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散文之即景明理類閱讀指導
哲理散文之即景明理類閱讀指導
[教學目的]
讀懂哲理散文,提高現代文閱讀得分。
[教學設想]
了解散文特點,掌握散文閱讀規律,把握散文中心,提高答題準確率。
[教學過程]
一、 散文特點
散文是表達作家對人生的一種感悟的,這種感悟往往由眼前某物或身邊某事觸發,從而悟出某種人生的真諦和哲理。
大體來講,散文一般由兩部分構成:形象和情感、感悟、哲理。當然散文的形象是廣義的,包括人、事、物、景等等,一切客觀存在都屬於形象。哲理散文就是用優美的語言塑造出特定的形象以寄託自己的感悟。
二、 哲理散文的解讀步驟
既然哲理散文是通過具體的形象(寓意物)傳達作者某種感悟、哲理,那麼閱讀它便要披形入里,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找出寓意物(形象),把握寓意物特徵。
第二步:依據寓意物特徵概括作者感悟、哲理。
示例如下:
我的空中樓閣
寓意物 |
特徵 |
感悟 |
空中樓閣 |
充滿活力 輕靈自由 開放 |
對自由生活 獨立人格的嚮往 |
獨 坐 夕 陽 里
郭楓
薄暮時分,獨坐在學校操場的草地上,在空曠靜寂之中,我感覺今天的黃昏極美。
天氣新晴,料峭的春寒抖落在薄暮里,仍有沁人的涼意。夕陽,掛在脫盡了葉子的鳳凰樹梢上,許是奔波了一整天的緣故,光線里已經沒有了熱和力,卻充滿了夢幻的色彩。整個操場,黃澄澄、亮晶晶,像撒上一層金沙似的。天上雲霞更美,空氣的每一個粒子,都染上了顏色,跳躍著,流動著,分秒之間便有種種奇妙的變化。華麗的金、鮮明的橙、酡醉的紅、神秘的紫……從夕陽的中心向四外蕩漾開,幻化成一片絢麗的異彩。可是,每一種顏色都帶著黃蒙蒙的底子。這種黃,像秋葉一般的冷艷,也像秋葉一般渲染著濃郁的落寞;整個大地,整個天空,都籠罩在這奇瑰的光之網裡。
夕陽真美!美得多麼令人心悸。
安謐的校園,被暮色浸透了。細柳、扁柏、小池、曲徑……一切都蒙上了凄迷的調子,帶著些涼薄的意味。獨有一圃大理菊卻盛放著,蓊蓊鬱郁地開出一片花海。在沉沉的夕陽影里,鮮明極了。那些碩大的花朵,每一朵都像一團火球,逼近去凝視,火球中含蘊著生命的烈焰,讓人有灼熱的感覺。花朵的顏色繽紛:粉白色的那種固然嬌媚,深紫色的那種固然艷麗,不過,有一種橙紅色的更讓我喜愛。這種花,也不知道每一朵是由多少花瓣組成的,但見一圈一圈的花瓣,密密地排列著;中心是耀眼的赤紅,向外層展開去,花瓣漸漸變大,顏色漸漸變淡,最外一層,乃變成明亮的橙黃了。花瓣,毛茸茸的,閃著絲絨般的亮芒,卻又透明得像玻璃似的流轉著奪目的晶瑩。
這一圃大理菊,怎會開得如此茂美呢?也許,這就是春花對於生命的謳歌吧!
散步在花徑上的女孩是誰呢?十七八歲吧,還正是白色小馬般的年齡,春雲初展般的面容,卻偏愛攏起一縷閑愁,輕鎖在眉峰上。她有時低頭尋思,有時向天邊凝視,是在想什麼,還是在期待什麼?是要一個多彩的夢,還是要一個燦爛的明天?她的眼睛閃動著光芒,小小的唇緊閉著,倔強而高傲,絳色的夕陽映照著她紅潤的面龐,誇耀著一個蓬勃的生命。晚風輕拂,飄動著她的頭髮也飄動著她的衣裳,她輕盈地散步在花徑間,好像踏著無聲的旋律在舞蹈!
她是誰?這不必追問,她是青春的形象。
太陽沉得更低了,已斂盡了光芒,紅通通的,像一輪又大又圓的月亮。它被淡藍的暮雲烘托著,莊嚴而祥和地步向沉靜的世界。
白晝即將盡了。
大理菊仍熱情地燃燒著。
女孩還流連在晚霞中。
獨坐在夕陽里,在朦朧的光影中,我的靈智卻被眼前的這三件事物——落日、花朵和青春——啟發得清朗了。我的心靈好像一湖清波,澄明地映出了生命的過去和未來。
你沒覺察到嗎?在宇宙間一切事物都有其相似的一面。偉大如太陽,冉冉初升時何等輝煌!日當正午時何其壯烈!可是,當它散盡了熱力,失去了光芒之後,仍將歸於平淡。渺小如花草,當其默默地鑽出地面,平凡的樣子,雖不能邀得人們一顧,但在生命展開的一刻,卻燦爛得令人目眩!而後便萎落飄零了。人,誰沒擁有過可傲的青春呢?可是誰也不能扭轉那自然的大手,終將走上衰老的歸宿。然而,我們又何必遺憾?不見那落下去的夕陽,是多麼和平靜美么?不見那怒放的春花,是多麼熱烈、瘋狂嗎?我們生活在天地間的人,若能獻出自己的熱力,如驕陽之壯烈;若能展開自己的愛情,如春花之絢麗;那麼,生活過而非白活,熱愛過而有真愛,短暫的一生便不只是一生。
獨坐在夕陽里,晝和夜的羽翼同時覆蓋著我。我感到晝的光明也感到夜的陰暗,感到時間的短促也感到生命的無限。恍然間,我已不是我。我,和那些花草,那些樹木,那流蕩的雲,那吹拂的風:是同樣的存在。紫色的霧升起了,包籠了所有的形象。一切,漸漸地,模糊,漸漸地,不見。
寓意物 |
特徵 |
感悟 |
夕陽 |
色彩豐富、莊嚴祥和、平 淡 |
輝煌、壯烈-----平淡(1)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由新生輝煌、展示生命力走向衰亡的過程生命展開的一刻的燦爛。 一切事物都有相似的一面 |
大理菊 |
盛放、火紅熱烈、色彩繽紛 |
花草----萎落飄零 女孩可傲的青春---衰老 (2)只要曾獻出過自己的熱力,展示過自己的熱愛,可以毫無遺憾地面對自己的一生 |
女孩 |
青春形象、蓬勃的生命、倔強高傲、凝思期待 |
鄉村的瓦
鄉村的瓦大都呈藍色,那種藍不是天藍也不是海藍,是近似土藍;我們鄉下有個詞說得準確——「瓦藍」。這個詞屬於瓦的專利。
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沖洗出鄉村舊事。
瓦更像是鄉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帶羽的蓑衣,在蒼茫鄉村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雨的清氣里漂浮。若在雨日來臨時刻,瓦會更顯出自己獨到的神韻與魅力。雨來了,那一顆顆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膽子大的會跳起,多情的會悄悄滋潤到瓦縫;最後才開始從這面蓑衣上滑落,從屋脊上,再過渡到屋檐。浩浩蕩蕩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歸大地,從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義。
瓦有對稱之美,任何人看到鄉村的瓦,都會想到一個成語,叫「鱗次櫛比」,如觀黃河的魚鱗與母親的梳篦。瓦在骨子裡是集體主義者,它們總是緊緊地扣著,肩並肩,再凍再冷也不鬆手。在冬天它們能感到彼此的體溫,像肌膚相親的愛人,貼得密不透風,正團結在月亮緩緩上升的鄉村裡。
當瓦還沒有走上屋頂,生命里的「籍貫」一欄早就填上了,是兩個粗拙的字,叫「鄉村」,像一個孩子或者老人用顫巍巍的筆所寫。是的,瓦更是一種對鄉村的堅守。在瓦的記憶里,所有的飛鳥都是浪子與過客,都是浮雲與蒼狗。
籍貫屬於鄉村的瓦有一天走進城市,它暈頭轉向,無所事事,毫無用途。城市裡的幻影夜色與鐳射霓虹拒絕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開往城市裡的一輛大卡車用來墊上面的器物,最後被拉向城市,當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時又被遠遠地拋棄在公路邊。城市人就愛過河拆橋,瓦看看身上「籍貫」一欄,早已被風的手擦模糊了。
瓦上的風景只有一種,那就是「瓦松」,我們那裡叫「藍瓦精」。這稱呼多氣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靈,因為聽風觀雨的緣故,已經一位位聰明成精了。且慢,它們還是「鄉間郎中」呢。鄉村葯譜如是說: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蓮草、向天草,清熱解毒。我小時候得過惡性瘧疾,久不見愈,姥姥就從舊屋頂上採到幾棵瓦松,燉汁連服,止住了。
小時候我常在夢裡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蹺著腳丫,在我不知不覺的夜半時刻,正一顆顆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長勺低低地垂落下來,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顆顆透清的露珠。終於,一不小心,有兩顆最大的掉下來,緩緩地,落在我的眼角。
當我的靈魂有一天回歸大地,就請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餘溫,還有你瓦的紋絡。這一方故鄉的小房子,泥與水組合的小房子,草氣上飄搖的小房子,你罩著我。像誰夜半耳語:「睡吧,孩子。這叫歸鄉。」
寓意物 |
特徵 |
感悟 |
鄉村的瓦 |
雨中的神韻與魅力 |
鄉村生活的純樸美好、渴望靈魂歸鄉 |
對稱之美、團結與溫情 |
||
對鄉村的堅守 |
追求新生活而不拋棄過去美好的東西 |
|
進城被拒絕而迷路 |
小試牛刀:
1.文中說:「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沖洗出鄉村舊事。」請解釋這句話的含意。(4分)
[參考答案] 「瓦」真實記錄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對童年時代鄉村生活的回憶。
[解析]這道題考查對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瓦是童年的底片」這是一個暗喻的句子,「瓦」成了生活底片,自然記錄了生活。
2.作者從「鄉村的瓦」中感受到了什麼?結合全文簡要回答。(4分)
[參考答案] ①雨中的神韻與魅力;②對稱之美;③團結與溫情;④對鄉村的堅守。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對文中信息的篩選和整合能力。可以根據第3-5自然段中「瓦會更顯出自己獨到的神韻與魅力」「瓦有對稱之美」「在冬天它們能感到彼此的體溫」「瓦更是一種對鄉村的堅守」等文字作答。
3.文中第六段寫到:「有一片瓦迷路了。」為什麼「瓦」會「迷路」?作者這樣寫有什麼意義?(6分)
[參考答案] 「迷路」的原因:①對鄉村的背棄;②被城市拒絕和拋棄。意義:表現現代人在追求新生活過程中的困惑,強調面對光怪陸離的現代生活不要丟掉過去美好的東西。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農村的「瓦」,到了城市,「暈頭轉向,無所事事」「又被遠遠地拋棄在公路邊」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現代人的境遇。
4.結合原文,回答下面的問題。(8分)
(1)文章是從哪些方面寫「瓦松」的?作者為什麼要寫「瓦松」?
[參考答案] 實寫(「瓦松」名稱及藥用功能)、虛寫(夢中「瓦松」)兩方面。原因:與瓦「能沖洗出鄉村舊事」形成呼應,更能表達出對童年鄉村生活的懷念。
(2)文章最後兩段寫了「我」與「瓦」對語的情景,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參考答案] 表現「我」對「瓦」的一往情深,使文章更有親切感;點明主題,表達「我」靈魂歸鄉的願望。
[解析]這道題主要考查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的能力。「瓦松」是這種意象,已經把「我」對童年生活的懷念和思鄉之情折射出來了。
總之,哲理散文的閱讀,要弄懂作者寫了什麼哲理、感悟,就必須仔細分析作者緣什麼而寫,即必須遵循尋找「理緣」,把握「理義」的步驟。
三、 哲理散文常用表現手法———象徵
象徵是哲理散文常用表現手法。掌握這種表現手法有助於實現由寓意物特徵到概括作者感悟、哲理的跨越,從而把握散文中心。
哲理散文以一種象徵思維去看待事物的自然屬性或結構與人的社會屬性之間對應關係,再從事物的自然屬性的主觀聯想,引申到人生的價值取向。用這種眼光看世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變都變成了象徵意象,變成了人生的象徵。
賞析示例:
門
美- 克?莫利
開門和關門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動作。在一扇扇門內,隱藏著何等樣的奧秘!
沒有人知道,當他打開一扇門時,有什麼在等待著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時鐘滴答響著,天已傍晚,爐火正旺,也可能隱藏著令人驚訝的事情。修管子的工人也許已經來過(就在你外出之時),把漏水的龍頭修好了。也許是女廚的憂鬱症突然發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聰明的人總是懷著謙遜和容忍的精神來打開他的前門。
我們之中,有誰不曾坐在某一個接待室里,注視著一扇門的謎一般意味深長的鑲板?或許你在等待申請一份工作,或許你有一些你渴望做成的「交易」。你望著那機要速記員輕快地走出走進,漠然地轉動著與你的命運休戚相關的門。然後那年輕的女郎說:「克蘭-博利先生現在要見你。」當你抓住門的把手,你就會閃過這樣的念頭:「當我再一次打開這扇門時,會發生什麼事情呢?」
有各種各樣的門。有旅館、商店和公共建築的轉門。它們是活潑、喧鬧的現代生活方式的象徵。難道你能想像彌爾頓或潘恩急匆匆地穿過一扇轉門么?還有古怪的、吱吱作響的小門,它們依然在變相的酒吧門外面晃動,只有從肩膀到膝蓋那樣高低。更有活板門、滑門、雙層門、後台門、監獄門、玻璃門。然而一扇門的象徵和奧秘存在於它那隱秘的性質。玻璃門根本不是門,而是一扇窗戶。門的意義就是把隱藏在它內部的事物加以掩蓋,給心兒造成懸念。
開門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當侍者端給你晚餐的托盤,他歡快地用肘推開廚房的門。當你面對倒霉的書商或者小販時,你把門打開了,但又帶著猜疑和猶豫退回了門內。彬彬有禮,小心翼翼的僕役向後退著,敞開了屬於大人物的壁壘般的橡木門。富於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牙醫的女助手,打開通往手術室的門,不說一句話,只是暗示你醫生已為你做好了準備。一大清早,一扇門猛然打開,護士走了進來――「是個男孩!」
門是隱秘、迴避的象徵,是心靈躲進極樂的靜謐或悲傷的秘密搏鬥的象徵。沒有門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無論一個人在哪兒,只要他在一扇關著的門的後面,他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關著的門內,頭腦的工作最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馬群。狗也知道門的意義和痛楚。你可曾注意過一隻小狗依戀在一扇關閉的門邊?這是人生的一個象徵。
開門是一個神秘的動作:它包容著某種未知的情趣,某種進入新的時刻的感知和人類繁瑣儀式的一種新的形式。它包含著人間至樂的最高閃現:重聚,和解,久別的戀人們的極大喜悅。即使在悲傷之際,一扇門的開啟也許會帶來安慰,它改變並重新分配人類的力量。然而,門的關閉要可怕的多,它是最終判決的表白。每一扇門的關閉就意味著一個結束。在門的關閉中,有著不同程度的悲傷。一扇猛然關上的門是一種軟弱的自白,一扇輕輕關上的門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劇性的動作。每一個人都知道把門關上之後的接踵而來的揪心之痛,尤其是當所愛的人仍在左右,音聲可聞,而人已遠去之時。
開門和關門是生命的嚴峻流動的一部分。生命不會靜止不動並聽任我們孤寂無為。我們總是不斷地懷著希望開門,又絕望地把門關上。生命並不象一斗煙絲那樣持續很久,而命運卻把我們象煙灰那樣敲落。
一扇門的關閉是無可挽回的。它象突然扯斷了系在你心上的繩索。重新打開它,是徒勞的,至於另一扇門是不存在的。門一關上,就永遠關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時間脈膊的另一個入口是不存在的。
2001年全國高考選自莫利的《門》,作者通過各種各樣的門的描寫,賦予「門」以象徵意義,寫出了自己獨特的人生感悟,這裡的「門」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門了,而是特定語境中具有特定意義的「門」了。開門是一種「未知的情趣」、「快樂的閃現」、是「安慰」、是「希望」,它隱藏著「令人驚訝」的事情;「關門」是「最終判決」,是「一個結束」,是「絕望」。
作者筆下的門,有的實實在在,有的則賦予象徵意義。實在的「門」是讀者最熟悉的,拉近了讀者與作者的距離,象徵意義的「門」,蘊含深刻的哲理,給讀者以極大的啟迪。如:「人不是在一起放牧的馬群」,這句話所在的段落,談了「門是隱秘、迴避的象徵」,人們關閉門以後,「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關著的門內,頭腦的工作最為有效」。就很明了地說明人與動物的區別,人是有思想感情,有隱秘要求的,要有獨立思考天地,而馬群則不然;「開門和關門是生命之嚴峻流動的一部分。」這也就含蘊了人的生命是由一個個重要階段的開始和結束構成的。
1.作者開頭說:「開門和關門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動作。」請根據文意寫出「開門」和「關門」的含意。
[答案] 「開門」的含意是: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發現。「關門」的含意是:意味著一個結束。
[分析]這篇散文題為《門》,作者主要運用了象徵的手法,賦予門以象徵意義,寫出了自己對人生的獨特感悟。作者在文章的開頭就說:「開門和關門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動作。」這是一個起始句,有引起下文和統領全篇的作用。搞清作行為什麼要這麼說,搞清「開門」和「關門」的含意,對於理解全文是至關重要的。這句話可以說是—個題眼,任何一位有經驗的命題教師都不會輕易放過這句話,而會抓住這句話來命題,以考查學生對作者在文中觀點態度的分析概括的能力。要回答「開門」和「關門」的含意是什麼,並沒有現成的答案,須通觀全文,先找出相關的句子,然後再加以分析概括。文中與「開門」和「關門」相關的句子不少,但直接闡述「開門」和「關門」的含意的段落是文章的六、七、八段,特別是文章的第六段。問題出自文章的第一段,答案卻主要出自文章的第六段,這就增加了解答21題的難度,要求 學生通過快速閱讀,迅速理清文章的脈絡,迅速找出相關信息。這篇散文的脈絡還是比較清晰的:第一段是起始段,提出作者的觀點;第二段承接第一段,說明即使是人們最熟悉的家,也不知門後隱藏著何等樣的奧秘;第三段介紹各種各樣的門,初步提出門的象徵意義;第四段介紹各種各樣的開門方式;第五段集中闡釋門的象徵意義;第六段集中闡釋開門和關門的含意;第七段進一步闡釋人生就是由不斷地開門和關門組成的;第八段是全文的收束,進一步闡釋關門所蘊涵的人生哲理。理清了文章的脈絡,找到第六段,就不難從中歸納出「開門」和「關門」的含意。相比較而言,「關門」的含意好歸納一些,因為文中說道「每一扇門的關閉就意味著一個結束」,可以直接概括出「關門的含意是意味著一個結束」。而關於「開門」的含意,相關的句子很多,諸如「它包容著某種未知的情趣,某種進入新的時刻的感知和人類繁瑣儀式的一種新的形式」「它包含著人間至樂的最高閃現……即使在悲傷之際,一扇門的開啟也許會帶來安慰……」,但歸納起來,「開門」的含意最主要的是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個新的發現。在歸納「開門」的含意時,若能參照「關門」的含意,平行比較,也會使歸納容易一些。
2.第三段中,作者說:「玻璃門根本不是門。」請聯繫「門」在文中的主要含意,分析作者這樣說的原因。
[答案] 因為玻璃門是透明的,毫無隱秘可言,而一扇門的象徵和奧秘在於它那隱秘的性質。(或:因為門的意義就是能把隱藏在它內部的事物加以掩蓋,給心兒造成懸念;而玻璃門是透明的做不到這些。)
[分析] 能否搞清「門」在文中的含意,是考查學生是否讀懂這篇散文的一個重要標誌。只不過命題時變換了一個角度,讓學生回答作者為什麼說「玻璃門根本不是門」。其實,回答這一問題,還須從門的含意入手,先說明門的含意是什麼,再說明玻璃門不具備這些性質,最後得出結論是「玻璃門根本不是門」。這道題難度不大,因為在這句話的前後,作者都談到了「門」的意義。無論從前邊的句子「然而一扇門的象徵和奧秘在於它那隱秘的性質」,還是從後邊的句子「門的意義就是把隱藏在它內部的事物加以掩蓋,給心兒造成懸念」,都能概括出「門」在文中的主要含意,然後進一步分析出作者說「玻璃門根本不是門」的原因。
3.請分別說明以下三句話在文中的意思。
(1)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馬群。
[答案]人是有思想有感情的,人需要有自己獨立的天地。(或:人是有隱秘需求的。)
(2)開門和關門是生命之嚴峻流動的一部分。
[答案]人生包含著一個個重要階段的開始和結束。
(3)一扇門的關閉是無可挽回的。
[答案] (3)當一個過程終結之後,再想讓它重現是不可能的。
[分析] 命題所選的三個句子,分別是文章第五段的結尾句及第七段、第八段的起始句,都是文中重要的句子,通過考查學生對這三個句子的理解和解釋,可以看出學生對這三段文意的理解程度。要想正確地解釋這三個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必須聯繫相關段落的內容。
「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馬群」,這句話所在的段落,談了「門是隱秘、迴避的象徵」,人在關閉的門後「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關著的門內,頭腦的工作最為有效。」這一切無非是說明人與動物是有區別的,人有思想感情,有隱秘需求,需要有自己獨立的天地,而成群牧放的馬既無隱秘可言,也無獨立的天地,所以「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馬群」。
「開門和關門是生命之嚴峻流動的一部分」,聯繫上下文看,前面是孤立地談「開門」和「關門」的含意,這段卻是闡釋人生正是由一次次開門和關門構成的,也就是說人的生命是由一個個重要階段的開始和結束構成的。
「一扇門的關閉是無可挽回的」,對這句話的理解,也要聯繫上下文。前邊談到人生是由一個個重要階段的開始和結束構成的,但就每一個重要階段的結束——一扇門的關閉而言,要想讓它在時間的長河中重現是不可能的,聯繫本段最後一句話「門一關上,就永遠關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時間脈搏的另一個入口是不存在的」,也能幫助我們對這段開頭句子的理解。
四、閱讀訓練 ——人生哲思
記住回家的路
周國平
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的習慣是隨便走走,好奇心驅使我去探尋這裡熱鬧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這途中,難免暫時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記起回住處的路線,否則便會感覺不踏實。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闖蕩,去建功立業,支探險獵奇,去覓情求愛,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記了回家的路。這個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靈世界。
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靈的寧靜頗不易得。這個世界既充滿著機會,也充滿著壓力。機會誘惑著人去嘗試,壓力逼迫著人去奮鬥,都使人靜不下心來。我不主張年輕人拒絕任何機會,逃避一切壓力,以閉關自守的姿態面對世界。年輕的心靈不該靜如止水,波瀾不起。世界是屬於年輕人的,趁著年輕到廣闊的世界上去闖蕩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經歷。所須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給了機會和壓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風風火火或渾渾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尋求心靈的寧靜,前提是首先要有一個心靈。在理論上,人人都有一個心靈,但事實上卻不盡然。有一些人,他們永遠被外界的力量左右著,永遠生活在喧鬧的外部世界裡,未嘗有真正的內心生活。對於這樣的人,心靈的寧靜就無從談起。一個人唯有關注心靈,才會因為心靈被擾亂而不安,才會有尋求心靈寧靜的需要。所以,具有過內心生活的稟賦,或者養成這樣的習慣,這是最重要的。有此稟賦或習慣的人都知道,其實內心生活與外部生活並非互相排斥,同一個完全可能在兩方面都十分豐富。區別在於,注重內心生活的人善於把外部生活的收穫變成心靈的財富,缺乏此種稟賦或習慣的人則往往會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個兒是散的。外面的世界布滿了縱橫交錯的路,每一條都通往不同的地點。那隻知死死盯著外部生活的人,一心一意走在其中的一條上,其餘的路對於他等於不存在。只有不忘外部生活且更關注內心生活的人,才能走在一切可能的方向上,同時始終是走在他自己的路上。一個人有了堅實的自我,他在這個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標,無論走多遠都能尋找到回家的路。換一個比方,我們不妨說,一個有著堅實的自我的人便彷彿有了一個精神的密友,他無論走到哪裡都帶著這個密友,這個密友將忠實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傾聽他的一切心語。
如果一個人有自己的心靈追求,又在世界上闖蕩一番,有了相當的人生閱歷,那麼,他就會逐漸認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世界無限廣闊,誘惑永無止境,然而,屬於每一個人的現實可能性終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因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一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有意義的事,並且一心把它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個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於是,他不但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而且會以足夠的清醒來面對形形色色的機會的誘惑。我們當然沒有理由懷疑,這樣的一個人必能獲得生活的充實和心靈的寧靜。 (有刪改)
1.作者在文章開頭說自己「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有「隨便走走」的習慣,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答案】以個人習慣類比人生,引發感悟,為下文作鋪墊。
【解析】此題從兩方面作答,內容上是與下文的人生做類比,結構上是為下文作鋪墊。
【命題立意】本題重點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時,需要把握全文內容、行文思路和材料安排的目的。
2.解釋下面兩句話在文中的含意。(4分)
⑴把自己完全交給了機會和壓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風風火火或渾渾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⑵一個人有了堅實的自我,他在這個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標,無論走多遠都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答案】(1)被社會的誘惑和壓力左右,在忙忙碌碌或漫無頭緒中,忽視了自己的內心世界,迷失了自我。
(2)一個人擁有自己的心靈世界,就會明確行動的方向,無論面對怎樣的誘惑和壓力都能保持清醒。
【解析】(1)首先能把握這句話的主旨,是機會和壓力對人的負面影響,再結合本段的中心「生活在今日的世界,心靈的寧靜頗不易得」,答案即可得出。(2)首先理解關鍵詞「堅實的自我」「 精神的坐標」,再結合本段的中心「尋求心靈的寧靜,前提是首先要有一個心靈」, 答案即可得出。
【命題立意】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解答需要聯繫前後文,分析文句的字面含意和深層含意,還應適當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3.結全全文,談談你對文章標題「記住回家的路」的理解。(4分)
【答案】記住從社會回到自我的路(或「記住從外部生活回到內心生活的路」) ,在社會的紛爭與喧囂中確立自己的人生坐標,獲得充實的生活和寧靜的心靈。
【解析】要結合全文,充分讀懂全文,結合自己的理解作答。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的是對作品中出現的形象的意義的理解,難度較大,不容易把握。
4.文章最後一段說:「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因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請結合全文,談談這句話對你的啟發。(6分)
【答案】世界無限廣闊,誘惑永無止境。面對現實提供的一切可能性,我們不應閉塞與拒絕,要保持開放的心態,出去闖蕩一番。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保持清醒,堅守自我,早些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位置。
【解析】注意「但」的轉折,前後是兩層意思。
【命題立意】本題考查的是對文中特定句子的理解能力,需結合作者及文章觀點和自己的理解回答。
漸行漸遠的村莊 黃輝
一個人的夜晚,我的思緒常常從村莊開始
茅草、鐮刀、烏鴉和月亮,一葉瓦,半塊磚,數縷輕薄的寒煙,幾棵擎天的大樹,那裡棲滿了我心靈的詩意。多年之後,當我在某一個城市的冬天的黃昏里獨倚欄杆眺望西北故鄉的方向,我的睫毛被從故鄉趕來的雪花打濕,我看見在高樓之間漫天的花間飛翔著孤獨的鳥,它已找不到歸程和穴巢。它將在這樣一個充滿寒冷的濃黑的夜晚里死去嗎?在那生命將盡的一刻它能夢到母親雪白且溫暖的胸膛嗎?
那是一群冬天裡幸福的鳥。棲居在村莊里的鳥都是幸福的鳥,即便是一群烏鴉。
它們一起在冬天晃眼的陽光下飛起飛落,舞蹈,鳴叫和歡宴;傍晚,當夜幕下沉,它們又一起喊叫著歸巢。它們沒有迷失和孤獨。村邊的那一片樹林,夜色已經來到,鳥們已經歸巢,四周充滿了如水的靜謐和安詳。在樹林的上方,有星星和月亮。
空氣開始逐漸地冷下來,蟲子們也停止了嗚叫,只剩下泥土和樹木的呼吸漸漸清晰,只剩下隱私和秘密充滿柔情。樹林旁的錯落的房舍在銀灰色的月輝下隱約可見。高高的屋脊上蹲著一兩隻眼光雪亮的貓頭鷹,而檐下石台上滿布青苔的小石窪里儲
滿了上一場下的未乾的雨水,白天里有雞和鳥撅著小嘴來喝,到夜晚就都盛滿了一枚枚晃動的水晶般的月亮。
我的心靈已承受不起這樣的村莊上空的月亮。
它是詩人心中純潔的纖塵不染的藍月亮,它只能在詩歌里出現,只能在多年前的村莊夜晚的上方出現,只能在我的夢裡和我的小妹的囈語中出現,它屬於童年和夢,屬於心靈和靈魂。
史蒂文斯說:「月亮就摺疊到大衣里了。」這讓我想像在一個有月亮的村莊的夜晚,月輝是那麼皎潔,我們在晚飯後信步到村邊的樹林旁散步,我們的孩子睡在家裡,出來時,她告訴我們要把月亮帶給她,然後,等我們回家,一輪月亮就摺疊在我的大衣里抖落在她的小手裡了。這樣的孩子是幸福的。她可以看到鄉村最純潔和最完美的月亮,她有一顆童稚的心。
1.結合原文,理解「我看見在高樓之間漫天的雪花問飛翔著孤獨的鳥,它已找不到歸程和穴巢」一句的含義。(4分)
【答案】作者以「孤獨的鳥」比喻遠離村莊的「我」(人),以鳥「找不到歸程穴巢」比喻居住在高樓間的「我」(人們)找不到自己心中的「村莊」,表達自對村莊的迷失之感。
2.畫線句子「我的心靈已承受不起這樣的村莊上空的月亮」中的「這樣的村莊」指怎樣的村莊呢? (4分)
【答案】充滿心靈的詩意;在鳴叫、歡宴,歸巢,還沒有迷失和孤獨;充滿靜謐和安詳,有著水晶般的月亮。
3.文章中作者一再提到「月亮」這一意象,有何作用? (6分)
【答案】(1)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2)表達作者思念家鄉的情感;(3)表達作者對純潔、美好的村莊的生活的嚮往。
4.閱讀全文,體會「漸行漸遠的村莊」的含義。(8分)
【答案】「漸行漸遠的村莊」不僅寫出作者離開村莊,漸遠村莊,表達作者對村莊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而且更寫出對「村莊」這一靈魂和根的精神遠離,表達了作者對純潔、美好,具有精神依託的村莊生活的渴望和呼喚。
推薦閱讀:
※車爾尼849鋼琴教程練習指導(二)(11
※面試指導:無領導小組討論的特點
※作文結尾法 作文指導
※膜性腎炎怎麼飲食?北京最好的腎病醫院專家來指導——廊坊新聞網
※[轉載]鑒賞複習解題指導-[例題賞析16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