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科學依據的冷知識
1、冰凍的*肉在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解凍得快。燒燙的鐵釘放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裝有滾燙的開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溫度的空氣中冷卻得快。這些現象都表明:水的熱傳遞性比空氣好,
2、向日葵為什麼總是向著太陽?向日葵的莖部含有一種奇妙的植物生長素。這種生長素非常怕光。一遇光線照射,它就會到背光的一面去,同時它還刺激背光一面的細胞迅速繁殖,所以,背光的一面就比向光的一面生長的快,使向日葵產生了向光性彎曲。
3、天然氣爐的噴氣嘴側面有幾個與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氣不會從側面小孔噴出,只從噴口噴出。這是由於噴嘴處天然氣的氣流速度大,根據流體力學原理,流速大,壓強小,氣流表面壓強小於側面孔外的大氣壓強,所以天然氣不會以噴管側面小孔噴出.
4、對著電視畫面拍照,應關閉照相機閃光燈和室內照明燈,這樣照出的照片畫面更清晰。因為閃光燈和照明燈在電視屏上的反射光會干擾電視畫面的透射光.
5、蟬為什麼會蛻皮?蟬的外殼(外骨骼)是堅硬的,不能隨著蟬的生長而擴大,當蟬生長到一定階段時,蟬的外骨骼限制了蟬的生長,蟬將原有的外骨骼脫去,就是蟬蛻。
6、鍋內盛有冷水時,鍋底外表面附著的水滴在火焰上較長時間才能被燒乾,且直到燒乾也不沸騰,這是由於水滴、鍋和鍋內的水三者保持熱傳導,溫度大致相同,只要鍋內的水未沸騰,水滴也不會沸騰,水滴在火焰上蒸發而漸漸地被燒乾。
7、有時自來水管在鄰近的水龍頭放水時,偶爾發生陣陣的響聲。這是由於水從水龍頭衝出時引起水管共振的緣故。
8、冰糕為什麼會冒氣?冰糕冒氣是因為外界空氣中有不少眼睛看不見的水汽,碰到很冷的冰糕時,一遇冷就液化成霧滴包圍在冰糕周圍,看上去似乎是冰糕在「冒氣」一樣。
9、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越走樣.因為鏡里的像是由鏡後鍍銀面的反射形成的,鍍銀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勻都會產生走樣。走樣的鏡子,人距鏡越遠,由光放大原理,鍍銀面的反射光到達的位置偏離正常位置就越大,鏡子就越走樣.
10、蜜蜂怎樣釀蜜?蜂先把采來的花朵甜汁吐到一個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裡進行調製,然後再吐出來,再吞進去,如此輪番吞吞吐吐,要進行100~240次,最後才釀成香甜的蜂蜜
11、掛在壁牆上的石英鐘,當電池的電能耗盡而停止走動時,其秒針往往停在刻度盤上「9」的位置。這是由於秒針在「9」位置處受到重力矩的阻礙作用最大。
銀河系科學知識4條
1、銀河系大約包含兩千億顆星體,其中約一千億顆恆星——我們的太陽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個典型螺旋狀恆星系,直徑約為十萬光年,太陽距離銀河中心約二萬八千光年。銀河系有三個主要組成部分:銀盤、銀核和暈輪。
2、銀盤是星系的主體,直徑約為八萬光年,中間部分厚度大約六千光年,太陽附近銀盤的厚度大約為三千光年,銀盤主要是由四條巨大的旋臂環繞組成,它是由無數的藍色恆星組成的,太陽就位於人馬座臂和英仙座臂之間的獵戶座臂上,距離銀心兩萬八千光年或者8、5千秒差距。旋臂的形成與銀河系創生時期的星系核的活動有關係。
3、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是一個很亮的球狀,直徑約為兩萬光年,厚一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主要是年齡大約在一百億年以上老年的紅色恆星,很多證據表明,在中心區域存在著一個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動十分劇烈。
4、銀河暈輪彌散在銀盤周圍的一個球型區域內,銀暈直徑約為九萬八千光年,這裡恆星的密度很低,分布著一些由老年恆星組成的球狀星團,有人認為,在銀暈外面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呈球狀的射電輻射區,稱為銀冕,銀冕至少延伸到距銀心一百千秒差距或三十二萬光年遠處。
太陽系科學知識5條
1、 關於宇宙的起源,現在普遍認同的是「大爆炸」模型。儘管我們不能百分之百肯定這個模型百分之百正確,但到目前為止,這個模型依然是最科學合理的。在沒有足夠的證據推翻它之前,我們還是用這個模型來闡述宇宙的起源。
2、從大爆炸3分鐘以後經過約70萬年,宇宙的溫度降到3000K,電子與原子核結合成穩定的原子,光子不再被自由電子散射,宇宙由混沌變得清澈。然後又過了一段時間,當然這段時間長達幾十億年,中性原子在引力作用下逐漸凝聚為原星系,原星系聚在一起形成等級式結構的星系集團。與此同時,原星系本身又分裂形成無數的恆星。因為強大的引力,恆星熾烈地燃燒自己的核燃料;併合成碳、氧、硅、鐵等重元素。在恆星生命即將結束時,通過爆發形式噴射出包含重元素的氣體和塵埃。這些氣體和塵埃又構成新一代恆星的原料;在某些恆星周圍急劇降溫的氣體和塵埃會坍縮成一個旋轉的物質團。這些物質團通過相互吸引碰撞和融合,最後形成無數個小行星、大行星。www.moorburn.com
3、大約50億年前,我們的太陽系還是一團緩慢旋轉的氣體雲。由於自身的引力效應或附近超新星爆發的能量衝擊效應,這塊氣體雲開始坍縮,至密的核心變為原始太陽,周圍旋轉的氣體和塵埃,形成一個薄盤。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塊薄盤逐漸分裂為大量的物質團。這些物質團的大部分慢慢的坍縮凝固成今天的小行星和彗核,另一部分通過碰撞合併形成現在的大行星及其衛星,比如地球和月亮。
4、太陽系的九大行星,按照距離太陽的由遠及進的順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
5、在靠近太陽的一些行星上,只有難熔的岩狀物能留存下來,氣體和冰水類物質都揮發掉了;所以類地行星質量較小,密度較高。相反,在離太陽系較遠的一些行星上,由於溫度很低,冰類物質不能融化,在那裡可以形成質量較大,密度較低的類木行星。因為引力大小的緣故,較大的類木行星比較小的類地行星能吸引到更多的原始物質團,因而衛星較多。象木星一樣的行星環是衛星形成後留下來的原始碎片,而彗星則是在太陽系邊界處積聚的原始物質。
了解地球科學知識8條
1、地球是太陽的從里往外數第三顆行星,距太陽大約有150000000公里。地球每 365.256 天繞太陽運行一圈,每 23.9345 小時自轉一圈。它的直徑為 12756 公里,只比金星大了一百多公里。
2、 地球是一個活躍的行星。根據板塊構造說,地殼由幾大板塊構成,這些板塊漂浮在熾熱的地幔上緩慢移動。它的運動方式基本有兩種:擴張和縮小。擴張運動表現為兩個板塊相互遠離,地下岩漿湧出形成新的地殼;縮小運動表現為兩個板塊相互碰撞,一個板塊鑽到另一板塊的下面,在地幔的高溫中逐漸消融。在板塊交界處常常存在許多巨大的斷層,地震頻繁,火山眾多。
3、地球的外殼非常年輕,它不斷受到大氣、水和生物的侵蝕,並在地質運動中不斷地重建。所以地球表面沒有像月球那樣坑坑窪窪地遍布隕石坑。這樣的地殼構造在太陽系中是獨一無二的。
4、地球有一個適合生物生存的大氣層。在這個大氣層中氮氣佔78%,氧氣佔21%,餘下的1%是其他成份。地表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平均氣壓101.3千帕。地球初步形成時,大氣中存在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但是到今天,它們幾乎都被結合成了碳酸鹽岩石,少量溶入了海洋或被植物消耗掉了。
5、地殼板塊構造運動與生物活動共同維持著二氧化碳的循環。大氣中仍然存在的少量二氧化碳帶來了溫室效應,這對維持地表氣溫極其重要。溫室效應使地球年平均氣溫從早期的-21℃提高到了宜人的14℃,沒有它海洋將會結冰,生命將不復存在。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將大量的二氧化碳被排放到了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會使溫室效應變得越來越嚴重。
6、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已知存在生命的行星。它快速的自轉與富含鎳鐵熔岩的地核共同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磁氣圈。在太陽風的吹拂下,磁氣圈的形狀被扭曲成水滴狀。它與大氣一同擔當了阻止來自太陽和其它天體有害射線的任務。地球的大氣還使我們免受流星雨的襲擊,大多的隕石在它們到達地面前便已燒毀了。
7、人類開始太空探索後,我們已對自己的行星有了更多的認識。人類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發現地球周圍有一個強烈的輻射區——Van Allen 輻射帶。這個輻射帶是宇宙中高速運動的帶電粒子在赤道上空被地球的磁場俘獲而形成的一個環狀區域。曾經被認為非常平靜上層大氣,其實是非常活躍的,它在太陽輻射的影響下遵循著熱脹冷縮規律。上層大氣的這些特性對地球的天氣系統有很重要的影響。
8、地球只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有人認為小行星 3753 是地球的另一個衛星,但事實上儘管它與地球的軌道有著很複雜關係,但還不能稱之為衛星。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造衛星被放到了地球軌道上,從某種意義上說地球已經有了成千上萬顆衛星。
推薦閱讀:
※晚上吃蘋果是「毒蘋果」?關於蘋果的三大傳言
※關於熊的80條有趣冷知識,看完刷新三觀!
※扒一扒咱們中國本土貓咪的冷知識
※收藏了很久的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