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農業大爆發?
「褚橙柳桃潘蘋果,強東大米丁家豬」。
過去數年,產業大佬們密集進軍農業。市場無疑是聰明的。這樣一個剛性需求強的產業,不僅面臨消費升級下,市場對綠色生態農產品的旺盛需求,更為關鍵的是,它可能是傳統產業中唯一尚未徹底完成整合的產業——制訂標準者定義未來。
而我們為什麼此時關注農業?
放到更高的維度來看,中國經濟正在經歷重大變革,供給側改革乃是重中之重。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大力扶持「三農」的政策背景下,資本、技術、人才大量擁入,促使農業現代化轉型駛入快車道。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土地「三權分置」、農業物聯網、互聯網+農業、鄉村再造……這些關鍵詞背後帶來的改造和顛覆是全局性的,大有重塑產業、再造河山之勢。
在中國,世界級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高呼:未來二十年,最賺錢的不是做房地產,而是做農民。
沃野千里,滿目生機。農業這個超級市場正在迎來一場革命性的爆發和巨變。本期策劃,我們從六個維度去觀察和解讀中國農業發展的新變化、新特點和新機會。
從新土地革命說起
農業,下一個房地產?
2016年10月,《關於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出台,將流轉土地上的經營權從承包經營權中分離出來,實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並行,謂之為「三權分置」。
「三權分置」的最大突破在於,加強保護土地經營者權益,放活土地經營權,並允許經營權進行轉讓和抵押融資。將其放到農業供給側改革層面審視,土地改革是發展大規模現代化農業的基礎,而此次包括「三權分置」在內的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實際上是中國繼土地「招拍掛」之後的又一次重大的土地革命。
農業,會成為下一個爆炸性產業嗎?
在北方的土地上栽種南方的水果,這是陝西楊凌一家合作社去年發展的新產業。在合作社負責人湯新國的栽培之下,火龍果、百香果等熱帶水果都試種成功,預計兩到三年能收回成本。像「南果北種」這樣的新技術,放在幾年前,老湯並不敢嘗試:一來擔心流轉的土地漲價,二來擔心無法長期經營。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加快,大量農業人口轉向二、三產業,許多擁有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農民不再耕種土地,而是把土地流轉出去。截至2016年上半年,全國已流轉4.6億畝土地。
在已經流轉的土地上,農戶還是土地承包者,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經營主體,成為了真正的生產經營者。但對於經營者而言,流轉土地大部分都是種植利潤率較高的經濟作物,或者投資休閑觀光農業,因此需要土地流轉長期穩定,並確保土地不被違約收回。
而這正是「三權分置」所要解決的問題。
有了制度做保障,湯新國放開了手腳。接下來,他負責的合作社準備用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投入資金擴大種植規模。承包戶放心流轉,經營者安心投入,「三權分置」在保護農民相應權益的同時盤活了土地資源要素市場,有利於土地流轉和規模經營主體的培育,加快發展農業現代化。
事實上,早前已經有一些地區對「三權分置」進行了有效的探索。比如,廣東珠三角地區探索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集體統一經營的土地股份合作制;上海松江探索引導農戶將土地經營權流轉給村集體,統一整理後再發包給有經營能力農戶的家庭農場制等。總結各地實踐,實質是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或共享,形成土地集中、服務集中的規模經營形式。
長久以來,因土地分散化導致的農業生產低集中度,嚴重阻礙了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而土地流轉可以形成規模效應,「三權分置」則從制度上保障了這種規模效應。
從這種意義上說,「三權分置」是繼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創新。政策紅利之下,新一輪「土地革命」將迸發出巨大的活力與勢能。
超級產業大裂變
土地作為農業生產最核心的生產要素,自2013年以來,從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到土地流轉、三權分置,再到農村土地兩權抵押貸款及相關產權保護落實,農村土地改革一直沿著明晰產權、掃清障礙、推動資本化的思路穩步推進。
事實上,新一輪農業投資熱度也是從這一時期開始集中爆發的。
根據清科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農業行業投資現狀及未來趨勢》研究報告分析,從2013年起,農業產業股權投資熱度劇增。截至2015年底,農業領域投資案例數達498例,相比2013年增加300%,投資金額達103.99億美元,相比2013年增長460%。
不難看出,國家政策對農業發展的頂層設計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工商資本進軍農業的動力,加上這個超級產業本身所蘊含的巨大機會,正吸引著來自各方面的資金、技術和人才蜂擁而至。
柳傳志在談及聯想為何大力發展農業產業時就透露了三個原因:一是在現代農業技術之外,計算機技術和互聯性技術正在加速融入傳統農業;二是政策趨勢有利於農業產業的升級轉型;三是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農產品需求國。
順為資本創始人雷軍幾年前就開始推動整個農村互聯網行業的投資,並表示「這是我們未來十年最核心的投資領域」。
政策發酵,資本下鄉,創客進村,土得掉渣的農業正在成為各方競相爭奪的香餑餑。就農業本身而言,大量工商資本和新型經營主體進入農業,無論從資金能力,還是技術、操作能力來看,都更有實力去整合經營土地,實現規模化發展,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
可以預見的趨勢是,在農業這個超級產業的下半場,自給自足生產的農戶將大量減少,而以提供農產品,實現效益最大化為目標的農業企業、家庭農場、合作社、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將蓬勃發展,促使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大幅提升。
連接、顛覆與重構
《中國農業行業投資現狀及未來趨勢》研究報告,總結歸納了當下中國農業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六大特徵:農業基礎設施落後、機械化結構失衡、農業污染嚴重、勞動力素質較低且流失嚴重、生產效益較低、土地質量下降。
當下,中國農業正處於從近代化農業朝著現代農業全面演進的階段,而在這個過程中,政策、資本與技術的結合,產生的風暴級化學反應,則將帶來整個產業的顛覆與重構。
首先,互聯網+農業將對生產、流通、經營、金融服務、人才培養等農業產業鏈各環節進行深度改造,優化農業供給側,提升農業運營效率和質量。
其次,農業將向信息化和智能化轉型升級,通過互聯網、雲技術、感測系統、物聯網、農業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的應用,提升粗放低效的農業生產方式,逐步實現智慧農業、精準農業和高效農業。
毫無疑問,農業的顛覆與重構是全局性的,它改變的是整個產業的組織方式、生產方式和流通方式,涉及產業鏈上的每個環節,影響深遠。但從另一種角度而言,那些在傳統農業生產服務中,需要被打破和改造的痛點,往往就是破局者的機會。
比如,傳統農業生產流通環節的冗雜,讓農產品和農資電商崛起,大大縮短了農業產銷之間的距離;消費升級要求農產品質量更加安全、綠色,傳統粗放式生產往往無法滿足,這為採取專業規模集約化生產的品牌農業帶來了足夠的產品溢價空間;土地流轉產生了需求和供給的對接問題,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現象,這給土地信息服務帶來了巨大的商機,由此誕生了土流網、聚土網等交易服務平台……
在這個不斷變化的商業世界裡,所有人都在尋找下一個風口。農業既存在剛性需求,又存在經濟發展水平提升後對「食」的消費升級需求,作為傳統行業里唯一沒有被徹底整合的行業,是一片顯見的藍海。
供給側才是競爭力
Case1:新餐桌主義
在杭州市餘杭縣倉前鎮,菜農張得新每周要向城裡20多戶家庭供應三次新鮮蔬菜,每月收入超過5 000元。
四年前,張得新參與到浙江大學及其下屬城鄉合作社發起的農業實踐中。這項實踐項目叫「小美合作社」,以農民增收為導向,一頭連接菜農,另一頭則連接消費者,著力於解決優質農產品的供需矛盾,並試圖構建一種全新的城鄉關係。
小美合作社提供了兩種構架,一種是以老張為代表的模式A,採取1個農民對接N戶市民家庭,以農民為中心,形成一個類似專屬社群的菜友單元。這種模式的基本特點是耕作面積在15畝以下,以農民家庭或個人為單位的農業種植,強調的是精耕細作、高品質的農產品,同時也要確保農民的收益。
不論品種,老張的每種菜定價都是30元一公斤,偶爾供應的土雞蛋、土鴨蛋、自己腌制的筍乾價格更高些。每周二、周四、周日中午11時30分,老張的菜會準時在「浙大小美合作社」的微信公眾號里上線。因為數量有限,一些賣得俏的品種要靠「搶」。
另一種模式B,則是小美合作社上線的其他單品。比如:來自陝西洛川的紅富士蘋果、山西榆林的小米……與老張的配送受限不同,模式B的單品輻射到全國,合作農戶也不限於浙江本地。
在小美模式里,農人與菜友在平台上建立鏈接,農人知道給誰種菜、對誰負責;而菜友知道是誰種的蔬菜,並可以向農人提出定製化需求。價格方面,根據農民耕作成本和收益要求、菜友的價格接受程度進行制定,菜友和農人雙方都可以在平台上看到每月的花費或收益。
小美合作社的價值在於,通過「農戶+市民」的城鄉互信合作社群,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具有持續黏性的產銷對接。
產業鏈的想像力
傳統農業產業鏈,上游主要集中在生產和農資貿易環節,中游集中在農產品加工環節,下游集中在農產品貿易環節。
然而,互聯網、人才、資本、技術的集聚效應,帶來了整個產業鏈的顛覆與重構,從「空間、時間、成本、安全、個性化」五個角度全面改變農業生產和消費。
貫穿整個農業產業鏈的改造與創新,在上中下游分別呈現出以下特點:
1.生產的標準化和農資的電商化
互聯網和現代科技融入農業,提升了生產環節的可控性和規範性,有利於實現農業生產的自動化和標準化,從而提高農產品的安全性和供給的精確性。
農資是農業生產中投資最大的一塊,電商化大大縮短了農資交易的中間環節,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農業的抗風險能力。
2.加工環節的數據化
農產品加工商在整個農業產業鏈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加工環節的數據化趨勢是實現農產品的全程可追溯。以肉製品企業為例,通過數據管理系統,可以打通上中下游信息,每一批次的肉製品都能追溯,從而實現對產品的數據化管控。
3.銷售渠道的扁平化
在傳統模式中,農產品從田地到餐桌要經過菜農—收購商—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和超市—消費者等多個環節,層層加碼,價格自然較高。而沱沱工社、菜籃網等生鮮電商將流通環節縮短為農場—平台—消費者三個環節,價格隨之降低。另外,生鮮電商還重塑了以往的產銷關係,可以通過大數據準確把握消費需求,再據此組織生產,調節上游,打造按需生產的經營模式。
再談產品
產品是整個產業鏈的基石,最終呈現在消費者面前的農產品品質,決定了產業鏈的優劣。除了在生產端控制質量,在消費端打造品牌同樣重要。
有品類無品牌,可謂中國農特產品的集體痛點。沒有品牌也就意味著農特產品沒有溢價能力,在市場上沒有話語權。如何做品牌?
1.人人都愛聽故事
農特產品的故事性很強,獨特的地理條件、人文背景、歷史典故、產品知識等都可以把農產品包裝得特點鮮明。
比如,農特產品電商「維吉達尼」,組織維吾爾族農戶建立專業合作社,銷售葡萄、枸杞、大棗、杏乾等新疆特色農產品。維吉達尼以當地合作農戶名義發布實名微博,將農產品特徵和農戶故事進行傳播,同時將生產農戶的肖像和檔案印在產品包裝上,結果不僅農產品大賣,維吉達尼品牌知名度也迅速提升。
這種以農戶生活為中心的真實故事傳遞出兩方面價值:其一,這些農產品是天然、原生態,安全可靠,可以放心食用;其二,用戶品嘗優質農產品的同時,也是在幫助新疆農民脫貧。
2.吃貨是個圈
生鮮電商「伯果兒」主打國家地理標誌保護農特產品,通過組建「美食俱樂部」和「吃貨在線」社群,匯聚資深美食達人。伯果兒讓美食達人推薦自己家鄉的好產品,並組織人員去採購,然後在吃貨群里對新產品測評,達到85%以上的好評率便會上線。
這樣一來,每款產品均由達人甄選和推薦,真正做到了「發現美食、體驗美食、分享美食」。這種媒體屬性將伯果兒的產品和品牌無限擴散,有效解決了美食入口和傳播出口的兩大問題。
把用戶社群化,通過C2B的方式,讓他們參與到產品的甄選、生產和傳播中,是農產品品牌打造的一個重要方式。
3.母雞帶小雞
對於區域性農業企業來說,靠單個主體去打響品牌並非易事;而抱團進行品牌整合,可能闖出一條新路子。
浙江麗水有茶葉、食用菌、筍竹等九大農業主導產業,2 800多個農業品牌商標,但單個品牌的知名度並不高。2014年,在當地政府主導下,麗水通過創建綜合類的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麗水山耕」,將優質農產品進行整合,以統一品牌形象面向消費者。
這種「母雞帶小雞」的方式,既體現了政府背書的權威性,又降低了生產主體進入市場的成本,實現子品牌產品溢價。運作兩年,「麗水山耕」聲名鵲起,加入其中的當地農業企業超過140家,實現銷售逾11億元,產品平均溢價30%以上。
供給側相對論
2016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其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效率和農業產品的競爭力,這也是當前我國農業政策改革的重點。
從2004年到2015年,我國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但卻呈現出生產量、進口量、庫存量「三量齊增」的怪相。究其原因,就在於有效供給沒能很好地適應需求變化,導致農產品供求出現結構性失衡,所以必須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突破,努力實現供求關係新的動態均衡。
對此,全國政協常委、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原副組長陳錫文認為,實施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點在於:
第一,必須使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起作用,讓農產品的定價主要由市場決定。
第二,必須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目前,糧食生產最大的問題就是大豆和玉米。小麥、玉米等畝產迅速增加時,大豆的產量始終不見大幅增長,究其原因還是科技投入過少。我國大豆的品種、栽培技術都遠遠落後於國際水平,農產品缺少競爭力。所以,應當重點發展農業科技,推進科技創新。
第三,必須加快推進農業經營體制的創新。規模經營是實現改革的基礎,要改變現今粗放型的經營方式,就要推進土地流轉來集中規模經營。改變體制需要的條件有:1.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轉移農業人口,減少農民數量;2.加快農業科技建設,提高生產的效率,用更少的人種更多的地,採用更先進的機件去生產;3.加快農業社會化服務,農民可以購買服務來幫助收割耕種,這種方式的效益是可觀的。
第四,加快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比如,鄉村旅遊就帶動了大量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2015年整個國內旅遊人次達42億,其中30%是鄉村旅遊,農民利用鄉村旅遊增加的就業機會是3 900萬,充分發揮了農村勞動力的效能。
智慧+,未來派
Case2:讓農場變聰明
土得掉渣的農業如何變得高大上?
一個場景可以說明:在智能化蔬菜大棚里,張大嬸通過手機可以隨時查看空氣溫濕度,土壤溫度濕度以及Ph值。什麼時候澆水、施肥,手機會自動提醒,點擊手機屏幕,灌溉探頭就能噴出細密的水簾。從早到晚,大棚有什麼動靜,通過手機也盡在掌握之中。
山東壽光蔬菜產業集團改變以往單純依靠感覺和經驗種菜的做法,充分應用物聯網技術,實現了對農業生產的精準「感知」和智能操作。
具體而言,壽光蔬菜產業集團在農業產業園中構建了「大棚管家」智慧農業系統:藉助安裝在大棚中的無線感測器,採集空氣溫度濕度、土壤水分、光照等各種影響蔬菜生長的數據信息,然後通過移動通信網路傳送到服務管理平台上,智能系統對數據信息進行整合、分析、處理,並將分析結果及時發送到農戶的手中。
農戶通過「大棚管家」,可以隨時在電腦或手機上監測大棚情況,並遠程操控大棚自動捲簾、自動噴灌,使農作物始終處在最佳的生長環境之中。「大棚管家」讓種菜更精準,蔬菜大棚中的溫度、濕度、風速等全都變成了數據,自動分析,自動處理。
對於蔬菜病蟲害風險,以往需要農戶將樣本帶到專家面前進行診斷,很容易錯失防治的最佳時機。而「大棚管家」則可以遠程「看病」:通過攝像頭對樣本進行拍照,然後將照片傳送到農業物聯網平台,之後農戶便會在手機上收到病情診斷,並獲得具體的防治建議。
通過農業物聯網技術,壽光蔬菜大棚實現了更加精準、高效、智能的生產運營,提高了蔬菜產量和品質;同時,通過可視化管理和自動化操控,農戶對蔬菜大棚的管理水平也大大提高,降低了大棚管理的人力和時間成本。
4.0進行時
智慧城市被看作物聯網技術革命下城市生活和運行的更優狀態,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方向。同樣,發展基於物聯網的智慧農業,深度激發農業活力,實現農業的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和智能化決策,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方向。
從發展規律上看,智慧農業是現代先進的生產方式。農業發展經歷了4個階段,1.0和2.0階段分別是手工和機械階段,在2.0階段,雖然用上了機械化生產手段,但不並代表種植的品種、產量的高效以及各種資源的利用到位。而農業進入3.0甚至4.0的方向,就是要全程介入並掌握包括土壤、環境、氣候在內的數據信息,更加智能化地管理農作物的生長過程,改變「靠天吃飯」的傳統農業生產模式,真正將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
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農業實踐表明,智慧農業是農業發展進程中的必然趨勢。美國有70%的農場使用物聯網進行農業有關的生產經營活動,其中有很大部分農場使用DSL(數字用戶線路)服務和衛星遙感服務。
日本人均耕地不到0.7畝,但通過農業信息網路、農業資料庫系統、精準農業、生物信息、電子商務等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播種、控制與質量安全及農產品物流等方面的智慧化,農業安全生產和農產品流通效率位居世界前列。
目前我國智慧農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但整體上處於概念導入期和產業鏈逐步形成階段。因此,社會各界需要從培育社會共識、突破關鍵技術和做好規劃引領等方面入手,共同促進智慧農業發展。
智慧重新定義農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各種農產品人均佔有量排在世界前列,但代價不菲,主要有兩大方面的痛點:
一是化肥農藥濫用、地下水資源超采以及過度消耗土壤肥力,導致生態環境惡化,食品安全問題凸顯;二是粗放經營,導致農業競爭力不強,出現農業增產、進口增加與庫存增量的「三量齊增」現象,越來越多低端農產品滯銷。
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大力發展以運用智能設備、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先進技術為主要手段的智慧農業,通過生產領域的智能化、經營領域的差異性以及服務領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務,推動農業產業鏈改造升級。
具體而言,智慧農業將從三個方向實現目標:
1.實現精細化,保障資源節約、產品安全。一方面,藉助科技手段對不同的農業生產對象實施精確化操作,在滿足作物生長需要的同時,保障資源節約又避免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實施農業生產環境、生產過程及產品的標準化,保障產品安全。
2.實現高效化,提高農業效率,提升農業競爭力。雲計算、農業大數據讓農業經營者便捷靈活地掌握天氣變化數據、市場供需數據、農作物生長數據等,避免了因自然因素造成的產量下降,提高了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風險的應對能力;通過智能設施合理安排用工用時用地,減少勞動和土地使用成本,促進農業生產組織化,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3.實現綠色化,推動資源永續利用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藉助互聯網及二維碼等技術,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聯共享的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健全從農田到餐桌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過程監管體系,保障「舌尖上的綠色與安全」。
由此可見,隨著智慧農業的應用逐漸普及並深入,傳統農業生產中的痛點和弊端將面臨終結。
新物種在哪裡
智慧農業前景十分廣闊,2013年,我國智慧農業的產業規模達到4 000億元,2015年達到6 000億元,並將繼續呈現爆髮式增長趨勢。
那麼,在當前及未來的農業生產中,有哪些黑科技和新物種,會成為被追捧的熱門級應用?
植保無人機
國內大部分農民使用手動背負式噴霧器噴洒農藥,農藥有效利用率很低,且容易對環境造成污染。相比之下,用無人機進行噴霧施藥,作業面積大、效率高,每畝施藥所用時間僅1分鐘。無人機還可以實現農藥自動定量、精準控制、低量噴洒,大幅減少農藥對土壤和環境的污染。目前,已有包括大疆在內的上百家無人機廠商擁入植保市場,形成生產、銷售、租賃、作業一條龍。
農業機器人
農業機器人是一種由程序軟體控制,可以適應各種作業,具備檢測和演算等人工智慧的無人自動操作機械。相比人工,農業機器人作業時間更長,效率更高,而且是精密勞作,能夠滿足現代農業高質量、高產量的需求。
比如,上海點甜機器人智慧農場,既有會洒水施肥的機器人,也有會除草的機器人,還有會耕地的機器人。農民只要用手機遠程操控,就能讓這些機器人代替人工勞作,同時進行數據監測和記錄。
VR技術
在農業生產中,可以利用VR技術演示農作物生長情況、病蟲害情況、土地中殘留農藥遷移的模擬等。除了可應用於生產外,VR還具有農業實驗、教育、觀光、營銷等功能。
最近,深圳某農業眾籌平台就採用「VR+直播」的方式,將湛江農戶養殖沙蟲的情形生動展現在投資市民面前。人們在現場用VR眼鏡了解了沙蟲的生長過程,並用手機觀看直播視頻。通過直觀了解,迅速完成了20餘萬元沙蟲生態農產品的認籌。
氣象服務公司
天氣對於農業影響巨大,如果能對整個天氣數據進行整合處理,預測影響,對農民來說,則可以提前做好預防和保險工作。
美國公司The Climate Corporartion主營業務是向農民提供意外天氣保險。他們每天從250萬個採集點獲取天氣數據,結合天氣預報分析天氣對農作物產量的影響,為農作物確定保費和賠率。被農業巨頭孟山都收購後,這家公司逐漸發展成為數字化農業平台:收集農業生產所需的各項數據,幫助農民制定科學的種植方案。
鄉村再造不只是一場情懷運動
Case3:3.5億元的莫干山樣本
位於浙江省德清縣的莫干山鎮,距上海大約兩個小時車程,翠竹山塢間,民宿產業星羅棋布。
來自官方的數據顯示,2015年,莫干山鎮的精品民宿有近百家,實現直接營業收入3.5億元。當地民宿動輒千元一晚的價格儼然成為了標配,有些甚至達到三四千元一晚,旺季的時候還需要提前一個月預訂。
與如今的火熱相比,十多年前,莫干山鎮卻是另一副模樣。雖然莫干山風景名勝區在其境內,但當地卻沒有享受到多少旅遊經濟帶來的好處。作為水源保護地,莫干山地區所有產生污染的產業都被清退,除了小農耕作和零星的農家樂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收入來源。
2004年,南非商人高天成在遊玩時發現,莫干山鄉間的寧靜非常適合都市人休閑度假,但檔次偏低的農家樂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高天成覺得這是一個商機,便在一個村裡租下六間破敗不堪的老房子,通過精心設計,改造成「洋家樂」。
高天成認為莫干山的農舍與當地自然、人文環境渾然一體,通過舊物利用和空間設計,就能滿足中高端人群的休閑度假需求。之後,他又相繼租用老屋,打造了「裸心鄉」等一干既有設計美感,又保留了鄉土元素的精品民宿,吸引了很多遊客入住。
高天成的試驗,為莫干山開啟了一個新的產業,許多投資者紛紛效仿,在此打造精品民宿,曾經被空置或遺棄的破敗老宅,重新煥發了生機。而近年來在中高端消費群體中興起的「逆城市化」生活方式,則讓越來越多的人擁進莫干山。
在民宿產業的帶動下,莫干山農房的租金以每年翻一倍的速度上漲。而當地村民除了房租收入,有的還在民宿做起了服務員。此外,村民栽種的蔬菜和水果,每年都會以略微高出市場的價格供應給民宿。
在整個民宿產業發展中,當地政府也一直扮演著積極的角色。德清縣政府認定精品民宿是鄉村休閑旅遊的發展方向之一,在舊屋改造上給予了相對寬鬆的政策。2015年5月,德清縣發布全國首部縣級鄉村民宿地方標準規範,有規劃地引導民宿差異化發展,並通過成立莫干山民宿學院,為從業者提供專業化的民宿課程培訓。
投資者、村民、當地政府,多方要素的有效組合,使莫干山民宿成為鄉村創新發展的出色範本。2016年10月,莫干山鎮入選首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
空心村變形
「說村不是村,有院沒有人,說地不是地,草有半人深。」這是中國「空心村」現象的真實寫照。近年來,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大量農村青壯勞動力轉移到城市,加上很多地方農村規劃滯後,住房和土地閑置現象嚴重,形成了許多經濟凋敝的「空心村」。
拯救鄉村,重新賦予鄉村經濟活力,迫在眉睫。因此,許多地區在傳統農業之外,試圖通過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等方式盤活農村經濟。這當中,不乏值得借鑒的成功案例。
陝西禮泉袁家村,沒有名勝古迹和獨特的自然資源,但卻通過打造民俗小吃一條街,每年吸引遊客300萬,年營收超過10億元。從十年前青壯年全部外出打工的空心村,變成鄉村旅遊「模範村」,袁家村的成功主要在三個方面:
一是袁家村因地制宜,主打「關中印象體驗地」,讓遊客體驗地道的關中美食和民俗;二是袁家村動員「全民創業」,把所有人的利益都綁到一個產業鏈上,形成餐飲、住宿規模,同時通過合作社的方式,把優勢項目進行股份化管理,帶動村民共同致富;三是通過旅遊,帶動傳統農業生產,提高農特產品議價能力。
相比袁家村模式的成功,許多地區在發展鄉村旅遊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一些地方發展鄉村旅遊不考慮客觀實際,認為「是鄉村就能發展鄉村旅遊」,對投資開發項目不作科學論證和規劃,忽視交通、食宿、民俗文化、產業結構、原住民利益等重要因素,最終導致投資項目沒有成為財富反而變成包袱。
因此,通過旅遊盤活鄉村經濟,一定要因地制宜,與當地自然、文化資源以及產業結構緊密結合起來。
「一村一品」新邏輯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傳統鄉村商業生態在嘗試互聯網的同時,一些原有的業態不可避免地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新興的商業模式和商業群體。
如果沒有「北山狼」,浙江麗水北山村的村民們至今還在各地賣燒餅。如今,當地村民放下燒餅擔子,拿起了鍵盤和滑鼠,做起了戶外用品生意。
這個變化,繞不開電商。2006年,「燒餅郎」呂振鴻在村裡開了第一家網店,並創立戶外品牌「北山狼」,帶動全村鄉親一起加入電商隊伍,其中90%成為了「北山狼」的分銷商。
「北山狼」公司採取自主品牌+生產外包+網上分銷模式,生產供應鏈在外地,北山村農民網店扮演品牌運營、銷售的角色。2015年,這個800戶人家的村莊,網店超過300家,衍生出了十多個戶外用品名牌,電商全年銷售額達到1.5億元,淘寶上30%的戶外睡袋出自這裡。
一個毫無戶外用品產業基礎及供應鏈背景的小山村,卻成了國內戶外用品的網路集散地。北山村的模式對於沒有特色產業的農村來說,是一條值得借鑒的發展之路。
截至2016年8月,全國形成集聚效應和和交易規模的「淘寶村」數量達到1 311個,許多農戶和返鄉青年通過電商致富。
「淘寶村」呈現「井噴」之勢,既表明了傳統鄉村社會尋求變遷的內生性動力,又意味著互聯網技術正在重構鄉村的經濟社會結構。它們不完全依賴自身的資源優勢,而是通過電商載體來重組鄉村經濟和社會組織形態,並打破了鄉村傳統較為封閉的生產組織方式,表現出很強的跨區域性和跨產業性。
當前,絕大多數「淘寶村」銷售的主營產品都是非農產品,真正依託農業產業發展成為「淘寶村」的案例並不多見。而全國有特色農業優勢的「一村一品」專業村超過5萬個,藉助互聯網平台,這些村莊有著巨大的產業整合潛力。
村莊場景革命
文創進鄉村,是實現鄉村改造的另一條路徑,其意義在於通過場景再造,在鄉村形成了一條新的產業鏈。
在這方面,擁有大量古村落資源的福建省,做了大量的嘗試,並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一是引導和培育當地居民參與。如屏南雙溪漈下古村,引進藝術教育團隊在當地推行「人人都是藝術家」公益藝術教學活動,短短8個月就把30位村民培養成「畫家」。
二是實施差異化文創運作模式。龍岩培田村通過舉辦春耕節、培養民間技藝傳承人、建立特色工坊等方式,傳承染織、剪紙、山歌童謠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留住「活著」的古村落 。
三是產業融合發展。南安觀山村推出「游古大厝,品有機茶,吃農家菜,住番仔樓」活動,將鄉村旅遊與有機農業、經濟林種植、餐飲住宿等不同業態形式相結合。
四是打造上下延伸的文創產業鏈。仙游壩下村擁有3萬名能工巧匠和600家工藝企業,形成一條由工藝師、雕刻工、木材商、經銷商、工藝產品等組成的產業鏈。
文創的價值在於為鄉村賦予「場景」,而這些「場景」是可以消費和產品化的。文創進鄉村,發掘與開發鄉村的歷史傳統、建築形制、傳統產業文化等資源,打造出具有鄉村特色的文創產品,既可以保護傳統文化形式,也可以給鄉村發展帶來新的生機。
但在這個過程中,應該積極培育和鼓勵當地組織、民間力量成為鄉土文化創新的主體,從而形成鄉村居民、規劃團隊、民間組織、政府部門的協同合作網路。同時,鄉土文化與文化創意的融合要根植於當地,把傳統文化與鄉村營造、鄉村產業相結合,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鄉村經濟。
超級農民進化論
Case4:創客進村了
江宇虹是劍橋管理學博士,曾做過戴爾大中華區高管,創辦過自己的雲服務公司。但就是這樣一個海歸金領,卻挽起褲腿成為了一個「地道的農婦」。
2012年,江宇虹在北京昌平區百善鎮租下了16個大棚,創辦阿卡農莊,進行有機蔬菜種植。江宇虹提出,要用流程化、標準化的IT思維來改造農業生產。在她看來,農場就是一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機房,溫室大棚是機櫃,農技人員是IT技術員,農民是IT維護人員,地里的一壠壠菜是伺服器上跑著的應用。
每個植株之間的間隔,除蟲黃板距離地面多少厘米,防蟲網要做到什麼密度……江宇虹把傳統的經驗變成數字化的IT語言,通過IT手段和物聯網技術把種植這件事簡單化。整個種植過程和關鍵數據都可以實時監測,使蔬菜質量得到管控。
阿卡農莊通過會員制的形式,聚集了一批中高端客戶,這其中既有世界五百強的企業會員,也有消費能力強的家庭會員。這種會員制服務,企業、家庭及個人均可租用農場的大棚,參與種植和採摘,也可以將自己的地全權委託給農莊管理。農莊提供實時上線的蔬菜視頻和照片,會員可以通過手機,遠程實時監控自己菜地的生產全過程。
在銷售端,與傳統的先種植再銷售不同,阿卡農場通過預付費模式,按需生產,按量定價。這樣既減少了中間環節,也保證了銷路,還免受市場價格波動影響。
經過4年多的發展,阿卡農莊已在全國布局了3個生產基地,600多個大棚,擁有2萬多家庭會員,200多家企業會員。另外,阿卡農莊還推出了O2O鄉村游平台——村會玩,整合周邊地區農莊、鄉村民宿、農特產品,提供鄉村生活綜合體驗服務。
江宇虹將互聯網的技術創新、理念創新、模式創新充分應用到農業生產、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實現了互聯網與農業的跨界與融合。
從新農人到新農業
在千萬農民進城淘金,人們擔憂「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之時,卻有一群人逆流而動,主動選擇上山下鄉,用新理念、新技術、新方法改造著鄉村與土地。
他們,被稱為「新農人」, 中國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汪向東認為應該從三個「新」來認識和定義新農人—農民的新群體、農業的新業態、農村的新細胞。
新農人正在成為「現象」。據農業部統計,全國返鄉創業人數累計超過480萬,根據阿里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新農人研究報告》顯示,阿里零售平台上的新農人規模已經超過百萬。這種龐大的新生群體以及不斷增長的趨勢或將成為推動農村現代化發展的主流力量。
之所以成為現象,這當中有新農人內心回歸鄉村、改造鄉村的理想使然,但更多的是農業風口之下,廣闊市場前景帶來的巨大吸引力。
與傳統農民的單一來源相比,新農人結構趨於多元化,來自包括零售、IT、互聯網、金融在內的各行各業。可以說,新農人帶著明顯的跨界特點,這樣職業來源的多元化背景也有利於為農業帶來成熟行業的經驗。
對於急需變革的農村和農業來說,新農人的價值十分巨大,他們在改變農業生產和流通模式、拉動農民創業就業、保障食品安全、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建立新型互聯網品牌等方面都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他們有的用科學理念轉變傳統方式,實現農業提質增效;有的瞄準農產品痛點,用一根網線對接產銷,促進農民增收;有的尋求農村新業態的空白點,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激活農村發展新動能。
由此可見,在中國,農業的價值正在逐步被發現和重視。農民不再是一種被動選擇的身份,變成了一種新型的職業選擇,而這種選擇往往關乎產業的走向。
產業大佬愛土地
事實上,新農人並不僅限於個體,工商資本、現代農業企業、科技創新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從某種角度而言,也扮演了新農人的角色。
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恆大、聯想……巨頭下鄉,產業大佬紛紛攜資本、技術、人才、資源進軍農業。究其原因,這當中除了農業大發展帶來的產業機遇驅動,也不乏巨頭企業推動現代農業發展,打造綠色、健康農業產業鏈的情懷和責任因素。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直接促進了消費者對綠色生態農產品的旺盛需求,這也促進了巨頭進軍農業,打造安全、放心農產品並形成產業化發展的腳步。
比如,丁磊、劉強東進軍農業,一個直接因素就是想探索出全新的農業模式,規避令人擔憂的食品安全問題,讓消費者吃上放心的豬肉、大米、水果、蔬菜。再比如聯想,2010年柳傳志宣布進軍農業,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改變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因此,旗下的現代農業板塊公司佳沃集團成立之初,便確立了全產業鏈運營、全程可追溯、全球化布局的「三全」戰略。
事實上,這些巨頭企業在農業領域的諸多實踐,的確為當下的農業發展注入了更多的積極因素,並帶來了活力和啟發。
在生產環節,他們採取專業規模集約化生產,保證合理產量的同時,更追求質量,以此來換取更高的產品溢價。以聯想佳沃為例,其出品的每一顆藍莓,都要經過200多項技術標準的操作或檢測,所有數據在消費終端都可以查詢。這樣的藍莓價格,自然要高出普通藍莓幾倍。
在銷售環節,他們擅長藉助綜合資源,實現社會化營銷。比如,網易在「丁家豬」身上安裝了感測器,可以實時監測各種數據。而丁磊為了證明豬肉的安全,更是準備通過直播方式將整個養殖過程公開,提升消費者對豬肉品質的信心。另外,「丁家豬」連續三年出現在世界互聯網大會宴請嘉賓的餐桌上,當互聯網的半壁江山都在吃著他的豬肉時,想不出名也難。
因此,從當前農業發展現狀來看,必須有一批具有資本、技術、人才和創新發展能力的巨頭企業進場,才能真正把產業機遇轉化為市場價值。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農民
中國現有約13.6億人口,農民佔比超過60%,農村經濟活力提升的同時催生了一個新的名詞「城歸」。據調查統計,目前「城歸」已經佔到4 000萬外出農民工的四分之一。
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認為,中國正在悄悄地進行一場人力資本革命,新的人口紅利正在產生。而新的人口紅利正是來自農村,「城歸」回來後將給農村帶來變化,農民在城鄉二元體制改革以後,不是一種身份,而是一種職業。這種人力資本革命,實際在為中國下一步創新做準備。
風口來了,新一輪制度和人口紅利也正在形成。那麼,在未來,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農民?
對標農業發達國家丹麥,雖然高度的農業機械化減少了大量人力勞動,但當一個農民並不容易,需要經過五年的學習,並且獲得執業證書才可以成為一名農民。嚴格的職業准入制度,加上現代農業技術的充分應用,使得丹麥成為世界上農業問題解決得最好的國家之一。
推動農民職業化,同樣也是中國農民演進路線的趨勢和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從傳統農民轉變成新型農民至關重要。
從某種角度而言,新農人可以算作新型農民的早期形態和探索者,但他們在海量的農業人口中所佔比例並不大,要想從根本上改變農業生態,仍然任重道遠。因此我們需要依靠新農人帶動和影響更多的傳統農民,使其具備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能力和素質。
具體包括:1.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2.堅持發展生態農業,自覺維護生態和諧;3.重信息、重資源、重互利、重創新;4.具備互聯網思維,品牌意識強,擅營銷;5.善用政策,開放協助,有社會責任感。
中國「三農」的轉型,不是回歸過去,而是面向未來,因此,「人」才是推動農業向信息化、市場化、現代化快步邁進的不竭動力。
農村金融的焦慮與覺醒
拓荒新大陸
老趙種植了20畝土地,需要購買大量農資。因為沒有足夠的資金,他只好像其他農民一樣,向經銷商賒銷,打算等賣了糧食之後再償還。但是,因為賒銷,他需要多付出一筆錢。
這個場景在農村司空見慣,折射出的是農民對金融產品的渴求,相比城市發達便利的金融服務,農村金融一直是薄弱環節。中國社科院的調查顯示,目前只有27%的農戶能從正規渠道獲得貸款,40%以上有金融需求的農戶難以獲得貸款。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傳統金融機構網點分散,覆蓋率低,無法滿足農民的信貸需求;另一方面是農村信用體系和風險防範機制缺失,而大部分農民無產權無抵押品,導致傳統金融機構經營風險高,不願貸款給農民。
事實上,缺少有效的金融服務已經成為制約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之一,亟待解決。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到,推動金融資源更多向農村傾斜,發展農村普惠金融,降低融資成本,全面激活農村金融服務鏈條,同時引導互聯網金融、移動金融在農村規範發展。
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三農」互聯網金融藍皮書數據,「三農」金融缺口高達3.05萬億元。國家政策層面的推動,加上巨大的市場空白,讓農村金融成為了電商巨頭、互聯網金融公司、農業龍頭企業競相追逐的「香餑餑」。
這些區別於傳統金融機構的新玩家,讓原本死水一潭的農村金融,盪起了波瀾。他們的入場,為農村金融市場注入了新鮮活力,不僅為農村增添了新的金融組織,也將倒逼已有金融機構進行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更為重要的是,新玩家們將通過金融,滲透到農業的全產業、全過程,發掘更大的商業價值。
金融是一個紐帶,通過它可以把「三農」各種要素連接起來,起到黏合劑的作用,以此為支點撬動農村經濟發展,將會出現巨大的想像空間。
P2P輕與重
每天清早,河北灤縣軍英牧場的奶牛就從睡夢中被喚醒,在頭牛的帶領下,排著隊走向擠奶大廳。在這些奶牛當中,有200頭特殊的「租賃牛」。
2015年,軍英牧場場主歐陽曉軍準備通過貸款購進一批奶牛擴大生產。但是因為牧場的地是租的,在此之上的建築不能抵押貸款,歐陽曉軍一籌莫展。
他並不是沒有值錢的資產,軍英牧場里有多達6 500頭牛,這讓互聯網金融公司宜信看到了機會。宜信團隊調研後,決定和軍英牧場簽署一份融資租賃合同,宜信以售後回租業務的形式,將200頭奶牛提供給軍英牧場。其實質則是,後者以自家的200頭奶牛作為抵押,從宜信那裡貸了100萬元。
近年來,在宜信等金融公司的推動下,「農機融資租賃」在中國農村生根發芽。現在,宜信又在國內率先推出了「活體融資租賃」。而這些只是宜信在農村開展創新金融服務的一小部分。
在進入農村市場7年的時間裡,這些金融服務以「農商貸」項目為基礎,一共覆蓋了全國8個省市60多個網,點,累計放款8億多元。
農商貸是一項小額信用貸款服務。對農民來說,抵押貸款的操作門檻太高,農商貸的信貸服務,則基於自研的一套風控方法論,讓農民貸款變得容易起來。
首先,農商貸以自建的縣鄉線下網點為單位,培養了一批客戶經理,他們不僅負責開發客戶,還要針對每一筆貸款申請進行入戶調查,並對客戶的現金流做全面的分析。然後,客戶經理所完成的報告將會呈交至審貸會,由他們給出授信。最後,宜信完成放貸。
未來,宜信還計劃將農商貸從信貸產品,擴展到借貸全品類,並推出保險、理財等非借貸類金融產品,最終參與小微農戶生產能力建設。
與宜信不同,翼龍貸的模式更輕—「同城O2O+合作商」。
簡單來說就是開展農村金融駐點服務,由各地的加盟商負責貸前審核、貸中服務和貸後跟蹤,出了問題,加盟商需要擔負責任,而交易完全在網上進行。加盟商與翼龍貸之間按照一定的比例進行利潤分成。這就將「線上信息撮合」與「線下風險防控」相結合,最大程度上降低了風險的發生。
此模式已經成為翼龍貸的核心競爭優勢。有數據顯示,翼龍貸已經為廣大農戶輸送資金150多億元,受益農民超過20萬戶。
電商下鄉帶路黨
把金融視作生態圈閉環的電商巨頭們,在將網購帶到農村的同時,沒有忘了建設各自的農村金融體系。
通過平台積累的農戶消費、支付、物流等多種數據,可以成為發展農村金融的基礎數據,這無疑是電商巨頭們渴望看到的良性循環。
渠道做好了才能談進軍農村。因為農村和城市不一樣,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才能深入了解農民的切身需求和風險資質,而這正是京東的優勢。
按照計劃,截至2016年底,京東將累計建設1 500家縣級服務中心,招募25萬名推廣員,完成1 600多家京東幫服務店建設,覆蓋全國40多萬個行政村。隨後,京東金融就將全面實施自己的「下鄉」計劃,基於農民生產和消費的各個場景,打造自己的產品。
比如在農業生產環節,針對農戶從農資採購到農產品種植,再到加工、銷售環節的資金需求,京東推出無抵押、低利息、放貸快的「京農貸」。農村消費生活方面,則完整地向農民提供信貸、支付、理財、眾籌、保險等全產品鏈金融服務。
阿里和京東一樣,也把渠道建設視作推廣農村金融服務的第一步。2014年,阿里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將在3到5年內建立1 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建設這些「神經末梢」的目的不僅是在為農戶使用電商服務降低門檻,也是其未來農村金融服務的根據地。
不過,與京東不同的是,阿里更願意像過去一樣,將自己當作一個服務平台。
目前,阿里螞蟻金服的農村金融事業部內部已經形成了三大服務平台,分別是:旺農貸、旺農保和旺農付。
具體的做法就是,幫助眾多第三方的農村金融機構,低成本搭建起網銀等系統,為其開展互聯網金融相關業務打下基礎。同時,通過農村淘寶、支付寶縣級服務中心提供的生活服務等,將農民帶上網,而後通過和第三方合作,為農民提供金融服務。積累數據後,又可以幫助農民建立起誠信檔案。
也就是說,阿里布局農村金融並不是直接服務農民,而是向B端售賣自己的數據、技術和渠道。
整合者通吃
養殖戶老李打開手機,通過智能養豬軟體看到養豬場的動態情況:生豬存欄量、飼料用量、哪些豬行將生產。根據數據,老李可以通過網上商城預訂所需的大宗飼料、疫苗等產品,如果資金吃緊,他還可以憑藉自身資信水平申請無擔保貸款……
這是農牧企業大北農構建農業互聯網與金融生態圈的一個例證。2013年底,大北農實施「智慧大北農」戰略,旨在通過農業管理與大數據平台、涉農產品交易平台、農業金融平台為服務內容,以實現全產業鏈綜合服務。
具體操作層面上,大北農通過「豬管網—智農網—農信網」共同支撐平台:利用豬管網提供的智能養豬管理系統吸收大量優質養殖戶、經銷商資源,而後將這些資源引導到智農網電商平台進行農資產品消費,並將積累的用戶數據,最終匯入農信網,為客戶提供閉環式的小微金融服務。
不只是大北農,新希望、史丹利、金正大、芭田股份、康達爾、諾普信等A股農業上市公司都以不同形式涉足農村金融市場。相比互聯網金融公司和電商平台,這些農業龍頭企業顯然更具備產業鏈優勢,好比「主場」作戰。
在行業集中度提升和產業鏈一體化程度加深的行業走向中,龍頭公司更有機會通過自身的產業鏈地位建立農業互聯網和金融生態圈,形成贏者通吃的局面。
對農村金融市場而言,農業龍頭企業擁有大量產業上下游散戶、企業的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和雲計算,為散戶、企業的信用特徵畫像,可能更容易建立有效真實的信用體系,為各主體提供更為適合的融資服務。
對於龍頭企業來說,通過金融服務可以形成門檻和壁壘,將用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從而佔據產業競爭的制高點。也許,在未來,誰是農村金融的主導者,誰就將成為農業產業鏈的主導者。
推薦閱讀:
※巨變端倪:人工智慧在醫療影像診斷領域全面爆發丨奇點猛科技
※七七事變在他的管轄區爆發,不應忘卻的抗日將領秦德純
※[太極拳教程]太極拳教程 拳家如何爆發丹田之力小秘訣
※相城區,要爆發!
※歷史上的今天:辛亥革命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