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offer在玩「人才拍賣」?你看到的只是表象

作者:李婷西 長期霸屏速途網首頁卻總也成不了網紅的《小西訪談》創始人。

把人才放進拍賣庫里,由許多企業爭相「競購」,出價高者卻不一定獲得人才,也或許是因為企業的逼格、文化、前景……總之,人才本身有絕對的選擇主動權,雙方可以迅速成交,「拍賣行」可以獲得人才入職後年薪的12%作為傭金收入。

當然,想進入拍賣庫,人才也必須具備拍賣價值:#互聯網人才#、#兩年及以上工作經驗#、#年薪20W#為準入標籤。

關於招聘,100offer就是這麼玩的。

一個機智的少年

今天做客小西訪談的是100offer創始人賈智凡,他強調說:「我們是反著來的。」所謂的反著來,就是當候選人通過100offer的篩選後,會收到很多來自企業的面試邀約,候選人可以很自由的去挑選自己滿意的去面試,也就是前文說到的「人才在拍賣過程中的主動權」,但細細琢磨,反過來的前提應是:人才本身足夠優秀到企業願意去爭相競價,達成條件則就100offer通過它的准入門檻和審核機制先去幫企業HR完成「初試」。

那它到底有沒有「反著來」呢?它似乎又和「幫助企業找人才」的獵頭很相近了(包括它「為結果收費」的模式),那二者真的的區別到底是?

雖然說起來有點繞(我都要被繞進去啦!),但筆者認為核心是100offer在解決招聘的「效率」的問題,這更像是「互聯網+獵頭」的體現,通過互聯網化的手段去吸引高階候選人和企業,通過「網路拍賣」(直接拉近人才和企業的距離)的方式加速成交(更快速的收到傭金),當然,為了保障用戶體驗,通過嚴格的審核機制去提企業HR先去篩一遍人才,這樣企業方可以在短時間內看到大量的符合需求的簡歷,同理,人才也會迅速收到大量的面試邀約便於選擇。

和傳統招聘網站相比,100offer為結果付費,不在乎海量職位海量簡歷,而在乎成交率,和傳統獵頭相比,其用了更多互聯網化的方式,提高了成單率和雙邊滿意度,所以相比「高端人才招聘」和「互聯網人才拍賣」,更願意稱100offer為「效率招聘平台」,筆者認為這是它最大的賣點,其他只為高效而服務。

其實,解決招聘的效率問題,這與賈智凡創業的初衷並不違和。

創業前,賈智凡專註投資,很多投資人投著投著就去創業了,我認為這從根源上講是為了滿足精神上的某種需求,他們想改變一些事,成就一些事,所以他們會執著的去發現那些可以促成改變的細節,或者說目前存在的某些痛點,賈智凡發現的痛點是:在投資的過程中走訪很多互聯網創業公司,他發現,不管是在矽谷,還是在國內,他們招人特別難。

當然,一個創業團隊不是一蹴而就的,可能從一個人到兩個人再到四個人,當有了CEO後,他最先要找的人不是HR,而是CTO、COO(或者財務合伙人??)等等直接影響產品或者銷售的關鍵同伴,這就意味著,企業早期的招聘就要落在這些包括CEO在內的關鍵成員身上,那麼,直接受到影響的就是創業效率。

這就是賈智凡要在市面上已經有了那麼多大小玩家的時候,做一個不一樣的100offer的原因,因為招聘的效率問題依舊存在,就得有一個解決效率問題的工具。

創業後,賈智凡也很快親嘗了「招聘難」的苦果,他懂投資,卻不懂技術,創業初期迫切的需要一個CTO把產品落地,於是他只好親自去招聘,並嘗試了各種想解決方案。

比如,去BAT挖人,在百度,賈智凡的朋友竟然幫他在百度約了一個會議室(請不要人肉這個熱心的朋友),讓賈坐在裡面隨時準備面(xi)試(nao),自己在外面遊說那些想動動的工程師們進來面試,當然,結果是一家創業公司難以吸引說服百度的人才加入。

又比如,去復旦(賈的母校)軟院宿舍樓找學弟加入(兼職),結果跑了幾層樓收到的都是拒絕回復(相關專業非常搶手),好在又遇到了一個熱心學弟,這個學弟充當了免費獵頭的身份,開始幫賈智凡找合適的同學過來面試,幾番周折,100offer收穫了一個學霸。

為什麼,初期100offer的招聘嘗試反而多在傳統的線下呢?

其實,創業公司的早期合伙人、核心團隊,很少是通過傳統招聘網站搜羅的,因為在海量簡歷信息里苦淘人才無異於大海撈針。同理,無論在企業發展的任何時期,當急缺人才的時候(互聯網企業永遠在「缺人」),有一個高效的招聘平台都甚為重要。

當賈智凡花了兩個月的時間才組建了一個四五個人的團隊後,他更為深刻的體會到了市場上迫切需要這樣一個破局的平台。

100offer是賈智凡的第一次關於創業的嘗試,創業後,他才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會」。

最初團隊里的4、5個人也都是第一次創業,如何做產品?如何做推廣?這對於賈智凡團隊而言個個都是坎兒,不過在大家的努力下,大家歡天喜地的迎來了第一版產品,一個月後,沒什麼用戶。。。

(大家內心是崩潰的)

但在「0」的情況下做所有可以做的嘗試是賈智凡的習慣,和招人一樣,團隊的人開始為用戶奔走(招聘行業是個特殊的存在,很多互聯網產品只需要服務一端,比如產品做好了,去吸引用戶就可以了,而做招聘需要服務好雙邊:企業和候選人),他們做過低廉的廣告,也學獵頭去給候選人打過電話,還拉了好多創業起來來站台。。。結果發現所有的嘗試都無法滿足「高效」。

最後,100offer團隊在一家技術論壇發了一封帖子,描述了產品和情懷後,竟意外收穫了很多熱心的支持者,並且一下子有了2k個註冊用戶,雖然這些用戶不一定是有效用戶,但是在這個基礎上去有針對性(技術人)的去做企業的推廣,終於開始有了一個招聘平台的樣子,所以互聯網、程序員拍賣的這個切入點或許並不是一個偶然。

後續,賈智凡針對這些有效的候選人和企業做了持續性的線上人才拍賣,而後100offer也在不到兩年間先後完成了A、B輪融資,崗位也從程序員擴張到了互聯網的其他崗位。未來,100offer也要逐步向二三線城市擴張。

最後,筆者推測,在互聯網這個行業去做「重度垂直」,就像它最早著眼「程序員拍賣」,而後又擴散到市場、營銷人員等其他職位等一樣,我相信100offer若干年後會把針對互聯網行業的「效率招聘」模式複製到其他行業。


推薦閱讀:

5個手抓腳的瑜伽體式,聽說胯開核心有力的人才做得到
只有深愛的人才會讓你笑的最甜,卻也讓你痛的最真
只有八字帶傷官的人才喜歡攻擊別人嗎?
流氓劉邦為何比貴族項羽更能留住人才?
什麼樣的男人才算脫俗

TAG:人才 | 拍賣 | 100off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