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養生祛濕,找對這6處穴位灸,保你一年百病不生!
為什麼很多人一到夏天就很會出現睏倦、食欲不振、皮膚油膩,四肢沉重等現象呢?其實這些癥狀都是體內濕氣引起的,相信大家對濕氣不陌生吧?濕氣是絕大多數疑難雜症和慢性病的源頭或幫凶。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
那麼我們怎麼樣很好的排濕從而達到養生的目的呢?
有很多人身體有些不適就會跑去艾灸,艾灸有什麼作用?艾灸不僅有補陽祛濕的作用,還有比較的好的養生、治病的效果,找到正確的穴位進行艾灸,不單單只是祛除體內濕氣,同時預防了各種疾病的作用,這6個穴位分別是:
1、中脘穴
此穴位於腹部的正中線,肚臍上面大約四寸左右的位置。在此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緩解胃部所出現的各種癥狀,比如噁心、拉肚子等。
2、關元穴
此穴在肚臍下面大約三寸的位置,灸此位有很好養生以及強身健體的功效。長期對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有效的調理氣血,並且對於補腎固精也有很大的幫助。
3、解溪穴
此穴位於在祖輩和消退交界的位置中,橫紋中間的凹陷位置就是解溪穴了。這個穴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進行艾灸之後能夠有效的解決下半身水腫的問題。
4、豐隆穴
此穴道位於在小腿前外側,也就是在外腳踝肩部上面大約八寸的位置。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祛濕的穴位。
5、合谷穴
老中醫方面認為,此穴位是大腸經的一個總開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臉部的皮膚出現了紅血絲,可以在此穴進行艾灸,能夠起到非常好的緩解作用。合谷穴具有很好的升清降濁以及疏通氣血的作用
6、曲池穴
此穴位於肘部出現橫紋的外側段,是大腸經的合穴,也就是說血脈之氣從四肢對位置彙集到這裡。對這個穴位進行艾灸,能夠很好的起到調理氣血以及去除風濕的作用。
老中醫認為濕症有分為兩種,一種是內濕,另一種則是外濕。除了上面所說的使用中醫艾灸養生的方法令身體恢復健康之外。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戒煙戒酒,少食用一些生冷的食物,這些對於脾胃功能、消化能力以及身體健康情況等等都具有非常不好的影響。另外,還應該進行適當的運動,飲食治療。
食療祛濕:
薏米是濕氣的剋星,《本草綱目》就有記載薏米有健脾利濕、清熱排膿功能。薏米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薏米是普遍又很常吃的食物,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葯。
薏米紅豆粥、
做法:1、首先準備好薏米50克、紅豆50克、芡實10克、枸杞5克。
2、將薏米、紅豆洗凈後,薏米瀝干、放在乾淨的鍋里翻炒至顏色變黃,再用清水侵泡3個小時以上。
3、然後將所有的材料一起倒入鍋里,放入適量的水煮成粥的形狀,根據個人口味加入冰糖即可。
薏米山藥芡實粥
做法:薏米50克,山藥100克,芡實30克,將薏米和芡實洗凈後,用熱水侵泡3個小時以上,然後將泡好的薏米和芡實倒入鍋內,倒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再轉為文火煮一個小時左右,同時將山藥去皮,切成小塊放入鍋內續煮20分鐘。加入紅糖調味即可。
結語:你用過艾灸養生嗎?這幾個穴位你知道在哪裡了嗎?
------------------------
推薦閱讀:
※濕氣太重, 一個茶方泡水喝, 祛濕效果極好
※80%人都在健脾祛濕,不知史上最徹底最簡單祛濕方法
※濕重病纏身,艾灸祛濕昇陽快,虛寒暑濕凝淤塞,有「艾」都不怕!
※春雨連綿 ,怎麼給身體祛濕?
※天然的「祛濕王」終於被發現了, 每天吃點, 體內濕毒跑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