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痛經不正常,中醫治療痛經有妙招

女性痛經有可能是身體慢性疾病引起的,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有可能是子宮肌瘤造成的,也有可能是炎症感染引起的,如果出現痛經的情況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並且要注意子宮保暖,可以選擇中藥進行調理,也可以選擇葯膳的方式來調理,也可以通過中藥足浴來緩解痛經,中醫治療痛經有妙招。

常見5種疾病引起繼發性痛經:

①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於28—40歲的女性,因子宮內膜跑到子宮以外的地方「安營紮寨」。受卵巢激素影響而增殖、出血,由於經血不能流出體外,刺激周圍組織,引起子宮肌收縮或組織纖維化而誘發痛經。痛經持續時間長(可能整個月經期或經後),而不像普通痛經只是經前痛。如果月經乾淨後出現下腹疼痛,則是典型的子宮內膜異位症。

②子宮肌腺瘤:多見於40歲以上,多產婦、多次人流刮宮婦女。

③子宮頸或宮腔粘連:多見於反覆人流、子宮內膜結核等患者。

④慢性盆腔炎症:下腹持續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時伴肛門墜脹感。

⑤生殖道畸形:子宮體過分前傾、陰道橫隔等機械性阻塞,使經血流出不暢,積血而誘發痛經。

中醫治療痛經有妙招:

中藥口服

經前宜「通」,經前一周服用溫經散寒、活血化瘀止痛中藥,可以有效緩解痛經癥狀。經後宜「補」,經後血海空虛,服用補益氣血、益腎調沖中藥一周,可以達到標本同治的效果。我臨床接診的痛經患者大部分為正在讀書的小姑娘或者年輕白領,因為上課或者上班,就診時間不充裕,所以這種分期治療的方法既可以節約時間又可以有效治療痛經。

中藥足浴

足,不是一個孤立的器官,而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與臟腑、經絡密切相連。人體的雙足,是內病外治的重要部位。中藥足浴法能將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等中藥液直接作用於雙足皮膚,通過藥水的溫熱刺激和藥物的透皮吸收,經過經絡和腧穴傳導,使藥液中的有效成分直達病灶部位,不經胃腸道吸收,增加了藥物的利用率,能充分發揮藥物的作用。同時,冬季足浴,既可以保暖,又可以舒暢經絡,一舉兩得可以有效緩解痛經。

中醫治療痛經的妙招,痛經可以選擇中醫進行治療,可以服用中藥進行調理,也可以採用中藥足浴,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可以有效改善痛經的癥狀,具有溫暖身體的作用,並且可以起到舒暢經絡的功效,可以提高人體的禦寒能力,並且能夠緩解經期不適。

推薦閱讀:

關於痛經的文章(手錄)
痛經時死去活來怎麼辦?這些方法收藏好就可遠離痛經啦!
痛經應對四秘方
痛經食療方
痛經,你這磨人的小妖精,我該拿你怎麼辦?

TAG:中醫 | 中醫治療 | 治療 | 妙招 | 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