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這項「歷史第一」,對四大名著的其它三部產生了重要作用
你不知道的《西遊記》中的「歷史第一」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王劍
我們都知道四大名著有三部都產生於明代,作為小說,《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都產生於明代初年,早於《西遊記》大概二百年。
而從題材看,神魔故事也不是《西遊記》首創,羅貫中的《三遂平妖傳》都帶有了很多神怪情節。而類似題材,同樣影響深遠的《封神演義》,直到今天作者是誰,還尚有疑問,一種說法是天啟年間的許仲琳所作,一種說法是生於正德至萬曆年間的道士陸西星所作。可見,僅僅從神魔志怪小說看,《西遊記》也未必是第一。
但《西遊記》真的有一項,是中國古典小說中的第一,那就是《西遊記》的回目。
可能有人要問了,《西遊記》的回目有什麼特別,《三國演義》和《水滸傳》也都有回目呀,甚至比《西遊記》的起的還要好。
實際上,問題的關鍵就在於《三國演義》和《水滸傳》的回目起的比《西遊記》好。
我們對比一下「四大名著」的回目,以前五十回為例。
先來看《三國演義》。
再看《水滸傳》。
再看《西遊記》。
最後是《紅樓夢》。
對比之後,不知道大家發現什麼了沒有。
我們不看具體每回的名字,單看格式,「四大名著」的回目,都是「第多少多少回」,然後每回的回目都是「對仗式」的回目名稱,四部小說皆是如此。
但不知細心的讀者發現沒有,《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每回的回目,最多的是「八個字」對仗,最少的是「七個字」對仗,這兩部書所有的回目名,不是「八個字」,就是「七個字」,沒有第三種形式。
《三國演義》前十回「回目」
《水滸傳》前十回「回目」。
而公認的藝術水平最高的《紅樓夢》,每回的回目統一全是「八個字」對仗,非常工整,從這一個側面,我們就能看到曹雪芹的文學功力,要好於前三部的。
《紅樓夢》前十回「回目」,名字起的非常工整。
而《西遊記》,則是「長的長,短的短」。從形式上看,是最差的。前八回還比較工整,都是「七子」對仗句,但越往後寫,越感覺到作者的「力不從心」。最多的回目名,是「八字」對仗句,最少的如《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只有「四個字」,另外還有「五個字」的,如《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聖試禪心》,「六個字」的也有,如《第八十三回 心猿識得丹頭 奼女還歸本性》。
這裡,我們不禁有個疑問,《西遊記》成書於明代中晚期,比《三國演義》和《水滸傳》晚了兩百年,按說回目的名字應該起得更好才對呀!為什麼起的還不如前人呢?
之所以出現這一現象,恰恰是因為,《西遊記》才是最早有「回目數」和「對仗」句式的章回體小說。
在四大名著的刊本中,現存最早的是稱為「嘉靖本」的《三國志通俗演義》。之所以叫「嘉靖本」,是因為該書是刊刻於嘉靖元年(1522年),書中有作於弘治申寅年(1494年)庸愚子(蔣大器)的《序》,這篇蔣大器所寫《序》雖然不長,但卻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通俗小說專論,對歷史小說、通俗小說創作提出了很有見地的理論,促進了小說理論的發展,在小說理論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嘉靖本」卷首題《三國志通俗演義》卷之一,其下有標題「祭天地桃園結義」,之後就是正文。接下來,到第十頁,又有下一個標題「劉玄德斬寇立功」。這種沒有回目數字表示的,而只有一行標題的,我們一般稱為「則」,以區別「回」。這種單句的「則」名是從戲曲的名字發展而來的。
該書共24卷,每卷10則,共240則,每則前有七言一句的小目。直到天啟年間的《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才將240則合併為120回,回目也有單句變成了雙句,還增加了一些內容。「李卓吾先生」就是明末著名思想家李贄,但實為無錫人葉晝偽托李贄之名。
世德堂本誕生於萬曆二十年的金陵,而比世德堂本誕生還晚,也是在金陵,約1609—1619年刊行的《新鋟全像大字通俗演義三國志傳》,全書仍只有「則目」,而沒有「回目」,目前這個版本只有兩本,分別藏於大英博物館和牛津大學圖書館。
我們今天看的一百二十回的回目,實際上是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以李卓吾評本為基礎,重批《三國演義》時加上去的,他們父子對回目和正文進行了較大的修改、增刪,其中最經典的修改就是,在開篇加上了那篇楊慎的《臨江仙》。
另外和世德堂本同樣刊行於萬曆二十年的福建建陽余象斗雙峰堂的《新刻按鑒全像批評三國志傳》,也是不分回目的,也是240則,但全書分為20卷,每卷12則,該書全世界今天僅存一本,也是藏於大英博物館。
和《西遊記》類似的《封神演義》,則是只有單句的回目名。
另外,像《西遊釋厄傳》(朱鼎臣本)、《西遊記傳》(楊至和本)、余象斗的《南遊記》、《北遊記》、吳元泰的《東遊記》,也都是古式的則目形式。
可見,從《三國演義》到《封神演義》到《紅樓夢》,從明到清,從回目的變化來看,世德堂本《西遊記》可能是最早採用有回目數,有對句式回目的小說了,後來又被其他小說所學習、效仿,以至於中國古典小說,幾乎全是章回體小說。
由此,也能感到《西遊記》的作者,在創作時,在起回目名字時不僅要觀眾「一目了然」該回的故事梗概,還要對仗工整,真是「用心良苦」,最重要的是還沒有前人的經驗可以借鑒,所以《西遊記》作者的文學功力,是要超過施耐庵、羅貫中的。
............................END............................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