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冤冤相報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耶路撒冷,以色列國的政治首都,人口65萬,面積158平方公里,海拔835米,是以色列人口最多、面積最大的第一大城市,也是以色列國政治與文化的中心,國會、大多數政府部門和最高法院均設立於此。

耶路撒冷大衛城堡 攝影/非洲日落

耶路撒冷古城,迄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它孕育並凝合著全世界最賦盛名的三大宗教信仰,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徒們的神聖朝拜之地,是多重宗教信仰的精神靈魂之所在,也是世界古代文明發源地之一。過去幾千年,這裡一直被認為是世界真正的中心,是歷代眾多征服者和預言家們首選的目標之地。198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耶路撒冷古城及其城牆」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具有極高的象徵意義。三大宗教都認為耶路撒冷是先知亞伯拉罕的殉難地。哭牆分隔出代表三種不同宗教的部分,聖墓教堂庇護著耶穌的墓地。耶路撒冷是所有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的共同聖地和進行對話的場所。它是一塊折射不同文化和民族的光駁陸離的「馬賽克」。所有這些文化和民族的歷史都參與塑造了整個人類的歷史。

耶路撒冷(JERUSALEM)

耶路撒冷市井生活 攝影/非洲日落

這裡是一座天國與塵世、上帝與安拉、平民與信徒、傳說與真實、歷史與現今,多綜複雜宗教信仰並存數千年的城池。也是一座多元文化理念,各種宗教教派,不同信仰教義可以自由對話,又不斷衝突碰撞的多維空間。漫漫人類長河的四千多年間,恐怕世界上自有史以來,或許是有文字記載以來,這裡是世界上殺擄屠城,攻城掠池最多的古城,屢屢遭受各種宗教的侵擾和爭奪。歷史記載的著名戰爭多都與它息息相關,古羅馬帝國時的數次「十字軍東征」,近代幾十年中的五次「中東戰爭」,都發生在這裡。幾千年來,它集萬般不幸於一城。這是它幾千年來屢建屢毀的詛咒,或許這也是它幾千年來留存不滅的福分。今天,它依然保持著各種宗教教派集一城的生存狀態,古老而又生機勃勃,一座城池,一處處角落,都在對你敘說著千年的悲苦和興衰。

耶路撒冷城區外城牆 攝影/非洲日落

現存的古城(Old City),四周有外高牆圍繞,牆高12米,牆壁周長為四公里多,城牆、塔樓、垛口,組合成為完整的冷兵器時代防禦堡壘體系。這是16世紀時期,土耳其蘇丹蘇萊曼一世下令在耶路撒冷重新修建城牆,在此後的400年間,再也沒有被破壞和損毀過,保存完好至今。

穆斯林區 攝影/非洲日落

古城內有四個角區區域分割,目前有不同宗教派系分別相依而居,平時則彼此相安無擾。古城內分為:基督教區(The Christian Quarter);猶太區(The Jewish Quarter);穆斯林區(The Muslim Quarter)和亞美尼亞區(The Armenian Quarter)。

穆斯林區市場 攝影/非洲日落

耶路撒冷古城究竟有何魅力?讓三大宗教都認定此處為他們朝拜的宗教聖地,甚至使其古城內部依照這三種信仰而分劃區域?耶路撒冷古城對三大宗教來說,意味著什麼?

基督區(Christian Quarter)

「十字架苦路」 攝影/非洲日落

基督區(Christian Quarter)是古城裡面積最大的一個區域,位於老城西北部,東起大馬士革門以西,西北以雅法門和新門所含的城牆內區域,南至錫安門。以著名的「十字架苦路」和耶穌殉難的「聖墓教堂」為經典象徵。對基督教徒來說,耶路撒冷古城是他們心目中永恆的聖地,這裡是基督耶穌生活、佈道、殉難和復活的地方。

伯利恆小鎮聖誕大教堂內的雕塑 攝影/非洲日落

相傳公元一世紀,上帝使猶太婦女瑪利亞懷孕。不久,她來到了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個叫伯利恆的小鎮,由於找不到住所,瑪利亞在一個馬棚里生下了一個男孩,取名叫耶穌。當時有天使前來宣告,這個叫耶穌的小男孩是救世主,也就是基督,是上帝派來拯救人類的。

聖墓教堂內塗膏禮之石 攝影/非洲日落

耶穌在耶路撒冷長大。公元30年,耶穌帶領門徒們四處傳播上帝的福音。同時,還治病救人,據說他能使病孩痊癒,瞎子復明。耶穌的傳教佈道與治病救人遭到了當地祭司長和文士的嫉妒,他們勾結耶穌十二門徒之一的叛徒猶大,設計逮捕了耶穌。把他殘忍地釘死在骷髏山上的十字架上。人們把耶穌埋葬在了骷髏山的墓穴里,耶穌在死後的第三天復活重生,從墓穴的石棺中出來,最後升入天堂。耶穌的使徒們一直在這裡祈禱、祝福,堅信他會重返人間,創建天國。從此,基督教就是以這樣的祈禱紀念形式,被耶穌和他的使徒們在耶路撒冷孕育形成。

聖墓教堂墓穴 攝影/非洲日落

公元335年,古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依照母親的旨意,在耶穌的墓地各各他山(骷髏山),以骷髏山中放置石棺的墓穴為中心點,建造了這座宏偉的聖墓大教堂(始建於326年,歷時9年),創立了以基督教為生活和信仰中心的耶路撒冷古城,而這座聖墓教堂又一直是耶路撒冷古城宗教生活的中心,前後歷經了300餘年。後來,基督教也成為羅馬帝國境內最大的宗教。

聖墓教堂 攝影/非洲日落

但自七世紀後,在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之間的爭奪戰爭中,聖墓教堂幾經失陷,幾經復得,幾經摧毀,又幾經重建。現在的聖墓教堂主體結構是公元1099年拜占庭帝國的十字軍團重新建造的,近千年來,由於得益於各種保護措施和修繕,教堂保存於今。如今,聖墓教堂被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們視為耶路撒冷必到的朝拜聖地,也是遊客們必到的瞻仰之地。

猶太區(Jewish Quarter)

聖殿山 攝影/非洲日落

猶太區(Jewish Quarter)位於老城中部至南部,代表性的西牆(哭牆)、聖殿山位於這個區域,是猶太教數千年來最神聖的地方。公元前950年,猶太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王歷時七年,在聖殿山上建造了氣勢恢宏的「第一聖殿」(所羅門聖殿),成為最早猶太人信奉上帝耶和華的宗教活動中心。從此,耶路撒冷成為猶太教的聖地。在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古城和第一聖殿被巴比倫王國的國王尼布甲尼撒軍隊燒毀,耶路撒冷的猶太人被流放到巴比倫。

聖殿遺址 攝影/非洲日落

公元前520年左右,經過半個世紀的流浪,猶太人又獲准陸續回到了耶路撒冷,在聖殿山第一聖殿的廢墟上又重建了第二聖殿(希律聖殿)。直到公元70年,羅馬人鎮壓猶太人大規模的起義時,耶路撒冷古城和第二聖殿再次遭遇燒毀。起義失敗,猶太人從此被迫離開故鄉和聖城,流浪在世界各地二千年。

耶路撒冷聖殿西牆「哭牆」 攝影/非洲日落

但幾千年來,猶太人卻從來沒有忘記耶路撒冷,他們年復一年地祈禱:「明年相會在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成為了世界各地猶太人嚮往返回自己家園的象徵,它出現在先知者的預言、信徒的日常祈禱,以及世界每個角落的希伯來詩人的頌歌中。

哭牆 攝影/非洲日落

這座僅有0.135平方公里的聖殿山是耶路撒冷聖城中的聖地,第二聖殿早已不復存在,僅剩2000年前存留的一段殘垣西牆,即「哭牆」,這裡是幾千年來散居世界猶太人心中最神聖的地方。

男區 攝影/非洲日落

「哭牆」分為兩個區域,男左女右,中間隔有隔離帶。流落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來到聖城耶路撒冷,都會來到這座石牆前,低聲禱告,哭訴流亡、亡國之苦,祈求這座千年石牆能帶走所有的痛苦與悲傷。

女區 攝影/非洲日落

「哭牆」下,男士、女人、年老、年青、壯年的猶太人,還有學校的孩子們,面牆而立,或貼面,或親吻,或低頭肅立,或輕聲禱告或無聲哭訴,然後在小紙條上寫上自己的心愿,塞進狹窄的牆縫裡。

石縫間的心愿 攝影/非洲日落

耶路撒冷古城內的「哭牆」,彌散著3000年厚重的泣血歷史和猶太人苦難的民族之殤。自1948年耶路撒冷被人為地分成東、西兩部分,直到1967年,鑒於周邊阿拉伯國家聯盟積極備戰,挑釁、武力騷擾不斷,以色列發動第三次中東戰爭,打敗阿軍,佔領耶路撒冷東城。當整座耶路撒冷古城控制在以色列國的士兵手中,攻入錫安門(至今彈洞累累)的以色列士兵和當地的猶太百姓一起,在西牆下悲喜交加、相擁而泣,抱頭痛哭。

以色列政府誓言:今後猶太人決不再與「哭牆」分離!

穆斯林區(Muslim Quarter)

圓頂清真寺 攝影/非洲日落

穆斯林區(Muslim Quarter)位於老城東部,這裡有著名的穆斯林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穆斯林區內街道擁擠,嘈雜。因圓頂清真寺與哭牆相鄰,且建在猶太教聖殿的遺址上,這裡也成為猶太人與穆斯林信徒衝突最為激烈的地區。

圓頂清真寺 攝影/非洲日落

公元610年,一次神秘的經歷,讓伊斯蘭教的先知穆罕默德和這座古城永遠地聯繫在了一起。穆斯林信徒相信,在某天夜裡,穆罕默德被吉卜力勒天使叫醒,騎上一匹名叫布拉克的人面飛馬,然後一同在夜間飛行,從伊斯蘭教聖地麥加來到「最遙遠的至聖之所」耶路撒冷古城,他們在這裡見到了猶太教和基督教最為尊貴的先知亞伯拉罕、摩西和耶穌,並與他們一同禱告,然後,坐騎的馬蹄踏上一塊聖石,頓時,駿馬直向天空飛騰而去,升入天堂,在真主安拉的啟示下,又連夜趕回了麥加城。那一夜,在穆斯林世界的麥加和基督聖城耶路撒冷之間建立起了永恆的聯繫,讓耶路撒冷古城又處在新的信仰伊斯蘭教的光環映照之下。在伊斯蘭教最早期,最遙遠的至聖之地也就被認為是在聖殿山上。今天,這裡被稱為謝里夫聖地,即「尊貴的聖地」。

圓頂清真寺 攝影/非洲日落

如今,在耶路撒冷金頂清真寺里的岩石上,還清晰地留下了穆罕默德升天時的馬蹄印。這次神奇的「夜行和登天」,生動地記載在伊斯蘭教《古蘭經》的《夜行篇》中。耶路撒冷古城從此成為穆罕默德信徒們的三大聖地之一(穆罕默德夜行登霄之處),是伊斯蘭教第三大聖地,其地位僅次於麥加和麥地那。這也使得耶路撒冷古城成為現代穆斯林在全世界最神聖的朝拜聖地之一。所有三大宗教的先知都與這座聖城有著崇高至上的關係,穆罕默德拜訪聖地的神聖啟示是「信仰與和平」。

圓頂清真寺 攝影/非洲日落

公元632年,先知穆罕默德去世。僅僅5年後,他的繼任者在政治和宗教的動機驅使下,派出伊斯蘭軍隊包圍了聖城,搶掠、屠殺城市平民。當時,基督教信徒放棄古城的條件是仍可自由崇拜上帝耶和華,這就是所謂當年的「歐麥爾之約」。而攻城者又刻意將聖地的古老猶太傳統邀請回來,讓猶太人也可以在聖殿山祈禱。但由於佔領者的優勢,當時,三大宗教同處一城,伊斯蘭教在耶路撒冷的地位是最高的。

阿克薩清真寺 攝影/非洲日落

公元688年,伊斯蘭統治者哈里發奧馬爾(Caliph Omar)為紀念默罕默德升天,在被毀的猶太教第二聖殿地基上,建造了岩石圓頂清真寺(Dome of the Rock原為銀頂,被地震毀掉後重建為金頂)。後來又在附近建造了伊斯蘭世界第三聖寺阿克薩清真寺。

圓頂清真寺成為伊斯蘭教在耶路撒冷皇冠上最閃亮的珍珠,成為聖殿山之巔。也是伊斯蘭印戒上一塊璀璨的寶石,更是一座戰績輝煌的紀念碑,標誌著伊斯蘭教對耶路撒冷聖城的權威擁有。它宏偉壯觀而炫目的建築,超過了任何一座基督教的地標建築物。從此,耶路撒冷古城內有了兩個神聖的朝拜中心:一座是基督徒朝聖的聖墓教堂,一座是穆斯林朝聖的圓頂清真寺。

猶太人的哭牆內,是伊斯蘭教的圓頂清真寺,清真寺內里的一座巨岩,最早是猶太先祖亞伯拉罕向上帝祭獻兒子的地方,後來是先知穆罕默德騰躍飛天的地方。所羅門王和希律王先後在此建造過二座聖殿,供上帝在人間居住。第二聖殿被羅馬人摧毀,猶太人被逐出耶路撒冷多年後,穆斯林又在此建起圓頂清真寺。雖後來允許猶太人在城裡居住,但不準再登上聖殿山,這一禁令執行了1000多年。

亞美尼亞區(Armenian Quarter)

亞美尼亞聖·雅克修道院 攝影/非洲日落

亞美尼亞區(Armenian Quarter)位於老城西南角,是古城中最小的一個區,小的幾乎被人們所忽略,一條小小的街面上,只有一座亞美尼亞聖·雅克修道院,一般人們不會刻意去拜訪,走過、路過的遊客也極少。

圓頂清真寺大門的以色列士兵 攝影/非洲日落

圓頂清真寺大門的以色列士兵 攝影/洛陽牡丹

耶路撒冷本意為「和平之城」,但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卻幾度經歷摧毀與重建。作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千百年來各種宗教信仰紛爭不斷,一直成為民族、宗教、國家利益衝突和爭奪的聚焦點。2017.7.14,就在這座大門前的這個崗哨上,發生了三名以色列籍阿拉伯人開槍射殺了二名以色列士兵,擊傷一名士兵的惡性暴恐事件。真誠的希望這張2017.04.26圖片中的這幾位士兵,沒有在此次暴恐事件中遭遇不幸。

耶路撒冷:何時不再有殺戮?何時不再有血腥?何時不再有冤冤相報!

貼士

我採集了關於以色列的旅遊靈感,這裡適合與所有人共同體驗。 全年來玩最佳。
推薦閱讀:

轉:再回首,往事只能回味
往事長暖於心作文|1200字以上優秀作文
潘金蓮:當愛已成往事
狸奴往事:貓兒偶然經過,你不要踹它腳
前半生已成往事,後半生各自珍重

TAG:耶路撒冷 | 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