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教育公平能化解起跑線上的擔憂

只有教育公平能化解起跑線上的擔憂

http://www.sina.com.cn2011年02月25日07:50大眾網-齊魯晚報

  作者:趙勇

  網上一則很熱的新聞,標題叫「教育部稱『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一種忽悠」。

  標題很是吸引人,但細看之下,卻覺得有些標題黨的味道。這句話是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副司長王定華在教育部新聞通氣會上說的,原話是:在我看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某種程度上是一種忽悠,很多時候只是培訓機構的一種宣傳語,不值得進行大肆的宣傳和推廣。王副司長說這句話的背景,是教育部表示將明確禁止學校收取擇校費,推動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王定華副司長略帶情緒的一句話能不能完全代表教育部的態度,這是要打個問號的。「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口號最早是誰提出來的,如今已無從考證。但這一口號衍生的小升初擇校問題愈演愈烈,卻是現實。王副司長說這個口號是一種忽悠,如果單從理論上來說,我是完全贊同的。但把這一口號與目前義務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現實聯繫起來,卻又會發現太多「不得不被忽悠」的無奈———家長們何嘗願意花錢擇校,又何嘗願意讓補課與培訓班壓得孩子喘不過氣來呢?但身處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中,儘力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是一種很自然的選擇。事實上,現在擇校何止是小升初,幼兒園升小學,甚至是上幼兒園,家長們都會拚命往好的學校擠。很明顯,這是被現實逼出來的,光說他們「被忽悠」,恐怕有點不厚道。

  應試教育是根從上通到底的指揮棒,在「分數仍然決定一切」的現實中,家長、孩子、學校,都不得不跟著這根指揮棒亦步亦趨。對教育資源的分配來說,「成績決定論」也就必然會帶來「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資源集中效應———名校不僅關係著學生和學校的利益,往往也維繫著教育部門的政績。那些能夠實現各方利益的名校,當然也就更容易獲得源源不斷的優質資源:學校要政策有政策,要資金有資金,老師的待遇也是水漲船高。而那些默默無聞的學校,則往往容易被忽視,與名校之間的差距也就越拉越大。這也就能解釋,為什麼均衡教育資源的口號喊了這麼多年,「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趨勢卻越來越明顯。作為教育主管部門,教育部最迫切的任務,就是從打破「唯分數論」入手,從考核體系上加以引導,使得義務教育階段的資源分配能夠趨於均衡。我想,如果義務教育階段的教學資源能夠基本實現均衡分布,那麼,所謂的擇校難題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如果教育資源均衡化無法實現,即便對「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作出再嚴厲的批評,也無濟於事。

  要分數還是要真正的教育?要培養多元的人才還是要製造乒乓球一樣的考試機器?這涉及教育理念的根本性轉變。如果理念不轉變到位,再多的舉措,也只是治標不治本。此次教育部重提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真的很想知道,有什麼樣的具體措施來保障這一目標的實現?是繼續打補丁呢,還是從考核機制等這些根源性的病灶上動手術?

  我們總在設想這樣一幅圖景:有一天義務教育階段的公立學校能夠實現資源均衡,分數不再是衡量教育成績的最主要指標,孩子們不用為升學疲於奔命,家長們不用為擇校絞盡腦汁。只是,這一天的到來,會不會像「教育財政投入佔GDP 4%」這個目標一樣,一再爽約呢?


推薦閱讀:

近期媒體上所謂的「男孩危機」是偽命題嗎?
家長教育孩子的辦法榜樣
應該把它掐死----虛偽的「素質教育」
私立幼兒園「招生創效」那麼多,靠的是什麼?
教育格言200條

TAG:教育 | 公平 | 教育公平 | 擔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