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名人的童年 父母曾這樣教育他們!

猶太畫家畢加索曾說,作為父母,必須拿出全部的愛以及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能力,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成功的人。可見,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是父母的天職。以下七則名人小故事,一起來看看名人的父母曾是如何教育他們的呢!

達·芬奇的父親:給孩子最大自由發展興趣

著名畫家達·芬奇,6歲那年,在學校里學了很多知識,但對繪畫最感興趣。一天,他上課不專心聽講,還給老師畫了一幅速寫。回家後,達·芬奇把速寫給父親看,父親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誇獎他畫得很好,決定培養他在這方面的才華。

達·芬奇的父親如此開明,他培養孩子就是給孩子最大的自由,讓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

得到父親的支持,達·芬奇全身心投入到自己喜愛的繪畫中。16歲那年,父親把達·芬奇帶到畫家維羅奇奧那裡學畫畫。在維羅奇奧的指導下,達·芬奇刻苦學習,掌握了很多繪畫技巧,終於成為一代大畫家。

安徒生的父親:窮鞋匠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丹麥童話大作家安徒生,出生背景很平凡,父親只是個窮鞋匠。他們住在富恩島上的一個叫奧塞登的小城鎮上,那裡有不少貴族和地主。貴族地主們怕降低了自己的身份,從不讓自己的孩子和安徒生一起玩。

儘管如此,安徒生的父親雖感到非常氣憤,但這位父親卻沒有在孩子面前表露出來,反而輕鬆地對安徒生說:「孩子,別人不跟你玩,爸爸來陪你玩吧!」

所以,安徒生的童年大多時候是和父親一起度過的。雖然物質生活非常貧瘠,但安徒生的父親非常注重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

安徒生的家夠簡陋,只有一間小屋子,破凳爛床就能把這個小小的空間塞得滿滿的,沒有留下多大的活動空間。然而父親會將它布置得像一個小博物館,牆上掛了許多圖畫和做裝飾用的瓷器,書架上放滿了書籍和歌譜,就是在門玻璃上,也畫了一幅風景畫。

父親也常給安徒生講《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故事,有時則給他念一段丹麥喜劇作家荷爾堡的劇本,或者英國莎士比亞的戲劇本。這些書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聯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櫥窗里父親雕刻的木偶,根據故事情節表演起來。

而且,父親還鼓勵安徒生到街頭去看埋頭工作的手藝人、彎腰曲背的老乞丐、坐著馬車橫衝直撞的貴族等人的生活,這種種感性的經驗,為安徒生以後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等童話故事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美國總統羅斯福的父母:給孩子一點空間

美國歷任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是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四屆的總統。他出身於富豪家庭,父親學過法律,又經過商,很有錢。然而,羅斯福的父母並不嬌慣他,而是嚴格地管束他,特別是羅斯福的母親。

不過,羅斯福的家庭既嚴格又民主。小羅斯福不滿意母親制定的嚴格作息制度,一次他提出了抗議,要求母親給他「自由」。母親認真地考慮了兒子的要求,允許他「自由」一天。到了晚上,6歲的兒子滿身灰塵,一臉疲憊地回來了。這一天兒子去幹什麼了呢?母親沒有過問。

嚴管不等於束縛,羅斯福母親給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使孩子在無拘無束中鬆弛一下,盡情地享受童年的歡樂。

同時,羅斯福的父母非常尊重孩子的自主精神。他們一直認為:孩子應該有自己的選擇權。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有更高的自主性和主觀能動性,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以堅定的自信心去克服困難,適應生活,創造生活。

愛迪生媽媽:重視孩子的好奇問題

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只上過小學三個月就退學了。而他的成功卻得益於稱職母親的良好教育。

曾在課堂上,愛迪生總愛向老師提問:

「老師,為什麼會起風?「「雞蛋為什麼會孵出小雞?」「魚為什麼不會被淹死?」「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愛迪生的各種為什麼讓老師終於忍無可忍,老師將他狠狠地罵了他一頓:「真煩,混蛋,老老實實學你的算數!你是傻瓜嗎?像你這樣讀書也是白讀。

愛迪生哭著回家,愛迪生的媽媽領著孩子到學校質問那位老師,並表示此後她自己會教孩子。

愛迪生的媽媽認為活的教材遍地都是,並不強制愛迪生像老師要求的把教科書完整地默記下來,而是和他一起享受思考的快樂。

當愛迪生問起媽媽孵出小雞的疑惑時,母子倆一起查百科全書,愛迪生查蛋項,媽媽查鳥項。雖然沒有什麼結果,但愛迪生卻學到了許許多多關於鳥和蛋的知識。兩個人一起探討著學校學不到的有關風、花、魚等許許多多的知識。

愛迪生的媽媽從不給他答案,而是一起和他翻閱百科全書,和他一起思考,幫助兒子培養對學科的好奇,有這樣的好奇就會不斷學下去,而愛迪生的發明成就更是與此種好奇密切相關。

蓋茨的父親:鼓勵孩子廣泛閱讀和獨立思考

比爾蓋茨出身於美國西雅圖一個富裕的律師家庭,小時候酷愛讀書,興趣廣泛,學了一陣子伸縮喇叭,又鑽研作家艾德格?來斯?格洛茲筆下的泰山和火星人的故事。七歲時,蓋茨閱讀整部百科全書、名人傳記,比如羅斯福和拿破崙,他儘可能去探究這些皇帝的一切。他最喜歡讀的是《世界圖書百科全書》,經常幾個小時地連續閱讀這本大全,一字一詞地從頭讀到尾。

他喜愛談成人作品,除了在學校的時間,他都把自己關在家中的書房裡,隨意閱讀父親的藏書。這些書開啟了他通向理智世界的大門,為今後他那種以觀念制勝的事業打下了牢實的基礎。

比爾蓋茨回憶說,「成長期間,我的父親總是鼓勵我們廣泛閱讀,並且獨立思考。他們會找我們討論一切,包括從書籍到政治,每到夏天,我們一家人會北上胡德渠,與其他幾家共聚一堂,舉行許多競爭性比賽,例如接力賽跑、擲雞蛋、搶旗子。總是玩得很開心,而且讓我們都了解,我們能競爭並且成功。」

尤今的母親:講故事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人稱「新加坡的三毛」女作家尤今,曾說她在小時候常聽母親講故事,每回說到「且聽下回分解」的地方就停住,以後的故事情節由她自己去想像。

幼年的尤今為此絞盡腦汁,興緻盎然地做了種種猜想,等待著第二天故事情節的發展。

第二天,媽媽在講故事之前,總愛鼓勵尤令說說她是怎麼想的,然後自己再講。一旦尤令猜中了故事的結尾,她常會情不自禁地歡喜地叫起來。

想必,尤令的記憶力和想像力就是這樣培養起來的,這為她後來寫文章帶來很大益處。


推薦閱讀:

童年的回憶 變形金剛 橫炮
那些年,我們的童年照
視頻|張曉剛:永恆的童年與往日之詩
第一章/那些逝去的日子/ 05 園子里的童年
童年,成人不經意種下的「抑鬱症」種子

TAG:教育 | 父母 | 童年 | 名人 | 這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