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已過 養生注重健脾祛濕
2月19日是「雨水」節氣。其實,春節過後,雨雪就一直持續不斷。雨水節氣是春節裡面的第二個節氣,也是最容易出現「倒春寒」的節氣。杭州市三醫院專家提醒,當下養生要先健脾祛濕,同時防「倒春寒」。因為這個時期的降雨會引起氣溫的驟然下降,這尤其對老年人和小孩的身體健康威脅較大,如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容易誘發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導致感冒和發燒。
前幾天,筆者在杭州市三醫院急診室看到,一位73歲的腦出血老人正在搶救中。老人是在午睡醒來後突然發作並失去知覺的。送到醫院時,老人已經大面積腦出血,老人午餐喝過近二兩白酒,因為飲酒以後血壓增高、血液凝固性較差,所以發生腦出血後後果相對較為惡劣,需要馬上進行手術治療。該院急診科醫生說,這兩周來,他們已經收治多例腦出血、腦中風患者。
該院心血管內科林玎主任介紹,早春時節乍暖還寒,氣候變化劇烈,隨時可能會有寒流襲擊,出現老百姓常說的倒春寒。寒冷刺激使人體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心腦血管負荷加重,血壓升高。同時由於氣候寒冷,血流緩慢,會使血液黏稠度增加。一些高血壓患者由於血管硬化和臟腑功能的退化,很難適應氣溫驟升驟降的反覆變化,輕則難受,重則突發意外。忽冷忽熱的天氣還容易引起血管痙攣,尤其是患有心腦血管病的老年人最為嚴重。因為這些人普遍存在血管硬化的現象,其自身調控血壓的機能減退甚至喪失,由於無法適應氣溫的突然變化,而引起心腦供血不足,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該院針灸科的吳金星醫師介紹,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雨水過多也會導致濕氣過盛,中醫認為,春天雨水增加,風氣很重。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濕困脾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黃帝內經》中說「濕氣通於脾」,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最簡單的健脾祛濕的辦法便是食療,比如芡實蓮子苡仁湯。這個季節,風濕病容易發作,家有風濕病患者的,可以經常點燃艾草。因為艾草性溫燥,芳香而辟穢,可以祛濕。此外,普通市民也可以點艾灸熏足三里等穴位,起防病保健的作用。
此外,在雨水節氣,冬天儲存在地下水中的能量開始上升,人體相應的就是肝氣開始生髮。此時,陽氣的浮動會導致一些人身體根基不穩,中焦空虛,小兒多會表現出體虛的病症。高血壓病人容易出現血壓不穩定,此類人應特別注意避免熬夜。雨水節氣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罹患哮喘、心臟病、慢性胃病的幾率更高,此時,人們更應該注意防寒保暖,飲食有節,按時起居。
[責任編輯:李然]
推薦閱讀:
※夏季養生有講究2
※「大姨媽」走後,補血是女性養生的重點!
※時令養生
※秋季養生重潤肺 9種潤肺茶和9款潤肺食譜推薦
※每天做一次「面部操」 養生防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