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申遺成功:山東段流經5市現狀

大運河申遺成功探訪山東段流經5市現狀 中國大運河中的「京杭大運河」山東段全長643公里,歷史上就是通航條件最困難、維修保護工程技術最複雜、最巧妙的著名河段,今天依然是申遺工作中環境治理最嚴峻、工程量最浩大的河段。

2006年,國家做出了大運河申遺的決定。同年3月,全國政協在杭州召開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研討會,並發表《京杭大運河保護與申遺杭州宣言》,自此運河申遺工作啟動。

2007年8月7日,山東省文化廳在濟南召開山東京杭運河資源調查工作會,山東大運河資源調查工作啟動。

2011年5月,山東京杭運河資源調查取得階段性成果,據不完全統計發現文物點190餘處,其中與運河功能相關點50餘處,與運河歷史相關點90餘處。在此基礎上,省文物局組織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重要的文物點進行了複查,《山東京杭運河考古調查報告》初步形成。

2011年,大運河的申遺工作已經進入倒計時——大運河沿線的北京、山東等8個省35個城市的大運河遺產將整體申報世界遺產,並爭取在2014年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運河山東段6段河段、61個遺產點已被遴選列入「申遺」預備名單。

2012年,大運河山東段保護和申遺工作調度會在濟南召開,時任山東省副省長張建國代表省政府與大運河沿線的棗莊、濟寧、泰安、德州、聊城市政府簽訂了《大運河山東段保護和申遺工作政府責任書》。

2013年7月,國家文物局順利完成山東省大運河保護和申遺預演考察工作,迎接8月份國際專家現場考察評估工作。

2013年7月8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第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山東省大運河遺產山東段保護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郭樹清省長於8月4日簽發第265號省政府令公布,辦法於2013年10月1日正式實施。

2013年9月,山東順利接受了世界遺產組織專家現場考察評估,山東共有8段河段、15處遺產點入選申遺名單,而且沿線5市均有項目入選,涵蓋了各類水工設施遺存。

2014年6月22日,正在卡達多哈進行的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大運河山東段流經山東省棗莊、濟寧、泰安、聊城、德州5市,全長643公里,是申遺工作中環境治理最嚴峻、工程量最浩大的河段。下面,齊魯網記者就帶大家盤點大運河山東段流經5市的現狀。

棗莊:古河段被稱為「活著的運河」

大運河棗莊段,文物古迹眾多,遍及運河兩岸,尤其是台兒庄城內的3公里運河古道,是目前全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古運河河段之一,被稱為「活著的運河」。

它是1959年京杭大運河台兒庄段改道城外時留下的,全長3公里。由於古街保存完好,而且生活氣息濃郁,真有回到明清時代之感,世界旅遊組織稱為"京杭大運河僅存"的清代文化遺產,丹麥旅遊專家彼德森說:"我夢寐以求的中國大運河就該是這個樣子。"

從煙波浩淼的微山湖東口,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迤邐向東,流經廣袤魯南大地進江蘇入中運河,這就是台兒庄運河。全長42.5公里的台兒庄運河是整個京杭大運河中唯一完全東西流向的一段。在這個魯南重鎮,運河不僅帶來經濟繁榮,造就了十里港灣不夜城,留下了"京杭大運河僅存的古運河段"月河古道。

當地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門積極配合國家、省里做好大運河申遺工作,將運河保護申遺工作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立市運河文化徵集辦公室,系統徵集、保護、管理、研究運河物質文化遺產,深入研究利用古運河文化資源;加強了對修繕運河古建築、古民居的管理,保持了棗莊古運河的原貌;實施台兒庄古城保護工程,打造「江北水鄉·運河古城」。

濟寧:運河之都

濟寧是大運河的重要樞紐,明清時期管理全國運河水利的最高管理機構——河道總督衙門便設在濟寧,因此濟寧又被稱為「運河之都」。為配合大運河申遺工作,濟寧先後投入巨資實施了城區大運河的綜合治理、南陽古鎮保護和維修、金口壩復堤加固和環境整治,以及南旺分水龍王廟古建築群、濟寧東大寺、微山仲子廟和太白樓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維修保護工程,組織開展了大運河遺產點、閘、壩修繕設計方案的編製工作,有效保護了運河沿岸的整體風貌。尤其是作為「運河水脊」、破解運河入京難題的南旺分水樞紐,其考古遺址公園被列入國家首批立項名單,各項建設工作已初見成效,成為大運河申遺工作的一個突出亮點。

泰安:東平湖被稱為運河水櫃

大運河泰安段全長60華里,有「運河水櫃」之稱的東平湖是大運河山東段的最大水源地。配合大運河保護和申遺工作,泰安組織編製了戴廟閘、安山閘、堽城壩保護維修方案,對戴村壩、堽城壩等重要遺產點初步劃定了保護範圍和建設控制地帶,逐步啟動遺產點保護維修工程。疏浚東平段汶河,對汶河南岸河堤進行了加固維修,恢復大清河、東平湖自然生態。

聊城:漕運帶來400年繁榮

聊城是大運河上著名的九大商埠之一,興盛的漕運為其帶來了400年的繁榮。結合大運河申遺工作,聊城著力打造「江北水城」,對城區河道進行了保護和整修,營造出「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體」的獨特風貌。先後對運河沿線的部分重要文物建築如陽谷阿城海會寺、聊城山陝會館、臨清運河鈔關、鰲頭磯、清真寺、舍利塔等進行了保護修繕,開展大小碼頭本體保護設計、土閘、梁鄉閘、辛閘、周家店船閘的保護方案和臨清鈔關、戴灣閘、二閘,以及運河陽谷段保護規劃編製工作。建設中國運河文化博物館,加大運河文物收集、展示和宣傳力度。

德州:欲打造天下第一倉

倉儲、漕運是大運河作為南北經濟大動脈的主要表現。明清兩代,德州既是漕運的儲存站又是轉運站,德州段運河成為南北水運的咽喉要地,年貨運量、周轉量、吞吐量都占運河各港口之首。目前運河周邊一帶的許多倉棧、貨場、鐵路轉運線等依然使用,是大運河歷史「四倉」(德州、臨清、徐州、淮安)中唯一保留完整並仍在發揮作用的倉。為保護大運河文化遺存,當地政府出資回購了涉及城區運河相關的土地交易項目,使碼頭、鐵路及成片區的倉儲建築得以完整保護。編製完成《德州市主城區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劃定了運河德州段的保護「紅線」,詳細闡述了運河倉棧、民俗風情、蘇祿城建設,並提出了打造「天下第一倉」的概念。

古代大運河「棄弓走弦」的關鍵一環

京杭大運河在歷史上曾按地理位置被分為七段,其中魯運河即明清時期的會通河,北起冀魯邊界的臨清,南至魯蘇之交的台兒庄,因縱貫山東省境內,所以叫做魯運河或稱山東運河。山東運河是古代大運河「棄弓走弦」的關鍵一環,也是確保京杭大運河水道順利通航的重要河段。1855年黃河改道北移,京杭大運河遂全線斷航,山東運河也逐漸失去往日的光彩。近日,歷時11年建設的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古老的山東運河又展現出新的魅力和價值——南水北調東線山東段工程基本上是沿著京杭運河山東段建設的,很多河段就借用了山東運河故道。歷史上的山東運河主要是人工河,沿河地勢崎嶇,且水源的大部分來自省內泉水,因此成為整個京杭大運河中彙集泉水最多、河工設施最為密集、河工技術含量最高的運河河段。

水源主要由泉水匯成,故山東運河又被稱為泉河

山東地質構造複雜,為各種類型泉水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古代魯中山區豐富而茂盛的泉脈,正好為貫穿此地的京杭運河提供了水源。由於泉水事關漕運生命,泉夫就成為歷代政府河道管理中最重要的夫役之一。泉夫的職責主要是疏浚泉源和泉道,其次是栽種泉道兩岸之柳樹,遮蔽泉水,使泉水不易蒸發。據明人王瓊《漕河圖志》記載,會通河沿線十四個州縣僅泉夫就有2632名,管理泉夫的吏員則達98名。

山東境內作為運河水源的泉水究竟有多少呢?明清之際的顧祖禹在其《讀史方輿紀要》中記載:「會通河過山東為府者三,為縣者六。由魚台至臨清,得洸、汶、泗、沂四水,其泉百七十餘,會於四水。」顧氏所記應為十分保守的數字。《明史·河渠志》所記泉數為311個,《大清會典》所記泉數為425個,而清人陸耀的《山東運河備覽》所記泉數則為427個,其中,由汶河入運者244泉,由泗、沂等河入運者128泉,由洸河等入運者21泉。可見,汶、泗等河所匯泉水成為山東運河補給的主流。由於山東段運河水源主要由眾泉水匯成,故山東運河又被稱為泉河。

設置閘壩最多,山東運河又被稱為閘河、閘漕

山東中部以丘陵地為主,由於複雜地勢而產生的水位差,是制約大運河順利通航的一大難題。從南旺湖以北至臨清300里,地降90尺,南汪湖以南至夏鎮鎮口290里,地降116尺。可見以南旺為中心的會通河南北落差之大。為了讓上坡或下坡局部河段保持足夠的水位,古人在河上設置了一系列的跨河閘(又稱節制閘),通過前後相鄰兩閘的蓄水或放水,分段節水,按時啟閉,讓行船一節節地「爬坡」和「下坡」。據史料記載,元代開鑿會通河時曾在河上修築河閘31座,每座閘都由專設的機構和人員管理。後來,明代重新疏浚會通河,除修復舊閘外,還根據需要添置新閘。據《山東運河備覽》統計,明清會通河在臨清至徐州段有閘50座,河閘之密集程度可見一斑。作為京杭大運河上設置閘壩最多的河段,山東運河又被稱為閘河、閘漕等。

會通河上密布的河閘在保障船隻通航的同時,也成為京杭大運河航運中的一大瓶頸。因為河閘蓄水放水需要時間,而且每閘開通後允許通過的船隻數量很少,大批的船隻不得不在後面等待。明清政府還對船隻過閘作出了皇家或官府優先的規定,首先要保障運送皇家物資的貢船通過,其次是官府公差船及運糧船,只有這些官船全部通過之後才允許民船過閘。即便是官船過閘,也需按順序分批依次進行,因此,船隻待閘便成為明清山東運河上一道頗顯無奈的景觀。明人李流芳《閘河舟中戲效長慶體》一詩就頗能表達當時的河閘狀況及過往船隻待閘的無奈:「一閘走一日,守閘如守鬼。下水顧其前,上水顧其尾。「

布衣白英「開汶濟運」,被毛澤東稱為「農民水利專家」

由於會通河穿過山東丘陵西側,地勢中間高兩端低,其中汶上的南旺鎮是會通河地勢最高處,也是整個京杭大運河的制高點,被稱作「運河水脊」。元朝水利專家郭守敬就因為沒找准這一水脊而無法科學分配會通河水量,致使貫通後的京杭大運河航運不暢。明朝永樂九年(1411),工部尚書宋禮督理重開會通河,為了解決會通河水源問題,他遍訪民間高人,終於在汶上遇見一位名叫白英的布衣老人。白英熟悉家鄉的地形,提出「開汶濟運」的方案,即在東平州60里的汶河上修建戴村壩,同時在戴村附近開汶渠(小汶河)90里至南旺,將汶河之水引向運河,小汶河在南旺與運河呈「丁」字相交。為使入運汶水按照實際需要而南北不等量分流,在運河西岸正對小汶河入口處,築砌了一道近300米的石護坡,以抵擋汶水的衝擊。在河底部設了一個石撥,由石撥將流入運河的汶水分流南北。改變石撥的形狀、角度和位置,即可改變南北流水量的比例。古籍記載是:「三分往南,接濟徐、呂;七分往北,以達臨清。」民間則俗稱其為「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成化年間,治河官員又在分水口南北五里處分別建了南北水閘(即柳林閘和十里閘),通過定時啟閉南北水閘以控制南北分流的水量,使南北分水更加達到了「水隨人意」的目的。南旺分水工程成功地解決了運河通過「水脊」部位的水源,保證了京杭大運河四百多年的暢通,是一項可與都江堰媲美的傑出水利工程。因此,上到帝王,下到民間,都對白英和宋禮的貢獻給予極高的評價,並在南旺陸續修建了以分水龍王廟為代表的建築群對他們進行奉祀和紀念。萬曆年間的工部主事胡纘曾在其《白英老人祠記》中讚頌白英曰:「天下無二老,泉河第一功」。乾隆六次南巡,每次都為該建築群留詩題詞,其中《庚戌季春中浣謁分水龍王廟》一詩曰:「天然因地利,神貺籍人工。昔弱今流壯,蒙休感莫窮。」毛澤東在了解南旺分水工程時,也曾發出由衷的讚歎,稱讚白英是「農民水利專家」。
推薦閱讀:

論中國當今怪現狀之根源
守張國榮骨灰14年,至今未娶唐鶴德現狀曝光
細數昔日經典玉女現狀
對房縣發展大鯢養殖產業經營現狀及發展建議
洗盡鉛華之後的中國乳業格局與現狀

TAG:成功 | 運河 | 山東 | 現狀 |