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雲曉談什麼樣的愛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圖)
孫雲曉微訪談截圖
新浪教育訊1月19日下午消息,著名兒童教育專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研究員(微博)今日做客新浪《微訪談》,與網友分享他對兒童教育的獨到見解。孫雲曉的到來受到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網友的熱情追捧,短短1個半小時的訪談就收到了近386個問題。由於時間有限,孫雲曉選擇了其中的57個做了回答。
孫雲曉回答的問題涉及廣泛,從青少年性教育、早戀問題的處理到父母與孩子的溝通方法。作為兒童教育專家的他,還結合個人的著作內容,耐心細緻地對網友提出的問題予以解答,尤其是告訴廣大家長,如何給孩子以真正的愛。他告訴網友,「人只有感受到生活的真諦,實現自己的夢想,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今天的父母,要警惕,不要把給孩子的愛變成填鴨式的愛。」
孫雲曉通過新浪微博向網友致意
以下為訪談實錄:
1.GG乖宇翔:孫老師,處於青少年的孩子們如果早戀了,作為家長的我們該用什麼方法解決呢?該告訴他們點什麼呢?是不是男、女各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呢?謝謝了孫老師。
孫雲曉:首先要改變一個觀念,青少年對異性產生愛慕之情,是非常正常的,應當理解和尊重,給予適當的引導,今天之所以有那麼剩男剩女,就與他們缺乏戀愛的經驗有一定關係。非常奇怪的現象是:孩子小的時候喜歡與異性交往被粗暴的干涉,等這些沒有異性交往經驗的孩子長大後,父母卻逼著他們馬上戀愛結婚。
2.小壞蛋的精神:孫老師,這性應該什麼時候教育孩子最好呢?
孫雲曉:性教育從幼兒就應該開始了,因為幼兒就會有很多性的好奇,性教育需要循序漸進,幼兒和小學階段進行性的生理知識的教育,中學階段應該進行性的心理和性道德、性法律的教育。我特別倡導性教育的方法是「陽光法性教育」,就是要自然、美好的進行。
3.把真心留住:孫老師,我想請您講一下是什麼樣的愛才算愛,每一個父母都會說他們是愛自己的孩子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問題是孩子是否感受到了這份愛,父母給予孩子的愛是否有利於孩子人格健康的成長,如果不是,那不能稱之為「愛」,1/2
孫雲曉:在《教育就是以愛育愛》這本書中,我提出愛有兩個層次:一是給孩子以真正的愛,二是都給孩子怎樣去愛。比如:好的東西要分享,而不可讓孩子獨享,首先想到老人,在同伴發生矛盾的時候要公平、公正,敢於擔當自己的責任,這些都是教給孩子如何去愛,這樣的愛才會有利於培養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4.把真心留住:2/2他說:未來的世界是:方向比努力重要,能力比知識重要,健康比成績重要,生活比文憑重要,情商比智商重要!關於這幾條忠告,您對現在做基礎教育的人給出什麼樣的建議呢?
孫雲曉:我贊成清華大學校長的忠告,學習知識當然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培養健康人格,只有健康人格才是決定命運的根本因素。
5.王金龍同學:孫老師,我是一名青少年工作者,和諸多父母的接觸中常遇到這樣的問題:1)現在的孩子很講個性,家長無微不至的關愛往往適得其反,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2)和孩子的溝通有一定障礙,父母很願意和孩子溝通,但孩子不一定樂意和父母溝通。請孫老師給點建議,謝謝!
孫雲曉:許多父母都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抱怨孩子不領情、不感恩,實際上對10歲以後的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原則是兩個字:尊重。沒有理解和尊重的愛,也是可怕的。如果尊重孩子就會找出許多適當的方法。比如:一切跟孩子有關的事情,孩子都有權力發表意見,參與決定。
6.覅非:老師,您好啊!我同學去年剛生了小寶寶,現在也挺忙乎的,小倆口現在正天天籌劃著孩子的未來,就幼兒階段,老師有什麼建議么,提綱挈領的,呵呵,謝謝啦!買你新書送他們,呵呵。
孫雲曉:對剛出生的小寶寶,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的陪伴,無微不至的關懷,如果能夠在6歲之前與孩子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就是孩子一生幸福的保障。
7.struggle楠楠:父母訓孩子自己心裡也很難受,這樣對孩子的心理也不好。但是總是愛著急,總有對孩子更高的要求,怎樣處理好及時督促和不對孩子心理造成影響之間的關係呢?
孫雲曉:我有一個教育觀點,叫做關係好壞決定教育成敗,對孩子需要以表揚為主,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如果對孩子總是有過高、過急的要求,就不可能有好的關係。我最近出版了《拿什麼來愛你,我的孩子》,這是一本未成年人心理危機的調查報告。我認為:未成年人是中國最大的弱勢群體,他們最弱的方面就是心理健康
8.籠中的自由鳥:教育孩子的目的是什麼?把孩子教育成聽老師話聽家長話聽社會話的有利用價值的賺錢工具?還是把孩子教育成有獨立人格,懂得追求自己夢想但在常人眼裡卻淪為異類?是打罵樹立父母的威嚴?還是放低父母的架子和孩子交心成為朋友?
孫雲曉:我在新浪博客上發表了心理學教授陳會昌教授的文章,其核心觀點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創造性和自制力都強的孩子,他把這比作「兩顆種子」。顯然,現在的教育一定是尊重兒童,沒有尊重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9.cce_陳翠娥:四歲的小男孩,因為父母離異變得孤僻,成天只知道待在家裡打遊戲,不願意出門。孩子跟著父親過,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改變這種現狀呢?懇請老師給一點建議,非常感謝~
孫雲曉:改變孩子要從改變父母做起,既然兒子跟著父親過,最好的方法是父親是振作起來,把男孩子的生活安排的豐富一些。我寫過《拯救男孩》這本書,發現沒有運動就沒有男孩更沒有男子漢,而父親是最好的教練,如果父親與兒子一起運動,一定會改變兩個人的生活與心情。當然孩子也需要一個代理母親式的人物陪伴。
10.河南電台姝奇:寒假到了,孩子該怎麼玩兒?作為家長要怎麼做呢?請孫老師給點建議。謝謝!
孫雲曉:寒假應該成為孩子的天堂而不是地獄,假期的本質意義就是讓孩子過一種不同於學校的生活,所以需要安排孩子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多一些遊戲和運動,多一些閱讀,多一些親情的交流,多一些動手、實驗,多一些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這些都是假期里最重要的內容。
孫雲曉認真回答網友提問
11.冬之明珠:孫老師,現在的小孩其實挺累的!各種班(輔導班)給我們的孩子帶來的壓力真是不小……為人父母,為了使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竭盡全力給孩子好的教育。那真是好的嗎?孩子沒了遊戲、玩泥巴的時間,他還是孩子嗎?他的童年還快樂嗎?身為父母,應如何讓孩子健康成長?
孫雲曉:幼兒教育小學化,就把早期教育變成了早期摧殘,所以全部兒童教育的使命是12個字:發現兒童,解放兒童,發展兒童,父母應當成為童年的捍衛者。對於學前兒童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學知識和學技能,而是在遊戲中培養他的自信心、想像力和與別人友好相片的習慣。對於再小的孩子也要尊重他的興趣和選擇。
12.青春的心蕊:我家寶寶兩周多點 這孩子特機靈 也懂事 可就是不太老實 比人你幹什麼她就幹什麼 你拿書她搶書 你掃地他也掃 沙發別人做她不讓 不知怎麽辦 寶寶今年想讓她上幼兒園 又怕她上火生病 大小便不能自理 望老師給 建議
孫雲曉:兒童的學習是觀察性學習和模仿性學習,所以孩子模仿大人是非常正常的行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因勢利導,父母給孩子做出好的榜樣。孩子上幼兒園之前需要進行一些行為訓練。
13.乖乖矛盾:孫老師您好。我想了解的是對於一個從小學時就缺少父愛的女孩,她的心理上會有些什麼問題?對於這些問題我們又應該如何解覺呢?
孫雲曉:缺什麼就需要補什麼,如果小學階段缺乏父愛,最好的辦法就是在中學時代,盡量彌補。而中學時代是最需要父愛的階段,也是父親的影響力超過母親的階段。當然無法得到父愛,則需要有其它的男性長輩,關愛孩子起到一種代理父親的作用。
14.夏日小景:朱永新教授說:把童年和童心還給孩子,這是教育的基本要求。」「教育不僅是為未來的幸福做準備,教育生活本身就應該是幸福的。」現在的孩子比祖輩得到的疼愛更多,比父輩擁有的玩具更多,他們是不是比祖輩、父輩更幸福?請問您怎樣的家庭、社會、學校教育會讓孩子產生幸福感呢?
孫雲曉:只接受愛的人,未必有幸福感,甚至不一定懂得愛,幸福來自對生活的體驗,特別需要成功的體驗。因為人只有感受到生活的真諦,實現自己的夢想,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今天的父母,要警惕,不要把給孩子的愛變成填鴨式的愛。
15.雙面Yolanda:父母年齡相差有歲數,會影響到孩子成長么?
孫雲曉:父母年齡有差別不是根本問題,根本問題是關係,父母的關係越融洽、穩定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父母的關係越糟糕,越不利於孩子的成長。所以父母的關係是影響孩子成長的,極為重要的因素。
16.Merly2013:現在好多父母忙於工作,寶寶3歲前都是和老人住在一起,很久才能見上父母一次,即使天天電話,寶寶也越來越不在乎……這對於建立親子關係明顯是不利的,請問您對此是怎麼看的,基於現實無法改變的狀況,作為父母和老人,應當從哪些方面著手培養孩子?謝謝。
孫雲曉:心理學家認為孩子在6歲之前特別是0-3歲,如果不能和父母建立起親密的親子依戀的情感,有可能導致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調查發現只有30%左右的祖輩,有能力帶好孩子。所以父母的責任是沒有人可以替代的,再忙碌的父母也要儘可能的多陪伴孩子,錯過6歲前最重要的階段,許多的教育特別是親情是難以彌補的。
17.玉玉玉菲菲:何時開始引導孩子學習英語比較好?據說2歲多學習語言的時候如果雙語齊下容易造成孩子困擾。可是,再晚,又怕錯過孩子語言學習的黃金期。您如何看呢?
孫雲曉:我對這個問題沒有專門研究,但我注意到中國科學院的教授,認為3、4歲是外語口語學習的關鍵期,但他同時認為6歲前的孩子不宜學習寫外語,比較適合於口語的練習,書寫外語要在6歲之後。我的看法是,對於幼兒乃至小學生,首先要學好母語,不可本末倒置,也不可給孩子增加負擔。
18.C胤逸:有一所小學,那裡的孩子炫富攀比蔚然成風,學校規定穿校服,比不了服裝,孩子們就比鞋子、比書包、比文具…我想請問的是:對於孩子集體形成的攀比之心,或是某種不良習慣,對於全體孩子學校該如何教導?對於單個孩子父母又該如何教導?
孫雲曉:面對兒童比富、攀比成風,學校和家庭最重要的教育方式,就是在審美觀和價值觀方面進行引導,也就是說:引導孩子認識什麼是真正的美,什麼是真正的高貴。實際上現代人最本質的特徵不是名牌的包裝,而是現代的思維和行為方式。
19.郭本財:孫老師,我聽人說對孩子的教育得首先培養人格,然後塑造好的性格,最後才是習慣養成問題,而不可以顛倒順序,是不是這樣呢?
孫雲曉:我不同意這個看法,恰恰相反,我認為是兒童時代是習慣決定人格,成年人則是人格決定習慣。因為兒童對很多道理都不明白,他們適合於具體的、行為的指導,而科學的教育就是良好習慣締造健康人格。這是兒童教育最核心、最重要的使命。
20.紅泥小小火爐:孫老師,對於離異家庭的子女,應該給予怎樣的關心和關懷呢?我有個朋友的女兒6歲,父母離異了,我看著她很可憐,但是她做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我很想安慰她,又不知道該怎麼做。
孫雲曉:愛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對離異家庭的子女,如果以可憐的心態對待可能會引起逆反,需要給他們以平等而真誠的幫助
推薦閱讀:
※英國父母如何給孩子選健腦食物?
※中國爸爸到底背負著什麼?為孩子爸們說兩句公道話
※孩子有沒有教養?大家都看這25個細節!
※【崔玉濤談餵養】孩子吃飯發愁,增長緩慢,不應採用藥物、補劑來解決
※家長輔導孩子學習的7大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