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小蘇打會讓小米粥熬的又快又好?那會不會破壞其營養成分?
這是兩個問題。
一、 放小蘇打會讓粥熬的快並且粘稠度好嗎?
答案:是。
你把含有澱粉的小米(或者其他大米什麼的)煮成一鍋黏糊糊的東西,這個過程叫做「糊化」。
糊化機理是澱粉粒是由眾多的葡萄糖分子組成的「膠束」集合體,這些「膠束」集合體分子之間的吸引力很強,水分很進入膠束中,故澱粉不溶於冷水。當溫度升高至一定程度時,由於溫度增高,膠束分子運動的功能超過了「膠束」分子間的引力時,膠束破裂,破裂的膠束分子便向各方面散亂展開,水分子大量的進入膠束中,擴展開來的膠束分子相互連接成一個網狀的含水膠體,這便是糊化。
影響糊化的因素有哪些?
1)水分含量:常壓下,水分在30%以下,完全糊化是困難的,且水分少,糊化也不均勻。當水分含量達40%時,若採用封閉式加熱方式,難以糊化,這是因為在此種加熱方式下,外側首先糊化,水分向外側移動,使內部水分含量減少,使之不易糊化(糊化不均勻)。若採用敞開式加熱方式,則糊化可以完成,因為此種加熱方式下,糊化、乾燥同時進行,糊化不完全製成的皮膜妨礙了水的移動,內部容易糊化。
2)溫度:澱粉50℃時開始吸水膨脹,60℃時開始發生糊化。
3)親水性高分子(如蛋白質):開始階段,水分被親水性高分子奪去,妨礙糊化進行,當達到一定溫度時,親水性高分子變性,水分子遊離出來,促進澱粉糊化。
4)脂質:麵粉中本身所含的脂質能夠進入澱粉的螺旋結構內部,形成複合體,有利於糊化。如果是外加的脂質,容易在澱粉粒表面形成油膜而妨礙糊化。
5)磷脂:內部磷脂促進水麥澱粉糊化。
6)PH值:PH<4容易糊化;ph=5~7 較穩定,對澱粉糊化影響不大;ph="">7顯著的促進糊化。
7)攪拌:促進糊化進行。?因為攪拌可助長澱粉粒的崩裂,濃度越大,攪拌起的作用越大。
8)澱粉酶:耐熱的α-澱粉酶能使澱粉分子量降低,促進糊化。
加入小蘇打鹼,無非就是增加了粥的PH,PH>7顯著的促進糊化,所以粥肯定煮的又快又粘。
二、會不會破壞小米的營養?
先看下小米的營養成分(薄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