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你跟孩子的關係,看他未來20年的命運
01
最近在讀作家王朔的《致女兒書》,他說是當遺書寫的,要是有個萬一可以給女兒一個交代,用來告訴女兒爸爸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當我讀到這樣一段內容時,心中陡然一凜:
「我不記得愛過自己的父母。小的時候是怕他們,大一點開始煩他們,再後來是針尖對麥芒,見面就吵;再後來是瞧不上他們,躲著他們,一方面覺得對他們有責任應該對他們好一點但就是做不出來裝都裝不出來;再後來,一想起他們就心裡難過」。
我忍不住的在想,如果有一天自己的孩子寫出這樣一段話,或對這樣的句子產生共鳴,我心裡該會有多後悔,多心酸,多凄涼。
圖片來源於王朔電影《看上去很美》
02
耐心閱讀下去,會發現王朔關於父母的痛苦回憶,其實並沒有那麼「慘不忍睹」,甚至是有些常見的。
他對女兒提起了與父母長期分離的感覺:
「很長時間,我不知道人是爸爸媽媽生的,以為是國家生的,有個工廠,專門生小孩,生下來放在保育院一起養著。每次需要別人指給我,那個正在和別人聊天的人是你爸爸,這個剛走過去的女人是你媽媽。」
「說來可悲,我十歲剛從保育院回到家最緊張、最憂心的是不能一下認出自己的父親。早晨他一離開家,他的面容就模糊了,只記得是一個個子不高的陰鬱暴躁的黑胖子。」
他對女兒講述起兒時被父母限制的委屈:
「我那時最羨慕的幾家,都是母親對小孩和小孩的朋友很友好,叫自己孩子回家也不惡聲惡氣的,歡迎小孩到自己家玩,有時還會請來玩的小孩們吃點東西,我們家是著名的不歡迎小孩來玩的,只有幾個同單元的小孩是允許來的,你爺爺奶奶一回來也要趕緊溜,奶奶是給人臉色看,嫌我們把家搞亂了,爺爺有時會訓別人家孩子」
圖片來源於王朔電影《看上去很美》
他對女兒抱怨過跟自己母親吵架時候的無奈:
「你爺爺去世後我曾給自己定了個要求,不要再和你奶奶吵架,也是想看看自己能在多大程度上擺脫自我中心主義。很遺憾,又沒做到,前幾天又和奶奶大吵了一架,也是去掃墓,清明節。
我穿了一件砂洗磨邊軍裝樣式的上衣,剛買的,伊拉克不是打仗嗎,時髦。奶奶一見我就說,你怎麼穿這麼一件衣服,我不喜歡。
我沒理她,但已經不高興了。
她又說,你那邊蹭上油了。我那衣擺上有一大塊黑,油漬狀,是裝飾。
我還忍著。
接著她又說,你怎麼連件新衣服都沒有。
我跟她急了,說你管得著我穿什麼衣服嗎,你管好你自己好不好。
她又來那套,你是我兒子我說你幾句怎麼了,關心你。
我大怒,說你少關心我,你怎麼還這樣,就不會尊重別人,一定要用貶低別人的口氣說話,你難道不知道你使別人、一直使家裡人都不舒服嗎。」
王朔還對女兒寫了自己與母親之前爭執時,脫口而出的咆哮:
「奶奶說,你現在脾氣真大。
我說,你知道你會給人一生造成什麼影響嗎,看看我,最像你。
我說孩子最需要什麼,需要理解和尊重,把他當個人,父母跟老師一樣,那要父母幹什麼,還能信任她嗎。我沒有提愛,那是奶奶理解範圍之外的事,她只認對錯按她的標準,要一個孩子永遠正確就是她的愛。」
圖片來源於王朔電影《看上去很美》
03
這一段段的文字,哪一項拿出來說,似乎都似曾相識:
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孩子,只好把孩子寄養在別處;擔心孩子學壞,所以嚴格限制孩子課餘的生活;關心孩子,但習慣負面表達方式,更多的用貶低和不滿的語氣說話;希望孩子永遠正確,便把自己覺得好的都塞給孩子,並用各種方式迫使他接受……
可就是這一項項的不經意的小裂痕,卻在日積月累中,讓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心越離越遠,最終讓本應是十分親密的親子關係,變得尷尬而疏離。
他們做決定,不會願意聽從父母的意見;遇到困難,不會願意向父母尋求幫助,發生爭執,不會給予父母更多的信任和溝通機會。
他們會千萬次的想,為什麼別人家的父母都在陪孩子,而我的父母卻不在我身邊;為什麼別的家庭都充滿歡聲笑語,而我卻永遠無法做到讓父母滿意?;為什麼我的爸爸媽媽滿口說是為了我好,卻如此面目猙獰的,逼迫我去做我無法理解的事情?……
圖片來源於王朔電影《看上去很美》
04
我經常會推薦朋友圈裡的爸爸媽媽們,看一段麗塔·皮爾遜女士的演講視頻。
麗塔·皮爾遜女士出生在教育世家。她本人也從事了40多年的教育事業。她對教育提出的觀點是, 要重視「人與人之間的那種聯繫的價和重要性。」「沒有強有力的聯繫,學習就不會有顯著的進步」。
她舉了一個例子,她的一個同事跟她說「我的職責不是喜歡那些孩子們,我的職責是教書,孩子們就該去學。我管教課,他們管學習,就是這麼個理兒。」
然後,她跟自己的同事說:
「你知道,孩子們可不跟他們討厭的人學習。」
同事說:「這是一派胡言」
皮爾遜女士斷言:「那麼,親愛的,你這一年會變得十分漫長和痛苦。」
皮爾遜女士同事的話,跟很多父母在對待孩子的各種成長問題時候的態度多少有些相似。
成年人更多站在一個給孩子指點迷津,說教點化的高度上,一遍遍的希望孩子能夠理解自己,卻很少去嘗試著理解孩子,跟孩子發展良好的關係,取得孩子的信任。
最終的結果也往往是,我們覺得自己該說的都說了,該做的都做了,孩子們卻極少配合,不聽勸告。
05
而皮爾遜女士的母親,對待學生則完全是另外一種方式。她的母親總是會利用休息時間複習教學、下午去家訪,買梳子、刷子、花生醬和餅乾放在她的講座抽屜里,方便餓了的孩子吃。
這些付出得到的結果是,孩子們都非常非常的愛戴她。甚至她退休數年後,還經常有當年的學生找上門來,對她說:
「沃克夫人,你知道嗎?你改變了我的一生。你影響到我,令我以為我是一個大人物。實際上我並不是什麼大人物,我只想讓你看看我現在成為了一個什麼樣的人。」
推薦閱讀:
※關於男女關係的50個醋溜族規律
※36歲女子與73歲老人保持多年男女關係遭殺害
※揭秘婆媳關係!婆婆最不能容忍的5種媳婦
※命理學習:熟記十天乾和十二地支的關係 - 今日頭條(TouTiao.com)
※賽事IP與體育媒體,新形勢下的共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