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劍:《華夏源流史》〖長篇連載〗(47)
新加坡華人
新加坡華人(Chinese Singaporean)是指出生或者移民到新加坡、並持有新加坡公民權或居留權的中華民族人士。2010年,新加坡共有將近280萬華人,佔新加坡居民人口的74.1%,是新加坡最大的族群。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566341_1.html/ ]新加坡是中國之外唯一以華族人口占多數的國家。新加坡早期的貿易和作為商業中心的發展見證了殖民地內龐大的華人社群的成長。華人主要來自廣東、福建、海南等中國東南沿海省份的粵語、閩南語、潮州話、瓊語、客家語 丶福州話群體,其中4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和福州人等。
(1)1819年之前
最早出現於中國史籍中的新加坡稱為龍牙門、凌衙門、單馬錫、淡馬錫、息辣、息力和石叻等。在新加坡出土的文物有宋朝真宗(998-1022年)、仁宗(1023-1063年)的銅錢與瓷片,證明了宋朝已有中國商人到過新加坡。南宋趙汝適於1225年寫成的《諸蕃志》明確記載著商船從泉州港抵此的航行過程及貿易情況,其中的《三佛齊門》篇記載中國商舶到三佛齊貿易,必先在「凌牙門經商三分之一」,然後才到三佛齊。《南洋測蠡》記載新忌利波已有中國人的墳墓:「有唐人墳墓,碑記梁朝年號及宋代咸淳」。梁朝為中國五代的後梁(907-922年),咸淳是南宋度宗的年號(1265-1274年)。
這點可證明907-1274年間,新加坡是有中國人居住的,並在死後葬在這裡。1615年成書的《馬來紀年》,記載12世紀中到14世紀中葉,新加坡由信訶補羅王朝統治,為中國元朝藩屬國,1320年「有元朝曾到龍牙門索象」。1325年龍牙門也遣使者朝貢等記載。元朝汪大淵在《島夷志略》一書中記述了他在淡馬錫的所見所聞,其中記載包括了見過居住在新加坡的華僑。
在14世紀,新加坡因受爪哇滿者伯夷與暹羅素可泰王朝的侵略,於1377年和1391年遭毀滅性的破壞。古新加坡被破壞後,便少有中國人在新加坡的足跡記載。明朝永樂年間(1403年)三保太監鄭和下西洋時,在他的航海圖上亦曾提及它的古稱「淡馬錫」。1420年,鄭和第六度出使印度洋也曾途經新加坡,但未有中國人的記載。
(2)1942年之前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史料說明新加坡在萊佛士開埠本地前,已有華人居住。1819年,史丹福·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為英國人在遠東地區尋找能控制馬六甲海峽的新商站與值得開拓的新殖民地,1月28日發現新加坡,次日與柔佛王朝駐新加坡的統治者天猛公阿都拉曼簽訂租借新加坡做為商站的條約,並於1824年正式與由英國人擁立的柔佛蘇丹東姑隆簽訂把新加坡永久割讓給英國人的條約。英國人設立商站時,居於新加坡的多為海人,為漁夫及一些海盜,居住在小屋內。人口約150人,其中30個左右中國人,其他是馬來人。
新加坡開埠時,島上只有幾戶中國人家,人口少。新加坡成為商站後,第一批到來的華人來自馬來亞。其中以來自馬六甲的居多,亦有些來自檳城。之所以是馬來亞華人先到新加坡,有兩個主要原因。其一、萊佛士曾是英國東印度公司駐檳城副秘書,任期長達6年。另一開埠新加坡的功臣威廉·法古哈(William Farquhar)則是英國東印度公司駐馬六甲的代表,在馬六甲工作與生活長達7年。因此當新加坡成為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另一商站時,萊佛士與法古哈都極力遊說他們所熟悉的檳城、馬六甲與馬來亞其他地方的商人到新加坡發展。其二、1403年馬六甲王朝成立,在全盛時期乃聞名於世的港口及貿易中心。
15世紀初開始便與中國有頻繁往來。鄭和下西洋多次便到過馬六甲。當時馬六甲受中國保護,周邊國家不敢侵擾,因此國家安定、貿易繁榮。1511年成為葡萄牙人的殖民地,1641年成為荷蘭人殖民地。在1819年轉成英國的殖民地前早已發達,多有成功的華商。檳城1786年由英國人開埠。比新加坡早開發多年,也因此早有更多華人在那裡居住、經商。馬六甲及檳城的成功的商人中,許多為海峽華人,第二代或多代以上的移民。祖先可能是鄭和下南洋時,留在馬六甲的隨從,也可能是元、明朝間,到該處經商、居留的中國商人的後代。最先到新加坡的華人應該為海峽華人。
新加坡由萊佛士開埠、大量馬來亞土生華人商賈及歐洲商人來到,開發需要大量的勞動力,於是出現契約勞工(豬仔)的買賣,也常稱為苦力。這類豬仔由華人契約勞工販商帶到新加坡,以12個月的酬勞抵消他們的路費。每年東北季候風時帶來中國船,買者上船尋找最健康者,付一筆錢便可買下。那筆錢扣除旅費與其他費用,仍可為販商帶來可觀的盈餘。有時這些勞工,亦按勞工的手藝,標上不同的價碼。直到1877年新加坡委任威廉·必麒麟(William Pickering)為首任華民政務司(Protector of Chinese),販賣勞工的活動才減少,並在1914年,廢棄豬仔、契約勞工。但一直到日治昭南時期以前,都例常會有船隻,以合理價格運送勞工往返新加坡與中國。
由於中國在鴉片戰爭之前有海禁條例,人民不可自由出入。因此契約華工都是經由葡萄牙人管控的澳門到海外,或由豬仔販商到中國收買地方官員放人出洋。以此推測,在19世紀初期,要有大量華工出洋的情況並不太可能。這種情況一直要到1842年8月《南京條約》簽訂後才形成大規模華工出洋的情況。1860年中英、中法與中國滿清政府簽下的《北京條約》,買賣人口合法化,華工出洋一時達到高潮。
十九世紀至20世紀前半葉,從中國到新加坡的華人被稱作「新客」(Sinkeh)。「新客」有一大部分是契約勞工,包括扛包頭的苦力、輪船的燒炭工、在街上待聘的雜工等。有些則是因為中國家鄉貧窮為了尋找更好的生活而南下南洋。而其他則是為了逃離二十世紀前半葉中國各種的戰亂而來到了新加坡。他們主要來自中國南部沿海地帶如福建省、廣東省、海南省;心系「唐山」(中國的別稱),認為自己是華僑。而土生華人或在新加坡繁衍過好幾代的華人,並且受過英文教育的華人則稱為「老客」(Laokeh), 或海峽華人(Straitsborn Chinese)。他們一般心繫大英帝國, 不認同自己為華僑。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3)日佔時期
1942年-1945年(日佔時期)
1941年12月7日,日本攻擊了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打響。日本的目標是要通過攻佔東南亞,來取得當地的天然資源,以應付自身的戰爭需要;因此,作為盟軍在東南亞極為重要的據點,日本勢必拿下新加坡。這裡華僑人口密集,是南洋華僑抗日運動的中心,陳嘉庚領導的「南僑籌賑總會」僅抗日義捐一項便發動八百萬東南亞華僑為中國籌集了約合4億餘元國幣的巨額外匯。此時,落入虎口的新加坡華僑由於先前曾大力援助中國抗日,又剛剛組織義勇軍進行過英勇的抵抗,因而遭到日本的忌恨和瘋狂報復(新加坡大屠殺)。
珍珠港事件隔天,日軍在馬來亞北部的哥打峇魯登陸。1942年1月31日,戰爭開始僅55天,日軍佔領了整個馬來亞半島。日佔時期是新加坡歷史上最黑暗的時刻。日軍,尤其是憲兵隊,做出了諸多暴行。1942年2月15日(農曆新年),白思華中將向日本陸軍的山下奉文將軍投降後,日本將新加坡改名為「昭南島」,行政上稱作「昭南特別市」。同年2月18日至25日,為報復星華義勇軍和先前支持中國抗日的新加坡華人,日軍開展了以「大檢證」為名的肅,
肅清以下新加坡華人
1. 曾經在南洋華僑籌賑會中積極活動的人士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post_12566341_1.html/ ]2. 曾經最慷慨地捐輸給籌賑會的富裕人士
3. 南洋華僑救國運動領袖陳嘉庚的追隨者
4. 海南人 (在日本人眼中,海南人均屬共產黨分子)
5. 凡在中日戰爭以後來到馬來亞的中國出生華人(他們被認為或參加過抗戰,或厭惡日軍侵略及逃避日軍徵用而離開中國的人)
6. 凡是紋身的男性 (在日本人看來,紋身的男子都是私會黨徒)
7. 凡是以義勇軍之身份,幫助英軍抵抗日軍者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www.tiexue.net/ ]8. 公務員以及可能親英之人士
9. 凡是擁有武器,並嘗試擾亂治安之人士
最後,日軍抓走約二萬多人,當中絕大多數都被帶到偏遠的海邊予以集體槍殺,剩下則被送到泰國做苦工建造 「死亡鐵路」。日軍還勒索南洋華僑,要華僑交出五千萬元俸納金。山下奉文當時給的理由是:「華僑支持重慶政府抗日,這筆俸納金,是你們向日軍贖罪的買命錢。」由於資源嚴重缺乏,致使許多民眾不得不在自家花園裡種植木薯、番薯、香蕉等農作物。隨著日本投降,新加坡人民無不高興。
最終,1945年9月12日,在政府大廈舉行了受降儀式。據不完全統計,在日本佔領3年半的期間,至少有5萬名新加坡華人慘遭殺害。日軍集中屠殺華僑的地點多達幾十處,包括榜鵝海灘、舊樟宜海灘、聖淘沙海灘、東海岸靠近碼頭的地方都是當時的屠殺場地。二戰以後,在新加坡多個地方相繼發現被屠殺者的遺骸,新加坡中華總商會不忍讓這些骸骨散棄在荒郊野嶺,於是成立了日本佔領時期死難人民遺骸善後委員會,負責探查、發掘和安葬等工作。新加坡和平紀念碑(日本佔領時期死難人民紀念碑) 也於1967年2月15落成,矗立在美芝路。紀念碑四面都有不同文字的銘文,中文部分這樣寫道:
「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五日至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八日,日軍佔領新嘉坡,我平民無辜被殺者,其數不可勝計。越二十餘年始得收斂遺骨,重葬於此,並樹豐碑永志悲痛。」
此後,新加坡每年都要在紀念碑旁舉行悼念和祭祀活動,以緬懷在日本佔領期間慘遭殺害的平民百姓。對新加坡日佔時期的歷史有興趣的話,請搜索新加坡電視劇《和平的代價》視頻。這部連續劇真實的反映出當年的境況,歲月無聲,人間有情,歷史決不容忘懷,陳嘉庚和林謀盛烈士等歷史人物和新加坡先輩的抗戰經歷和苦難使新加坡後人深為感動。二戰以後新加坡人民開始有了政治覺醒,這次的淪陷讓新加坡人民開始相信要靠自己保衛這片土地,間接促成新加坡脫離英國的統治走向獨立。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4)1945年之後
戰後期間,新加坡仍處於動蕩時期,50及60年時常爆發華人及馬來人的種族衝突。在1965年新加坡獨立之後,政局開始趨於穩定,新加坡逐步實行了和諧種族的政策,之後並沒有爆發任何種族衝突。新加坡在建囯獨立之後,開始建立了新加坡華人對於新加坡這個國家與新加坡人的認同,在新加坡出生的公民,不管是馬來人、華人還是印度人,大家一律是新加坡人。
1945年之前從中國過番到新加坡的華僑,其後裔在新加坡獨立後成了新加坡公民。1978年鄧小平訪問新加坡時,李光耀在致歡迎詞中說: 「告訴我們的貴賓,新加坡沒有華僑。」李光耀也在祝酒之前的發言中,措詞小心地提醒他的貴賓:" 華裔新加坡人有著他們自己的不同的經驗和歷史。不管這種歷史是多麼短,與大陸的中國人比較起來,仍然是不相同的。更重要的是,他們正在為自己的東南亞創造一種獨立的和持久的未來。他們必須與馬來裔和印度裔新加坡人平等地分享這種未來。"
華裔新加坡人一般都會先認同自己是新加坡人,然後才是華人,但也有人會同時認同兩種身份。在新加坡土生土長的華人,經過一兩代或多的繁衍,一般稱之為「新加坡本地華人」。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從中國移居新加坡的華人被稱作「新移民」,20世紀末的「新移民」主要來自香港與中國的一級城市如北京、上海。21世紀初的「新移民」來自中國各地,豐富了新加坡的多元性。
推薦閱讀:
※華夏時報
※華夏中國:寶島台灣(九)
※無字天書:「河圖洛書」,華夏文明之源頭
※【詩海選粹】華夏嬌子胡斌小輯
※華夏皇帝漫談之宋文帝劉義隆 南北朝|劉義隆, 劉義康爭位奪權, 兄弟相殘!
TAG: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