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太素07】在線收聽

清陽發腠理, 此名衛氣為清陽,發腠理,即濁為清也。 濁陰走五臟; 此名營氣為濁陰,走於五臟,即清為濁也。 清陽實四肢,濁陰實六腑。 四肢、六腑雖為陽,復分陰陽也。四肢在外,故清氣實之;六腑在內,故濁谷實之。 編者按:後「實」字,《素問》、《甲乙經》均作「歸」字。注「雖」字後殘缺一字,只余右半「刂」形,據文義似當為「同」字,待考。 水為陰,火為陽, 五穀為食中水冷,謂之陰也;食中火熱,為之陽也。 陽為氣,陰為味。 食中火熱,發谷五氣也;食中水冷,發谷五味也。 味歸形, 五味各入於臟,以成一形。 形歸氣。 陰形陽氣有也。 氣歸精, 氣生五味精等。 編者按:「氣歸精」之後,《素問》、《甲乙經》均有「精歸化」三字。 精食氣, 五味精華,五氣變為。 編者按:注「味」字,原鈔殘缺下半部;「精」字,右半上部殘,均據文義補。「變為」二字,疑乃「為變」之誤。 形食味, 得於形者,以食為味。 味傷形, 五味各走其臟,淫則各傷其臟。 編者按:「味傷形」之前,《素問》、《甲乙經》均有「化生精,氣生形」六字。 氣傷精,精化於氣, 精本從氣化,有氣淫還,各傷其精也。 編者按:「於氣」,《素問》、《甲乙經》均作「為氣」。 氣傷於味。 食中氣盛,定傷五味。 味出下竅,氣出上竅。 五味糟粕為大小便也,谷氣不行經隧者,積於胸中,成於也。 編者按:「味」字之前,《素問》、《甲乙經》均有「陰」字;「氣」字之前,均有「陽」字。注「於」字後所缺二字,原鈔殘,似「吐利」二字。 味厚為陰,薄為陰之陽; 夫陰陽之道,推之可萬也。如五味是陰,味之厚薄亦是陰陽,故味之厚者,陰中之陰,味薄者,陰中之陽也。 編者按:「厚」字之後,《素問》、《甲乙經》均有「者」字。 氣厚為陽,薄為陽之陰; 五氣是陽,氣之厚薄又是陰陽,故氣之厚者,陽中之陽,氣之薄者,陽中之陰也。上下、貴賤、吉凶、福禍等,萬物皆然。 編者按:「厚」字之後,《素問》、《甲乙經》均有「者」字。「薄為陽」,「陽」字原缺,謹據《素問》、《甲乙經》補。 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泄,厚則發。 味厚氣薄,則上下吐泄;味薄氣厚則上下通發。 編者按:「氣薄則泄,厚則發」,《素問》、《甲乙經》作「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 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 壯盛火熱之氣,盛必衰也。少微火暖之氣,必為壯盛。此陰陽之也。 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 壯火壯盛,食氣必衰;氣食少火,氣得壯。故得壯火之盛,必散於氣,少火之微定聚生氣也。 編者按:注「衰」字,原鈔殘右半部,觀其剩形,復考經文,當為「衰」字。 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 氣之味是甘陰之厚者,發散薄為陽也。酸苦薄者為陽,下涌泄者為陰也。 編者按:注「味」字,原鈔殘下半部,觀其剩形,似「味」字。 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 夫陰陽和,物生者也。今陽虛者,陰必並之,陰並陽者,是則陰勝,故陽病。陰虛亦爾。 編者按:「陽病」,「陽」字仁和寺本誤作「湯」,今據《素問》、《甲乙經》改。 陰病則熱,陽病則寒。 陰病陽勝,故熱;陽病陰勝,故寒也。 編者按:二「病」字,《素問》均作「勝」,《甲乙經》同,亦作「病」。 重熱則寒,重陰則熱。 謂陰陽極。 編者按:此二句《素問》、《甲乙經》均作「重寒則熱,重熱則寒」。 寒傷形,熱傷氣。 形者,和陰也;氣者,和陽也。寒甚有傷於形,熱甚傷奪其氣,斯之常。 氣傷痛, 衛氣行於膚之中,邪氣客於膚肉,壅遏衛氣,迫於分肉,故痛。 編者按:注「之中」前所缺一字,據下文「客於膚肉」,疑當作「肉」字。 形傷腫。 既迫痛傷形,即便為腫也。 編者按:自篇首至「傷腫」二字,蕭本原缺,今據仁和寺本補入。 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 先邪傷衛氣致痛,後形腫者,謂衛氣傷及於形也。 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邪先客於皮膚為腫,而後壅衛氣為痛者,謂形傷及於氣也。 風勝則腫,燥勝則干, 邪風客於皮膚,則為腫也;邪熱燥於皮膚,則皮干無汗。 平按:《素問》、《甲乙經》「腫」均作「動」;「腫」下均有「熱勝則腫」句。 寒勝則胕, 扶付反,檢義當腐,寒勝肉熱,肉當腐。 平按:「胕」《素問》、《甲乙經》均作「浮」。 濕勝則濡。 陰濕氣盛,則多汗也。 平按:「濡」下,《素問》、《甲乙經》均有「瀉」字。 天有四時五行, 天之用也。 以生長收藏, 四時之用。 以生寒暑燥濕。 五行所生也。有本有「風」,謂具五者也。 平按:「濕」下,《素問》、《甲乙經》均有「風」字。 人有五臟, 人之有也。 有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五氣,五臟氣也。喜怒等,心、肺、肝、脾、腎五志者。 平按:「有五氣」《素問》作「化五氣」,《甲乙經》作「化為五氣」。「喜」上,《素問》、《甲乙經》均有「生」字。 故喜怒傷氣, 內傷者也。 寒暑傷形。 外傷者也。 故曰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 內外傷已,生得堅固不道夭者,未之有也。 平按:《素問》無「故曰」二字;此節以上有「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十六字,《甲乙經》同。 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病溫; 傷,過多也。冬寒,陰也。人於冬時,溫衣熱食,腠理開發,多取寒涼以快其志者,寒入腠理,腠理遂閉,內行臟腑,至春寒極,變為溫病也。 平按:「病溫」,顧本《素問》作「溫病」,趙府本《素問》仍作「病溫」。 春傷於風,夏生飧泄; 春風,陽也。春因腠理開發,風入腠閉,內行臟腑腸胃之中,至夏飧泄也。飧,水洗飯也,音孫,謂腸胃有風,水谷不化而出也。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夏因汗出,小寒入腠,藏之於內,至氣發,腠理外閉,風氣內發,以成痎瘧。痎,音皆。 平按:《素問》「秋生」作「秋必」。注「氣發」上原缺一字,玩經文應作「秋」,袁刻作「夏」。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秋多雨濕,人傷受濕,濕從上下,至冬寒並傷肺,故成咳嗽也。愷代反,又邱吏反,謂逆氣也。 平按:自此以下《素問》有「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至「陽在外,陰之使也」一段,其文甚長,中間新校正所引《太素》及楊注甚多,當在今本所闕七卷中,惜不可考矣。 黃帝問曰:法陰陽奈何? 陰陽者,天地綱紀,變化父母,養生之道,法之以成,故問之。 岐伯答曰:陽勝則身熱, 陽勝八益為實,陰勝七損為虛。言八益者:身熱,一益也,陰弱陽盛,故通身熱也。 腠理閉, 二益也。陽開腠理,過盛則閉。 而粗 三益也。熱盛則腠理皮上粗澀也。 平按:「而粗」《素問》作「喘粗」,《甲乙經》作「喘息粗」。 為之俛仰, 四益也。熱盛上下,故身俛仰。 平按:「俛仰」《甲乙經》作「後悶」。 汗不出而熱, 五益也。陰氣內絕,故汗不出,身仍熱。 干齒 六益也。熱盛至骨,故齒干也。 平按:《素問》、《甲乙經》作「齒干」。 以煩悗, 七益也。熱以亂神,故煩悶也。 平按:「悗」《素問》作「冤」,《甲乙經》作「悶」。 腹滿死, 八益也。熱盛胃中,故腹滿也。前已七益,復加腹滿,故致死。 平按:「滿」《甲乙經》作「脹」。 能冬不能夏。 以其內熱,故能冬之大寒,不能夏之小熱。 平按:二「能」字《甲乙經》作「耐」。 陰勝則身寒, 下言七損也:身寒,一損也,身苦寒。 汗出, 二損也。無陽禁腠,故汗出。 身常凊, 三損也。凊,冷也,身皮膚常冷也。 平按:《素問》、《甲乙經》「凊」作「清」,袁刻亦作「清」。 數栗 四損也。數數戰慄也。 而寒, 五損也。戰而復寒也。 寒則厥, 六損也。寒則手足逆冷也。 厥則腹滿死, 七損也。前已六損,復加冷氣滿腹,冷氣滿腹故致死也。 能夏不能冬。 寒人遇熱,故堪能也。 平按:兩「能」字,《甲乙經》均作「耐」。 此陰陽更勝之變也,病之形能也。 此是陰陽變極之理,亦是人之病所能也。 黃帝問曰:調此二者奈何? 陰陽相勝,遂有七損八益,虛實不和,故謂調之。 岐伯答曰:能去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也; 損者,損於身;益者,益於病。若人能修道察同,去損益之病,則陰陽氣和,無諸衰老,壽命無窮,與天地同極也。 平按:「去」《素問》、《甲乙經》均作「知」。 不知用此,則蚤衰。 人不修道,不去損益,則陰陽不調,是謂不道,不道早衰也。 平按:注「不道」二字,原鈔重,袁刻刪去,不合,仍依原鈔。 衰之節,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 始衰時節,年四十也。六腑為陽氣,五臟為陰氣。人年四十,五臟陰氣自半已衰,腠理始疏,榮華頹落,髮鬢頒白,行立之起,坐卧之居,日漸已衰也。 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 人年五十,脾氣衰,故體重。肝氣衰,故目不明。腎氣衰,故聽不聰也。 年六十,陰痿,大氣衰,九竅不利,
推薦閱讀:

邪氣藏府病形——《黃帝內經·靈樞》第四篇
<黃帝內經1000問>(10)
黃帝內經》原文7
性命百字碑??內經圖

TAG:黃帝 | 黃帝內經 | 內經 | 在線收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