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投圈奇葩人事甚多,何止一個「就差天使輪了」

梅花天使創投創始人吳世春

A、B、C輪都找好了,就差您的天使輪了。

這不是玩笑,是吳世春真實遇到的嚴肅融資案例。

荒誕而又有其理據,此類故事如今所在多有。

靠譜創業者總給人似曾相識之感

我們最近把「就差天使輪了」註冊成了商標。你看我的手機殼背面,印的就是這句話。

很多人以為這只是個互聯網段子,但這確實是我在面試創業者過程中親身經歷的事情。對方當時跟我說:「我已經找好了經緯的A輪,紅杉的B輪,BAT的C輪,就差您的天使輪了。」我們很尊重創業者的努力,但那名創業者本身不靠譜。他的話比較誇張,與事實不符,我們沒辦法投。

但細品「就差天使輪了」這句話,很有意思。它不僅帶一絲戲謔的成分,還有幾分真實的味道,話語之外有豐富的內涵和外延。在創業者必經的幾個融資階段中,天使輪確實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背後站著最早給創業者開第一張支票的機構,也是機構更願意手把手幫助創業者的階段。

很多項目可能真的離IPO就差一個天使輪了。比如有的創業者跟我說:「我那邊有一個好項目,MVP(Minimal Viable Product,即最小可行化產品)快打磨出來了,就差您的天使輪了。」很多項目我們考察過後,發現還真是那麼回事。因為通常走完MVP打磨階段,創業者便有很大概率拿到A輪。

創業說起來複雜,但在我們看來還是有規律可循。人要靠譜、踏實,最後才能走得遠。

所以在投資時,我們更看重的是人,人是第一要素。

梅花天使創投投的都是輕資產公司,人的創造力和潛力才是主要增值的部分。我們的slogan是,幫助聰明的年輕人成為偉大的企業家。

我看人,希望對方格局大、心態開放、眼界開闊,他對產品、市場、資本都要有眼界,同時還要具備謙卑的心態,不會因為取得一點小成就就沾沾自喜。這些要靠投資人去聊,優秀的人給你的感覺會是似曾相識的。

我曾經說過,有幾類人不投:不投大學生創業,不投資源依賴型,不投45歲以上的創業者,不投夫妻檔創業。這裡面有一個邏輯:年紀太大的,易趨於保守。而剛畢業的大學生,很多還不懂人情世故,有的甚至不懂感恩。我見過很多投資人投大學生,最後落得一地雞毛。投資人過早拔苗助長,會讓他們覺得錢來得很容易,可以在創業過程中大手大腳,不把投資人的錢當錢。而我們要投的,是那種會在意投資人的信任的創業者。

在我們的辦公室里,高峰時期每20分鐘就要面試一名創業者。目前我看走眼的很少。對自己喜歡的項目,我的風格是快、准,最快談個15分鐘到半小時,會敲定一起投資。梅花天使創投成立3年多,至今已投出近200個項目,其中超過70%已經進入下一輪融資。

我投資過的創業者各有所長。趣分期(2016年7月已更名為趣店)的羅敏眼界特別開闊,他格局比較大,能隨機應變。大掌門的葉凱則是產品思維很強,特別擅長把控用戶需求。我當時是40萬元投資的大掌門,後來收益6億元,回報1500倍。羅敏的趣分期正準備上市,我現在不便多說。

蜜芽寶貝(2015年7月已更名為蜜芽)創始人劉楠是一名女性創業者。在我看來,她就是個女漢子。我們第一次接觸時,劉楠還是個淘寶賣家。決定投資前,我曾去看她的淘寶店,幾百條評論及互動,我一條一條挨個翻過去。看完這些評論,我當時就得出一個判斷:賣家能把客服做得如此細緻,這個項目很有希望成功。所以當時我就給劉楠出了TS(Term Sheet,即投資意向書)。劉楠組建團隊時非常霸氣,曾把京東、好樂買、樂淘的人都挖了一遍。

無人值守設備,市場規模10萬億

在投資方向上,我最近關注新零售、智能製造、知識付費比較多,比如我們最近投了一系列無人值守設備。

我們判斷,未來3年內,國內市場需要5000萬~1億台無人值守設備,這將會是一個10萬億元的市場。很多原有的線下商品銷售終端或者服務,都會由無人值守設備提供,比如咖啡、茶飲、健身、K歌等。

我們預計,無人值守設備未來會重構很多消費場景,比如在辦公室、樓道、小區以及一些你可能從未想到過的地方,會出現貨架。

無人值守設備還會擴展出很多增量的市場。

此外,成本結構、用戶體驗、交付模式等都將會被重構。

在該領域,我們投過自助咖啡機項目——「萊杯咖啡」。萊杯咖啡在9個月內完成了3輪融資,我們投了其中兩輪。它是一個互聯網+咖啡+智能硬體的類型。創業團隊把現磨咖啡調成中性的味道,把售賣場景搬離咖啡店,搬到辦公室等環境中。

我們的團隊曾去考察該咖啡機在清華大學教學樓的表現,看到的數據非常好。即使夏天,一台機器一天仍能賣出30杯左右的咖啡。

傳統咖啡店經營成本中,租金占很大比重。除了星巴克這種標配店能享受到購物中心較低的租金以外,其他咖啡店的開店成本是相當高昂的,此外還要考慮人力成本。但無人自助咖啡,把這些都省掉了。原來你喝一杯咖啡,可能2/3喝的是租金。如果一杯咖啡中,70%的成本來自原材料本身,用戶就能喝到高性價比的咖啡。

我們考察此類無人值守設備時有兩個維度:放置場景以及設備瞄準的需求。比如場景是否更加貼近用戶;相比原有的解決方案,設備對用戶的滿足度是不是更高,是不是更便宜、更便利,或者體驗更好。

前不久,街頭出現了健身倉。最近有一名年輕創業者來我們辦公室,也是打算做類似的項目。我比較擔心目前健身倉對用戶的滿足度不夠高。

想喝咖啡,你可以進店拿杯咖啡就走;想唱歌,你可以去購物中心的迷你KTV隨便點歌。但健身倉的場景過於單一,現在大多是一台跑步機,加一台電視。其實跑步這項運動在很多地方都可以進行,而且人們往往更喜歡比如公園這種環境優美的地方。從性價比上衡量,健身倉也沒有比其他場景更便宜。況且,現在運動的定義是開放的,不一定是跑步,比如戶外騎自行車也算健身。以前不是有個段子嘛,說最終打敗健身房的是摩拜——因為它的第一代產品騎起來特別費力。

我認為,相關健身設備還需要迭代和改進,提高用戶滿足度。現在是好奇的人多,嘗試的人少。

相比之下,無人零售機的前景就明朗得多。這方面我們投過「怪獸家」,一台機器裡面有400多個SKU,也就是有400多種商品,從礦泉水、食品到生活用品,樣樣俱全。它基本可以滿足消費者的大部分日常需求。這種設備用屏幕選貨,機器手抓取商品,然後可以快速交付到消費者手上。

同便利店零售相比,無人零售機的經營成本更低。因為一家便利店至少要佔地10平方米,但一台售賣設備,體積小的只有1平方米,大的也就三四平方米。在租金上,後者明顯會節省很多。而且便利店一般固定在底商,但無人值守設備可以有很多放置場景,比如樓道轉角、廣場、地庫等。

我們看好這種既能快速鋪貨,又可以多SKU、大容量,且沒有消防潛在問題,註冊便利的無人值守項目。通過聯網獲取大數據,了解到該區域用戶消費喜好,可以幫助運營者決定什麼樣的貨品、SKU放在什麼位置。

我們還投了自助按摩椅,預計到8月底,投放量會超過5000台。根據測算,自助按摩椅的回本周期為6~12個月,平均下來要8~9個月,位置好的商場、電影院,6個月便可回本。

我們觀察,該設備的復購率非常高,給用戶帶來的體驗也比較好。該項目目前已實現了規模化盈利,並完成了兩輪融資。

我們在新零售領域還有一個判斷——未來很多傳統的線下服務會被新零售賦能。比如我們投了「趣學車」,它其實就是改造傳統駕校,使傳統駕校變得更智能,體驗更好。目前趣學車已經完成4輪融資,進入了30多個城市開展業務。北京一家駕校企業「東方時尚」,在A股市值超過100億元,我相信趣學車未來的市場潛力將是巨大的。

基於相似的邏輯,我們還投了為線下鋼琴店和音樂早教機構賦能的「趣陪練」,為「金夫人」那種連鎖婚紗店賦能的「哪拍網」。

碎片化或為知識付費新趨勢

今年,整個投資圈裡繼續在談共享經濟。

我相信,這會是一條不斷湧現出創新者的賽道,這波共享浪潮里還有好的機會,但是我也想提醒創業者——切忌為共享而共享。

現在出現了很多不靠譜的項目,最新曝光的共享馬扎肯定是個笑話。它不是消費升級的一部分。

我們的一個投資邏輯是,看用戶個人擁有該產品的代價與獲得使用權的代價之間有多大差距,差距越大越好,小則放棄。比如像共享雨傘、共享籃球此類模式,本身就是不靠譜的。因為用戶自己買把傘很方便,況且很多人壓根不願意去撐一把頂著廣告的傘。但共享單車不同,用戶自己買一輛,停放不方便,還容易丟車。每次繳納一塊錢租金,獲取使用權,就很划算。

其次,我們還會看使用頻率。使用頻率要高,最好與生活息息相關。比如咖啡、單車、按摩椅等。如果使用權的復購率不高,那麼一定要做到用戶普遍會使用。

去年年底,我們也投資過一個共享充電寶項目。後來當資本密集砸向這個領域時,充電寶的進店成本發生了變化,財務模型就算不過來了。因此今年4月我們便及時剎車,讓創業者轉而去做別的項目了。

此前我們去實地蹲點,測算過充電寶的使用數據,還是不行。此外,用戶自己擁有充電寶與租用一個充電寶間的差距,沒有那麼大。像女性出門都背包,往包里塞一個充電寶並不困難;而男性在辦公室、汽車上往往都有充電線,只有在外面的咖啡店等少數場景才會需要充電寶。

當然,很多人調侃說,《王者榮耀》的普及,讓手機電量消耗更快,有時用戶真的是急需充電。但我看到的是,這一行業的天花板很低,很容易做到頭,因為手機的電池容量是在不斷擴大的。比如石墨烯電池,容量很大,未來可能的情況是,手機充一次電,能使用一周。

如果超級電池出現,那時候還需要共享充電寶幹嘛呢?所以我們覺得這個行業的賬算不過來。

作為投資人,每天要接觸不同領域的創業者,需要具備快速學習的能力。知乎、搜索等網路工具可以用來了解基本概念,當準備深入地了解某一領域時,我會找該領域的KOL(意見領袖),找正戰鬥在一線的創業者,他們的認知會更加貼近真實的市場狀況。

對投資人而言,如何最快速度找到該領域最厲害的人,才是最為關鍵的。比如要研究新零售、比特幣,我們就去找該行業內最優秀的人,向他請教甚至投資他,這也成為我們快速學習的一種方式。

沒有資源鏈接能力的人,他該怎麼辦?

我認為可以通過知識付費這一橋樑。

知識付費是我們看好的另外一個領域,它是一種新的消費內容。我們判斷,未來人們在內容上的消費會超過人們在食品或衣服上的消費。

我們投過「有書共讀」等多個項目。有書共讀是一個領讀平台,旨在幫助有強烈閱讀願望但又不知道讀什麼書、不能堅持閱讀、閱讀效率低的書友開始高效閱讀。去年我們投資時,它每月只有5萬元的廣告收入,今年每月廣告收入已經達到1000萬元,月盈利超過500萬元。它的收入在12個月內增長了200倍,很多有知識有才華的人在上面開課。

有人說,用戶知識付費是偽需求。我不這麼認為。終身學習是一個人的必備技能,終究有一部分人會先覺醒。在互聯網時代,知識快速迭代,大學所學知識遠遠不夠用。不能及時獲取新知識的人,一定會落伍。內容消費會慢慢成為一種主流消費,一個人可能不僅會在愛奇藝上看網劇,他還可以去得到、有書共讀等App上付費去獲取知識。

如果知識付費帶來的收益超過支付的價值,又或許你剛好有這種需求,你會願意付費的。比如花1元錢聽羅振宇講60秒的段子,你願不願意聽?花5元錢聽汪峰講如何寫出一首好歌,你願不願意聽?

原來你請一個KOL給你講課,現在你可能跟幾萬人一起聽一個大神的課,分攤到每個人的付費成本,是很低的。而互聯網上的知識或許只是KOL頭腦里的百分之一,用付費這台挖掘機就可以把知識的金礦挖掘出來。

我們非常看好這個賽道。

知識付費的盈利預期非常高,因為它不會產生庫存,沒有重資產,邊際成本幾乎為零。當然,有些用戶可能訂閱某款299元的全年課程,但在獲取一段時間後,他覺得沒有新鮮感或乾貨不多,可能不再續訂。我自己在得到上也訂閱過諸如《5分鐘商學院》等課程,聽久了確實會需求減少。

所以我有個判斷:碎片化會成為知識付費的下一個趨勢。因為用戶可能不會花199元全年訂閱,他只聽幾堂課,解決當下的知識困惑。長期的知識產品不太符合人性以及用戶對知識的需求。

創始人學習能力和成長潛力是核心投資標的

有人開玩笑說我是「人脈王」。投資人都從哪裡找項目?對於梅花天使創投而言,酷訊系創業者是我們很重要的投資渠道。

2006年,我跟陳華創立酷訊,後來我倆又先後離開。酷訊是我心裡的一個痛,封印著很多遺憾。當時董事會5個席位中,投資人佔了3席,到後期,創始人的話語權已經很弱了。

其實作為創業者,誰都會犯錯。喬布斯再偉大,在蘋果早年還是犯了不少錯誤。關鍵是在你犯錯誤後,是否有改正以及成長的機會。

如果當時我和陳華背後,有一個像我現在這樣的超級天使,或許我們能避免犯很多錯誤。

但當時投資人沒有耐心等待我們成長當年從酷訊出來的很多人,後來都抱著創業者的心態在做事,我們也彼此保持著聯繫。比如陳華後來創立了唱吧,我成立了梅花天使創投,張一鳴創建了今日頭條,陳馳做了小豬短租,徐崢成為趣分期聯合創始人,彭程做了好車無憂……

美團創始人王興說過,「既往不戀,縱情向前」。現今我不太想聊酷訊本身了,因為我們的認知已經比當年進步太多,早已越過山丘。或許到了60歲以後,可以把時間留給回憶,回味當年的英勇與遺憾。當打之年,還是要多展望未來。

對我個人而言,人生沒有什麼遺憾了。

我已經做到在我這個年齡時比較好的結果了。從1999年入行,我幾乎經歷過每一波浪潮:從早期的百度,到後來創立酷訊,再到轉身做天使投資,趕上國內人民幣基金的蓬勃發展。

因為我自己是連續創業者出身,所以會比較理解創業者的心理。原先我對投資人的期待是能夠幫助我成長,在我做得不好時,能及時糾偏。所以現在我會花很多時間,為創業者解決困惑。

像蜜芽寶貝的劉楠,每次碰到問題,她都會第一時間找我。比如要不要拿新的B輪融資,要不要開線下的蜜芽樂園店,選擇在哪裡上市等,她都有找我聊。

我一般都是用碎片化時間做投後,有時可能要同時處理十幾件事務。最開始聊項目時,別人看我刷手機,感覺我好像漫不經心,沒有認真在聽,但其實我的大腦在高速運轉,同時處理幾件事情。天使投資人每天要面對各種繁雜的事務,如果處理速度不夠快,根本無法完成工作量。

我最近在思考什麼是創業的標準動作,不排除未來會開設一門課程,專門為創業者提供此類輔導。我個人認為,一名創業者如果能夠把標準或基本動作做完,基本上就能擊敗90%的創業者。

我們總結此前案例發現,很多項目沒做成,都是因為創業者總想著出奇招,要一招制勝。其實哪有那麼多一招制勝,大部分都是日積月累地改進,把標準動作做完了,比如產品沒缺陷,公司的錢省著花,招人時挑選性價比高的,商業模式未驗證通過時不要大量去做公關、花無謂的錢等。

創始人也要不斷提高認知。從流程上看,創業要先打磨好MVP,然後再去融資,將模式複製和擴大。只要把標準動作做好、做完、做透,他肯定會成為市場上的A類創業者。

有些創業者,以拿到融資作為創業成功標準,這是不對的。創業還是要一步步來,比如拿到種子輪,就要把模型打磨好;拿到天使輪,就要把MVP數據跑出來;拿到A輪,快速複製模式;到了B輪,就要做出利潤來。不是每次融資都可以靠講故事去完成的。

對於一個企業來說,特別是我們投早期的機構,一個創始人的學習能力和成長潛力,才是我們真正要投的標的。因為一個企業的價值,90%在團隊身上;一個團隊的價值,80%在創始人身上。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被計算,用戶數據、商業模型、復購率,唯一不能被計算的,就是創始人的學習能力和成長潛力。

我們所投的創業者,並不是一開始就完美無瑕,他們往往是在成長過程中不斷學習和進化的那批人。如果真有那麼完美的,可能他已經融到孫宏斌輪了。

推薦閱讀:

盡人事,聽天命。
測人事應天時
盡人事,安天命!
華萊士神秘棋局殺人事件
盡人事後聽天命

TAG:人事 | 創投圈 | 奇葩 | 天使 | 創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