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灸繩》腰痛
在下腹及臍旁諸穴中,特以陰交與中注,對腰骶痛的功效優異。凡正中痛者以陰交為好,或左右中注同取;如系側腰痛則以同側中注為好。灸感可由下列幾種途徑而作用於痛區。
第一:熏灸陰交,灸感自前向後,垂直下注至痛區。這是最好的感應形式與途徑。與其他感應形式相比,效果確實。例l:李×勝,男,成年。扭閃腰痛,痛在1~2 腰椎之間,不能俯仰轉側已七八天,熏灸陰交,熱流自前向後,直達痛處。下半身汗出津津,全身亦有溫熱感,汗止後停灸。痛處之熱感持續存在約1 小時,腰部運動當即有所改善,痛減。又續灸3 次,痛全止,運動自如。例2:任×明,男,成年。腰痛時發作,兩股及兩膝有酸痛,脊柱無畸形。熏灸陰交,灸感垂直向下,全腹皆發熱。自覺痛區逐漸縮小。最後縮小至尾骶處僅有指頭大小。下肢癥狀亦見輕減。止痛時間約為4小時。第2 次復灸,止痛作用可達半天。第3 次可維持1 天。共6 次,腰痛全止。第二:熏灸陰交,灸感自灸處分向左右兩側出發,環繞腰部而至痛區,與古說帶脈大致相同。例3:許×增,男,成年。腰及左下肢麻疼,脊柱側彎,運動輕度障礙。熏灸陰交,灸感經由兩側腰部向脊柱匯合,如同褲帶,脊柱發熱發脹。第1 次止痛時間為半天,以後逐步延長,共灸治12 次,可以基本保持平靜。停灸後5 個月,各症又如初。例4:鄭×,男,成年。腰痛已3~4 年,輕重交替。拍片證明為第3 腰椎壓縮性骨折。熏灸陰交,灸感分向兩側腰部行進而匯合於痛區。脊柱酸脹,囑其每日自灸一個月,半年後仍可保持療效。第三:熏灸陰交,灸感能單向一側環行而至痛區,也較為多見。例5:譚×英,男,成年。腰麻後遺有腰痛,運動受限已3 個月。熏灸陰交,灸感自灸處出發,單向左側腰部行進而傳至痛區。當時痛即緩解。第2 次續灸,感傳途徑如前。囑其每日自灸1~2 次,10 天后癥狀消失,一年後偶有腰酸,基本未複發。第四:熏灸陰交,除上述三種途徑外,也可未曾出現感傳,僅有灸處之壓重感而獲效者。例6:馮×俊,男,成年。腰痛,第三四腰椎輕度凸出,運動受限。痛劇時則發熱(38℃上下),血沉32 毫米/1 小時,未拍片。至陽壓痛(+)熏灸,灸感久不下傳,改灸陰交,灸感仍未見發生,但覺灸處壓重感十分明顯,訴說好像有一塊石頭放在肚子上,但腰痛已減大半。止痛時間約為6 小時。第二次壓重感仍如前,止痛時間較第一次為長。囑患者每日自灸,十日後,因疼痛基本消失,運動可以自如,乃自動停灸。腰腿痛如熏灸陰交,灸感可以循經向全身擴布,上下回傳。例7:張×玉,男,43 歲。慢性腰痛,脊柱變形。近月先感下肢無力,兩腿沉重,寒冷過膝,漸而卧床不起。平素也有發作性頭暈的毛病。為之單灸陰交,其感傳過程如下:第1 次,熏灸陰交,著灸後約10 分鐘,灸感向下行至中極附近,即分為左右兩支,向腹股溝及股內側行進,左右兩側均停止於膝關節下方,1 小時後停灸。第2 次,感傳路徑如前,雙側灸感均自小退內側下至大趾尖,再漸次及於其餘4 趾。第3 次,灸感下達趾尖後,又逐步向上回縮,再至陰交。停留約2~3 分鐘,又分別向兩側腰部擴展,環腰在14 椎處匯合,又立即稍行分開,沿足太陽經第一行上行,止於肩胛骨下方。第4 次,灸感仍從陰交繞向14 椎,向上從肩胛骨內側上行,由項後至頭頂。停留於百會處。頭頂正中之熱感約有蛋黃大小。停留約10 分鐘再下抵睛明。第5~6 次,路徑與前同,速度增快,由睛明分向左右地倉。再向後至頰車。再左右分行走向項後,進入足太陽第一行之舊路,下至臀後,在尾骶兩側進入股外側下入左右5 趾尖。第7 次,自陰交上頭由背下至趾尖後,再回傳向上至陰交。在繞向後背向上至大椎附近時,又左右分向兩上肢外側由手臂先至中指尖,再及於其餘4 指,再逐步回縮至項後,復行上頭。循舊路由頰車轉入足太陽第一行,而下行抵足。至此全身上下已經貫通。第8~12 次,全身上下循行路徑仍與前同。下肢功能已基本恢復,腰痛消失,頭目清爽。一年後腰痛及下肢無力未見複發。在臍以上的腰脊痛,也以陰交的效果為優越。例8:丁×昌,男,46 歲。在五六年前脊背遭受外傷,自第10 胸椎以至第2 腰椎處均有酸痛。而痛點中心正對中脘,即熏灸中脘。為了驗證陰交的功效,故又對陰交同時加灸,以作比較。約5 分鐘後,陰交處的灸感首先發生。又過2~3 分鐘,中脘之灸感也隨之發生,兩處灸感皆垂直下注。陰交的灸感不但較之中脘為快速,而且抵達脊柱後熱感強大,有如蒸籠,一陣陣向上反透。最後兩處灸感融合,病區皆為熱感所充滿,當時痛全止。未再續灸,以觀察其有效時間。至4 天后又有微痛,單取陰交,續灸1 周,痛未再發。腰痛取中注的感傳途徑,也與陰交大體相同,即:垂直下注,雙側或單側環抱。其效果與陰交也無明顯差異。例9:汪×,女,成年。第3、4 腰椎畸形,疼痛及運動障礙。經拍片證明為腰椎結核。曾經在患處直接針灸與拔火罐,均無效。熏灸左右中注,熱流分向兩側圍繞腰部而達痛區。當熱流行抵腰椎兩側邊緣時,受阻約lO 分鐘,終於透入腰椎。灸感由弱轉強再轉弱,最後消失。起立時已行動自如,有效時間長達9天,又續灸3 次,一月後尚未再發。例10:趙×祥,男,50 歲。陳舊性腰扭傷,右重左輕,不時加劇。熏灸陰交,灸感久未下達,乃向右中注處移動,熱流迅即沿左側腹壁環行抵腰。痛區微微有汗出,手掌也出汗,汗止後停灸,痛消失,運動靈活。2 月余後,雲尚未複發。例ll:馬×臣,男,成年。扭挫腰痛,右重左輕,熏灸右中注,灸感垂直下注,痛即輕減,又續灸2次,參加體力勞動。曾見左右中注與陰交三火齊下,感傳可以向不同方向行進。例12:裴×和,男,成年。兩腰眼持續隱痛已3 個多月,其他體征不顯。取左右中注與陰交,3 個灸具一字橫排。陰交處之灸感直向上竄,抵達鳩尾下方,胃部發生脹痛,感到吃不消。乃將陰交之灸具撤去,腹中行之感應即消失。兩中注之灸感直向後背痛區行進,迅抵痛處。兩腰眼發熱,先如手指大小,繼而大如手掌,最後左右匯成一片,橫於腰部。兩下肢同時麻冷發重,不能動彈。30 分鐘後停灸,5 分鐘後下肢運動開始恢復。當時腰痛全止,夜間又有微痛,3 次後腰痛全止未再發。腰痛取陰交與中注有顯效,但也有腰痛癥狀顯著而用之無效者。例13:顧×英,男,成年。腰痛,拍片證明為第2、3 腰椎壓縮性骨折,熏灸陰交20 余次,灸感未下傳,癥狀無改進。例14:徐×進,男,成年。閃挫後腰骶痛。熏灸中注,感應未見發生,癥狀無改善。天樞可治腰痛,文獻中也有記載,但並未說明以同側腰痛最為有效。如痛居正中或左右難分時,則與中注一樣也以雙側同取為好。但天樞的位置,歷來均認為是在臍旁2 寸,究以臍旁或臍中為準則無具體規定。而在腹直肌外側緣平臍的陷紋中著灸,較之臍旁2 寸更為敏感,可能這就是天樞的真正位置。已驗證多例,錄2 例於下:例15:李×富,男,成年。左腰眼相當志室處酸痛已4 天,運動障礙。熏灸陰交,灸感久不下傳,30分鐘後仍若有若無。乃將灸器移至臍旁2 寸之天樞處,5 分鐘灸感即開始下達,但似乎是被腹直肌所阻,而向外略偏一點才進入腹腔。即將灸器略向腹直肌外側緣挪移,熱流迅即向痛區灌注。當時痛衰大半,2次後痛全止,行動如常。例16:房×才,女,6l 歲。放牛時從牛背跌下,右側腰部正好墊在土塊上,當時昏迷。經急救處理後,腰部劇痛不止,兩天後出現血尿。熏灸天樞(腹直肌外側緣),灸感不僅迅即傳向痛區,而且還能上下擴布,灸治12 天,調理一月,完全康復。在背腰疼痛時,亦可在胸腹直對痛區中心施灸,以後病前取從陰引陽,而不必為孔穴所拘。例17:祝×純,女,58 歲。右側腰肌痛,痛區中心在第12 胸椎與第1 腰椎右外方,夜間更劇。即在臍右上方直對痛區中心熏灸。灸感沿季肋環行至痛處,熱感如烘,1 小時後始停止,痛區津津汗出,當夜痛大減,次日痛全止,1 次即愈。例18:俞×為,男,成年。左肩胛區酸痛,已5~6 天。即在胸部相當中府與痛區中心相對處熏灸,灸感垂直下注,當時痛止。8 小時後痛又作,仍用原法3 次,未再回升。用大椎治腰痛,可以激起經氣在全身流行。例19:文×,男,成年。腰股酸痛麻冷,下肢無力。吹灸大椎,灸感沿脊柱下傳至第5 腰椎後,即分為兩支,經由兩下肢外側而抵兩足。當到達趾尖後即向上回傳,仍至大椎。再由大椎向兩臂外側擴展,到達指尖後又行回傳至大椎處,再向頭部擴展。頭皮皆有感應,又回至大椎處,再向下傳。如此在全身循行3 周,感應方漸見減弱。當時全身輕快,癥狀接近消失。8 小時後癥狀又見回升,仍用原法3 次而停灸。例20:葛×群,女,42 歲。第3、4 腰椎痛,無畸形。吹灸大椎,灸感直下至痛區,痛處酸脹異常。繼而又在痛處分為兩支,向兩下肢行進。在灸感尚未到達下肢時,下肢先發麻。3 次後,3 月余未再。用太陽穴治腰痛,可能這還是創舉。例2l:馮x 貴,女,47 歲。左腰扭閃痛。熏灸左太陽,灸感經肩由腋前線而折向痛區,肩背及腰部既酸脹而又舒適。兩次後痛全除。指(趾)尖對腰腿痛也可有用。例22:余×星,男,52 歲。右側腰肌風濕痛,發熱,血沉40 毫米/,J、時,抗「0"1:800。吹灸右無名指尖,感傳路徑在上肢基本與手少陽經相符。至肩由腋後線下入腰髖。繼而右下肢也發熱,癥狀有所輕減。第2 次改灸中注相較,效果顯然提高,以後乃改灸中注而收效。例23:卞×,女,14 歲。突然發生右側腰眼及下肢酸痛,步行困難已6 天。吹灸右小趾尖,灸感經下肢外側上傳至腰。所過之處均見發熱及跳動。感應減弱停灸。共3 次,癥狀大部消失。古法有神仙灸,或張仲文灸腰痛法,即在左右膝關節內外側橫紋頭四處同時著灸,以治腰腿肢節拘攣。在《資生經》及其他針書中皆有推薦。曾對之進行驗證,試用10 余例,證明膝內側橫紋頭及內膝眼與全身關節之間確實存有聯繫。雙側同用的功效大於一側單用。而外側橫紋頭與外膝眼的作用則不甚顯著。例24:薛×忠,男,成年。腰痛,脊柱側彎,雙下肢酸軟無力,運動受限。拍片證明為第4、5 腰椎結核,長期應用抗癆葯未效,乃用灸療配合,其經過如下:第1 次,在左右膝關節內外橫紋頭同時熏灸,四火齊下,及大約在15 分鐘後,覺有氤氳之氣向上擴散。繼而腰部出現熱感,及蟻行感,由強而弱。停灸時感輕快。第2 次,先灸左右膝關節外側橫紋頭,至20 分鐘感應尚未見發生。隨即加灸內側橫紋頭,約5 分鐘後,各種感應又出現。停灸時,腰部可以俯仰。第3 次,先灸左右膝關節內側橫紋頭,5 分鐘後各種感應皆如前出現。隨即再加灸左右外側橫紋頭,感應未見加強,也未減弱。當時又停灸內側橫紋頭,感應雖未停止,但大大減弱。第4 次,單灸一側膝關節內側橫紋頭,感應也能發生,但顯然減弱。隨即再加灸對側,感應立見增強。以後即左右膝關節內側橫紋頭同灸,前後共10 次,癥狀緩解,筋縮除對筋脈抽搐諸病為有用外,而對腰痛難伸者有用亦效。例25:堂嫂,王×,64 歲。患腰痛10 余年,當挺身直立時痛更劇。因求緩解疼痛,故漸次使上半身前傾45~50。,步行蹣跚,未經拍片檢查。余因事回鄉,為之隔姜灸筋縮,連續著灸,不使火力中斷。約3 分鐘後,熱流直向脊柱透入,分向上下左右及深部擴散。約至15 分鐘後,感應減弱停灸。起身站立,可以直腰行走,僅略向前傾約15。。疼痛根本消失。月余後,聞因家務勞動而痛感又增,經自行用同樣方法灸治後再次緩解。
推薦閱讀:
※男性為何頻頻腰痛?腰痛該如何按摩緩解
※產後腰痛--恥骨聯合分離
※遇上急性腰痛,該怎麼辦?
※腰痛的辨證論治
※中醫妙方教你不做腰痛女人
TAG:腰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