧明凈日,除世痴闇冥。 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 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 如來凈華眾,正覺華化生。 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 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 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 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 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 是故願生彼,阿彌陀佛國。 無量大寶王,微妙凈華台。 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 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 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 天人不動眾,清凈智海生。 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 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 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 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 安樂國清凈,常轉無垢輪, 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 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 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 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 贊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 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 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 我作論說偈,願見彌陀佛, 普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無量壽修多羅章句,我以偈頌總說竟。 論曰: 此願偈明何義?示現觀彼安樂世界,見阿彌陀如來,願生彼國故。 云何觀?云何生信心?若善男子、善女人,修五念門行成就,畢竟得生安樂國土,見彼阿彌陀佛。 何等五念門?一者禮拜門,二者讚歎門,三者作願門,四者觀察門,五者迴向門。 云何禮拜?身業禮拜阿彌陀如來、應、正遍知。為生彼國意故。 云何讚歎?口業讚歎。稱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相,如彼名義,欲如實修行相應故。 云何作願?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 云何觀察?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彼觀察有三種。何等三種?一者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二者觀察阿彌陀佛莊嚴功德,三者觀察彼諸菩薩莊嚴功德。 云何迴向?不舍一切苦惱眾生,心常作願迴向為首,得成就大悲心故。 云何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彼佛國土莊嚴功德者,成就不可思議力故。如彼摩尼如意寶性,相似相對法故。觀察彼佛國土莊嚴功德成就者,有十七種,應知。何等十七?一者莊嚴清凈功德成就,二者莊嚴量功德成就,三者莊嚴性功德成就,四者莊嚴形相功德成就,五者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六者莊嚴妙色功德成就,七者莊嚴觸功德成就,八者莊嚴三種功德成就,九者莊嚴雨功德成就,十者莊嚴光明功德成就,十一者莊嚴妙聲功德成就,十二者莊嚴主功德成就,十三者莊嚴眷屬功德成就,十四者莊嚴受用功德成就,十五者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十六者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十七者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 莊嚴清凈功德成就者,偈言「觀彼世界相,勝過三界道」故。 莊嚴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虛空,廣大無邊際」故。 莊嚴性功德成就者,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莊嚴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凈光明滿足,如鏡日月輪」故。 莊嚴種種事功德成就者,偈言「備諸珍寶性,具足妙莊嚴」故。 莊嚴妙色功德成就者,偈言「無垢光焰熾,明凈曜世間」故。 莊嚴觸功德成就者,偈言「寶性功德草,柔軟左右旋,觸者生勝樂,過迦旃鄰陀」故。 莊嚴三種功德成就者,有三種事,應知。何等三種?一者水,二者地,三者虛空。莊嚴水功德成就者,偈言「寶華千萬種,彌覆池流泉,微風動華葉,交錯光亂轉」故。莊嚴地功德成就者,偈言「宮殿諸樓閣,觀十方無礙,雜樹異光色,寶欄遍圍繞」故。莊嚴虛空功德成就者,偈言「無量寶交絡,羅網遍虛空,種種鈴發響,宣吐妙法音」故。 莊嚴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故。 莊嚴光明功德成就者,偈言「佛慧明凈日,除世痴闇冥」故。 莊嚴妙聲功德成就者,偈言「梵聲悟深遠,微妙聞十方」故。 莊嚴主功德成就者,偈言「正覺阿彌陀,法王善住持」故。 莊嚴眷屬功德成就者,偈言「如來凈華眾,正覺華化生」故。 莊嚴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愛樂佛法味,禪三昧為食」故。 莊嚴無諸難功德成就者,偈言「永離身心惱,受樂常無間」故。 莊嚴大義門功德成就者,偈言「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故。凈土果報,離二種譏嫌過,應知。一者體,二者名。體有三種: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諸根不具人。無此三過故,名離體譏嫌。名亦三種。非但無三體,乃至不聞二乘、女人、諸根不具三種名故,名離名譏嫌。「等」者,平等一相故。 莊嚴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者,偈言「眾生所願樂,一切能滿足」故。 略說彼阿彌陀佛國土十七種莊嚴功德成就。示現如來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彼無量壽佛國土莊嚴,第一義諦妙境界相,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說,應知。 云何觀佛莊嚴功德成就?觀佛莊嚴功德成就者,有八種相,應知。何等八種?一者莊嚴座功德成就,二者莊嚴身業功德成就,三者莊嚴口業功德成就,四者莊嚴心業功德成就,五者莊嚴大眾功德成就,六者莊嚴上首功德成就,七者莊嚴主功德成就,八者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 何者莊嚴座功德成就?偈言「無量大寶王,微妙凈華台」故。 何者莊嚴身業功德成就?偈言「相好光一尋,色像超群生」故。 何者莊嚴口業功德成就?偈言「如來微妙聲,梵響聞十方」故。 何者莊嚴心業功德成就?偈言「同地水火風,虛空無分別」故。「無分別」者,無分別心故。 何者莊嚴大眾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不動眾,清凈智海生」故。 何者莊嚴上首功德成就?偈言「如須彌山王,勝妙無過者」故。 何者莊嚴主功德成就?偈言「天人丈夫眾,恭敬繞瞻仰」故。 何者莊嚴不虛作住持功德成就?偈言「觀佛本願力,遇無空過者,能令速滿足,功德大寶海」故。即見彼佛,未證凈心菩薩,畢竟得證平等法身。與凈心菩薩,與上地諸菩薩,畢竟同得寂滅平等故。 略說八句,示現如來自利利他功德莊嚴次第成就,應知。 云何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觀察菩薩莊嚴功德成就者,觀彼菩薩有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應知。 何者為四?一者於一佛土身不動搖,而遍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偈言「安樂國清凈,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故。開諸眾生淤泥華故。 二者彼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偈言「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故。 三者彼於一切世界,無餘照諸佛會大眾,無餘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讚歎諸佛如來功德。偈言「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贊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故。 四者彼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修行。偈言「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又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一法句者,謂清凈句。清凈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此清凈有二種,應知。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凈,二者眾生世間清凈。器世間清凈者,如向說十七種莊嚴佛土功德成就,是名器世間清凈。眾生世間清凈者,如向說八種莊嚴佛功德成就、四種莊嚴菩薩功德成就,是名眾生世間清凈。如是一法句,攝二種清凈義,應知。 如是菩薩,奢摩他、毗婆舍那廣略修行,成就柔軟心,如實知廣略諸法,如是成就巧方便迴向。何者菩薩巧方便迴向?菩薩巧方便迴向者,謂說禮拜等五種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不求自身住持之樂,欲拔一切眾生苦故。作願攝取一切眾生,共同生彼安樂佛國。是名菩薩巧方便迴向成就。 菩薩如是善知迴向成就,即能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何等三種?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 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故。何等三種?一者無染清凈心,以不為自身求諸樂故。二者安清凈心,以拔一切眾生苦故。三者樂清凈心,以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以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是名三種隨順菩提門法滿足,應知。 向說智慧、慈悲、方便三種門,攝取般若,般若攝取方便,應知。向說遠離我心不貪著自身、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此三種法,遠離障菩提心,應知。向說無染清凈心、安清凈心、樂清凈心。此三種心,略一處成就妙樂勝真心,應知。 如是菩薩智慧心、方便心、無障心、勝真心,能生清凈佛國土,應知。是名菩薩摩訶薩隨順五種法門,所作隨意自在成就。如向所說身業、口業、意業、智業、方便智業,隨順法門故。 復有五種門,漸次成就五種功德,應知。何者五門?一者近門,二者大會眾門,三者宅門,四者屋門,五者園林遊戲地門。此五種門,初四種門,成就入功德;第五門,成就出功德。 入第一門者,以禮拜阿彌陀佛,為生彼國故,得生安樂世界。是名入第一門。 入第二門者,以讚歎阿彌陀佛,隨順名義稱如來名,依如來光明智相修行故,得入大會眾數。是名入第二門。 入第三門者,以一心專念作願生彼,修奢摩他寂靜三昧行故,得入蓮華藏世界。是名入第三門。 入第四門者,以專念觀察彼妙莊嚴,修毗婆舍那故,得到彼處,受用種種法味樂。是名入第四門。 出第五門者,以大慈悲,觀察一切苦惱眾生,示應化身,回入生死園煩惱林中,遊戲神通,至教化地,以本願力迴向故。是名出第五門。 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應知。菩薩出第五門,迴向利益他行成就,應知。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推薦閱讀:

佛經是如何產生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講記4
哈佛經理的交往禮儀
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佛經激發我創作《生死疲勞》
佛經故事:五百大雁離奇被殺 轉生天國樂聞佛法

TAG: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