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士澍談中國金石文化——度量衡器物(1)
中國度量衡的發展,大約始於父系氏族社會末期。
傳說中,黃帝曾「設五量」,「少昊同度量,調律呂」。這些度量衡單位最初都與人體相關:「布手知尺,布指知寸」、「一手之盛謂之掬,兩手謂之溢」。這時規定的單位,因人而異,具有很大的弊端。
《史記·夏本紀》中記載禹「身為度,稱以出」,說明當時已經意識到人的差異性,開始確定用一個人的身材標準作為統一的標準了。這可能是最早的法定單位——禹的身材。
《尚書》中有「同律度量衡」的說法,《禮記》中有「角斗甬,正權概」的說法,這些說明,三代時期,已經對度量衡的統一標準有更高的要求了。
春秋戰國時期,群雄並立,各國度量衡的大小不統一。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推行「一法度衡石丈尺,車同軌,書同文字」,頒發統一度量衡的詔書,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管理制度。
彩繪骨尺、鎏金銅尺 東漢 度器 藏於國家博物館。
分別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和山東省掖縣出土。長度分別為22.9厘米和23.6厘米。
至於度量衡的規定,馬衡先生認為:「古之度量衡出於律。」
據《漢書·律曆志》,律之本為黃鐘之宮。以秬黍之廣為分,九十分為黃鐘之律。千二百黍實其龠,重二十銖。故度本起於黃鐘之長,量本起於黃鐘之龠,衡權本起於黃鐘之重。」(見《凡將齋金石叢稿》)這是很有道理的,但歷代度量衡的標準不同,即使在同一時代的度量衡,因為時地的差異,也會有所不同。流傳至今的事物中,秦權、漢尺、莽量是較為古老的度量衡器物。而新近商代遺址出土的骨尺、牙尺,更拉長了中國度的歷史。這些古器物的發現和流傳,為我們了解古代器物提供了實物。
依據這些古器物,一些學者對歷代度量衡的變化進行了一些研究和闡釋。清代學者錢塘利用數學專長,著《律呂古誼》一書,以所得玉律琯和古圭璧相比較,認為黃鐘的度應該是十二寸,而劉歆所說「黃鐘九寸」(見《漢書》)應該是王莽時期的規定。
此後,吳大澂著《權衡度量實驗考》,雖然只完成了權與度兩考,但仍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研究上的幫助。到現代,羅哲文先生等編寫《中國古代建築》時,已經成功地完成了歷代尺度摺合公制(米)的一個換算表,附錄於書末(見《中國古代建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通過這個換算表,我們可以知道,商朝時期的一尺相當於0.169米,戰國時期的一尺相當於0.227—0.231米,西漢時期的一尺相當於0.23—0.234米,新莽時期的一尺相當於0.231米……
各代度量衡變化圖片來源於網路
如果這些數據正確,則錢塘《律呂古誼》中的質疑便存在一定的問題了。而且,同在《律呂古誼》中,錢塘又肯定了劉歆「龠實千二百黍」(見《漢書》)的說法,也稍有是此非彼之嫌。由此可見,即使有實物,如果實物不豐,也難以考察出確切的答案來。這些工作,還是交由有條件結合多種同時代古代器物進行比較分析的同志進行深入研究。本書於此,只簡要介紹一些常用的古代度量衡器物及對古代度量衡器物的一些記載。
第一類,度。
度是計量長短的標準。中國很早就以長度作為衡量物體的基本量,並由它來推導容量和重量。因此,如何確定一個恆定不變的長度單位,成為歷代探討和爭論的重要課題。在現代,我們常用的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等;而在古代,往往使用丈、尺、寸、分、厘等單位。《孟子》上說:「度,然後知長短。」說的正是百姓對度的應用。對於長短的計量,漢代便曾有規定:以引、丈、尺、寸、分為單位,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十丈為一引。
自古留存至今的度中,尺是比較常見的丈量工具。王國維在《王復齋鐘鼎款識中晉前尺跋》一文中寫道:「古尺存於今者,唯曲阜孔氏之後漢建初尺、濰縣(濰坊)某氏之新莽始建國銅尺耳。上虞羅氏藏古銅尺一,牙尺一,並與建初尺長短略等,然無銘識。以制度觀之,實漢物也。又有元延銅尺,不知藏誰氏,較建初尺弱二分許,其銘識乃仿元延鋗為之,蓋非真物……」
東漢建初尺是東漢章帝建初六年(公元81年)所造的銅尺,藏於曲阜孔氏,北京大學的研究所內有仿製品。該尺銘文為:「慮俿銅尺,建初六年八月十五日造」。因其銘文,建初尺又稱「慮俿尺」。該尺長約23.58厘米,是自清代以來所有研究古代尺度者的標準器。如王國維在考證《熹平石經》時,便曾通過測量發現,該石經每10字約合建初尺一尺許。
東漢建初尺,又名慮俿尺。
新莽始建國銅尺藏於濰縣(濰坊)某氏家中,羅振玉的《集古遺文》對此進行了記載。該尺可以伸縮,舒展開時為一尺,收縮起來時只有六寸。該尺上刻有銘文:「始建國元年正月癸酉朔日制」。在其一端有環,可以繫繩,便於攜帶。兩旁刻有魚形圖案。吳大澂的《權衡度量實驗考》中有該尺的摹本。
除建初尺和始建國尺外,還有一些藏於博物館或私家,甚至因為某些原因流傳至國外的古尺,略述如下:
新近商代遺址出土的骨尺、牙尺,其長度均約16厘米,相當於一個中等身材的人大拇指與食指伸開時指端的距離。這兩柄尺上的分寸刻度採用的是十進位,它和青銅器一樣,反映了當時的生產技術水平。
商代牙尺。
三國蜀章武弩機,上虞羅氏振玉舊藏,其望山上有金錯小尺。該弩機被端方索去,並摹於《陶齋吉金錄》中。可惜的是,在摹的過程中,尺寸未摹準確。據王國維介紹,其尺寸「與建初尺長短略同」(見《王復齋鐘鼎款識中晉前尺跋》)。
三國魏正始弩機,比建初尺稍長,王國維認為該尺「殆即《隋書·律曆志》所謂杜夔尺」(見《王復齋鐘鼎款識中晉前尺跋》)。
三國魏正始弩機,海淀博物館藏。
出土于海淀八里庄地區。牙、望山、懸刀完整,上有陰刻銘文:「正始五年三月卅日左尚方造步弩耳監作人王昭匠馬廣師張雄」。可以判斷應為三國時曹魏器,「正始」為齊王曹芳年號,「正始五年」即公元244年。銘文還透露了參與該物製作的機構——左尚方,以及參與制造的人員——王昭、馬廣、張雄,這種「物勒工名」的制度始於戰國時期。
晉前尺的拓本見於《鐘鼎款識》一書,包括沈彤、阮元、程瑤田在內的一大批金石學家對此記載深信不疑。但是,王國維通過拓本上的銘文與《隋書·律曆志》上的銘文的比較,推翻了這一說法。
正倉院唐尺,藏於日本奈良。據《東瀛珠光》記載,正倉院共藏六種尺,分為四種尺寸,是唐肅宗至德二載(公元757年)時,日本孝謙天皇的母親送給東大寺的。六尺共分紅、綠、白三色,均為牙尺。其中,兩白尺及紅牙撥鏤尺甲長為現在所用營造尺的九寸三分;紅牙撥鏤尺乙長為九寸四分八厘;綠牙撥鏤尺甲為九寸二分六厘;綠牙撥鏤尺乙長為九寸五分五厘。在中國,尚未發現有銘文記載的唐尺。但是,烏程蔣氏藏有鏤牙尺一柄,其刻鏤工藝堪與正倉院唐尺媲美。從長度上來看,該尺約為現在所用營造尺的九寸四分,很有可能是唐尺。
象牙尺 清 度器 藏於國家博物館。
長35.5厘米、寬1.9厘術。
這把象牙尺為營造尺,刻度為10寸,每寸刻10分。因使用日久,兩端刻度已磨光。
曲阜孔氏藏有三司布帛尺一柄,該尺記錄於阮元的《山左金石志》中,王國維曾對此進行考證。根據其特點分析,應當是宋尺。巨鹿古城出土的三柄木尺,其中兩柄的長度為現在所用營造尺的一尺二分半,另外一柄的長度約為九寸六分。較長的兩柄中,有一柄為木工所用的曲尺。王國維對此亦有考證。
明尺,嘉靖牙尺與現在所用的營造尺長度差不多。其側面有銘文:「大明嘉靖年制」,由此可知其製造的年份。浙江嘉興瞿氏收藏了萬曆年間的一柄官尺,與明洪武八年(1375年)發行的「大明通行寶鈔」紙幣寬度相同。明洪武鈔是為了解決建國初期銅源緊缺、無法滿足制錢的需要這一困難而製作的。印製時便曾規定,其寬度為一尺。
古代留存下來的尺,給我們了解歷代尺度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此外,一些古代的錢幣,正如「大明通行寶鈔」一樣,在其製作之前,便在度上有所規定。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錢幣也可以協助我們完成歷代尺度摺合公制的換算。
文章來源
《蘇士澍談中國金石文化》
作者簡介推薦閱讀:
※坎坷既是成功的鋪路石,又是意志的試金石
※鑒藏史話 | 程仲霖:潘祖蔭的彝器與金石鑒藏
※一年就能拿美國綠卡? 華人騙華人沒商量 十萬美金石沉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