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人民出版社
兒童保護就是要「 多管閑事」
2016-11-25 江蘇人民出版社1評兒童拐賣、校園暴力、課業負擔、校車安全、農村留守兒童……一直以來,關於兒童保護的各種問題幾乎牽動著所有人的神經。
長期在美國從事教育研究工作的楊敏,在新著《兒童保護:美國經驗及其啟示》中,以強烈的問題意識為導向,梳理了美國在兒童保護方面的一些成功經驗,或能對大家有所啟示。
「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讀書周刊:您在美國工作、生活10多年,從事的又是教育研究工作,在您看來,美國在兒童保護方面有什麼是最值得我們借鑒的?
楊敏:一種全民的、強烈的兒童保護意識。不是說這個孩子是我的,我要保護他,而是說只要發現某個孩子處於某種危險之中,路人甲、路人乙都會出面干涉,直到這個孩子脫離危險為止。
在保護兒童這件事上,美國人是很愛管「閑事」的。有一次,我的一個朋友抱著她三歲的孩子走在路上,孩子又哭又鬧,她就把孩子臉朝下橫著抱,以免孩子踢到自己。有位老太太一直跟著她,後來這位老太太上前跟她說:「也許你可以有更好的方式抱孩子……」然後又逗孩子:「你穿著托馬斯的衣服呢……」我們覺得孩子哭鬧是件很平常的事,但老太太不這麼看。
還有一次,我的另一個朋友帶孩子去超市,孩子在超市門口不肯走,她就騙孩子說,那媽媽先走了,其實她是躲到門後面去了。這時有人經過,看到孩子獨自一人就上前詢問。她趕緊從門後出來,還沒等她開口解釋,這個人就很生氣地說:「你知不知道,讓孩子一個人呆著很危險?!」
讀書周刊:多年前有部電影《刮痧》,講的就是這種因「多管閑事」而引發的誤會與衝突。
楊敏:美國法律規定,兒童工作者,比如醫生、社工和老師,一旦懷疑孩子遭受虐待,即使沒有確切的證據,就可以、也必須上報,如果不上報,兒童工作者本身會受到處罰。
曾有人感慨說,在美國,虐童者很容易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因為人人都參與監督,最大程度地保障孩子的安全。
讀書周刊:作為家長的責任就更重了。
楊敏:是的。法律明確規定了家長的許多看護責任,比如規定不能把低於某個年齡的孩子單獨留在家裡,有些州規定是8歲,有些州或高些或低些,雖然規定不一樣,但都是很明確的。再比如,規定孩子乘車必須使用兒童安全椅。
美國家長本身也對孩子的安全時刻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在公共場合或是車輛穿梭的地方,家長一般不會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在日常生活中,也會把教孩子保護自己視為一項重要的家庭教育內容。
讀書周刊:美國是個特別注重個人隱私保護的國家,卻對兒童犯罪採取了公開犯罪記錄的措施。
楊敏:因為美國社會認為,孩子是弱小群體,完全沒有能力保護自己,所以他們不僅會從重處罰兒童犯罪,而且會在規定的渠道公布兒童性侵犯的犯罪記錄,供公眾及兒童保護和教育機構查詢,從而限制兒童性侵犯的就業範圍,減少他們和孩子接觸的機會。在美國,兒童性侵犯和他的家人,通常會長時間處於公眾的壓力之下,為曾經的犯罪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至少把母親留給孩子
讀書周刊:近年來發生了不少農村留守兒童安全事件,您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楊敏:我一直對國內留守兒童的狀況很關注,這也是促成我寫這本書的直接原因。
孩子和父母的紐帶是最天然、最基本的,但是因為經濟原因,很多農民選擇外出打工,這個紐帶就在很大程度上被割斷了。父母的責任一旦被淡化和架空,孩子的教育和成長將直接受到影響,這個家庭破裂的可能性也會急劇增加。生活在破裂和不健全家庭的孩子,會有更高的幾率在青少年犯罪、性混亂、早孕及婚姻家庭等方面出現問題,也會有更高的幾率養育出下一代「問題孩子」,從而造成家庭和社會問題的代際傳播。這種惡性循環一旦形成,將很難打破。
我一直以來的觀點都是,即使父親實在無法留在孩子身邊,至少也要把母親留給孩子。一個女性做母親的社會價值和貢獻,遠遠超過她在工廠里日復一日的勞動所創造的價值。誰能估算一個母親給孩子的擁抱,給孩子的保護和愛,以及給孩子一個溫暖的家的價值?而正是一個個這樣的孩子構築了一個國家的未來。所以,社會要扶持和幫助母親回家,和孩子團聚,幫助母親更好地教育孩子,這是對社會未來最好的隱性投資。
讀書周刊:美國存在留守兒童現象嗎?
楊敏:在留守兒童這個問題上,美國沒有類似的經歷。但是,很多來美國打工的墨西哥人(包括合法入境和非法入境的),也選擇把孩子留在墨西哥,因此,在美國有很多關於墨西哥留守兒童的研究。閱讀這些研究文獻會發現,這些孩子在行為和心理上所出現的問題和中國的留守兒童驚人地相似。針對墨西哥的這種狀況,一位美國記者在他的書中寫道:「我希望我的書能夠讓從拉美來的婦女了解到把孩子撇下的後果,從而將來能夠做出更明智的決定。因為,最終,這樣的分離總是以悲劇結束。」
讀書周刊:但是,現代化和城市化總是並肩而行,大量的工作機會總是集中出現在城市,大量人口從農村向城市遷移,導致留守兒童的出現,似乎無可避免。
楊敏:18世紀從歐洲開始的工業化,也是伴隨著大量人口從農村湧向城市,他們到了城市之後,居住條件也不好,但有小孩的家庭一般都選擇一家人一起遷徙,也就是說,這個核心家庭(父母和小孩組成的家庭)可能離開了自己祖輩生活的農村和在農村的親戚,但是這個小家庭總是在一起的。所以,西方在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中,並沒有出現像國內這樣大規模的家庭撕裂情況。
留守與否,還在於價值的選擇,看是否把孩子的成長放到家庭的首要位置。
讀書周刊:校園欺凌也是當下備受關注的社會熱點,在美國,孩子如果遭遇校園欺凌,一般會怎麼處理?
楊敏:首先,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家庭教育,都會告訴孩子,如果在學校被欺負,要第一時間報告老師,讓老師幫助解決;回家後也一定要告訴家長。
美國學校對孩子的行為規範以及校園安全方面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一旦發現學生有欺凌行為,校方一定會介入,老師、校長會約其談話,有時還邀請家長介入。學校配有心理諮詢方面的專業人員,如果他們確認欺凌者存在心理問題,這個孩子就會被納入學校的特殊教育範疇,甚至會配備專門的老師長期跟蹤,針對孩子的具體情況實施訓練和疏導。
我孩子所在的小學,每一學期會做一次校園安全問卷調查,詢問孩子是否覺得在校內受到了歧視或者欺凌。
並非一直如此美好
讀書周刊:最初怎麼想到要寫這樣一本書?
楊敏:兩年多前我回了一次國,無意中從一位老師那裡得到了一大疊農村留守兒童寫給自己父母的信,寫信的孩子都很長時間沒見過父母了,他們沒有機會和父母交流,這些信似乎是他們向父母表達心聲的唯一機會。
孩子在信中展示的內心世界是那麼純粹、真實,但又那麼讓人心碎。你可以看到孩子對父母回到自己身邊最強烈的渴望、對父母是否還愛自己的最深切的疑問,以及因為父母不在而使孩子身處的艱難與危險。因為各種原因,這些信其實並沒能送到父母手中,但是,就從那一刻起,寫一本關於兒童保護和教育公平的書,就成了我最深沉的心愿。
讀書周刊:寫作的兩年中,一直受這種激情的驅使?
楊敏:是的。不管多忙,寫完這本書的信念從來沒有動搖過。
回到美國,我常常到鎮里的公立圖書館寫作。那裡雖然算不上豪華,但寬敞、明亮,是鎮里的孩子每周都要來光顧的地方。孩子們來這裡安靜地看書,或者參加圖書館的活動。看著這些美國孩子自由、安全地學習和玩耍,我的心很痛。
但是,也不要以為美國一直都是這樣美好的。事實上,就在上個世紀,在這片土地上,黑人和白人的孩子還不能在同一所公立學校讀書,很多殘障兒童還不能像健全的孩子一樣擁有受教育的機會。
讀書周刊:不管是什麼國家,人類在進步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都是大同小異的,但人類社會之所以能夠進步,不在於遇到困難的大小,而是在於有多少人願意為理想和正義作出努力。
楊敏:這本書的第二章到第八章,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展現美國社會在兒童保護和教育公平方面所取得的每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這些故事,可以大概勾勒出這個國家的人民和政府在兒童保護方面走過的艱難歷程。我希望,這些對國內的讀者是有啟發的;同時,我更希望大家在關注自己孩子的同時,也可以多管一點「閑事」,共同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安全的社會環境。
原文刊載於《解放日報·讀書周刊》2016年10月8日,顧學文/ 文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推薦閱讀:
※湖北美術出版社重點圖書《中國繪畫史圖鑑 · 山水卷》,2017年隆重上市
※出版社編輯的日常工作都有什麼?平時是怎麼運作的?
※《微博改變一切》為什麼會是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的?上財的出版社很牛嗎?
※《女人幸福的資本》全集 文錦 編輯 北方文藝出版社
※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